付費限定

拯救我的寫作計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半年前寫了《千年家族》,前一篇更新到二月八日,已經有三個月了,因為某些問題暫時無法在網路上更新,我就先以個人的敘述者的角度來說一下故事,主要為了記錄這段流程。


raw-image


原以為故事的完成度已有八成,相關的細節記錄在多本筆記本和錄音檔,亦有一些整理的書信,而我只要將其重整發布⋯⋯很自然將《千年家族》定位在一個非虛構的小說(non-fiction)上,她除了故事背景與某些歷史事件重疊,在大時代下「不得不⋯⋯為之」的狀態之外,家族的故事也不是很戲劇性,而且也就是忠於真實的陳述——不過這樣說也不是很正確,沒有劇本的真實故事有時反而是更狗血——只是我這故事「剛好」就是迫於無奈之下的各種選擇引發的結果。

她可能和大多數那時代的故事雷同,就是革命、戰爭、逃亡、移民,有文化和信仰衝擊,也有愛情故事,然而整體就是平凡百姓在異鄉立足、生活的故事,但是對於戰爭期間和之後的那代人而言,我覺得在異鄉生活已是最小的考驗了。每過一代,他們在社會的契合感又會更貼近——說到這個,我一直很討厭每到選舉又被挑起的族群對立,到第四、五代時,早就沒有任何差異性了,不論在歐洲或美國生活,因為對他們而言,血統已經不能代表其身份了。

非虛構故事的小瓶頸

原本上一篇漢娜曾祖母瑪麗的故事之後即是約瑟夫

約瑟夫和漢娜是有相同高祖父母的表親,只是約瑟夫是在法國東部史特拉斯堡猶太社區長大的法國人,而漢娜是在台灣長大只有四分之一猶太血統的台灣人。漢娜甚至不是她的名字,只是一個便於去拜訪猶太家族而取了一個更符合的名字,每次聽到有人以此稱呼她,就覺得很有趣。

同時也感到很愧疚,她必須用一個不屬於自己的代號來跟表親們聯繫,這似乎說明他們彼此間勢必會存在著隔閡,但也想不起來一開始為什麼無法以自己的本名與猶太家人交往?或許只是為了更融入他們?

不論是他們的血統或信仰,洗到第五代已經幾乎沒有痕跡了,表親間相似的「一點點基因」大概只保存在他們天生的捲髮和臉上的雀斑,除此之外,外觀上就是一個歐洲人和一個亞洲人,完全沒有一家人的樣子。

而他們的曾祖父卻是像雙胞胎的親兄弟,其實也就是年輕的那一別,從此再沒有碰面。

這故事的開頭是起於漢娜到史特拉斯堡拜訪曾祖父的兄弟的後代——與她同輩的表親約瑟夫一家,作為開頭這故事也沒有什麼爆點,或是很明顯的矛盾,只為了一個敘述者的角度切入。但越接近到近代,故事中出現的角色就是現實還存在的人,越近期的故事也會越明確,可能會明確到認識的人會知道在說誰⋯⋯於是我就遇到了一個小的瓶頸,有的人並不想要自己成為一角色的出現。

再者,我要把其中一些細節更具體化時,卻出現了「口述歷史」的問題,不同人對於相同故事的陳述不同,這也讓我開始思考或許應該把她變成一個只是有相同歷史背景之下的虛構故事,這樣我同時也能解決危害到某些人隱私的問題。

但這又回到了一開始我要寫這故事的本質問題上了,或許這是個需要花時間才能解決的事。

對了,我習慣把故事的代名詞寫為「她」,應該是histoire是陰性。

灑狗血的文字

一直知道自己對於文字有很多癖好,比如我很討厭情緒飽滿的句子,我總相信在真正的人生中即使經歷生離死別也不會出現呼天搶地的情景,但這也可能是個人成長背景之下,讓我成為一個相對冷靜的人。

你有看過穿全身黑的人大喊mamma mia或天公伯嗎?那恐怕就不是我的戲路。

有次辦公室發生地震,旁邊的屏風打到我頭上,後來去醫院才知道已經腦震盪了,但我就「ouch」了一下,頭很痛的獨自冷靜的走到最近的醫院就醫,那傷勢是嚴重到公司主動給我開一週帶薪假,並支付工傷保險的狀態,但當下除了旁邊的同事,沒人知道發生什麼事。

我表達喜怒哀樂和痛都是比較冷色系的,害怕看到情緒很飽滿的東西,會感到全身不自在。說到這個,剛看了《Gucci:豪門謀殺案》就很狗血但聽說事實更狗血,LadyGaga扮演的Gucci夫人極致的庸俗很可悲,先是干預先生家族事業後又對感情放不下,哭鬧不休後又買兇殺人,一切由於她太貪婪⋯⋯去過義大利的人應該有發現,南義人的情緒表達比較激烈而北義人很冷靜,但對於美國人而言,或許義大利人就是很情緒化吧?

我不確定買兇殺人的Gucci夫人是否也總將情緒展露無遺,雖然她與Gucci先生相遇在米蘭上流圈,但是真人的訪問中有提到「她和出生名流的人不同」,根據她年輕時的熟人說她是有計畫嫁給一個對她有幫助的人,而當時出生富裕家庭的女孩相信愛情是一切,豪門的女孩不會爭取嫁入豪門。

那些訪問把這一切的悲劇怪罪到她的貪心,如果她不要耍心機嫁入Gucci家,破壞夫家的和諧並設法將他們家所持有的股份提高,那也不會導致後來和先生離婚,為了財產問題爭執不下,感覺自己的努力白費,惱羞成怒之下殺了前夫。

劇中倒是也把Gucci先生的出軌外遇寫得很理所當然,當他看到自己的太太用盡心思要趕走叔叔和堂兄,早也感受到這女人的真面目而覺得可怕,後來趁著金融警察到家裡查漏稅逃到瑞士的滑雪勝地,巧遇以前的舊識,而他老婆又緊追著來,又在上流圈子裡的人表現出很庸俗的樣子——那時就留下了Gucci先生外遇的伏筆。

扯太多了,本來是要說不論是太過頭或是太冷靜的情緒都是屬於極端的兩種人,所以我的文字所表達的情緒也不是很接近多數人的心思——因此我很難寫出好故事,關於這點,我媽也說過我的文字是沒有市場的!


,也歡迎多拍幾下請我喝杯咖啡,或者成為我的讚賞公民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Chin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in的沙龍
202會員
231內容數
反意識形態的寫作者
Ch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7/18
這是一篇很臨時起意的隨想,一陣子沒有時間發文章,看到出版文化界的動態又有些忍不住想參與討論,可是又不能像以前一樣純粹以一個局外人的角度看事情。
Thumbnail
2023/07/18
這是一篇很臨時起意的隨想,一陣子沒有時間發文章,看到出版文化界的動態又有些忍不住想參與討論,可是又不能像以前一樣純粹以一個局外人的角度看事情。
Thumbnail
2023/05/14
你試著把所有事情記在筆記裡,以為這樣可以計畫一切,你又為這種念頭感到羞愧,想著:「我是多狂妄自大,為什麼無法學著交托、相信,等待應許?」,他們說掌控和交托是不可能存在的,你曾經耐心祈求和等待,讀著一本關於尼采的時間說,那是很矛盾的,可是當時你又是怎麼說服自己一邊讀經一邊讀「這種」書?
Thumbnail
2023/05/14
你試著把所有事情記在筆記裡,以為這樣可以計畫一切,你又為這種念頭感到羞愧,想著:「我是多狂妄自大,為什麼無法學著交托、相信,等待應許?」,他們說掌控和交托是不可能存在的,你曾經耐心祈求和等待,讀著一本關於尼采的時間說,那是很矛盾的,可是當時你又是怎麼說服自己一邊讀經一邊讀「這種」書?
Thumbnail
2023/03/25
總的來說,雖然chin可能沒有直接寫過關於女性主義的文章,但他在一些場合下發表的言論和思想都體現了對於女性權利和平等的支持。
Thumbnail
2023/03/25
總的來說,雖然chin可能沒有直接寫過關於女性主義的文章,但他在一些場合下發表的言論和思想都體現了對於女性權利和平等的支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寫的過程中覺察到的,我就寫下來,也標註了日期: ●我有被愛,只是我自己不知道、不承認 在寫【三】原生,「媽媽」的時候,突然想到,媽媽是愛我的,只是她的動作、行為、說的話不妥當,意思是不友善的,就是「不正確」,所以我只注意到她這點,也一併將她的愛一起抹除掉。其實,她的愛是愛,動作、行為怎樣是另一回事
Thumbnail
在寫的過程中覺察到的,我就寫下來,也標註了日期: ●我有被愛,只是我自己不知道、不承認 在寫【三】原生,「媽媽」的時候,突然想到,媽媽是愛我的,只是她的動作、行為、說的話不妥當,意思是不友善的,就是「不正確」,所以我只注意到她這點,也一併將她的愛一起抹除掉。其實,她的愛是愛,動作、行為怎樣是另一回事
Thumbnail
最近總有一個想法。 哪天我若是沒繼續更文,有兩種可能,要不,是網路掛了,要不,就是我掛了。 死了之後下地獄,身上多添一條罪名。 稿子沒寫完,故事結局沒交代。 想想都害怕(抖) 為什麼會發這篇廢文呢? 對,沒錯,因為今天又沒充足的靈感了(淦 最近著手寫“窺視者”的時候,總有一種自己要“江郎才盡”的危機
Thumbnail
最近總有一個想法。 哪天我若是沒繼續更文,有兩種可能,要不,是網路掛了,要不,就是我掛了。 死了之後下地獄,身上多添一條罪名。 稿子沒寫完,故事結局沒交代。 想想都害怕(抖) 為什麼會發這篇廢文呢? 對,沒錯,因為今天又沒充足的靈感了(淦 最近著手寫“窺視者”的時候,總有一種自己要“江郎才盡”的危機
Thumbnail
我半年前寫了《千年家族》,前一篇更新到二月八日,已經有三個月了,因為某些問題暫時無法在網路上更新,我就先以個人的敘述者的角度來說一下故事,主要為了記錄這段流程。
Thumbnail
我半年前寫了《千年家族》,前一篇更新到二月八日,已經有三個月了,因為某些問題暫時無法在網路上更新,我就先以個人的敘述者的角度來說一下故事,主要為了記錄這段流程。
Thumbnail
其實我也不知道從何說起,從小就經常思考「我為什麼是我?」又「為什麼會在這裡成長?」。恰好有讀我其他文章的人知道我們家族的流亡史,在各種巧合下才待在台灣,不論從歷史看來或以我們祖先而言這都是最好的安排,畢竟他們最終活下了。
Thumbnail
其實我也不知道從何說起,從小就經常思考「我為什麼是我?」又「為什麼會在這裡成長?」。恰好有讀我其他文章的人知道我們家族的流亡史,在各種巧合下才待在台灣,不論從歷史看來或以我們祖先而言這都是最好的安排,畢竟他們最終活下了。
Thumbnail
故事的建構來自回憶,來自某個人的記憶,某個身在大家族裡的孫女,華特的女兒,回憶著她長年不存在的父親。你可以想像在一群人共居在一個封閉的空間,自成一個小世界,像《百年孤寂》,或像《紅樓夢》,或像哪個人多嘴雜的大宅子裡住著的大家庭,農業時代常見的那種環境。剛好是世界有劃時代變遷,革命推翻舊政治,新生活方
Thumbnail
故事的建構來自回憶,來自某個人的記憶,某個身在大家族裡的孫女,華特的女兒,回憶著她長年不存在的父親。你可以想像在一群人共居在一個封閉的空間,自成一個小世界,像《百年孤寂》,或像《紅樓夢》,或像哪個人多嘴雜的大宅子裡住著的大家庭,農業時代常見的那種環境。剛好是世界有劃時代變遷,革命推翻舊政治,新生活方
Thumbnail
雖然斯卡羅引起不少臺灣歷史熱,不過,讀臺灣文學的人因此多了起來嗎?也許有吧,不過累積的速度很緩慢就是了。以華語寫作的作品,近年有不少異質性的作品出版,這次推薦兩本噢! -------------------------------- 這是我個人的問題——我一直這樣覺得。意即,我有些厭膩了那些不停地書
Thumbnail
雖然斯卡羅引起不少臺灣歷史熱,不過,讀臺灣文學的人因此多了起來嗎?也許有吧,不過累積的速度很緩慢就是了。以華語寫作的作品,近年有不少異質性的作品出版,這次推薦兩本噢! -------------------------------- 這是我個人的問題——我一直這樣覺得。意即,我有些厭膩了那些不停地書
Thumbnail
你寫給我的那本書,我反覆讀了十四個月卻不真的明白,你說的那個語言,我能理解但那並不是我們的母語。 四百多天來,我試著拆解、分析再轉換,才發現自己把你投射在一個我曾經喜歡的人身上,那人也有著跟你一樣的文化背景。你們自認是異鄉人不只是居住在他鄉或使用別人的語言創作,而是找不到靈魂的歸屬。
Thumbnail
你寫給我的那本書,我反覆讀了十四個月卻不真的明白,你說的那個語言,我能理解但那並不是我們的母語。 四百多天來,我試著拆解、分析再轉換,才發現自己把你投射在一個我曾經喜歡的人身上,那人也有著跟你一樣的文化背景。你們自認是異鄉人不只是居住在他鄉或使用別人的語言創作,而是找不到靈魂的歸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