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面對假新聞,除了罵媒體之外你還能做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假新聞氾濫成災

我們無時無刻都在接收資訊,無論是親朋好友轉發的各種訊息、或是在社群媒體看到的新聞。但其中摻雜了大量真假難辨的訊息,在疫情過後這種情況變本加厲,社群媒體成了有心人士散播假新聞的平台。「某地疫情嚴重時,一天燒掉100多具屍體」這類假新聞層出不窮,靠著聳動的標題,放出點擊誘餌,試圖在網路上散播恐懼。

Photo by Pixabay

Photo by Pixabay


那是否主流媒體就值得信任呢?這裡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除了日前柯文哲點名痛批某報為「惡毒的媒體」引起軒然大波外,20號華視晨間新聞快訊字幕居然出現「新北市遭導彈擊中」,這種會引起恐慌的訊息。事後相關人等一再強調此誤植為「作業疏失」,很難想像一個營運數十年的媒體居然會出現如此錯誤,這次事件讓華視公信力嚴重受重挫。

關於俄烏戰爭的新聞也是真假難辨,之前有一則是關於李奧納多捐款1000萬美元給烏克蘭政府的報導,還提到他的外婆為烏克蘭人。此新聞一經流出就有很多媒體轉發,但經過事實查核後發現是個假消息,雖然他確實有捐款,但卻不是捐給烏克蘭政府,而捐給了是國際關懷協會、國際難民組織、救助兒童會,以及聯合國難民署等國際人道組織,至於他的「烏克蘭血統」當然也是個美麗的誤會。

2018年《科學》期刊上的一篇論文成為日後討論社群媒體新聞傳播必然引用的文章,該論文指出,假新聞傳播的比真相更遠、更快、更廣,且被轉發的機率比真相高出七成。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當謊言繞過半個地球時,真相還在穿鞋子。」

我們到底還能相信誰?

宣傳機器

權力不存在於機構中,也不存在國家和大型企業中。而是存在於建構社會的網路裡。
-曼紐.卡斯提爾。

相較於電視,現在我們平均每天在社群媒體的時間更長,也更習慣在此吸收各種資訊。划手機早已成為一種慣性,在和朋友互動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吸收各種資訊,資訊爆炸的時代名副其實。

Photo by Pixabay

Photo by Pixabay


這讓我想到一本書關於社群媒體的書《宣傳機器》,宣傳機器顧名思義指的是FB和Twitter為首的這些社群媒體。它被設計來刺激我們的神經衝動,吸引並說服我們改變購物、投票、運動方式。接著又從我們的選擇中學習,反覆優化它所提供的選擇。同時可以追蹤我們的偏好、興趣、在世界各地留下的時間戳記,使分析更加完美。機器的動機是金錢,與我們互動就能把金錢最大化。

社群媒體不同於其他媒體的地方,是因為我們不僅受到廣告直接說服力的影響,還不斷受到社交訊號所左右,這些來自同儕和群眾的訊號,放大、強化、散播這部宣傳機器的影響。

這幾年開始有人注意到社群媒體所產生的問題,它一直在深處以非常幽微的方式影響我們的生活。想想那些躲藏在貼文中的廣告、IG上朋友昨晚吃了什麼、假日去哪裡玩、哪個大學同學換了工作等。我們的行為也因為這部宣傳機器而越來越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

在資訊戰中所扮演的角色

俄烏戰爭早在2014年就打響了第一槍,當俄羅斯入侵克里米雅時,俄國當局的俄國網路研究署就開始佈局,該機構是克林姆林宮針對社群媒體成立的幽靈組織,一旦有任何親烏克蘭的言論出現,各種檢舉就會鋪天蓋地而來。

有些人猜測他們是用設定好的軟體機器人,任何親烏言論出現就會自動檢舉。面對數千個檢舉,臉書就會下架「引起問題」的貼文並暫停貼文作者的權利。如此一來就自然把親烏克蘭的聲音排除在臉書之外,這種手段足以把任何反對的聲音隔絕在外。

形成公衛危機

美國有個名為「停止強制接種疫苗」的反疫苗組織,透過社群媒體上的反疫苗假新聞賺錢,也從亞馬遜上的反疫苗書籍銷售獲取介紹費。廣告活動鎖定25歲以上婦女,在其公司所有的帳戶推廣下,觸及方式有立即的效果。

這導致你在臉書上搜尋疫苗相關訊息時,會出現一面倒的反疫苗宣傳。原本美國就有不少反疫苗人士,在這些假新聞的推波助瀾下,越來越多人相信「疫苗會改變基因」或「疫苗裡有超微細晶片可以控制人體」這種荒謬假訊息。

破解假新聞小工具

在這邊提供2個Line上面的工具,如有發現疑似假新聞可供查證:

■LINE「訊息查證」:

只要加入LINE「訊息查證」的官方帳號,不但能查證可疑訊息,還有舉報機制讓查核單位第一時間接觸到假訊息。針對想查證的可疑訊息或網址連結進行長壓,即可選擇複製或轉傳,再將其複製貼上或轉傳至「LINE訊息查證」,即可對該訊息進行查證。

■Gogolook美玉姨

同樣也是Line上的事實查核APP,但同時還具有快速識別陌生電話號碼、遠離高風險陌生 LINE 帳號及安全防護個資帳號等功能。

Photo by Gogolook

在此也不是要完全否定社群媒體的價值,作為一種社交工具,它讓我們的生活更便利。在疫情期間這種好處顯得格外重要,讓我們和遠方的朋友連結在一起。但享受這種便利的同時也要有所警覺,對所有的資訊不要照單全收。

在社會層面,當我們嘗試將社群媒體帶往正確的方向時,需要藉由理論和實驗驗證來測試不同的方法,運用學者的媒體資料和分析,研究社群媒體平台、政策制定者以及大眾都需要一起努力。


參考文章

《宣傳機器》

https://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158998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0387?from=search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1499

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21618-gogolook-aut-mei-yu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小步隨安-avatar-img
2024/02/07
日冕2022年寫的這篇文章,至今2024年仍受用,假新聞仍舊猖獗。
日冕-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10
小步隨安 小步 好久不見,新年快樂~時間過好快,居然已經過一年了!!假新聞真的無所不在,能做的只能更謹慎了
很棒的提醒!真是要停、看、聽、想啊!
日冕-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5/04
真的!現在每天接收那麼多資訊,如果都沒有過濾的話,實在很可怕啊。
avatar-img
日冕的沙龍
90會員
52內容數
日冕代表什麼? 日冕,是太陽最神秘且強大的能量之環。 它象徵我們在黑暗中也能持續閃耀的靈魂核心,是蛻變、重生、整合與顯化之力的具象化。 現在,邀請你走進「日冕」,讓每一篇文章帶給你不同啟發。
日冕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路易絲.布爾喬亞:剛從地獄回來,順便說一句,太精采了》,展出超過80件作品,涵蓋其代表性雕塑〈蜘蛛〉、繪畫、裝置藝術等,深入探討藝術家以藝術療傷,將個人痛苦轉化為普世情感的創作歷程。
Thumbnail
2025/04/26
《路易絲.布爾喬亞:剛從地獄回來,順便說一句,太精采了》,展出超過80件作品,涵蓋其代表性雕塑〈蜘蛛〉、繪畫、裝置藝術等,深入探討藝術家以藝術療傷,將個人痛苦轉化為普世情感的創作歷程。
Thumbnail
2025/03/24
過去發生的事,待一段時日後,將所有情緒抽乾,真空後保存在記憶深處。即使當初深陷其中,現在看來不過是荒謬的鬧劇,將它們串起、風乾,品嚐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Thumbnail
2025/03/24
過去發生的事,待一段時日後,將所有情緒抽乾,真空後保存在記憶深處。即使當初深陷其中,現在看來不過是荒謬的鬧劇,將它們串起、風乾,品嚐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Thumbnail
2025/03/12
本書核心概念在於透過「問責鏡」、「幫助心智長出厚繭」、「餅乾罐」等方法,提升自我紀律,克服人生困境,並重新定義自身的極限。作者以自身經歷為例,分享其克服貧窮、暴力和歧視等逆境,最終在各項極限挑戰賽事中獲得佳績的過程。文章也提供三週計劃表等實用技巧,協助讀者提升效率、實現目標。
Thumbnail
2025/03/12
本書核心概念在於透過「問責鏡」、「幫助心智長出厚繭」、「餅乾罐」等方法,提升自我紀律,克服人生困境,並重新定義自身的極限。作者以自身經歷為例,分享其克服貧窮、暴力和歧視等逆境,最終在各項極限挑戰賽事中獲得佳績的過程。文章也提供三週計劃表等實用技巧,協助讀者提升效率、實現目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是《媒體素養企劃》正式上線的第一集。 訪談身邊的國高中之後,發現學生們已經意識到了媒體識讀的重要,同意需要辨識接收到的資訊,才不會誤信網路上的錯誤訊息。 但也不難發現學生並不具備媒體識讀的能力。
Thumbnail
這是《媒體素養企劃》正式上線的第一集。 訪談身邊的國高中之後,發現學生們已經意識到了媒體識讀的重要,同意需要辨識接收到的資訊,才不會誤信網路上的錯誤訊息。 但也不難發現學生並不具備媒體識讀的能力。
Thumbnail
假新聞、認知作戰,自從2016美國總統大選、2018台灣公投等事件後,這些詞彙便經常出現在人們的生活當中。然而,到底什麼是假新聞?它們從何而來?又會對人類社會造成什麼影響?
Thumbnail
假新聞、認知作戰,自從2016美國總統大選、2018台灣公投等事件後,這些詞彙便經常出現在人們的生活當中。然而,到底什麼是假新聞?它們從何而來?又會對人類社會造成什麼影響?
Thumbnail
真真假假誰說清,有圖有真相已經過時,羊群效應下,無處是為真⋯ 媒體是傳播資訊的好方法,有多少人是依靠新聞媒體獲得資訊? 幾乎全地球的人。 著名社會學家Cohen說過,社交媒體充滿影響力,他們可以自主的宣傳他們想要的東西。 無論是真是假? 沒錯,把一件社會事件誇張化,甚至造成恐慌。在人們一傳十、十傳百
Thumbnail
真真假假誰說清,有圖有真相已經過時,羊群效應下,無處是為真⋯ 媒體是傳播資訊的好方法,有多少人是依靠新聞媒體獲得資訊? 幾乎全地球的人。 著名社會學家Cohen說過,社交媒體充滿影響力,他們可以自主的宣傳他們想要的東西。 無論是真是假? 沒錯,把一件社會事件誇張化,甚至造成恐慌。在人們一傳十、十傳百
Thumbnail
本篇文章短文評論針砭八卦媒體,談及媒體識讀重要性,良知查證不可少。
Thumbnail
本篇文章短文評論針砭八卦媒體,談及媒體識讀重要性,良知查證不可少。
Thumbnail
2018年《科學》期刊上的一篇論文成為日後討論社群媒體新聞傳播必然引用的文章,該論文指出,假新聞傳播的比真相更遠、更快、更廣,且被轉發的機率比真相高出七成。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當謊言繞過半個地球時,真相還在穿鞋子。」 我們到底還能相信誰?
Thumbnail
2018年《科學》期刊上的一篇論文成為日後討論社群媒體新聞傳播必然引用的文章,該論文指出,假新聞傳播的比真相更遠、更快、更廣,且被轉發的機率比真相高出七成。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當謊言繞過半個地球時,真相還在穿鞋子。」 我們到底還能相信誰?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世代,獲得取知識雖然前所未有地方便,卻也造就假新聞橫行,訊息戰四起的困境。如此風暴下,台灣自然無法倖免。2018年公投仍歷歷在目,在境外勢力、網軍、側翼已成耳熟能詳名詞的現在,面對各種「真相」都能被製造,一切皆不全可信的世界,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世代,獲得取知識雖然前所未有地方便,卻也造就假新聞橫行,訊息戰四起的困境。如此風暴下,台灣自然無法倖免。2018年公投仍歷歷在目,在境外勢力、網軍、側翼已成耳熟能詳名詞的現在,面對各種「真相」都能被製造,一切皆不全可信的世界,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Thumbnail
《宣傳機器》由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恩南.艾瑞爾所著,同時也是數位經濟計畫共同主持人,長期與臉書、推特、微軟、IBM、英特爾等500大企業合作,幫助他們投入資訊科技以善用社群媒體,恩南教授希望透過二十年的研究,揭露社群媒體所組成的宣傳機器是如何影響我們現今每一個人的生活與決定。
Thumbnail
《宣傳機器》由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恩南.艾瑞爾所著,同時也是數位經濟計畫共同主持人,長期與臉書、推特、微軟、IBM、英特爾等500大企業合作,幫助他們投入資訊科技以善用社群媒體,恩南教授希望透過二十年的研究,揭露社群媒體所組成的宣傳機器是如何影響我們現今每一個人的生活與決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