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疫苗確診故事啟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上週三(5/11) 去學校接確診的姐姐回家,我的心情是:準備正面迎向Covid-19,我就看看會怎樣。

為了88能正常上班及妹妹前兩天必須回校段考的安排,載姐姐回家之前,88一早已安排好帶妹妹去住飯店了。

學校有同學穿著防護衣幫姐姐打包行李,還消毒。雖然我覺不用消毒,但有人照顧與幫忙是感動的。前一天知道確診後,姐姐被安排到校區的獨棟套房裡,一人一室。聽起來不錯,不過發燒的人什麼都要自己來,是顯得有些無助。半夜2:30接到姐姐電話,發燒38.7度,同學都緊張要他報備,她想回家。

我二話不說「妳先睡,我明天想辦法去載妳回家」第二天安排前導車引導我能夠開車開到中央大學來回。

姐姐一上車,我遞了一包小蕃茄給她,我想她其他東西應該吃不下,吃點水果補充水份。她接過蕃茄,問我「我把口罩拿掉哦~」當然啊,不然怎麼吃。接著,我也順手把口罩拿掉了,我們就這樣 坦-誠-相-見,哈哈!

我坐在駕駛座,直接迎面空氣中的covid-19,在我身上只有細微的感覺:(感覺描述,不表示確診啦)

一開始眼睛會有點癢,到了晚上是嘴唇會跟姐姐一樣有點乾(白白的)前幾天立夏節氣的身體反沒這樣,隱約要流鼻水。 不過,肺部、身體細胞,大概在前幾天狂睡41小時後已重組過了,胸肺只有紮實感,沒有像前兩天前胸貼後背累累虛虛的感覺。

姐姐一回到家,倒頭就睡了,就這樣一直睡到隔天中午。

然後呢? 然後就退燒了!退燒了!退燒了!頭還有一點暈外,精神還不錯。為了請假在討論PCR事件時,她又量測了一次,那第二條線出現的緩慢,都快看不見了。然後我們竟然需要煩惱,還沒去PCR檢測,明早萬一變陰性了,怎麼辦?學校要怎麼拿證明請假...

我呢?我的神奇故事在週日~週二,「身體自然關機」連睡了41小時,大概全身都重組過了,所以當雙手打開,熊抱病毒時,沒什麼特別的反應,已經沒要沒緊了。(請見上一篇文:好一個立夏,身體再一次升級了)

全家四人都沒打疫苗!家裡也沒有酒精消毒這些東西,一直以來都沒有。

我希望一直都是這樣,用健康的心態,去看待與病毒共存,『生活自然,作息如常』,這是一輩子的事,觀看現在社會的樣子,這觀念顯得特別重要。

「我覺得這次的病毒不太一樣(比較猛)」姐姐說。

「身體感覺比較有壓力,感覺它比較厲害,那是因為口罩載太久了(太保護)少了平時與空氣中微生物,病毒練習的機會,週遭環境的酒精噴太多了,它也要生存啊。」我說。

記得確診第一晚,姐姐發燒不適時來電問:「做蹲吐功會不會比較快過去,那我就做一個晚上」平時都在練舞,沒在練功的姐姐,第一個唸頭竟然是蹲吐功!(笑)

深深感覺到,很幸運一路以來的堅持,養身體不用藥十多年來,人體的自然免疫力系統真的很強大,尤其在這個疫情話題節骨眼時看見不一樣。

「要啟動身體的功能發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身體時常受傷也不會發燒,只有身體的內部或肺部有病毒侵入的時候,人體才會啟動發燒的功能,每發燒一次,發燒功能就會升等,因為有病毒,身體的免疫系統才會越來越強壯,也順便把血液中的雜物清除掉,所以古人用,經一事長一智」為人體伸冤一書作者-阿丹師,看完這篇零疫苗確診故事後,給我的一段很棒的觀念指導。

發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發燒值得恭禧呀!大人身體故事多,要發燒根本不容易。我家兩小鬼,這週都發燒了,但大概身體長期不用藥的關係吧,身體比較自然,反應很快,不舒服的身體,會自然關機,一直睡,然後第二天就過了。

事實見證了這個過程,養身體自然,經一次次身體反應-重組-再生,適應力是很強的。

那麼,未來有更強的病毒怎麼辦?

就一起成長啊!

我真的一點都不擔心,就跟這次一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米雪鹿的沙龍
2會員
13內容數
健康是最大的財富。健康永遠離不開自然! 身體是跟著24節氣走的,面對四季變化,了解身體的反應功能,就能建立起自身的免疫系統生生不息。
米雪鹿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22
一年前,田徑場開放限人數+實名制政策,大家的見面語是: 「你打了沒?」 堅持自然,沒打疫苗者像是禍害! 一年後,田徑場不用實名制了,因社會新聞政策,身體沒病,人心患了恐慌症,見面語是: 「你中了沒?」 甚至很怕說中了,好像患了不堪入目的傳染症似的。 許久不見的『健力教練阿倫』來了,他說:
Thumbnail
2022/05/22
一年前,田徑場開放限人數+實名制政策,大家的見面語是: 「你打了沒?」 堅持自然,沒打疫苗者像是禍害! 一年後,田徑場不用實名制了,因社會新聞政策,身體沒病,人心患了恐慌症,見面語是: 「你中了沒?」 甚至很怕說中了,好像患了不堪入目的傳染症似的。 許久不見的『健力教練阿倫』來了,他說:
Thumbnail
2022/05/19
今天一位馬拉松牙醫師問我,妳女兒還好嗎?(上週二確診,由我撩落去照顧) 我說,姐姐第一天發燒一直睡,第二天退燒,輕微頭暈,但第三天就想回學校了。之後會輕微咳嗽,但精神不錯。 「那你們家很快!(不論是症狀或者恢復力吧)」他說。此期間,已經不止一個人對我說「你們家的反應都好快」,為什麼?
Thumbnail
2022/05/19
今天一位馬拉松牙醫師問我,妳女兒還好嗎?(上週二確診,由我撩落去照顧) 我說,姐姐第一天發燒一直睡,第二天退燒,輕微頭暈,但第三天就想回學校了。之後會輕微咳嗽,但精神不錯。 「那你們家很快!(不論是症狀或者恢復力吧)」他說。此期間,已經不止一個人對我說「你們家的反應都好快」,為什麼?
Thumbnail
2022/03/17
這幾天開始聽到不舒服的訊號,或許容易累,或許狼閒閒... 「團長,今天可以請你幫我刮一下嗎?這兩天頭痛⋯」 經為人體伸冤一書的口述作者-阿丹師的「以痛治痛」觀念指導,昨天早上以易經疏脈法幫一位馬拉松教練推調後,她說腰舒服了,也容易蹲得下去。氣順就全身舒服了,今天又是一條活龍。👍 共勉之
Thumbnail
2022/03/17
這幾天開始聽到不舒服的訊號,或許容易累,或許狼閒閒... 「團長,今天可以請你幫我刮一下嗎?這兩天頭痛⋯」 經為人體伸冤一書的口述作者-阿丹師的「以痛治痛」觀念指導,昨天早上以易經疏脈法幫一位馬拉松教練推調後,她說腰舒服了,也容易蹲得下去。氣順就全身舒服了,今天又是一條活龍。👍 共勉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嗨,大家好久不見了,消失了一個禮拜,拋家棄子(?)心靈神遊到另一個地方了。其實是我確診了啦,一直以為自己是天選之人,想說去年老媽、老弟確診時,我和老爸防疫隔離做得非常嚴格和仔細,把老媽和老弟隔離在二樓,他們用過的餐具洗完後我全都拿去太陽下消毒殺菌,於是父女倆逃過了病毒的覬覦。 P.S:雖然前幾天(三
Thumbnail
嗨,大家好久不見了,消失了一個禮拜,拋家棄子(?)心靈神遊到另一個地方了。其實是我確診了啦,一直以為自己是天選之人,想說去年老媽、老弟確診時,我和老爸防疫隔離做得非常嚴格和仔細,把老媽和老弟隔離在二樓,他們用過的餐具洗完後我全都拿去太陽下消毒殺菌,於是父女倆逃過了病毒的覬覦。 P.S:雖然前幾天(三
Thumbnail
這波週遭親友紛紛染疫,我曾兩次跟確診者在他們確診前一天,一起吃蛋糕或(戴口罩)待在密閉空間,卻好端端沒事。不會真的是天選之人吧?我忍不住這樣想,生怕一說出來就立刻中獎,好像什麼潘朵拉的盒子一樣。畢竟這個世界難免會和自己對衝。
Thumbnail
這波週遭親友紛紛染疫,我曾兩次跟確診者在他們確診前一天,一起吃蛋糕或(戴口罩)待在密閉空間,卻好端端沒事。不會真的是天選之人吧?我忍不住這樣想,生怕一說出來就立刻中獎,好像什麼潘朵拉的盒子一樣。畢竟這個世界難免會和自己對衝。
Thumbnail
自從前幾個月開始在家當起全職考生之後,真的比較少每天出門了。也很久沒有來方格子這邊分享心情了,然而,我這個防疫魔人,該做的該消毒的我都有做到,甚至做得比一般人來要誇張吧?(自己覺得正常,但有些人可能覺得大可不必~)就不知道是不是Omicron的傳播率實在太高啦!還是不可避免地被同住家人傳染到了…就順
Thumbnail
自從前幾個月開始在家當起全職考生之後,真的比較少每天出門了。也很久沒有來方格子這邊分享心情了,然而,我這個防疫魔人,該做的該消毒的我都有做到,甚至做得比一般人來要誇張吧?(自己覺得正常,但有些人可能覺得大可不必~)就不知道是不是Omicron的傳播率實在太高啦!還是不可避免地被同住家人傳染到了…就順
Thumbnail
最近,只要有同事見到我,劈頭問候語就是這樣:你都沒事喔!怎麼辦到的?
Thumbnail
最近,只要有同事見到我,劈頭問候語就是這樣:你都沒事喔!怎麼辦到的?
Thumbnail
月初信誓旦旦要持續寫作跟準備Podcast,結果一染疫全部都停擺了... 說在前頭,建議大家仍然要謹慎防疫,能不要得到最好,不要覺得大多數人都是輕症、甚至沒有什麼症狀就輕忽,很難保證自己不是那個轉中重症的人。
Thumbnail
月初信誓旦旦要持續寫作跟準備Podcast,結果一染疫全部都停擺了... 說在前頭,建議大家仍然要謹慎防疫,能不要得到最好,不要覺得大多數人都是輕症、甚至沒有什麼症狀就輕忽,很難保證自己不是那個轉中重症的人。
Thumbnail
疫情以下,生存以上。 我們還有什麼選擇?
Thumbnail
疫情以下,生存以上。 我們還有什麼選擇?
Thumbnail
上週三(5/11) 去學校接確診的姐姐回家,我的心情是:準備正面迎向Covid-19,我就看看會怎樣。 為了88能正常上班及妹妹前兩天必須回校段考的安排,載姐姐回家之前,88一早已安排好帶妹妹去住飯店了。 我二話不說「妳先睡,我明天想辦法去載妳回家」第二天安排前導車引導我能夠開車開到中央大學來回。
Thumbnail
上週三(5/11) 去學校接確診的姐姐回家,我的心情是:準備正面迎向Covid-19,我就看看會怎樣。 為了88能正常上班及妹妹前兩天必須回校段考的安排,載姐姐回家之前,88一早已安排好帶妹妹去住飯店了。 我二話不說「妳先睡,我明天想辦法去載妳回家」第二天安排前導車引導我能夠開車開到中央大學來回。
Thumbnail
自己一直以來是屬於所謂「共存派」,但因為家人中還是有些身體狀況可能在得了新冠肺炎的狀況下會有比較嚴重反應的高危險族群,所以自己還是非常警慎小心,不希望影響到家人! 終於,在這波大爆發的前期,五月初,我也中獎了!
Thumbnail
自己一直以來是屬於所謂「共存派」,但因為家人中還是有些身體狀況可能在得了新冠肺炎的狀況下會有比較嚴重反應的高危險族群,所以自己還是非常警慎小心,不希望影響到家人! 終於,在這波大爆發的前期,五月初,我也中獎了!
Thumbnail
確診COVID後的DAY 20,身體沒有任何不適,也沒有舊病復發的感覺,我想是完全康復了吧?慶幸同住家人沒受感染,自己病情算是非常輕微,感謝主!在這裡分享一下自己染病及康復的個人感受。
Thumbnail
確診COVID後的DAY 20,身體沒有任何不適,也沒有舊病復發的感覺,我想是完全康復了吧?慶幸同住家人沒受感染,自己病情算是非常輕微,感謝主!在這裡分享一下自己染病及康復的個人感受。
Thumbnail
上周用快速抗原測試,發現自己確診COVID。2月中接種第三劑BIONTECH(BNT)疫苗,一個月內感染COVID,現在的我等於吃了全餐,算是打了四劑,感覺有點厲害?
Thumbnail
上周用快速抗原測試,發現自己確診COVID。2月中接種第三劑BIONTECH(BNT)疫苗,一個月內感染COVID,現在的我等於吃了全餐,算是打了四劑,感覺有點厲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