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說】身處資訊混亂的世代,關鍵在於我們如何選擇——專訪《真相製造》劉致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一則訊息如何改變一個人的一生?《真相製造》為劉致昕以記者身份實際走訪八個國家後的發聲。真真假假的訊息充斥在媒體中,獲取與辨識訊息的能力成為一種劃分階級的指標。身處這樣的世代中,真正重要的是我們的選擇。
劉致昕,政大外交系畢業,曾在商業週刊擔任記者後,成為一名自由記者。現為《報導者》副總編輯,同時也是著作《真相製造》作者,並經營同名 Podcast 節目。《創作者說》本集專訪劉致昕,聊聊《真相製造》的創作過程,以及這本書想要傳達給讀者的議題、意義與信念。
S3EP45 作家|《真相製造》劉致昕:抓住眼球就有錢賺,但不幸的是:假新聞和爭議資訊,可能就是抓眼球最好、最便宜的方法。

假新聞不只是議題,還是肉眼可見的實際影響

《真相製造》這本書如何開始的呢?來自於劉致昕過去曾在五年間到訪八個國家所採訪的筆記,這五年的時間他寫過敘利亞難民潮、寫過 ISIS 的新聞,感受到假新聞真實的影響力;也因為記者的身份,真正身在影響之中,思考假新聞應該如何被認知。
時間回到 2016 年,百萬難民潮湧入德國,劉致昕隨著難民跑了六個城市進到德國,了解難民如何走過幾千公里進入歐洲境內:登上三四百人難民船、途中死亡、怎麼流浪到達德國;卻也同時看見假新聞實際地造成人民撕裂、刻板印象與錯誤理解,所奪走的生命。
劉致昕說:「難民都還沒有進德國,關於他們的假訊息就已經傳開了」網路上充斥著難民是恐怖份子、是來要錢的謠言,甚至還有人在地圖上暴露德國境內還沒有建立的收容所,人們就提早去地圖位置放火、阻攔、打罵難民。
還有另一個案例,曾有一位難民發出與德國總理梅克爾的自拍照。從那一次開始,每次歐洲發生恐怖攻擊,這張照片就會被拿來做成海報,用以攻擊梅克爾,指責他「把難民放進來」,製造「這個難民就是兇手」的言論。然而實際的情況是這位難民身在柏林,恐怖攻擊則發生於布魯塞爾。劉致昕從旁了解他的生活,從走在路上會被吐口水、找不到工作,一直到只能錄取麥當勞大夜班的工作,因為需要冒著被打的風險。看見一張照片如何讓一個人的人生被摧毀。
這幾年「假新聞」這個詞彙在台灣成為普遍人民有感與困擾的事情,而台灣卻是一直到 2018 年經歷了選舉之後,才正式理解到這個問題。當時的理解還相對單一:從一個國家、一次投票,輿論集中在「誰是兇手」,成為人民之間的謾罵。觀察到這個趨勢的劉致昕,決定開始創作《真相製造》一書。「每一個國家的真實故事都是寫給台灣人」,從布魯塞爾到台灣,將他人的經驗放入書中,讓每一位讀者學習如何自己看待這個問題。
人民常將假新聞的輿論集中在「誰是兇手」

社群媒體的演算法能帶給你真相,也能用假新聞煽動你

你是否曾想過假訊息怎麼來?為何存在?假新聞的製造者舉凡美國網軍教頭(也就是不小心讓川普當選的人)到台灣的內容農場主,這些大大小小的製造商們是如何而來呢?劉致昕用美國網軍教頭的故事來舉例,網軍教頭從小家境好、自學架立網站,將籃球自學的過程放上網。在那個還沒有網紅的年代,光寫文章就吸引到體育品牌來找他。這讓小小的他立刻有了「製造資訊是有商機」的理解,明白有流量就有廣告套現,原來資訊可以拿來賺錢。
所以一切源自於商業模式與利益,更在社交網站與演算法的推波助瀾下,由網站來決定什麼樣的資訊能夠賺錢。2016 年,至少上百個內容農場可以收到一篇八九萬塊台幣的收入。因此造成了「只要你夠煽情、夠有趣、夠有張力」懂得抓住大家的眼睛,你能夠撈到的流量成本就會變得非常低。很不幸地,不實資訊、爭議資訊跟假新聞可能就是抓眼球也最便宜的途徑。
假新聞成為吸睛最便宜的途徑
社交網站機制的設計就是為了讓人上癮,很多人會為了取得更多的互動與讚數,不斷改變自己思考與說話的方式。我們都在使用這樣的媒體,所看的也是同一個社交網站,但我們往往不會去想像背後有哪些人在操作,而這本書就是走進現場開展真實的對話。
主持人研究生說到,2011 年當他還在美國念博班的時候,曾做過詞彙分析研究,發現社群網站中只要帶著情緒性字眼的資訊,瞬間流量就會變高。甚或是只要跟政治有關的貼文底下就會吵成一片,而調查之後發現大部分的帳號可能都是假的。當時的研究生還沒深入研究,但看過《真相製造》才認知到,原來演算法所營造的現象,背後可能來自於一個龐大組織的操作。
當網路工具真正變成攻擊工具,使得各式各樣的謠言被製造與流傳。劉致昕看見有多少網路上的訊息所扮演的角色,是如何改變人的一生,並專注在人物身上,紀錄他們怎麼回應這樣的攻擊。

我們就是關鍵的世代,關鍵在於做出什麼選擇

身在這個環境中的我們應該怎麼做?劉致昕認為關鍵在於要去思考這樣的訊息生產鏈、使用模式與媒體環境,投射到生命裡面,對生活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曾有一名德國的模範市長因為社交媒體的激化與假新聞被選民攻擊,然而這位市長並沒有因為攻擊而退縮,反而讓他開始思考「對人們來說,什麼才是好的政治?作為政治人物應該怎麼辦?」最後他選擇一如往常地每天出去慢跑、獨自騎腳踏車上班,縱使還是會遇到那個攻擊他的人,但他決定要往更大的城市選舉,試著實踐他所相信的「好的」政治,並且去學習理解那些曾經攻擊他的人對於什麼感到不滿,也重新思考在這個資訊環境下市民需要什麼,來重新建立公共討論。
疫情發生之後,國際智庫今年在討論假新聞的時候,說到是一個「人類有沒有辦法集體應對未知威脅」的能力。不論是氣候變遷還是新型態病毒,都仰賴全世界理性的討論。而假新聞的存在實實在在地影響到這個討論與因應。就像疫情期間也加速了人民對於假新聞的認識與辨別,因為大家會迫切地需要真實的資訊才可以生存。
所以未來能夠掌握到真實資訊的人變成一種階級,知識程度高、能夠訂閱好媒體的人一定是最安全的。但一定也有某些人被假訊息給矇混,正確的資訊就是沒有辦法以簡單的方式傳遞到他眼前,造成這些人面對未知威脅是有危險的。從這個視角來看,「資訊的混亂就是社會問題,真正影響到社會的不公平與不正義」值得我們投入更多的心力,讓更多人在安全與公平正義的情況下一起往前走。
資訊的混亂導致社會問題產生
「我們這個世代就是關鍵的世代」假訊息發生的意義在於,我們必須做出選擇。小至個體、大至國家,包含溝通方式、權力關係,甚至立法,都是選擇。我們應該要聽見假新聞所彰顯的意義與社會結構問題是什麼,才有辦法討論接下來要怎麼辦。促使人們思考在這樣的環境裡,我們該如何做選擇?這些選擇又會如何影響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關係?讓網路重新回到「我們可以控制、善用網路」的狀態。
透過《真相製造》這本書,劉致昕想要告訴讀者「假新聞不僅僅只是假新聞,背後有整個產業鏈,並且彰顯出各式各樣的社會問題」;同時也希望讀者感受到「你不是孤單的,在這個資訊混亂時代,你所遇到的困擾與挫折都不是只有你,很多人做了嘗試與選擇,他成功了,你也可以」。試圖從書本看見另外一群在不同國家裡,面對到相同的事情的人,所做出的選擇有什麼不同,帶領大家探究「接下來你想要怎麼樣」。
若你在認識這個人之前就先聽信這個人的謠言,從此便不再溝通了。而這本書就是在告訴你如何進行溝通,也告訴你溝通之後會好很多的。
  • 本文由【研究生Keith】授權【聲歷其境】撰寫
  • 本集邀請到同為作者與記者的劉致昕,和我們探討媒體識讀的重要性,快點擊收聽完整節目Apple PodcastSpotifySoundOnKKBOX
  • 【創作者說】Podcast,每集會邀請各行的創作者來跟大家分享他們的創作歷程

讓聲音成就想像,以經歷成就品質,『聲歷其境All Around You』,用最專業的團隊打造令人身歷其境的精湛旅程。
📩歡迎聯繫:business@allaroundyou.com.tw
🔎更多Podcast製作內容與最新消息,歡迎追蹤【聲歷其境】的 InstagramFacebook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集節目邀請到歐原形象設計的 Brian ,和聽眾一起聊聊如何將一個好的品牌,透過形象打造與設計,建立更好的曝光效果!面對餐飲品牌經營模式的轉型,線上經營與實體經營又有什麼差別?現在就打開耳朵,讓品牌化妝師 Brian 和你分享那些成功品牌背後的故事。 幫企業化妝,用顏色打造鮮明形象!
本集節目邀請到在 YouTube 上擁有超過 90 萬訂閱的《欸你這週要幹嘛》製作人 Ariel 以及第一女主角妹妹 Shine,和我們聊聊頻道經營的甘苦以及多方嘗試的經驗。 一句日常的「欸你這週要幹嘛?」成為頻道核心 創作是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有魔力的地方
懷孕超過六週不准墮胎!基督教義都是瘋狂基督徒自己認定的! 亞馬遜祭出暖心福利,員工跨區求醫公司還補貼差旅費! 中國面對澳洲道義制裁!澳洲葡萄淪為肥料! 不滿前女友改嫁!印度男子闖進婚禮槍殺新娘! 拉斯維加斯面臨大乾旱!湖泊竟浮出 40 年前命案屍體! 懷疑另一半外遇怎麼辦,婊姊分享正確問話方式!
本集專訪邀請到理科太太,來和聽眾聊聊感情生活中的各種暴力行為,不是肢體暴力才叫做暴力!言語或精神上的暴力也應該被重視! 離婚雖然是一段婚姻的結束,但同時也可以成為一個人重新開始的機會。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才讓對於婚姻與家庭完整性有所堅持的理科太太選擇離婚?婚姻中又有哪些暴力行為,是絕對不能容忍的呢?
《電商原來是醬》本集邀請到「617 行銷筆記」的劉易蓁來到節目中,與聽眾分享自己是如何從為別人行銷到成為創作者。在眾多社群平台之中,又為什麼會選擇 Tiktok 呢? 從行銷人變成創作者,選擇卡位 Tiktok 的原因 人人都是自媒體,還有流量紅利可言嗎? 本文由【林克威】授權【聲歷其境】撰寫
本集節目邀請到美極品創辦人 John,與聽眾分享七年多來的創業經驗,以及如何設計出一上市就獲得廣大迴響的爆品。 斜槓創業家的起點與創業過程! 商品開發的成功與否,來自對生活的觀察! 想做好實體商品的行銷,不能只依賴網路? 電商思維與餐廳經營的結合!流程設定好就先成功了一半?
本集節目邀請到歐原形象設計的 Brian ,和聽眾一起聊聊如何將一個好的品牌,透過形象打造與設計,建立更好的曝光效果!面對餐飲品牌經營模式的轉型,線上經營與實體經營又有什麼差別?現在就打開耳朵,讓品牌化妝師 Brian 和你分享那些成功品牌背後的故事。 幫企業化妝,用顏色打造鮮明形象!
本集節目邀請到在 YouTube 上擁有超過 90 萬訂閱的《欸你這週要幹嘛》製作人 Ariel 以及第一女主角妹妹 Shine,和我們聊聊頻道經營的甘苦以及多方嘗試的經驗。 一句日常的「欸你這週要幹嘛?」成為頻道核心 創作是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有魔力的地方
懷孕超過六週不准墮胎!基督教義都是瘋狂基督徒自己認定的! 亞馬遜祭出暖心福利,員工跨區求醫公司還補貼差旅費! 中國面對澳洲道義制裁!澳洲葡萄淪為肥料! 不滿前女友改嫁!印度男子闖進婚禮槍殺新娘! 拉斯維加斯面臨大乾旱!湖泊竟浮出 40 年前命案屍體! 懷疑另一半外遇怎麼辦,婊姊分享正確問話方式!
本集專訪邀請到理科太太,來和聽眾聊聊感情生活中的各種暴力行為,不是肢體暴力才叫做暴力!言語或精神上的暴力也應該被重視! 離婚雖然是一段婚姻的結束,但同時也可以成為一個人重新開始的機會。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才讓對於婚姻與家庭完整性有所堅持的理科太太選擇離婚?婚姻中又有哪些暴力行為,是絕對不能容忍的呢?
《電商原來是醬》本集邀請到「617 行銷筆記」的劉易蓁來到節目中,與聽眾分享自己是如何從為別人行銷到成為創作者。在眾多社群平台之中,又為什麼會選擇 Tiktok 呢? 從行銷人變成創作者,選擇卡位 Tiktok 的原因 人人都是自媒體,還有流量紅利可言嗎? 本文由【林克威】授權【聲歷其境】撰寫
本集節目邀請到美極品創辦人 John,與聽眾分享七年多來的創業經驗,以及如何設計出一上市就獲得廣大迴響的爆品。 斜槓創業家的起點與創業過程! 商品開發的成功與否,來自對生活的觀察! 想做好實體商品的行銷,不能只依賴網路? 電商思維與餐廳經營的結合!流程設定好就先成功了一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幾乎人人都透過網路作爲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除了透過網路平台取得新聞媒體發佈的消息,也常常仰賴直播節目獲取消息。合法的新聞媒體,大多對於未加查證的消息發佈非常謹慎而且保守,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則不然。
Thumbnail
人類會說謊,喜歡用謊言包裝,我們該如何去了解「謊言」甚至知道人們在說謊的行為與關於謊話間的多重關係?挪威卑爾根大學哲學系教授、也是奇維塔智庫主持人的專家-拉斯史文德森,出版的《謊言的哲學》透過定義謊言、敘述謊言、甚至以生活和社會中常見政客的謊言為例,也許可以讓讀者更加了解「謊話」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Thumbnail
情報操作 - 扭曲動機(以沈伯洋提難民法為例) 觀察到一個網路現象:沈伯洋因為提難民法而受到輿論批評,批評中說沈伯洋開國安漏洞,認為通過難民法的結果,將會方便中國滲透。 以此案例分析,講一下先前觀察到的某種網路風向的模式: 當民進黨提了某種兩岸交流(錢、人、貨)的可能相關法案時......
Thumbnail
在各媒體發展迅速的年代,輿論有著令人畏懼的力量;輿論能夠造神,亦能造惡魔。我們總以為自己公正客觀、保有批判性思考、能明理地分辨是非,但我們仔細回想一下,自己是否也曾在媒體的推波下,與大眾一起未審先判呢? 我想起2017年的南港小模案,媒體報導風向將受害者的好友推向了輿論風口,直指她和犯人男友共同涉
Thumbnail
政治力量也依賴媒體宣傳意識形態,《製造共識》讓讀者看見美國的媒體,如何附和政治人物的話術,,沒有淪為國家的政治宣傳機器。 在台灣,討論媒體識讀和「境外勢力」,最常提到中國,但很少人討論,也很少人想到美國對台灣的影響更長久,也更「潤物細無聲」。
Thumbnail
早前閱讀的《思想控制的技術》及《平凡的邪惡》均指出一個人若缺乏獨立思考,只聽從他人是非常危險的事。 然而現代人每天面對的網絡世界,總是充斥各種帶風向、假新聞、詭辯和偷換概念的陷阱,實在防不勝防。
Thumbnail
這本書針對假新聞、後真相、資訊戰的議題進行詳細的解析,深入探討了大腦快思與慢想的機制、大腦認知偏誤的機制以及虛幻真相效應等,並從舅舅是佛洛伊德的公共關係之父愛德華.伯內思和希特勒的角度出發,藉由大量引用美國真實案例,讓讀者更清楚理解這些複雜的概念。這本書不限年齡,值得學齡生一讀。
Thumbnail
在總統大選前再度重看《真相製造》,真令人有感。從書中可以看出,選舉操作已經不是好好講政見,而是如何使用社群媒體,聳動且好懂的方式,來吸引選民的支持。社群媒體機制對容易引起情緒的文章提供更高的演算法,更高的推波。
Thumbnail
呱,不夠看,換個有點內涵的戰將好嗎? 小丑耍低能是吧,呵,不織布種類有幾種都不知道,也敢跟本蛙嗆聲。這些主力就是想要騙你,卻不認真、不用功,他們的資料來源是「經濟日報」,呃,咱們假設記者詳實報導,沒有收公司及主力「黑錢」幫忙炒作。 原文如下,一個字未删,一個字未改~證明「小時不讀書,長大當那個」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幾乎人人都透過網路作爲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除了透過網路平台取得新聞媒體發佈的消息,也常常仰賴直播節目獲取消息。合法的新聞媒體,大多對於未加查證的消息發佈非常謹慎而且保守,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則不然。
Thumbnail
人類會說謊,喜歡用謊言包裝,我們該如何去了解「謊言」甚至知道人們在說謊的行為與關於謊話間的多重關係?挪威卑爾根大學哲學系教授、也是奇維塔智庫主持人的專家-拉斯史文德森,出版的《謊言的哲學》透過定義謊言、敘述謊言、甚至以生活和社會中常見政客的謊言為例,也許可以讓讀者更加了解「謊話」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Thumbnail
情報操作 - 扭曲動機(以沈伯洋提難民法為例) 觀察到一個網路現象:沈伯洋因為提難民法而受到輿論批評,批評中說沈伯洋開國安漏洞,認為通過難民法的結果,將會方便中國滲透。 以此案例分析,講一下先前觀察到的某種網路風向的模式: 當民進黨提了某種兩岸交流(錢、人、貨)的可能相關法案時......
Thumbnail
在各媒體發展迅速的年代,輿論有著令人畏懼的力量;輿論能夠造神,亦能造惡魔。我們總以為自己公正客觀、保有批判性思考、能明理地分辨是非,但我們仔細回想一下,自己是否也曾在媒體的推波下,與大眾一起未審先判呢? 我想起2017年的南港小模案,媒體報導風向將受害者的好友推向了輿論風口,直指她和犯人男友共同涉
Thumbnail
政治力量也依賴媒體宣傳意識形態,《製造共識》讓讀者看見美國的媒體,如何附和政治人物的話術,,沒有淪為國家的政治宣傳機器。 在台灣,討論媒體識讀和「境外勢力」,最常提到中國,但很少人討論,也很少人想到美國對台灣的影響更長久,也更「潤物細無聲」。
Thumbnail
早前閱讀的《思想控制的技術》及《平凡的邪惡》均指出一個人若缺乏獨立思考,只聽從他人是非常危險的事。 然而現代人每天面對的網絡世界,總是充斥各種帶風向、假新聞、詭辯和偷換概念的陷阱,實在防不勝防。
Thumbnail
這本書針對假新聞、後真相、資訊戰的議題進行詳細的解析,深入探討了大腦快思與慢想的機制、大腦認知偏誤的機制以及虛幻真相效應等,並從舅舅是佛洛伊德的公共關係之父愛德華.伯內思和希特勒的角度出發,藉由大量引用美國真實案例,讓讀者更清楚理解這些複雜的概念。這本書不限年齡,值得學齡生一讀。
Thumbnail
在總統大選前再度重看《真相製造》,真令人有感。從書中可以看出,選舉操作已經不是好好講政見,而是如何使用社群媒體,聳動且好懂的方式,來吸引選民的支持。社群媒體機制對容易引起情緒的文章提供更高的演算法,更高的推波。
Thumbnail
呱,不夠看,換個有點內涵的戰將好嗎? 小丑耍低能是吧,呵,不織布種類有幾種都不知道,也敢跟本蛙嗆聲。這些主力就是想要騙你,卻不認真、不用功,他們的資料來源是「經濟日報」,呃,咱們假設記者詳實報導,沒有收公司及主力「黑錢」幫忙炒作。 原文如下,一個字未删,一個字未改~證明「小時不讀書,長大當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