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跟什麼樣的人相處,就會長什麼樣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米鹿洗餅 - 養自然,洗天然
一年前,田徑場開放限人數+實名制政策,大家的見面語是:
「你打了沒?」
堅持自然,沒打疫苗者像是禍害!
一年後,田徑場不用實名制了,因社會新聞政策,身體沒病,人心患了恐慌症,見面語是:
「你中了沒?」
甚至很怕說中了,好像患了不堪入目的傳染症似的。
上週我因為要迎接照顧確診姐姐,依政策規定自主隔離7天後出關,回到田徑場。
『台北市5000公尺測驗賽辦了近100場的雄哥』一見到我說:「我老婆說想要效法妳,照顧確診的女兒...早點確診,得天然疫苗」我一聽大笑,心裡的OS是:終於有人懂了。
許久不見的『健力教練阿倫』來了,他說:
「我原本希望我趕快中一中,然後有抗體 , 但我覺得應該是要抱持著:這輩子都不要怕染疫才對,本來就該一直染疫,一直重新對抗環境。染疫比200元發票好中多了!」
哈哈哈哈哈,在目前階段,確診的可怕,來自新聞/政策為求利益的散播,搞得陷入一片恐慌,緊張CC。大家哪也不敢去,避人群之危恐不及的社會現象中,終於遇到聽得懂大自然定律的共鳴者,擁有這種心態,走到哪都自在,這種心態叫做平常心。
『智者不惑,勇者無懼』來自理解真相,而非被新聞牽著走!
「台灣現在確診日趨增多,若有天我們也確診該如何應變?我目前並沒有去接種疫苗,也不想把養了十多年的身體被一針疫苗破壞了。」日前身邊有一位朋友問阿丹師。
「沒問題,只是普通的感冒!」阿丹師說。
我很相信,跟什麼樣的人相處,就會長什麼樣子。
如果你是嚇嚇叫噴酒精一族,那麼全家的教育也會互相影響,然後每天盯著新聞,告訴週遭,不要聚餐,不要群聚,等疫情過後...。
大自然是如此的生生不息,大樹也會因春夏秋冬枯萎再長新芽,不會一年到頭都綠葉。疫情會過嗎?走了這一波,會有下一波呀,這就是大自然,該如何面對?全來自於自己的心態!
人活著,就是要活得自然,活得開心! 你願意為自己做什麼改變,來迎接下一波?
avatar-img
2會員
13內容數
健康是最大的財富。健康永遠離不開自然! 身體是跟著24節氣走的,面對四季變化,了解身體的反應功能,就能建立起自身的免疫系統生生不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米雪鹿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一位馬拉松牙醫師問我,妳女兒還好嗎?(上週二確診,由我撩落去照顧) 我說,姐姐第一天發燒一直睡,第二天退燒,輕微頭暈,但第三天就想回學校了。之後會輕微咳嗽,但精神不錯。 「那你們家很快!(不論是症狀或者恢復力吧)」他說。此期間,已經不止一個人對我說「你們家的反應都好快」,為什麼?
上週三(5/11) 去學校接確診的姐姐回家,我的心情是:準備正面迎向Covid-19,我就看看會怎樣。 為了88能正常上班及妹妹前兩天必須回校段考的安排,載姐姐回家之前,88一早已安排好帶妹妹去住飯店了。 我二話不說「妳先睡,我明天想辦法去載妳回家」第二天安排前導車引導我能夠開車開到中央大學來回。
記得「節氣前後,人體多少會有一些反應」這句話嗎? 立夏節氣大概很厲害,身體再一次升級了! 這個神奇的經驗,發生在本週日(5/8) 到 週二(5/10),我睡了41個小時後,復活! 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5/5(四) 立夏,而週末正好是母親節。 此期間有什麼症狀? 這過程中,我得到一個結論:
這幾天開始聽到不舒服的訊號,或許容易累,或許狼閒閒... 「團長,今天可以請你幫我刮一下嗎?這兩天頭痛⋯」 經為人體伸冤一書的口述作者-阿丹師的「以痛治痛」觀念指導,昨天早上以易經疏脈法幫一位馬拉松教練推調後,她說腰舒服了,也容易蹲得下去。氣順就全身舒服了,今天又是一條活龍。👍 共勉之
2015/3/22 萬金石馬拉松賽的兩天後,我開始 *莫名奇妙* 的咳嗽,瘋狂用力咳,半夜咳,整個過程只有咳,沒有任何感冒症狀。 我想著: 大概我太久沒咳。 大概我跑步都用嘴巴呼吸。 我認為是肺在排髒東西。 《第一週 (3/24~3/28)》 咳到快虛了。 胸裡很像有很黏的蜘蛛網一樣。 阿丹師說:
今天一位馬拉松牙醫師問我,妳女兒還好嗎?(上週二確診,由我撩落去照顧) 我說,姐姐第一天發燒一直睡,第二天退燒,輕微頭暈,但第三天就想回學校了。之後會輕微咳嗽,但精神不錯。 「那你們家很快!(不論是症狀或者恢復力吧)」他說。此期間,已經不止一個人對我說「你們家的反應都好快」,為什麼?
上週三(5/11) 去學校接確診的姐姐回家,我的心情是:準備正面迎向Covid-19,我就看看會怎樣。 為了88能正常上班及妹妹前兩天必須回校段考的安排,載姐姐回家之前,88一早已安排好帶妹妹去住飯店了。 我二話不說「妳先睡,我明天想辦法去載妳回家」第二天安排前導車引導我能夠開車開到中央大學來回。
記得「節氣前後,人體多少會有一些反應」這句話嗎? 立夏節氣大概很厲害,身體再一次升級了! 這個神奇的經驗,發生在本週日(5/8) 到 週二(5/10),我睡了41個小時後,復活! 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5/5(四) 立夏,而週末正好是母親節。 此期間有什麼症狀? 這過程中,我得到一個結論:
這幾天開始聽到不舒服的訊號,或許容易累,或許狼閒閒... 「團長,今天可以請你幫我刮一下嗎?這兩天頭痛⋯」 經為人體伸冤一書的口述作者-阿丹師的「以痛治痛」觀念指導,昨天早上以易經疏脈法幫一位馬拉松教練推調後,她說腰舒服了,也容易蹲得下去。氣順就全身舒服了,今天又是一條活龍。👍 共勉之
2015/3/22 萬金石馬拉松賽的兩天後,我開始 *莫名奇妙* 的咳嗽,瘋狂用力咳,半夜咳,整個過程只有咳,沒有任何感冒症狀。 我想著: 大概我太久沒咳。 大概我跑步都用嘴巴呼吸。 我認為是肺在排髒東西。 《第一週 (3/24~3/28)》 咳到快虛了。 胸裡很像有很黏的蜘蛛網一樣。 阿丹師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Thumbnail
各國都有疫情,有的已經大擴散,每天(染疫)病的人都在上升,可以說是地球人的共業。所以,自己對生活品質的要求、對生活的寄望,不能再像之前,起碼要有一個特定的時間,自己要多將心比心。 很多人喉嚨不舒服去快篩,就確診了被隔離,有多少人隔離幾個小時或幾天之內就過世了。而我們還健康,可以過著這樣的生活,聽聞
Thumbnail
有憂慮就交給森林吧!告訴祂交給祂,祂會用寬大的胸襟包容與接受。<在山上部落長老曾提到> 在大城市永遠不習慣的人 我是一個習慣在大城市生活的人,尤其在城市中人擠人還有吵雜的感受,特別不習慣,再加上台灣有好多個過敏兒,我也是其中一個,城市的夜生活,有時候讓我覺得身體的活力消耗殆盡。 我記得我小的時
Thumbnail
也記得來看看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陪你度過生活每一天 →→→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跟地球花園的夥伴聊到去年很多有機、或是泛有機的夥伴,2023分別在雲林等地被強制噴藥,導致大家多年維持無毒生態場域被噴感覺的登革熱防治雞尾酒藥物污染。 我個人在看倡議這件事上,認為先要貫徹無論是生態村或是都會的閒置土地防治病媒蚊,都需要好好規劃水在土地上的流動。 在參觀洪老師的活水生態園
這次過年聽到長輩說到,她身旁有一位朋友總是講這句話。 身為健身教練,我聽到這句話一點也不想反駁,也許你身邊剛好都是有在跑步爬山等等的人死翹翹,就會帶入這樣的想法,但確實也有人一輩子都沒運動也不會怎麼樣,我想生命原始的強弱早就註定,而額外好事或壞事都有辦法影響生命,但我指的是好事也有可能減弱生命
Thumbnail
新冠肺炎我是有確診一次,疫苗目前則是打到了第四劑💉 當時就是和我爸媽他們一起相互感染,幸好我們的症狀都不嚴重,類似有點嚴重的感冒,除了咳嗽咳不停,其他方面沒有大礙,沒有發燒更沒有失去味覺這些,起初最擔心我爸媽,幸好我們的症狀都很輕微,可能和有施打疫苗有關吧㊗️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的啊🥹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偶爾有些老朋友會跟我抱怨,說你們荒野保護協會提倡要去感受大自然的生命,但是他們不管是假日爬郊山,或是退休後天天走步道健身,但是不管怎麼看,花還是花,樹還是樹,鳥還是鳥,從來沒有感受到與自然萬物的共鳴或所謂生命的流動,到底是他們沒有慧根,還是我們在唬弄他們?     對於這些朋友的質疑,我通常提供給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Thumbnail
各國都有疫情,有的已經大擴散,每天(染疫)病的人都在上升,可以說是地球人的共業。所以,自己對生活品質的要求、對生活的寄望,不能再像之前,起碼要有一個特定的時間,自己要多將心比心。 很多人喉嚨不舒服去快篩,就確診了被隔離,有多少人隔離幾個小時或幾天之內就過世了。而我們還健康,可以過著這樣的生活,聽聞
Thumbnail
有憂慮就交給森林吧!告訴祂交給祂,祂會用寬大的胸襟包容與接受。<在山上部落長老曾提到> 在大城市永遠不習慣的人 我是一個習慣在大城市生活的人,尤其在城市中人擠人還有吵雜的感受,特別不習慣,再加上台灣有好多個過敏兒,我也是其中一個,城市的夜生活,有時候讓我覺得身體的活力消耗殆盡。 我記得我小的時
Thumbnail
也記得來看看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陪你度過生活每一天 →→→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跟地球花園的夥伴聊到去年很多有機、或是泛有機的夥伴,2023分別在雲林等地被強制噴藥,導致大家多年維持無毒生態場域被噴感覺的登革熱防治雞尾酒藥物污染。 我個人在看倡議這件事上,認為先要貫徹無論是生態村或是都會的閒置土地防治病媒蚊,都需要好好規劃水在土地上的流動。 在參觀洪老師的活水生態園
這次過年聽到長輩說到,她身旁有一位朋友總是講這句話。 身為健身教練,我聽到這句話一點也不想反駁,也許你身邊剛好都是有在跑步爬山等等的人死翹翹,就會帶入這樣的想法,但確實也有人一輩子都沒運動也不會怎麼樣,我想生命原始的強弱早就註定,而額外好事或壞事都有辦法影響生命,但我指的是好事也有可能減弱生命
Thumbnail
新冠肺炎我是有確診一次,疫苗目前則是打到了第四劑💉 當時就是和我爸媽他們一起相互感染,幸好我們的症狀都不嚴重,類似有點嚴重的感冒,除了咳嗽咳不停,其他方面沒有大礙,沒有發燒更沒有失去味覺這些,起初最擔心我爸媽,幸好我們的症狀都很輕微,可能和有施打疫苗有關吧㊗️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的啊🥹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偶爾有些老朋友會跟我抱怨,說你們荒野保護協會提倡要去感受大自然的生命,但是他們不管是假日爬郊山,或是退休後天天走步道健身,但是不管怎麼看,花還是花,樹還是樹,鳥還是鳥,從來沒有感受到與自然萬物的共鳴或所謂生命的流動,到底是他們沒有慧根,還是我們在唬弄他們?     對於這些朋友的質疑,我通常提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