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製造:從聖戰士媽媽、極權政府、網軍教練、境外勢力、打假部隊、內容農場主人到政府小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聽過三人成虎嗎?龐葱與太子質於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龐蔥曰:「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遠於市,而議臣者過於三人矣。願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為知。」於是辭行,而讒言先至。後太子罷質,果不得見。這就是古時候說的真相製造。他不新,但開始鋪天蓋地的影響我們的生活。

歷史上從不缺資訊帶來的重大改變,從路德翻譯聖經開始的宗教改革就是從小冊子開始影響人,加上印刷術的推波助瀾,終成了影響歐洲歷史的大事。而美國革命成功後掌握地方報社,控制新聞宣傳,成為各黨側翼也不是新鮮事。直到社群媒體發展起來,形成的傳播速度超越原先想像的傳播鏈快到來不及管制,則是新興的社會現象,相對的也帶來很多後續效應,包含致人於死。

當網路上的每個端點聲量不等值時,就好像票票不等值,會選出並不符合大眾利益的結果。人口力轉換成虛擬世界後,再也沒有一對一的對應關係,經常是一對多,手上有成千上百個帳號的人,不斷的透過演算法的機轉推播訊息,製造了新的訊息海嘯,渺小的個人即便開了分身,還是打不贏殭屍帳號大軍。

當傳播訊息的平台或媒介不再沒有立場,或許和ㄧ般的主觀不同,但確實可以透過回饋、傳播的機制加以操控時,整個環境就和原先想像的僅作為傳遞訊息管道不同,更有甚者應該想像成帶有濾心的管道,甚至連接了部分放大器,讓整個流通物質、事件有著不等的效應。

ISIS夠恐怖吧?透過媒體散布各種恐怖攻擊的訊息,以及攻擊成功的戰績,帶來對伊斯蘭教的不理解、排斥。但這些聖戰士都是從激進的、敬虔的伊斯蘭教徒家庭長出來的嗎?恰好不是。很多是在社區中的邊緣一路被擠出,最後擠進了這個接納他們、給他們希望、夢想的團體,甚至犧牲了自己的性命。他們以為他們活過,但在原先的社群中,他們迷失、找不到自己,而原有的社群也沒能給他個出口、機會、仰頭就能看見的一片天。這樣的推力來自原先社會的不平等,而拉力則是因為網路社群平台而產生強而有力的各個擊破網。撒下時,好像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一收網,卻已進入陌生、極化的群體,找到自己的攻擊位置。

不管在已開發國家如法國或發展中國家印尼,都有資訊操弄選舉的事件不斷產生。繼美國大選之後,這股政治業配風吹得各國東倒西歪。來自境外、沒有實體投票權的人,正以網路社群的方式,使得受影響的人投下他們神聖的一票。而社會就在這看似黨派之爭中,隱藏在社群中的外患之手,扯開了原先國家裡人與人的連結,撕裂之外還在傷口上撒鹽,讓每一次的刺激,都比上次還痛。戰爭決勝於千里之外,只是戰場就在國內,一場惡鬥之後,蕭條和需要重建的,竟是原先的「自己人」。

資訊生產生態圈也產生過幾次質變,也就是原先以話題帶風向速度可能比不上KOL圈粉的效果,於是話題炎上產業鏈成了熱門的新產業,影舞者在鍵盤上敲打出符合演算法的訊息,先別管魚情了,聽過資訊戰嗎?的姿態,收錢辦事。立場成了交易的標的,有錢能使鬼推磨,所以不必設想鬼王是誰,反正吃香喝辣就是換條賊船,不計道德代價的話,怎麼算都上算。

重建資訊打破了原先壟斷的資訊傳播,但推倒這些巨人之後,面對的可能是全無保護的肉搏廝殺。對具有審查資訊能力的政府、大型媒體的信任降低,使得查證變得無人聞問。透過關係取得的訊息成了主要的交流管道,不斷的澄清有時甚至無從達到效果,目前看來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聚光燈轉向影武者,讓受聽者有機會認知,並養成習慣加以查證。他們透過現有的商業模式把個人對資訊的掌握當成無本生意,大賣特賣。而且被殭屍纏上的人很快的也會成為殭屍,降低了散布訊息的成本,簡直利滾利的大生意,於是前仆後繼的進入這個競技場,來場全球大亂鬥,練蠱起來。

擋人財路是危險的,核實資訊就是擋人財路。於是所有從事這行的人都飽受威脅,而且不單是從事的主角,攻擊還株連九族,壓力山大。實體的威脅恐嚇加上網路上的抹色、貼標籤,挖起牆角來,訊息產製的機器人像殭屍一樣不斷的發動攻擊,想剷平每一座建立起的事實燈塔。

看完各國的網軍樣貌,回到左岸的鄰居。大外宣的政策主軸下,統戰火力全開。試圖影響各國風向不說,還試圖製造混亂。資訊封閉養出來的玻璃製NMSLese和對內嚴加管控的各種關鍵字、訊息屏蔽、刪除,在疫情肆虐中,顯得特別蠻橫。雖然韭菜割不完,味道這麼重,也還真是兩極評價。從中撈金的有,像吸了憤青毒品的政治魔人有,具規模、為了政治/經濟利益聚集網路聲量的都是網軍。

政府的小編群原先是負責政策文本轉化,做政策說服的。但1124PTSD症候群造成的效應,讓側翼和小編們結盟,開始打髒水戰。越來越講究鋪哏、引起情緒得圖卡、迷因奏效後,政策宣導變了樣,砸下大筆預算不說,外包髒水戰給側翼的行徑,也真是割裂群眾,攫取政治利益。柯學家、各種側翼都成了熱門生意。

推薦給也關心自己生活的朋友們,政治就在我們生活中。從拒絕情緒勒索開始,少看引起情緒的訊息,讓自己消息來源多樣化,查核資訊,不確定別轉發,也許,大家就會一起從封閉社群中,看見一個達成共識的出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蔡書評的沙龍
100會員
525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老蔡書評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熱門到需要放下其他的熱門圖書,公共圖書館的排隊人數排到天荒地老,但也確實談到了許多很生活的主題,很深刻的摸索、認識自己,談論習慣和自處、自在。 這本書處理的主題其實不容易,自己是一個頗個人的話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議題,很難一概而論,所以只能泛泛而談,而且容易流於說了等於沒說。但這書就把一些比較常見
Thumbnail
2025/04/28
熱門到需要放下其他的熱門圖書,公共圖書館的排隊人數排到天荒地老,但也確實談到了許多很生活的主題,很深刻的摸索、認識自己,談論習慣和自處、自在。 這本書處理的主題其實不容易,自己是一個頗個人的話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議題,很難一概而論,所以只能泛泛而談,而且容易流於說了等於沒說。但這書就把一些比較常見
Thumbnail
2025/04/25
是先看完《你在暗中守護我》才回頭看這本散文,可以看得出這本偏青澀,偏那種說不上的直男風格,有一種直拗,是頗為幸運才能寫得出這些。那些細膩的描述著生命中曾經有才的友人過客一般的經過身旁,也許也是宇宙的一部分,從某個角度看,都是燦燦閃耀。 籃球和棒球真的都是熱門到不行的運動,男生打籃球、喜歡棒球都不難
Thumbnail
2025/04/25
是先看完《你在暗中守護我》才回頭看這本散文,可以看得出這本偏青澀,偏那種說不上的直男風格,有一種直拗,是頗為幸運才能寫得出這些。那些細膩的描述著生命中曾經有才的友人過客一般的經過身旁,也許也是宇宙的一部分,從某個角度看,都是燦燦閃耀。 籃球和棒球真的都是熱門到不行的運動,男生打籃球、喜歡棒球都不難
Thumbnail
2025/04/24
已經很久沒看字這麼少的書,要不是群組友人分享看了動畫,可能也不會找書來看。老實說覺得可能每個人看完會有不同的感想,也會因為個人經驗有不同的投射,這就是圖像小說有趣的地方。 這絕對是個虛構的故事。以一年的時間,說著一個動物和無生物如何相遇、分離然後又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好像再度相遇的故事。你以為人生中錯
Thumbnail
2025/04/24
已經很久沒看字這麼少的書,要不是群組友人分享看了動畫,可能也不會找書來看。老實說覺得可能每個人看完會有不同的感想,也會因為個人經驗有不同的投射,這就是圖像小說有趣的地方。 這絕對是個虛構的故事。以一年的時間,說著一個動物和無生物如何相遇、分離然後又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好像再度相遇的故事。你以為人生中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假新聞、認知作戰,自從2016美國總統大選、2018台灣公投等事件後,這些詞彙便經常出現在人們的生活當中。然而,到底什麼是假新聞?它們從何而來?又會對人類社會造成什麼影響?
Thumbnail
假新聞、認知作戰,自從2016美國總統大選、2018台灣公投等事件後,這些詞彙便經常出現在人們的生活當中。然而,到底什麼是假新聞?它們從何而來?又會對人類社會造成什麼影響?
Thumbnail
2018年《科學》期刊上的一篇論文成為日後討論社群媒體新聞傳播必然引用的文章,該論文指出,假新聞傳播的比真相更遠、更快、更廣,且被轉發的機率比真相高出七成。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當謊言繞過半個地球時,真相還在穿鞋子。」 我們到底還能相信誰?
Thumbnail
2018年《科學》期刊上的一篇論文成為日後討論社群媒體新聞傳播必然引用的文章,該論文指出,假新聞傳播的比真相更遠、更快、更廣,且被轉發的機率比真相高出七成。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當謊言繞過半個地球時,真相還在穿鞋子。」 我們到底還能相信誰?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世代,獲得取知識雖然前所未有地方便,卻也造就假新聞橫行,訊息戰四起的困境。如此風暴下,台灣自然無法倖免。2018年公投仍歷歷在目,在境外勢力、網軍、側翼已成耳熟能詳名詞的現在,面對各種「真相」都能被製造,一切皆不全可信的世界,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世代,獲得取知識雖然前所未有地方便,卻也造就假新聞橫行,訊息戰四起的困境。如此風暴下,台灣自然無法倖免。2018年公投仍歷歷在目,在境外勢力、網軍、側翼已成耳熟能詳名詞的現在,面對各種「真相」都能被製造,一切皆不全可信的世界,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Thumbnail
不實訊息的傷害程度究竟多大,背後想要傷害特定對象的動機為何?誰想要、誰能夠發動這類資訊戰,誰又是投放的目標?產生的效應是什麼?生產者與接收者之間有怎樣的獲益管道?種種發生在雲端、看似隨意的攻防,足以拉出一張輿論軍火商的國際版圖,並推促我們更加費心於下列關鍵字的領域:AI、數據新石油、演算法、資訊人權
Thumbnail
不實訊息的傷害程度究竟多大,背後想要傷害特定對象的動機為何?誰想要、誰能夠發動這類資訊戰,誰又是投放的目標?產生的效應是什麼?生產者與接收者之間有怎樣的獲益管道?種種發生在雲端、看似隨意的攻防,足以拉出一張輿論軍火商的國際版圖,並推促我們更加費心於下列關鍵字的領域:AI、數據新石油、演算法、資訊人權
Thumbnail
螂性作為NMSLese的最大特色,戰狼則是一個從電影結合習維尼政策宣示的一個概念,從2009年投入450億人民幣的大撒幣計畫開始,說好中國的故事、傳播好中國的聲音成為支那政府的政策主軸之一,全名為「中國對外宣傳大布局」的大外宣,就促成中國因素病毒般的散布全世界。 戰爭的概念一直在改變,武器從冷兵器進
Thumbnail
螂性作為NMSLese的最大特色,戰狼則是一個從電影結合習維尼政策宣示的一個概念,從2009年投入450億人民幣的大撒幣計畫開始,說好中國的故事、傳播好中國的聲音成為支那政府的政策主軸之一,全名為「中國對外宣傳大布局」的大外宣,就促成中國因素病毒般的散布全世界。 戰爭的概念一直在改變,武器從冷兵器進
Thumbnail
歷史上從不缺資訊帶來的重大改變,從路德翻譯聖經開始的宗教改革就是從小冊子開始影響人,加上印刷術的推波助瀾,終成了影響歐洲歷史的大事。而美國革命成功後掌握地方報社,控制新聞宣傳,成為各黨側翼也不是新鮮事。直到社群媒體發展起來,形成的傳播速度超越原先想像的傳播鏈快到來不及管制,則是新興的社會現象,相對
Thumbnail
歷史上從不缺資訊帶來的重大改變,從路德翻譯聖經開始的宗教改革就是從小冊子開始影響人,加上印刷術的推波助瀾,終成了影響歐洲歷史的大事。而美國革命成功後掌握地方報社,控制新聞宣傳,成為各黨側翼也不是新鮮事。直到社群媒體發展起來,形成的傳播速度超越原先想像的傳播鏈快到來不及管制,則是新興的社會現象,相對
Thumbnail
當這社會平和的狀態下,有些人的引導便會讓人迷失方向, 就如同神棍般站在神壇上,說的一切大家都會照做一樣。
Thumbnail
當這社會平和的狀態下,有些人的引導便會讓人迷失方向, 就如同神棍般站在神壇上,說的一切大家都會照做一樣。
Thumbnail
這是本很有意思,即使厚達四百多頁,卻能不知不覺看完的書。而且正好跟到了作者劉致昕六月底的線上新書發表,在收到書前就先聽到前面幾章的故事。
Thumbnail
這是本很有意思,即使厚達四百多頁,卻能不知不覺看完的書。而且正好跟到了作者劉致昕六月底的線上新書發表,在收到書前就先聽到前面幾章的故事。
Thumbnail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根據谷歌、臉書、 推特、 Instagram等公司前主管跟員工的訪問,探討智能科技便利背後的隱憂,以及社群、網路媒體怎麼操控言論跟我們的思想。紀錄片進一步說明網路如何導致政治兩極化、社會信任度下降、青少女自殺率上升等社會問題。
Thumbnail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根據谷歌、臉書、 推特、 Instagram等公司前主管跟員工的訪問,探討智能科技便利背後的隱憂,以及社群、網路媒體怎麼操控言論跟我們的思想。紀錄片進一步說明網路如何導致政治兩極化、社會信任度下降、青少女自殺率上升等社會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