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讀書人選書】關於不實資訊與他們的產地—《真相製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假新聞讓我看見媒體轉型的挑戰跟必要,而我試著想像「該怎麼辦」(如同正在讀這本書的你一樣)。假新聞也像是「另類的嚮導」,帶我理解不同社會裡的裂痕與脆弱。過去五年,籠罩在「真相製造」下的各種故事,像是鏡子,讓我反思做為媒體工作者,以及作為一名社群使用者,我是以什麼樣的角色存在、我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我的情緒、認知如何被操控。希望這本書講到的故事,也能給予你一點幫助,讓你更理解自己一些。
raw-image

假新聞、認知作戰,自從2016美國總統大選、2018台灣公投等事件後,這些詞彙便經常出現在人們的生活當中。然而,到底什麼是假新聞?它們從何而來?又會對人類社會造成什麼影響?

歷時5年、橫跨八個國家,媒體人劉致昕完成了《真相製造:從聖戰士媽媽、極權政府、網軍教練、境外勢力、打假部隊、內容農場主人到政府小編》(以下簡稱《真相製造》),在這本書中不只詳盡介紹了多個國家的民主政體如何受到假訊息威脅,同時也並陳了訊息製造方的說法,呈現他們如何在巨大的利益底下,以「另類事實」說服自己,並且進而利用鍵盤來影響幾千公里外的社會。藉由《真相製造》,讀者得以更加了解資訊便利的風險,與社群演算法背後的危機,並且學會該如何自立於資訊爆炸、主流媒體失能的年代,而不至於淪為被操控的一方。

「你們都以為,他們加入ISIS是要去殺人的,」班艾里說:「你們沒看見的是ISIS的宣傳物裡面,有九七%是跑車、老婆、工作、錢,以及一群跟你稱兄道弟的人,我的小孩看著那些東西,他覺得即使去那裡會死,也至少證明自己活過了。」

因為數位出版普及,讓「建立」不實訊息更容易;因為網路便利,讓「發布」變得更簡單;至於「散佈」,更是由於社群平台的出現如虎添翼;藉由受訪者們現身說法,及作者如報導般精煉、白話的文字,讀者也更能深刻理解這些道理。而其中直接與假新聞、輿論操縱背後「看不見的手」正面交鋒的逐字稿,更精準呈現了假新聞製造者如何「自圓其說」的荒謬邏輯。

「我們覺得我們是在測試民主系統的弱點在哪裡,我們是病毒⋯⋯要是我們的民主不夠有狼性,我們很容易被非民主的系統給執政。例如(中國)大陸;(但)假如我們的民主狼性夠強,是(中國)大陸怕我們。」

除了不實訊息的實際運用與威脅,《真相製造》對於政府出面「打假」,及近年來在台灣公部門宣傳「臉書化」的現象,也有所琢磨。包含以印尼為例,指出政府直接出面打假,容易導致言論自由喪失;引述政府小編的說法,更強調了當「哏」與「拉情緒」的重要性大於政策說明,公民討論的空間也將會消失。

「如何應對假新聞?」想必是許多人的疑問,也或許是不少人選擇翻開《真相製造》的原因,除了上述的民主素養,書中也舉出了多個事實查核機構為例,甚至為讀者列出檢查資訊真偽的幾個簡單步驟。然而,其中最令筆者印象深刻的,則是其中一段,藉由年長者坦承曾轉發醫療假新聞,意外發現他們並不知道該如何找尋正確知識的橋段。追求點閱率與財富至上的年代,「真實」如今已乏人問津,此時出現的《真相製造》,不只是揭露不實訊息的面紗、企圖喚醒人們追求真實的慾望,同時也是台灣民主社會未來持續向前的重要讀物。

(本文和華藝電子書合作,文章連結:https://reurl.cc/Nqo22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場讀書人|選書📖 / 追劇📺 / 聽歌🎧
50會員
440內容數
喜歡看書、追劇、看電影跟聽音樂的社畜,感覺把那些作品記錄下來好像比較不浪費已經花費的時間,也希望能夠幫助讓好作品接觸到更多適合的人。
2025/05/01
除了帶領讀者回顧西方知識「受難史」與圖書館變遷,《焚書》同時也將讓我們理解圖書館本身存在的價值。以及忽視知識保存所可能帶來的風險。
Thumbnail
2025/05/01
除了帶領讀者回顧西方知識「受難史」與圖書館變遷,《焚書》同時也將讓我們理解圖書館本身存在的價值。以及忽視知識保存所可能帶來的風險。
Thumbnail
2025/04/26
曾經同屬於大日本帝國的統治範圍,滿洲國與台灣的關係甚至可能比當時的中華民國更加緊密。尤其是當歷史還處於迷茫的階段,小說的虛構特性,或許也能夠幫助我們更接近這個場域,拾取那些與台灣人有關的歷史碎片。
Thumbnail
2025/04/26
曾經同屬於大日本帝國的統治範圍,滿洲國與台灣的關係甚至可能比當時的中華民國更加緊密。尤其是當歷史還處於迷茫的階段,小說的虛構特性,或許也能夠幫助我們更接近這個場域,拾取那些與台灣人有關的歷史碎片。
Thumbnail
2025/04/19
經歷二戰、以及國民政府來台後,積極去日本化的政策之下,雖然只過了幾十年,許多地景都已經完全改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倖存的地圖們就成了我們回望過去的珍貴參考資料。
Thumbnail
2025/04/19
經歷二戰、以及國民政府來台後,積極去日本化的政策之下,雖然只過了幾十年,許多地景都已經完全改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倖存的地圖們就成了我們回望過去的珍貴參考資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假新聞、認知作戰,自從2016美國總統大選、2018台灣公投等事件後,這些詞彙便經常出現在人們的生活當中。然而,到底什麼是假新聞?它們從何而來?又會對人類社會造成什麼影響?
Thumbnail
假新聞、認知作戰,自從2016美國總統大選、2018台灣公投等事件後,這些詞彙便經常出現在人們的生活當中。然而,到底什麼是假新聞?它們從何而來?又會對人類社會造成什麼影響?
Thumbnail
一則訊息如何改變一個人的一生?《真相製造》為劉致昕以記者身份實際走訪八個國家後的發聲。真真假假的訊息充斥在媒體中,獲取與辨識訊息的能力成為一種劃分階級的指標。身處這樣的世代中,真正重要的是我們的選擇。 假新聞不只是議題,還是肉眼可見的實際影響 社群媒體的演算法能帶給你真相,也能用假新聞煽動你
Thumbnail
一則訊息如何改變一個人的一生?《真相製造》為劉致昕以記者身份實際走訪八個國家後的發聲。真真假假的訊息充斥在媒體中,獲取與辨識訊息的能力成為一種劃分階級的指標。身處這樣的世代中,真正重要的是我們的選擇。 假新聞不只是議題,還是肉眼可見的實際影響 社群媒體的演算法能帶給你真相,也能用假新聞煽動你
Thumbnail
2018年《科學》期刊上的一篇論文成為日後討論社群媒體新聞傳播必然引用的文章,該論文指出,假新聞傳播的比真相更遠、更快、更廣,且被轉發的機率比真相高出七成。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當謊言繞過半個地球時,真相還在穿鞋子。」 我們到底還能相信誰?
Thumbnail
2018年《科學》期刊上的一篇論文成為日後討論社群媒體新聞傳播必然引用的文章,該論文指出,假新聞傳播的比真相更遠、更快、更廣,且被轉發的機率比真相高出七成。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當謊言繞過半個地球時,真相還在穿鞋子。」 我們到底還能相信誰?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世代,獲得取知識雖然前所未有地方便,卻也造就假新聞橫行,訊息戰四起的困境。如此風暴下,台灣自然無法倖免。2018年公投仍歷歷在目,在境外勢力、網軍、側翼已成耳熟能詳名詞的現在,面對各種「真相」都能被製造,一切皆不全可信的世界,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世代,獲得取知識雖然前所未有地方便,卻也造就假新聞橫行,訊息戰四起的困境。如此風暴下,台灣自然無法倖免。2018年公投仍歷歷在目,在境外勢力、網軍、側翼已成耳熟能詳名詞的現在,面對各種「真相」都能被製造,一切皆不全可信的世界,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Thumbnail
在資訊泛濫,而且真確性愈來愈模糊的環境下,如何加強自己對資訊的判讀力,將會成為重要的命題……
Thumbnail
在資訊泛濫,而且真確性愈來愈模糊的環境下,如何加強自己對資訊的判讀力,將會成為重要的命題……
Thumbnail
推薦書:真相製造 這幾年來,我們一直都知道有假新聞存在,但是其實沒有人知道到底影響我們有多深,這本書的作者是服務於致力報導真實新聞的媒體 “報導者” 中的記者 致昕,藉由他的長期採訪,我們將透過他的眼睛以及他所記錄下的這 15 萬字,了解事情到底有多嚴重,而我們卻身處其中.
Thumbnail
推薦書:真相製造 這幾年來,我們一直都知道有假新聞存在,但是其實沒有人知道到底影響我們有多深,這本書的作者是服務於致力報導真實新聞的媒體 “報導者” 中的記者 致昕,藉由他的長期採訪,我們將透過他的眼睛以及他所記錄下的這 15 萬字,了解事情到底有多嚴重,而我們卻身處其中.
Thumbnail
歷史上從不缺資訊帶來的重大改變,從路德翻譯聖經開始的宗教改革就是從小冊子開始影響人,加上印刷術的推波助瀾,終成了影響歐洲歷史的大事。而美國革命成功後掌握地方報社,控制新聞宣傳,成為各黨側翼也不是新鮮事。直到社群媒體發展起來,形成的傳播速度超越原先想像的傳播鏈快到來不及管制,則是新興的社會現象,相對
Thumbnail
歷史上從不缺資訊帶來的重大改變,從路德翻譯聖經開始的宗教改革就是從小冊子開始影響人,加上印刷術的推波助瀾,終成了影響歐洲歷史的大事。而美國革命成功後掌握地方報社,控制新聞宣傳,成為各黨側翼也不是新鮮事。直到社群媒體發展起來,形成的傳播速度超越原先想像的傳播鏈快到來不及管制,則是新興的社會現象,相對
Thumbnail
這是本很有意思,即使厚達四百多頁,卻能不知不覺看完的書。而且正好跟到了作者劉致昕六月底的線上新書發表,在收到書前就先聽到前面幾章的故事。
Thumbnail
這是本很有意思,即使厚達四百多頁,卻能不知不覺看完的書。而且正好跟到了作者劉致昕六月底的線上新書發表,在收到書前就先聽到前面幾章的故事。
Thumbnail
隨著網路科技發達,來到了一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從黑色鏡面中觀看著無數的新聞消息裡,人們早就習慣速食資訊,但這些真的都是這社會的真相?還是我們看到的「真相」卻是我們自我催眠的「假象」?
Thumbnail
隨著網路科技發達,來到了一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從黑色鏡面中觀看著無數的新聞消息裡,人們早就習慣速食資訊,但這些真的都是這社會的真相?還是我們看到的「真相」卻是我們自我催眠的「假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