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主要談內功心法,流暢的文字、趣味的例子以外,我覺得第20篇與後記也很讚,告訴大家消費文化的發展與經濟演變,還有強調每個人抱持的風險觀點影響各自的作法
- 美國二戰以後隱形生產力熱潮加上低利率、信貸爆發,引爆退伍軍人等民眾的購物需求,而收入均分程度前所未見,當然收入增加、債務也增加不少;這過程也有遇到停滯性通膨、經濟恢復,不同危機與順利度過...
- 不過最有趣的是【越級消費】(P.302)---長輩覺得買房子是只要有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事,不過如果是21世紀,財富嚴重分配不均,如果還是在玩誰跟誰比的遊戲,就會背債背得很慘,或是在美國印鈔票與抽回資金的過程中爆炸...
以台灣的住民來說,時代脈絡不外乎房地產因為稅制的問題,所以對於房屋持有者比較友善,同時間因為近年美國印鈔票導致資金要找到停泊處,雙北漲不上去就跑到基期低的地方,甚至是重劃區、蛋白區;很多人買了第二間以上不論為了資本利得還是當包租公,使用寬限期、30年以上的貸款,反正總是會小換大或是舊換新,誰在意買一間這輩子一定可以繳玩的房子????目前的歷史告訴我們,同樣人口老化的日本會大泡沫、美國次貸風暴後不停印鈔票都會漲(這也是我看法改變的原因,還寫這篇怎麼會忽然不看空房市:槓桿(leverage)與不同理由對照),台灣這麼多年來哪有跌過只有修正...少子化或許是長期修正趨勢,但疫情需要的獨立居住空間、台灣老屋比例攀升,卻也可以是短期穩定買盤的剛性需求
說到虛擬貨幣,這兩年D-CARD或是新聞報導常有一夜致富的學生不論是早期投入或是開槓桿,沒有爆炸就會成為新貴,這麼一來,其實會有不少的人會從虛擬貨幣開始投入,像是
- 學生
- 傳統投資領域受挫
- 工程師、擁抱新科技者
寶博朋友說這集來賓有個邏輯點蠻喜歡的:
每個時代喜歡/習慣投資方式不同,可能曾經是股票、基金、黃金、房地產,如今加密貨幣也竄出;如果這是大學生的主流,到他們30、40歲有生產力與擁有家庭,更可能影響他人支撐市場,讓幣圈泡沫可以持續!
那麼如果你相信加密貨幣/穩定幣的未來(讀後感---尋找黑天鵝(加密貨幣時代的散戶生存...)上財務諾亞方舟)、覺得要避免美元泡沫、害怕戰爭的因素資產被沒收,可以開始投入這個市場(來自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案例(也有常見交易所推薦碼)),下一篇我們再來繼續談為什麼可以無腦使用FTX這個平台
FTX,在 FTX 上以零手續費交易比特幣、狗狗幣與其他加密貨幣。當您進行價值 10 美元的交易時使用我的推薦代碼並獲得免費硬幣(目前資產1萬美元內的各項貨幣皆擁有年利率利息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