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精卵著床後,在子宮內逐漸發育,由母親的血液,透過胎盤/臍帶,供應胎兒所需要的營養,以及清除胎兒產生的代謝廢物。
除了一般的營養成分,母親的抗體也會送進胎兒體內。所以,在母親生活環境可能被感染的細菌、病毒、或刻意施打疫苗,誘發母親的免疫系統所產生的抗體,在剛出生的嬰兒血液也可以驗出來,並且可持續存在一段時間。
新生嬰兒的免疫系統發展還不完整,母親的抗體提供了嬰兒「被動免疫力」,減少嬰兒的感染風險,提高存活率。
同樣的,母親施打新冠疫苗,或被新冠病毒感染,都會產生抗體免疫力,新生嬰兒也同樣可以受到的保護。
根據這篇發表於2022年3月美國醫學會期刊的報告,在美國波士頓醫學中心醫院,介於2021年7-10月間,針對懷孕20-32週的孕婦,研究施打疫苗和自然感染的母親和嬰兒的抗體量(保護力):
• 在分娩時母親的抗體量,施打疫苗是感染的3倍;
• 在分娩時臍帶血(嬰兒)的抗體量,母親施打疫苗是母親感染的2倍;
• 產後2個月的抗體量,母親施打疫苗的嬰兒,是剛出生時的60%;(可惜醫院沒有母親感染的嬰兒的資料,所以無從比較)
• 產後6個月的抗體量,母親施打疫苗的嬰兒,下降到剛出生時的15%;而母親感染的嬰兒,則已經幾乎驗不出來。
孕婦打疫苗所產生的抗體,是母親送給孩子的第一份生日禮物,千萬要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