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修護法儀軌和護法薈供非常重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為什麼要修護法儀軌和護法薈供呢?除了供養外,亦是提醒護法不要忘記祂的承諾。護法聖眾的聖職是守護真心想要學佛修行的人,如果你是虔心學佛,那麼修護法、祈請護法加持就是相得益彰,對修行有著莫大的幫助。

當然護法慈悲,不論眾生有無供養,都會以平等心待之,為其守護。然而,對於與我們因深緣深的護法眾,更應該用薈供來進行廣大的供養,感恩謢法無時無刻地守護,為我們遣除各種障礙。

每月藏曆二十九日,為護法薈供日,觀音山每月舉辦「護法雲集薈供除障法會」,法會之殊勝功德利益:

一、佛教護法為修行的助緣,祈求護法對財富積聚及遣除求財之障礙皆有幫助。

二、遇到種種危難或障礙時,藉著修護法可快速得到幫助,使家庭圓滿,事業順利,吉祥順遂。

三、供養護法在世間法方面,能增長福德資糧與世間財富;出世間法方面,則對修行人遣除修行違緣、增加修行資糧,具極大助力。

歡迎全球十方善信法友可為現世親友、公司行號、閤家、個人登記「消災除障祿位」。

raw-image


👑觀音山 8月3日 護法雲集薈供除障法會──每月藏曆二十九護法薈供日 虔心供養護法聖眾

✦消災除障祿位 ▸ https://bit.ly/3uq7g0j

(開放登記至8月3日中午12:00)


*本場法會無提供直播。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avatar-img
26會員
2.5K內容數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修行主要是修福和修慧二類:孝順父母、布施供養、做利益他人等,屬於修福;念佛、拜懺、打坐、聽開示、讀佛經,減少煩惱,屬於修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參加第一場《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法會迴向功德後,原本在加護病房陷入重度昏迷的堂姊夫奇蹟般地甦醒!末學的堂姊夫有一天突然肚子痛掛急診,緊急開刀發現是直腸癌,腫瘤已經腫大到將大腸撐破,造成腹膜炎。經過多次的清創手術之後,一直在加護病房裡觀察。堂姊夫陷入重度昏迷,手術後引發敗血症,腸子無法正常吸收營養
觀音山特別於父親節前夕,8月7日舉辦「報父恩──長壽三尊祛病聚福增壽法會」,弘揚孝道精神,實踐佛法真義。長壽佛、尊勝佛母與 白度母,尊稱為金剛乘之「長壽三本尊」,其主佛為 長壽佛,左為 白度母,右為 尊勝佛母,象徵福壽吉祥,四方則為息、增、懷、誅四事業空行母圍繞,以鉤召五大精華、壽命、福氣、智慧等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普賢菩薩在因地修行時,廣發十大願,作為自己修行的目標,最終解脫證悟,成為後世所有學佛行者的典範。其中的『廣修供養』願是非常值得我們細細探討,了解之後再去行持。因為末法時代,眾生普遍福薄障重,導致種種善行窒礙難行,若能讓行者自身有一些福慧資糧,那在上求解脫道的過程中
道場建立的目的,在於五濁惡世中,護持佛法永續長久流傳,利益眾生;若沒有僧團道場,如法弘教,有次第地實修辦道,就會像是一般坊間信仰的神明壇,僅讓人膜拜許願求保佑。 而若只是持香拜求,沒有學習佛法,進而明白業力因果的道理,也就無法斷惡修善,無從澈底改變命運;相反的,道場有弘揚實踐佛法教育的功德性,能夠
龍族 (梵文Naga,音譯為那嘎),即是佛經中所說的「天龍八部」之一,佛教中的龍族,遠大於民間傳說所認知在空中騰雲駕霧的蛇形神獸。龍族中,威德特別殊勝者,稱之為王,被尊為龍王。世尊 釋迦牟尼佛於涅槃之前,曾囑付龍王護持佛法,特別有八位龍王之說,乃列於《妙法蓮華經》會座上之護法善神,又作八大龍王。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欲入佛門,先學關公。以忠義的情操,取代淡薄、自私的人性,具足人格、天格,自可邁向佛格。」人生在世,不可不學 伽藍菩薩的精神,若是缺乏忠義之心,猜忌、嫉妒等種種惡心必將隨至,於個人生命毫無增益,對社會族群更是大不利,少於和諧、見異思遷、背恩絕義之事頻仍,則鬥爭、天災人禍亦永無
參加第一場《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法會迴向功德後,原本在加護病房陷入重度昏迷的堂姊夫奇蹟般地甦醒!末學的堂姊夫有一天突然肚子痛掛急診,緊急開刀發現是直腸癌,腫瘤已經腫大到將大腸撐破,造成腹膜炎。經過多次的清創手術之後,一直在加護病房裡觀察。堂姊夫陷入重度昏迷,手術後引發敗血症,腸子無法正常吸收營養
觀音山特別於父親節前夕,8月7日舉辦「報父恩──長壽三尊祛病聚福增壽法會」,弘揚孝道精神,實踐佛法真義。長壽佛、尊勝佛母與 白度母,尊稱為金剛乘之「長壽三本尊」,其主佛為 長壽佛,左為 白度母,右為 尊勝佛母,象徵福壽吉祥,四方則為息、增、懷、誅四事業空行母圍繞,以鉤召五大精華、壽命、福氣、智慧等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普賢菩薩在因地修行時,廣發十大願,作為自己修行的目標,最終解脫證悟,成為後世所有學佛行者的典範。其中的『廣修供養』願是非常值得我們細細探討,了解之後再去行持。因為末法時代,眾生普遍福薄障重,導致種種善行窒礙難行,若能讓行者自身有一些福慧資糧,那在上求解脫道的過程中
道場建立的目的,在於五濁惡世中,護持佛法永續長久流傳,利益眾生;若沒有僧團道場,如法弘教,有次第地實修辦道,就會像是一般坊間信仰的神明壇,僅讓人膜拜許願求保佑。 而若只是持香拜求,沒有學習佛法,進而明白業力因果的道理,也就無法斷惡修善,無從澈底改變命運;相反的,道場有弘揚實踐佛法教育的功德性,能夠
龍族 (梵文Naga,音譯為那嘎),即是佛經中所說的「天龍八部」之一,佛教中的龍族,遠大於民間傳說所認知在空中騰雲駕霧的蛇形神獸。龍族中,威德特別殊勝者,稱之為王,被尊為龍王。世尊 釋迦牟尼佛於涅槃之前,曾囑付龍王護持佛法,特別有八位龍王之說,乃列於《妙法蓮華經》會座上之護法善神,又作八大龍王。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欲入佛門,先學關公。以忠義的情操,取代淡薄、自私的人性,具足人格、天格,自可邁向佛格。」人生在世,不可不學 伽藍菩薩的精神,若是缺乏忠義之心,猜忌、嫉妒等種種惡心必將隨至,於個人生命毫無增益,對社會族群更是大不利,少於和諧、見異思遷、背恩絕義之事頻仍,則鬥爭、天災人禍亦永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戒行常存時省身 慎思明辨自清心 恐無常一旦現前 懼其無備災禍臨
Thumbnail
20240721 供養的力量 同學:外面都是護摩、薈供、水供、煙供,你的布施供養算什麼? 我:就是先「布施」、後「供養」。 同學:為什麼這樣做? 我:先有善行善因,再迴向速成善業善果。 同學:別人都是先供養,再把供物贈與他人,你為何不同? 我:所學「理趣
學習佛法有兩個要點:第一是要常親近善知識,多聽聞正法(這是重在聽聞);第二是安穩如實地理解義理(重在理解)。如果多聞又能夠深刻瞭解真理的話,即使遇到任何困難,也不會再造作邪偽不正的行為了!」
Thumbnail
佛曾開示弟子:「假如將所有財寶堆起直到天上,用以布施,其福德不如竭盡所能孝順、供養父母所獲之福德。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孝順父母的五法:一、奉養雙親,給予三餐溫飽;二、養父母的身,照顧關懷健康;三、養父母的心,不讓父母擔心、操心;四、養父母的志,為父母締結佛緣,生發理智、減少煩惱;五、養
Thumbnail
參加一次如法的薈供法會,所產生的功德與福德不亞於自己獨自修持三十年所獲得的功德與福德。薈供是修行者最快累積福報的方法,可以改變個人命運、健康、家庭、事業。本文內容介紹了薈供的定義、功德、以及參加薈供法會的地點。
Thumbnail
皈依的最終目的,不是只為了能得到三寶庇護,等待三寶為我們安排一切的吉凶禍福;而是為了使自己最終能解脫輪迴,甚至證悟成佛。   皈依是學佛修行的起點,也可以說是進入佛門修行最基本的戒律。許多人一聽到「皈依」這個名詞,便以為只指一個儀式,其實這是指依止的心態。 本文摘要 什麼是皈依?皈依
Thumbnail
皈依佛門是學佛修行的起點,龍樹菩薩《大智度論》中提到,不論個人的因緣福報契應哪一個法門,信受皈依絕對都是佛門學習的第一課。皈依可以讓我們清除許多的障礙,賜給我們幸福安樂。教法中的「心臟」,答案無疑就是「三皈依」。
Thumbnail
您皈依了嗎?皈依是學佛修行的起點,無論是大乘、小乘、金剛乘,皆視「皈依」為基本之戒律。觀音山三皈依弟子必修七堂課,帶您深解皈依功德,改變命運,人生從此不同。 皈依是什麼?皈依的好處?皈依佛門要件。皈依需要吃素嗎?皈依佛門--東方德蕾莎修女。皈依感應故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戒行常存時省身 慎思明辨自清心 恐無常一旦現前 懼其無備災禍臨
Thumbnail
20240721 供養的力量 同學:外面都是護摩、薈供、水供、煙供,你的布施供養算什麼? 我:就是先「布施」、後「供養」。 同學:為什麼這樣做? 我:先有善行善因,再迴向速成善業善果。 同學:別人都是先供養,再把供物贈與他人,你為何不同? 我:所學「理趣
學習佛法有兩個要點:第一是要常親近善知識,多聽聞正法(這是重在聽聞);第二是安穩如實地理解義理(重在理解)。如果多聞又能夠深刻瞭解真理的話,即使遇到任何困難,也不會再造作邪偽不正的行為了!」
Thumbnail
佛曾開示弟子:「假如將所有財寶堆起直到天上,用以布施,其福德不如竭盡所能孝順、供養父母所獲之福德。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孝順父母的五法:一、奉養雙親,給予三餐溫飽;二、養父母的身,照顧關懷健康;三、養父母的心,不讓父母擔心、操心;四、養父母的志,為父母締結佛緣,生發理智、減少煩惱;五、養
Thumbnail
參加一次如法的薈供法會,所產生的功德與福德不亞於自己獨自修持三十年所獲得的功德與福德。薈供是修行者最快累積福報的方法,可以改變個人命運、健康、家庭、事業。本文內容介紹了薈供的定義、功德、以及參加薈供法會的地點。
Thumbnail
皈依的最終目的,不是只為了能得到三寶庇護,等待三寶為我們安排一切的吉凶禍福;而是為了使自己最終能解脫輪迴,甚至證悟成佛。   皈依是學佛修行的起點,也可以說是進入佛門修行最基本的戒律。許多人一聽到「皈依」這個名詞,便以為只指一個儀式,其實這是指依止的心態。 本文摘要 什麼是皈依?皈依
Thumbnail
皈依佛門是學佛修行的起點,龍樹菩薩《大智度論》中提到,不論個人的因緣福報契應哪一個法門,信受皈依絕對都是佛門學習的第一課。皈依可以讓我們清除許多的障礙,賜給我們幸福安樂。教法中的「心臟」,答案無疑就是「三皈依」。
Thumbnail
您皈依了嗎?皈依是學佛修行的起點,無論是大乘、小乘、金剛乘,皆視「皈依」為基本之戒律。觀音山三皈依弟子必修七堂課,帶您深解皈依功德,改變命運,人生從此不同。 皈依是什麼?皈依的好處?皈依佛門要件。皈依需要吃素嗎?皈依佛門--東方德蕾莎修女。皈依感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