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新手媽媽的夜晚——古今對「母職」認知的差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受孕,胎動,懷胎,生產,餵奶,不休不眠,養家育兒,受到干擾,送托又接回……「帶小孩」的場面,全是動詞。要理解「為人母」的動態情狀,並追溯歷代母親的行動、思考、感受,以及母職的演變軌跡,須從各種「動詞」著手探討。歷史學家莎拉.諾特(Sarah Knott)從不同人類社會與歷史時段各異的文獻,如產檢手冊、信件、傳說、軼聞奇談、醫療偏方、私人日記、育兒指南等,蒐集到大量遺聞軼事,以勾勒過去時代人母的輪廓,展現出古今為母育兒的種種光景與情態。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媽媽的夜晚是什麼樣子?育嬰的夜晚又是什麼樣子?

一九三七年九月下旬,在肯塔基州凱尼(Caney)的山區。夜裡,家中只有薇娜.梅伊.史隆(Verna Mae Slone)和四個月大的寶寶,寶寶睡在一張鐵架床上。薇娜.梅伊的新婚丈夫威力(Willie)從週日到週五晚上都不在家。他平常吃住都在祖父家,白天跟著祖父當伐木工人賺取工資。薇娜.梅伊度過的夜晚漆黑無光,因為附近沒有鄰居,也沒有什麼正規的道路。她後來撰寫了一部口吻平實的回憶錄,其中記述她習慣「跟雞群一起」上床就寢,也就是在牠們回雞窩睡覺的時候就寢。

薇娜.梅伊頭上的天花板算是相當高:與地板相距約十英尺。她們家所在之地從前曾有「一座原木房屋,有一間較大的房間和很粗大的煙囪」,加上一個用「鋸成的木料」增建出的房間。原木房屋後來遭到拆除,留下用木料板材搭建的房間。除了鐵架床,房間裡還有一張核桃木製成的嬰兒床,一張以裂開木板拼製、桌面平滑的桌子、她的縫紉機、威力的「講話機器」(電唱機)、一只母親給她的衣物箱,以及一口燒柴的爐子。牆壁上有放置碗盤的架子。她床鋪下方的地板通常很平滑:是將原木剖半後並排鋪成的「短柱」(puncheon)地板,剖開的那一面朝上並用寬刃斧頭削平。打掃這種地板時,是用掃帚加上將溪中岩石擊碎而成的沙粒磨刷。雞群住在地板下方,夜裡如果有臭鼬跑進來,牠們就會咯咯叫。沒有其他農場動物的聲音:家裡要賺更多錢才買得起一頭母牛。她二十二歲,威力的年紀比她稍大。

薇娜.梅伊很習慣與他人同睡一張床。她出生在鄉下一個貧困的浸信會(Baptist)家庭,家裡有十二個孩子,她排行老么,家裡所有孩子都照例跟父母親睡在一起。「從小就這樣長大」,就如另一名肯塔基州州民述及小時候跟媽媽一起睡的往事時所形容。「一旦真的離開家,你會非常想念從前。」在一九三○年代凱尼這個地方,如果問一個長大一些的孩子幾歲,孩子可能會回答「年紀大到可以自己睡了。」同床共寢的慣例也適用於來到家中的訪客。從前有一首童謠,內容就是在講床上睡了三個人,這種情況多半發生在「有人來家裡借宿」的時候。

白天,薇娜.梅伊在外頭工作時,寶寶就待在嬰兒床裡,或躺在樹蔭下鋪著的被褥上。夜裡,她會跟寶寶一起睡,也親自哺餵寶寶。她並未留下關於這些夜晚的第一手紀錄,但回想起來卻覺得更為美好。在又生了四個兒子、歷經四十年之後,她描述道:「和孩子一起睡、餵孩子喝母奶的愉悅」是「神賜予母親們兩樣最大的祝福」。她回憶道:這些觸覺上的愉悅感造就「一種只有親自體驗才能理解的親密感」。關於夜半三更那股獨一無二親密感的回憶,情意真摯、規矩制式,且大膽叛逆。「我不管醫生怎麼說,我相信母嬰在一起是最好的。」

從回憶錄中的措詞可看出對於醫師建議稍有戒心,但並未強烈反對:無論在一九三七年或四十年後撰寫回憶錄的時候,同床共寢在肯塔基州鄉下、阿帕拉契山區的勞工家庭中仍很常見,即使與教育程度較高的家庭普遍趨勢背道而馳。一九三○年代一名學校老師回憶自己因為並未和孩子一起睡,而遭一名愛批評的「鄉下婦人」斥責,對方認為媽媽不跟小嬰兒一起睡就是沒照顧好孩子。經濟大蕭條時期終於過去,之後的人也從原木小屋和木架屋搬進有中央暖氣的屋子,阿帕拉契山區的母親仍然保留母嬰同床的習慣。母嬰同床是一種社會習慣,一種價值觀,不只是迫於冬季嚴寒和木屋內僅有一個房間而採行的務實作法。

一九三七年,隨著季節入冬,天黑的時間漸早,薇娜.梅伊家在夜間開始使用階梯爐(stepstove)。這種爐子的後排兩個爐頭座比前排兩個高,因而得名。爐子的爐腳已經不見,也缺了好幾扇爐門。其中一個爐頭上缺了座子,改放一只鐵製大茶壺。威力在家時,晚上睡前會在替代用的木頭爐腳上澆水,避免爐腳著火燒起來。雨點灑落在木板鋪成的屋頂上。也許屋內會響起一句:「過去一點,你擠到我了」—肯塔基州人在別人睡得太近時會說的話。寶寶吸著母奶。早上就從薇娜.梅伊認為是「公雞互相挑戰的啼叫聲」開始。一隻公雞啼叫,要遠方農場另一隻公雞回應,接著一隻又一隻加入挑戰的行列。也許雞啼聲聽起來像是德國人所謂一夜「奶媽覺」(Ammenschlaf,即乳母或新手媽媽的短淺睡眠)之後,新的一天所帶來的挑戰。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母嬰同床?所有育嬰的母親格外輕淺的睡眠?由於淺眠易醒,任何想法念頭都難以為繼。在社區活動中心,有人問說:還有啊,什麼是「跟小寶寶一樣酣睡」?語畢,哄堂大笑。有些父母親和嬰兒同床,有些讓寶寶睡在大床旁的嬰兒床裡,還有些讓寶寶睡在他們自己的房間。這個話題很容易引發爭議;只要談到嬰兒睡哪裡,就可以聽出大家很難保持風度。

家姊生第一胎後是母嬰同床—「親餵的話,前幾個月是最輕鬆的」—我也照做。M胃食道逆流的情況太嚴重,我們在這件事上可說別無選擇。凡是能讓他盡可能舒適,能為他提供穩定支撐的,都絕對合理可行。剛出生那十天,有時他是睡在嬰兒提籃裡。我知道,因為我還留著照片。但開始出現胃食道逆流的問題以後,我就睡在他身邊。對於只跟愛侶同床共枕過的人來說,這樣的親密程度令人震驚。我聽著細微的鼻息聲。隨著睡眠漸沉,呼氣也愈來愈慢。我們在同一個空間裡呼吸。我喜歡知道他就在身邊。如果外頭的橡樹倒下來壓垮房子,我們生死與共。我也憶起整整睡滿八小時的平凡樂趣,思念之情堅如橡實。

****

想要睡個飽的渴望,在歷史上並不稀奇。幾乎每一種語言都有指稱酣眠熟睡的詞語。但是睡足八小時的概念的確相當特異。歷史學家了解,連續睡滿八小時才算睡飽的常見觀念並非自然而然,也非從古至今皆然,而是專屬近代的觀念。在工業化時代之前,在發明照明裝置和電力之前,西歐和北美洲的男男女女對於睡眠的認知是睡眠分成兩部分,有時可稱為「第一階段睡眠」(first sleep)和「第二階段睡眠」(second sleep)。夜晚的第一部分始於日暮時分。「前半夜睡眠」(first night)或「晚上較早」(forenight)是指睡眠最深沉的時候。接著中間會有一段清醒的時間,往往稱為「守夜」(watch 或watching)。然後是「後半夜睡眠」(second night),這段時間較為淺眠且多夢。

這些睡眠習慣適合農業社會的生活步調,適合沒有燈光、冬季特別需要取暖的世界。很少出現關於這類話題的直接評論。我們之所以得知這些睡眠習慣,是因為具說服力的工業化之前生活模式論述之中,屢屢包含偶然述及的相關細節。所謂「分段式睡眠」(segmented sleep)或「兩階段睡眠」,先是「前半夜睡眠」,接著是「後半夜睡眠」。

最初回想時,這些漫漫長夜,以及常常在三更半夜清醒,看似與我目前的睡眠方式並無不同。分段式睡眠聽起來幾乎讓人感到歡樂。原來其他人也半夜不睡覺!在這樣的場景之中育嬰,就容易多了。醒醒睡睡,我這麼讀到,具有一種愉悅、不急不躁的特質。醒來時,人們禱告、閒聊、行房。他們起床,在屋裡忙一點家裡的事。睡眠遭到中斷,清醒則可與人互動社交。

或許這些較長、中斷次數較多、較為有社交性的夜晚,概括總結了前工業化社會裡為人母的睡眠習慣。但是更有可能的情況是,很難用分段式睡眠的簡潔模式來解釋為人母的深夜生活。這樣的可能性,幾乎沒有人研究過。我很想知道,前工業化社會裡眾母親的睡眠,是否同樣有如一條骯髒破布?

我找到的極少數偶然述及的細節,顯示出有一種中斷的模式,一種日常生活脈絡的撕裂,徹底擾亂兩階段的睡眠。媽媽們的睡眠模式似乎不是前半夜及後半夜睡眠。十七世紀反對嬰兒由奶媽哺乳的衛道人士認為這一點不言自明。他們怒氣沖沖指出,當媽媽的之所以將嬰兒「外包」,部分原因是「為求輕鬆安靜,因為她們沒辦法忍受睡眠遭到中斷,或是孩子哭哭啼啼、撒潑胡鬧。」輕鬆安靜,與噪音和安撫相對。嬰兒的哭聲劃破黑夜,召喚應得的注意。「撒潑胡鬧」聽起來激烈狂暴、執拗不休。

另一段簡短述及的細節講到夜裡照顧嬰兒時「輾轉難眠」,還有「晚上較早時孩子忽然放聲大哭」。又如較為罕見的一首關於勞工階級婦女生活的詩,是一七三九年一位名為瑪麗.寇利耶(Mary Collier)的洗衣婦所寫,目標是哀悼一位男性同行:工人詩人史蒂芬.達克(StephenDuck)。誰的日子比較辛苦?勞工階級婦女的夜晚格外不同,由於「拗脾氣的孩子」「大哭大鬧」而「幾乎不曾闔眼」,她如此陳述。「我們幾乎連作夢的時間都沒有,」她闡述道,彷彿當媽媽的在晚上較早時幾乎沒睡,根本來不及進入後半夜睡眠。近代初期的成人可能採兩階段睡眠模式,至於嬰孩,從以前到現在咸認是多階段睡眠。當代科學家所用的術語十分文雅且有距離感:「多相式」(polyphasic)。寇利耶所寫的「拗脾氣」更加難纏、更為立即:她想傳達的是,小兒夜啼可能毫無理性,極難對付。

也有一些例外的個案,令時隔數百年的我羨慕到渾身顫抖。寶寶「整晚都在睡覺,半夜起來喝奶不超過一次,有時還一覺到天亮」,娜席莎.惠特曼於一八三七年三月三十日寫道。有些人可能會這麼說,說自己跟小寶寶一樣酣睡。娜席莎.惠特曼在奧勒岡州過著拓荒者生活,需要耗費大量體力勞動,但是她的確不受干擾、夜夜好眠。

●本文摘自臉譜出版之《母親的歷史》/莎拉.諾特(Sarah Knott)。

《母親的歷史:懷胎、分娩、哺乳、一夜無眠、安撫嬰孩、教養育兒……跨越時間與地域,思索母性、理解母職,並探尋人母身分的歷史及演變軌跡》/莎拉.諾特(Sarah Knott)

《母親的歷史:懷胎、分娩、哺乳、一夜無眠、安撫嬰孩、教養育兒……跨越時間與地域,思索母性、理解母職,並探尋人母身分的歷史及演變軌跡》/莎拉.諾特(Sarah Knot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臉譜出版的沙龍
85會員
439內容數
離開地面,是永恆的現代性,理當有文學來捕捉人類心靈最躍動的一面。 --詹偉雄×臉譜出版 山岳文學書系 meters
臉譜出版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原因我雖然不清楚,但打從奧迪入獄的那天起,似乎就一直有人在背後指使大家殺他,而且一個月前情況越演越烈,那孩子被刺、被勒、被打、被關又被燒,卻從來都不恨、不悔,也從不示弱。」 摩斯抬頭迎向黛瑟蕊的凝視。 「妳想知道他為什麼逃跑是吧,妳問錯問題了。妳該問的是,他為什麼等到現在才逃。」
Thumbnail
2025/04/26
「原因我雖然不清楚,但打從奧迪入獄的那天起,似乎就一直有人在背後指使大家殺他,而且一個月前情況越演越烈,那孩子被刺、被勒、被打、被關又被燒,卻從來都不恨、不悔,也從不示弱。」 摩斯抬頭迎向黛瑟蕊的凝視。 「妳想知道他為什麼逃跑是吧,妳問錯問題了。妳該問的是,他為什麼等到現在才逃。」
Thumbnail
2025/04/26
入獄十年的運鈔車搶匪,在刑期屆滿前一天從大牢裡消失, 如果明天就能合法重獲自由,為什麼要在今天冒險逃獄? ◆《請找到我》、《守護妳》國際懸疑推理暢銷名家邁可‧洛勃森醞釀二十年精湛純熟代表作 ◆改編電影由《原罪犯》、《分手的決心》韓國名導朴贊郁籌拍中 ◆勇奪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金匕首獎
Thumbnail
2025/04/26
入獄十年的運鈔車搶匪,在刑期屆滿前一天從大牢裡消失, 如果明天就能合法重獲自由,為什麼要在今天冒險逃獄? ◆《請找到我》、《守護妳》國際懸疑推理暢銷名家邁可‧洛勃森醞釀二十年精湛純熟代表作 ◆改編電影由《原罪犯》、《分手的決心》韓國名導朴贊郁籌拍中 ◆勇奪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金匕首獎
Thumbnail
2025/04/25
以能力為依據評價他人時,容易落入類似的陷阱當中。比方說,在商場、職場上,某種程度上必須給人「那個人表現非常優秀」、「他沒做出成果」等等評價。但如果將之進一步解讀為「沒做出成果的人,就是沒有用的人」,或是 「能力差,一點價值也沒有」,便武斷地全盤否定那個人,就太危險了。
Thumbnail
2025/04/25
以能力為依據評價他人時,容易落入類似的陷阱當中。比方說,在商場、職場上,某種程度上必須給人「那個人表現非常優秀」、「他沒做出成果」等等評價。但如果將之進一步解讀為「沒做出成果的人,就是沒有用的人」,或是 「能力差,一點價值也沒有」,便武斷地全盤否定那個人,就太危險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3月份在拙文<講古篇8--小時候我養過母雞>中,談及母雞生蛋後不給孵的情況,閱讀者眾,受寵若驚。本文便來續談給孵的情形,以感謝讀者盛情抬愛。 當母雞開始孵蛋,小孩子總是會好奇旁觀,還想摸摸母雞,掀開雞毛看一下雞蛋。祖母和媽媽常要告誡我們,不要靠近雞窩,一來母雞會啄手,二來可能被雞蟎爬上身。
Thumbnail
3月份在拙文<講古篇8--小時候我養過母雞>中,談及母雞生蛋後不給孵的情況,閱讀者眾,受寵若驚。本文便來續談給孵的情形,以感謝讀者盛情抬愛。 當母雞開始孵蛋,小孩子總是會好奇旁觀,還想摸摸母雞,掀開雞毛看一下雞蛋。祖母和媽媽常要告誡我們,不要靠近雞窩,一來母雞會啄手,二來可能被雞蟎爬上身。
Thumbnail
夜晚即將來臨,住在美雪的花園裡小動物們回到窩裡準備睡覺,但是美雪卻還在外面玩。爺爺喊他睡覺啦,美雪說「我還不能睡,我還有工作呢!爺爺來幫我!」於是他們搭了棚子、澆水、找蝸牛⋯⋯到底美雪會不會乖乖回去睡覺呢?共讀時,好好欣賞美麗非凡的插畫;共讀後,可以試試摺紙或用日式花紋設計小勞作喔!
Thumbnail
夜晚即將來臨,住在美雪的花園裡小動物們回到窩裡準備睡覺,但是美雪卻還在外面玩。爺爺喊他睡覺啦,美雪說「我還不能睡,我還有工作呢!爺爺來幫我!」於是他們搭了棚子、澆水、找蝸牛⋯⋯到底美雪會不會乖乖回去睡覺呢?共讀時,好好欣賞美麗非凡的插畫;共讀後,可以試試摺紙或用日式花紋設計小勞作喔!
Thumbnail
算了~ 一切慢慢來吧 !
Thumbnail
算了~ 一切慢慢來吧 !
Thumbnail
「為母則強」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是用來形容媽媽們「母愛」的偉大。正是因為母愛的緣故,使所有母親都能夠在面對問題時勇敢無懼,願意為孩子犧牲,猶如小大人的黑騎士。   
Thumbnail
「為母則強」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是用來形容媽媽們「母愛」的偉大。正是因為母愛的緣故,使所有母親都能夠在面對問題時勇敢無懼,願意為孩子犧牲,猶如小大人的黑騎士。   
Thumbnail
2019.12.02早上8:00 (以下<>裡面的文字,是維寫在他fb上的敘述。) 這個房間看起來很美很溫暖,但事實上沒那麼舒適。 我後來line給妹妹說: 現在看這畫面,才注意到牆上那兩幅羅馬尼亞傳統的織花布,很出色。 這是早上的餐廳,也是超冷的。 這邊造型獨特的稻草堆 「綿羊不知道自己很大吧?
Thumbnail
2019.12.02早上8:00 (以下<>裡面的文字,是維寫在他fb上的敘述。) 這個房間看起來很美很溫暖,但事實上沒那麼舒適。 我後來line給妹妹說: 現在看這畫面,才注意到牆上那兩幅羅馬尼亞傳統的織花布,很出色。 這是早上的餐廳,也是超冷的。 這邊造型獨特的稻草堆 「綿羊不知道自己很大吧?
Thumbnail
媽媽的夜晚是什麼樣子?育嬰的夜晚又是什麼樣子? **** ●本文摘自臉譜出版之《母親的歷史》/莎拉.諾特(Sarah Knott)。
Thumbnail
媽媽的夜晚是什麼樣子?育嬰的夜晚又是什麼樣子? **** ●本文摘自臉譜出版之《母親的歷史》/莎拉.諾特(Sarah Knott)。
Thumbnail
因為進城夜的關係,柔伊帶著孩子們一直玩到凌晨四點才回到家,送走菲碧之後,柔伊哄睡了剛從育幼院接回家的小譚美,自己也上床補眠了。 於是,禮拜六的早晨,整棟房子都陷入了沉睡。
Thumbnail
因為進城夜的關係,柔伊帶著孩子們一直玩到凌晨四點才回到家,送走菲碧之後,柔伊哄睡了剛從育幼院接回家的小譚美,自己也上床補眠了。 於是,禮拜六的早晨,整棟房子都陷入了沉睡。
Thumbnail
一聲忿怒的尖叫劃破了寧靜的夜晚,她猛然驚醒。 窗外傳來刺耳的尖叫和爭吵聲,她把頭埋回枕頭裡,忍住想對著窗戶大吼的慾望,但顯然有其他戶並不想忍耐,遠遠傳來的怒罵聲加入了破壞寧靜夜晚的行列。 「……煩不煩啊……」 她不記得這是這週以來的第幾次了,每隔一、二天,對街那戶同居情侶總要在凌晨大吵個一次
Thumbnail
一聲忿怒的尖叫劃破了寧靜的夜晚,她猛然驚醒。 窗外傳來刺耳的尖叫和爭吵聲,她把頭埋回枕頭裡,忍住想對著窗戶大吼的慾望,但顯然有其他戶並不想忍耐,遠遠傳來的怒罵聲加入了破壞寧靜夜晚的行列。 「……煩不煩啊……」 她不記得這是這週以來的第幾次了,每隔一、二天,對街那戶同居情侶總要在凌晨大吵個一次
Thumbnail
那是從小聽媽媽說過的虎姑婆故事,不同的是,小時候聽媽媽說的版本,是台語,夢裡的聲音,卻是國語。 好詭異的夢!她童年時聽到的故事,怎麼會出現在夢裡?而且,打從她一覺醒來,就覺得好像哪裡怪怪的……
Thumbnail
那是從小聽媽媽說過的虎姑婆故事,不同的是,小時候聽媽媽說的版本,是台語,夢裡的聲音,卻是國語。 好詭異的夢!她童年時聽到的故事,怎麼會出現在夢裡?而且,打從她一覺醒來,就覺得好像哪裡怪怪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