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城隍廟「門神例行保養維護」觀念從何而來?─談修護未來日記EP2

嘉義城隍廟門神的「保養」

修護未來日記EP.2,談到嘉義城隍廟陳玉峰門神自2016年修護完成後,保固三年。保固期滿後,自2019年開始保養合約正式成立,進行了第一次例行保養,此後每年定期一次保養維護。

保養維護的構想從何而來?

印象中一直以為是修護師研究所到德國實習期間觀察所得,一問之下才發現記錯了!!原來是修護師拜讀了《古蹟維護原則與實務》一書後得到的啟發,書中提到:「古蹟的保養,有一種極具前瞻性、卻鮮少有人採用的模式,也就是以保養合約方式,由修復專家負責個別設施物件的保養。」修護師依據德國巴伐利亞邦中西部、斯瓦巴赫(Schwabach)市的基督教路德會聖約翰(St.Johannes)及聖馬丁(St.Martinus)都市教區教堂,於1978/82年修復後所訂的《教會藝術財產的保養與維護 保養合約》為範本,加以修改調整,並在嘉義城隍廟的支持下,遵循原則並認真的實踐。作者如果知道了一定會很感動!
基督教路德會聖約翰(St.Johannes)及聖馬丁(St.Martinus)都市教區教堂,圖片 引用來源

古蹟的「保養」

威尼斯憲章第四條提及:「古蹟的保存首先需要持續性的維護」。而正確的維修即是最簡單且最溫和的古蹟維護方法,如:清理屋簷排水槽、地板青苔的清潔、通風、清除汙物及垃圾等措施皆有助於古蹟的維修。我們常會在古建物中發現層層疊疊堆積的舊物,而舊物可能就壓在精美的彩繪、石雕等裝飾藝術上,只要仔細的觀察什麼是對古蹟好的?什麼是會損傷古蹟的?即使是不起眼的動作與日常打掃,也是對古蹟最好的照顧。

只要把保養想成汽車維修觀念就是了,每5000km進保養廠一次。保養的中心原則是「切勿隨意碰觸敏感的藝術作品,即使看似無傷大雅的清潔工作,也只能交由合適的專家處理。」剛開始形成的小損壞,可藉由定期的保養由專人進行處理,如此並不費周章;長遠觀之,透過一系列簡單的維護處理,即可不需要較大的修復措施。但建築古蹟物件屬於獨特的創作品,無可取代;若延宕致較大型的修復才處理,經常已經出現損失,最後往往可能是無可挽回後果了。

每年門神保養的同時,團隊也會協助城隍廟擦拭保護交趾陶的玻璃罩,擦玻璃其實不難,但在擦拭時,必須十分小心避免碰觸到外圍的交趾陶。此外,今年保養時發現玻璃內的溼度比往常更高,保存狀況不甚理想,也在後續呈報上級並立即進行了緊急處理,這些看似微小的動作,卻是日常保養維護真正的精神所在。
門神保養完成後,擦玻璃也是例行工事之一,一邊擦玻璃一邊觀察交趾陶的保存狀況

關於傳統建築彩繪的保養觀念,可以參考修護未來日記EP3~

進一步的內容我們下次再分享囉!如果您喜歡我們分享的修護影片,歡迎訂閱支持,非常感謝!!


《古蹟修護原則與實踐》PETZET / MADER 著,孫全文審訂,臺北市: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目前只買得到簡體版

這本書是修護師推薦的古蹟修護入門書。前半部討論古蹟維護的原則與理論;後半部探討古蹟維護的實務。
敬:作者、譯者及願意實踐的我們

















名襄文化‧彩繪修護MingShiang conservation
名襄文化‧彩繪修護MingShiang conservation
名襄文化彩繪修護,由李志上修護師與與妻子王書璇共同創辦。希望在方格子書寫記錄與分享古蹟彩繪修護案例與知識,讓更多人認識古蹟與文物的保存。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