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文化與歷史:從香港武俠電影了解70年代社會意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引言
電影作為大眾文化的一種,不論是記載歷史事件的載體,還是回應當代社會意識,都是做為大眾文化的重要功用。可惜香港製作的歷史電影往往脫離歷史本身,以浪漫化、英雄化以及強行增添愛情元素作為賣點,而主要原因也與香港電影的特色有關,大衛博維爾其著作《香港電影王國-娛樂的藝術》中點出香港電影的特色,他寫到:「香港電影容或煽情與縱樂,也集吵鬧與愚昧,血腥與怪誕於一身;但香港電影敢於破格,技巧純熟,訴諸感情亦坦率直接。」[1]香港製作的歷史電影所然偶有佳作,但也是難而逃出通俗電影的框架。但正如大衛博維爾所評論香港電影一樣,香港電影所言容或煽情,但也因此坦率直接。香港電影雖然顯有製作出貼近歷史史實的電影,但其極度通俗的電影,成為記載香港社會意識的載體,而大眾可以透過電影了解70初至80年代末香港人抱著什麼的意識,而進一步了解香港歷史。而以下我會嘗試探討電影作為大眾文化如何與社會作連結,並從70年代武俠電影作為分析的對象,探討香港70年代的社會意識與武俠電影的關係。
大眾文化與社會意識
首先在談論香港武俠電影如何與70年代社會聯繫前,先說明社會對大眾文化的影響。大眾文化作為一種消費文化,而消費者為主要目標的商業文化,是一種高度市場化、產業化的文化形態,運用市場機制以及遵從市場規律[2]。而香港通俗電影符合大眾文化下出來市場,透過趣味粗鄙、畫面以及官能刺激的元素吸引觀眾,也會因為某種元素的成功,例如黑社會題材、少林題材等,導致該時期出現大量題材相近的電影。此外大眾種文化主要為世俗化的娛樂,作為消費品所反映以及滿足人們日常娛樂的需求,強調出感官刺激、娛樂和享受[3]。由此,電影作為大眾文化的一員,當電影作為大眾文化並向消費者靠攏時就會出現世俗化,而香港電影就出現了這樣的狀況,需要以大眾靠攏並獲取大眾的消費,因此不難解釋為什麼以日治時期為背景的《明月幾時有》以及《等待黎明》的歷史電影,均出現浪漫化、英雄化電影中的人物以及增添愛情元素作為賣點,目的就是要向大眾靠攏。而香港武俠電影的出現,正正是反映70年代社會所面對的問題。70年代,香港本地生產總值以每年平均百分之十點速度增長,在70年代到八十年代初共增長了四倍[4]。香港工業在70年代起開始迅速成長,雖然在1973年遭遇石油危機導致經濟放緩,但也在幾年後回升,此外香港70年代工業的成長除了完備的基礎設施,中國大陸大量的移民也令到香港增加消費者以及生產者。而這些因素就促成了香港武俠電影的誕生,武俠電影成為香港藍領工人的消閒娛樂之一,而武俠電影正是拉攏了這群在身處於工業時期的藍領工人以及當時的社會意識。
香港武俠電影與身體
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初,香港「神怪武俠電影」消失取而代之的就是稱為「硬橋硬馬,真功夫」的武打電影,稱謂「新派武俠電影」。武俠電影多數著重於自己的身體,強調動作男明星強而有力的身體,如李小龍,劉家輝這類明星多數展示自己上身。張徹導演認為演員“赤膊上陣”與其電影所帶出的「陽剛」向配合,能夠增強動作片中的男主角打敗敵人的說服力[5]。然而對於觀眾而言背後代表的是資本主義底下的苦修精神,是而通過艱苦鍛鍊和紀律來強化自身,依靠自己努力面對逆境的時候都不放棄,甚至認為只要肯努力就可以有上升的機會[6],而著種精神充斥在武俠電影。70年代武俠電影之中往往描寫主角通過鍛鍊學習技巧以及增強自身體格後打敗壞人的元素,如《猛龍過江》、《少林五祖》、《獨臂刀》以及《少林搭棚大師》等等。在《少林搭棚大師》中更能體現到劇情中如何喚起工人對鍛鍊重視。劇中說到主角周仁傑因為假扮功夫高手而捲入一場勞資糾紛中,最後到少林學成歸來,打敗苛扣工人薪金的染坊老闆。雖然《少林搭棚大師》劇情簡單,不但加入工人與資本家的元素進入少林題材的電影,而且當中主角周仁傑透過一邊搭棚,一邊學習少林武功,更能夠喚起觀眾的共鳴,主角身體透過苦修強化,轉化為提升競爭力跨越難關達致成果。連繫到工廠生產線入面,工廠入面透過不斷重複工作來訓練工人,令到工人自動配合一而不變的工作節奏。這些日常的平庸力量就令到工人認為付出辛勞同埋犧牲是有意義,甚至是要主動要求[7]。70年代武俠電影不斷出現的鍛鍊元素,而正是大眾文化承載的社會意識,強化自身、努力跨越難關。
武俠電影中的感官世界
70年代武俠電影中除了強調身體以及鍛鍊外,感官刺激也是武俠電影的成功吸引觀眾的元素之一,也是體現出當時社會的所需。在香港通俗電影中,動作元素往往成為賣點,無論是武俠電影中功夫元素,還是80年代的黑幫題材電影都包含著動作元素,而香港電影經常使用快或慢鏡頭來營造動作場景的緊張感,香港電影以功夫為題材的武俠電影也成功傳到日本、南韓、美國、歐洲、拉丁美洲以及非洲等地[8]。武俠電影中的感官感覺的轉變與社會變遷相連結,60年代以前的武俠電影為「神怪武俠電影」,缺乏動作元素,而是出現放劍、輕功以及掌心雷等畫面來呈現[9]。而70年代的「新派武俠電影」的出現和興起,正是電影工業以及觀眾從虛幻到現實的轉變,這些轉變正是因為香港的工業高速發展之下,出現勞工被剝削的現象,當時香港工人的工時為亞洲最長之一,大部分香港工人一周工作超過七十小時[10]。在工業化的背景底下,長時間的從事重複性的工序工作,然而在筋疲力盡之後回到家中也是極度狹窄,環境惡劣的寮屋。香港長時間身處於壓迫的環境,而官感刺激的大眾文化就成為了工人抒發壓迫情緒的管道之一。七十年代香港武俠電影不斷增加的暴力、血腥元素,不但是增加電影的寫實感,如張徹的電影中就出現肢解的情結,有盲眼、缺腿、缺手的角色[11],對於觀眾而然,生活的苦悶與壓迫在武俠電影的中的血腥暴力形成反比,但這些強烈的感官反而被觀眾所接受,這正是70年代香港工人對於感官的接受程度提升。
電影作為傳播歷史的媒介
以電影作為傳播歷史的媒介往往進入兩難,一方面是歷史的真實性受到質疑,以電影作為傳播歷史的媒介,其歷史的真實性受到質疑,導演在電影中不會想講一個真實的故事,而是像探索某人的行為方式,電影是探討人的信念,而不是對實際發生的事情的描述[12]。製片人以及電影導演不希望電影只是說一個正式的故事,更多的是從一個虛假的故事出發。這也解釋到香港製作的歷史電影為何脫離史實,並不是他們不尊重歷史,而是作為一個電影製作者對於電影的要求不是追求真實。甚至導演會在拍攝時出於自身的民族意識而只是把單一歷史面貌與觀眾交代。另一方面,電影作為大眾文化之一有著巨大的影響,電影的市場龐大,不少內容都有歷史背景,觀眾能否認知到歷史的真實性成疑,再者,如果作為推廣歷史,電影都依然在大眾文化之中有著影響力。而由上所述,大眾文化的變遷與社會息息相關,而從大眾文化入手了解歷史成為可能,而比起歷史電影而然,作為承載社會意識的電影,特別是香港通俗電影的特質,更能體現的到大眾文化與社會的關聯,而在向大眾傳播歷史的時候使用電影來講述社會的變遷,更能吸引大眾對於香港歷史的好奇。
總結
電影作為大眾文化,其變化往往與社會關係有關,70年代大量武俠電影的出現與其工業發達有關,隨著工廠在80年代遷移到中國大陸,武俠電影也在80年代減少並轉向其他題材。大眾文化與人是互相影響的,而不是單當面的由人影響大眾文化。在探討香港大眾文化往往帶出的歷史,除了重新了解70年代工業對於工人的生活,更難從中探討香港福利政策的發展,房屋問題以及香港工業發展。從電影作為媒介以及引子更能吸入觀眾對電影題材出現的原因,推廣歷史時透過大眾文化吸引觀眾對其背後的原因作出探討,而不是把歷史搬進電影中,一方面電影作為藝術,導演難而脫離虛構來呈現歷史,一方面電影的時長較少超過3小時,很難在較短時間內呈現完整的歷史前因與後果,因此利用大眾文化吸引大眾了解其背後歷史原因,讓大眾因為自己興趣了解,更有助大眾提升對歷史的興趣。
[1] 大衛博維爾(David Bordwell)著,何慧玲、李焯桃譯:《香港電影王國—娛樂的藝術》(香港:香港電影評論學會,2020年)。P3
[2] 劉麗紅:〈當代大眾文化中的歷史情結現象研究〉(長沙:中南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P5
[3] 劉麗紅:〈當代大眾文化中的歷史情結現象研究〉(長沙:中南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P5
[4] 高馬可(John M. Carroll)著,林立偉譯:《香港簡史》(香港:蜂鳥出版,2021)。P189
[5] 張徹著:《回顧香港電影三十年》(香港:三聯出版社,2019)。P. 75
[6] 葉曼丰著,譚以諾譯:《武俠電影與香港現代性》(香港:手民出版社,2020年)。P. 68-78
[7] 葉曼丰著,譚以諾譯:《武俠電影與香港現代性》(香港:手民出版社,2020年)。P. 76
[8] 大衛博維爾(David Bordwell)著,何慧玲、李焯桃譯:《香港電影王國—娛樂的藝術》(香港:香港電影評論學會,2020年)。P.166-170
[9] 大衛博維爾(David Bordwell)著,何慧玲、李焯桃譯:《香港電影王國—娛樂的藝術》(香港:香港電影評論學會,2020年)。P.169
[10] 張徹著:《回顧香港電影三十年》(香港:三聯出版社,2019)。P. 88-89
[11] 大衛博維爾(David Bordwell)著,何慧玲、李焯桃譯:《香港電影王國—娛樂的藝術》(香港:香港電影評論學會,2020年)。P.198-199
[12] Groot, D. J. (2016). Consuming history: Historians and heritage in contemporary popular culture.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P. 209
avatar-img
0會員
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iamgoon01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引言: 《中國學生周報》創刊之目的 《周報》五十年代《周報》的創刊理念離不開當時的新亞書院,兩者對於中國當時的形勢,中國所面對的困境與應要做的事都有相同的見解。此外《周報》第一位主編余英時畢業於新亞,並在《周報》擔任三個月主編的工作,負責編寫的⟨負起時代責任!⟩說明《周報》的目的,余英時寫到:
《月亮與六便士》主要探討的是理想與現實的故事,主角查爾斯. 史崔克蘭放棄了中產階級以及丈夫的身分去追尋成為畫家的夢想,後來史崔克蘭更是落魄到需要朋友的幫助,卻勾搭上對方的妻子,兩人更是遠赴大溪地度過餘生。史崔克蘭的做的每一件事均是讓人無法理解,書中的「我」更斥責崔克蘭拋妻棄子去追尋自己夢想的行為是人
引言 以宗族作為鄧氏族人的身分認同 鄧氏宗祠內的隱喻 鄧氏宗祠與鄧氏建築的關係 鄧氏宗祠與傳統習俗的關係 外來移民建立的民間社會 對推廣屏山文物徑的影響 [1] 鄭家駒 : 香港新界原居民特權身份的歴史建構過程 ,《嶺南@文化研究》,第二十三期,p.1
引言: 香港自從1841年開始就開始辦報,先後辦了九種英文報紙。到1860年前,英文報紙共計出版十六種。由於報紙與洋行有緊密的關係,不少更是由洋行主辦,因此種類大部分為商業報紙,報道內容主要為行情、航運、廣告等。1857年10月1日,香港首份中文報紙《香港船頭貨價紙》為英文《孖刺報》的附刊,主要刊登
香港人在奮鬥著爭取民主時,我其實好奇到底有多少人台灣人和香港人真正的了解民主?在此我希望探討的是何為民主。 現在普遍認識民主制度很多時候是來自美國,但開始有民主這個概念卻並不是來自美國,也不是英法兩國,更加不是德國,當然我們可以肯定一定不是來自中國。最初的民主是來自於希臘,Democracy是來自希
返校係一套唔錯嘅電影,先不論導演的運鏡有幾了得,我想講下導演徐漢強係細節位上嘅著墨。當中包括有三個位。1:被吊死的果實。2:忠黨愛國。3:馬克思頭像 首先,電影引用左泰戈爾的《Stray Birds》中的一句-「埋在地下的樹根,使樹枝產生果實,卻並不要求什麼報酬。」但係要先介紹一下泰戈爾,電影中也介
引言: 《中國學生周報》創刊之目的 《周報》五十年代《周報》的創刊理念離不開當時的新亞書院,兩者對於中國當時的形勢,中國所面對的困境與應要做的事都有相同的見解。此外《周報》第一位主編余英時畢業於新亞,並在《周報》擔任三個月主編的工作,負責編寫的⟨負起時代責任!⟩說明《周報》的目的,余英時寫到:
《月亮與六便士》主要探討的是理想與現實的故事,主角查爾斯. 史崔克蘭放棄了中產階級以及丈夫的身分去追尋成為畫家的夢想,後來史崔克蘭更是落魄到需要朋友的幫助,卻勾搭上對方的妻子,兩人更是遠赴大溪地度過餘生。史崔克蘭的做的每一件事均是讓人無法理解,書中的「我」更斥責崔克蘭拋妻棄子去追尋自己夢想的行為是人
引言 以宗族作為鄧氏族人的身分認同 鄧氏宗祠內的隱喻 鄧氏宗祠與鄧氏建築的關係 鄧氏宗祠與傳統習俗的關係 外來移民建立的民間社會 對推廣屏山文物徑的影響 [1] 鄭家駒 : 香港新界原居民特權身份的歴史建構過程 ,《嶺南@文化研究》,第二十三期,p.1
引言: 香港自從1841年開始就開始辦報,先後辦了九種英文報紙。到1860年前,英文報紙共計出版十六種。由於報紙與洋行有緊密的關係,不少更是由洋行主辦,因此種類大部分為商業報紙,報道內容主要為行情、航運、廣告等。1857年10月1日,香港首份中文報紙《香港船頭貨價紙》為英文《孖刺報》的附刊,主要刊登
香港人在奮鬥著爭取民主時,我其實好奇到底有多少人台灣人和香港人真正的了解民主?在此我希望探討的是何為民主。 現在普遍認識民主制度很多時候是來自美國,但開始有民主這個概念卻並不是來自美國,也不是英法兩國,更加不是德國,當然我們可以肯定一定不是來自中國。最初的民主是來自於希臘,Democracy是來自希
返校係一套唔錯嘅電影,先不論導演的運鏡有幾了得,我想講下導演徐漢強係細節位上嘅著墨。當中包括有三個位。1:被吊死的果實。2:忠黨愛國。3:馬克思頭像 首先,電影引用左泰戈爾的《Stray Birds》中的一句-「埋在地下的樹根,使樹枝產生果實,卻並不要求什麼報酬。」但係要先介紹一下泰戈爾,電影中也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稍微有點像《一個人的武林》,獻給武指的電影,我從中看到香港武指不堪的一種拉據,這種拉據處於人命跟精彩間,對比特技玩家融入夢想與淡化傷慘的呈現,本片更多鐵頭功或跳橋的硬氣,就像故事的中生代所說,師父叫徒弟重來,徒弟師命難違,就此呈現香港動作那種一鳴驚人的演出。 我拍戲就是想像什麼時候再開工這才是香港
Thumbnail
香港黑幫電影以黑幫江湖恩怨情仇為主線,充滿政治背景和複雜的人際關係,體現了香港特殊的地理和政治環境。古惑仔系列電影表現了香港在回歸中國後的社會變遷,反映了黑社會的與時並進。本文回顧了古惑仔系列電影的經典之作,呈現了香港黑幫世界的地下秩序以及其與政治和時事的關聯。
Thumbnail
本文介紹:最佳拍檔、英雄本色I、II、法外情、玫瑰的故事、胡越的故事、少女日記、為你鍾情、彩雲曲、壞女孩等十部80年代初、中期膾炙人口的港片及其插曲,並介紹:泰迪羅賓、許冠傑、張國榮、雷安娜、林志美、黃鶯鶯、潘越雲、蘇芮、劉德華、甄妮、梅艷芳等人演唱的歌曲,就讓大家一首接一首的回味經典吧!
Thumbnail
《樹大招風》是一部值得深思的犯罪電影,它通過真實事件和人物的描寫,展示了90年代香港的社會現實和人性複雜。電影的緊張敘事和深刻的人物刻畫,使其成為一部不僅僅是娛樂觀眾,更是讓人反思的佳作。對於喜愛犯罪片的觀眾來說,這部電影無疑是不可錯過的經典之作。
Thumbnail
充滿新舊世代交接感的武打片, 在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場景發生, 算是近期相當不錯的功夫片。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今天去看了九龍城寨之圍城真的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電影,雖然也是在演香港黑社會,但跟以往的古惑仔有點不一樣,這部電影充滿了香港80年代獨有的特色-城寨,現在香港已經沒有這個城寨了,但是他們用電影保留下來,讓我們真正的見識到什麼叫城寨。 九龍城寨是三不管地帶,各式各樣的困難人都會聚集在這個城寨裡面,我們看
Thumbnail
香港曾被稱作「東方好萊塢」尤其盛產動作片,所以武打動作之於這部電影就像寶萊塢的歌舞場面,浩浩蕩蕩給懷舊的重溫,給初見的新眼界......導演鄭保瑞和動作指導谷垣健治讓每一個主要演員都打,而且盡可能將過往武俠作品中的兵器重現。如同金庸世界裡每個角色都起碼有一招半式......
Thumbnail
本片在九龍城寨這片混亂、擁擠的鋼筋水泥中打造了一個如同現代武俠的故事。人與人之間的情義、各種利益間的爭奪與計算,套一句老話,有人在的地方就是江湖,千百年來彷彿都是如此。但總能在這片江湖之中找到能讓自己留下的理由。
Thumbnail
在當代港產電影中,《潛行》的出現可能是對港片的某一種致敬,也是對港式警匪片傳統的一次回味。然而,這部影片也無形中凸顯了香港電影的多重困境和挑戰,以及在數位時代下的文化定位和市場變遷。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武俠電影的文章,講述了通過觀看邵氏出品武俠電影,體會父母童年並產生個人經驗,同時還對電影中的動作設計、劇本及攝影進行指明重點。整體上,這篇文章既是一個人的情懷回憶,也是對武俠電影藝術和技術的思考。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稍微有點像《一個人的武林》,獻給武指的電影,我從中看到香港武指不堪的一種拉據,這種拉據處於人命跟精彩間,對比特技玩家融入夢想與淡化傷慘的呈現,本片更多鐵頭功或跳橋的硬氣,就像故事的中生代所說,師父叫徒弟重來,徒弟師命難違,就此呈現香港動作那種一鳴驚人的演出。 我拍戲就是想像什麼時候再開工這才是香港
Thumbnail
香港黑幫電影以黑幫江湖恩怨情仇為主線,充滿政治背景和複雜的人際關係,體現了香港特殊的地理和政治環境。古惑仔系列電影表現了香港在回歸中國後的社會變遷,反映了黑社會的與時並進。本文回顧了古惑仔系列電影的經典之作,呈現了香港黑幫世界的地下秩序以及其與政治和時事的關聯。
Thumbnail
本文介紹:最佳拍檔、英雄本色I、II、法外情、玫瑰的故事、胡越的故事、少女日記、為你鍾情、彩雲曲、壞女孩等十部80年代初、中期膾炙人口的港片及其插曲,並介紹:泰迪羅賓、許冠傑、張國榮、雷安娜、林志美、黃鶯鶯、潘越雲、蘇芮、劉德華、甄妮、梅艷芳等人演唱的歌曲,就讓大家一首接一首的回味經典吧!
Thumbnail
《樹大招風》是一部值得深思的犯罪電影,它通過真實事件和人物的描寫,展示了90年代香港的社會現實和人性複雜。電影的緊張敘事和深刻的人物刻畫,使其成為一部不僅僅是娛樂觀眾,更是讓人反思的佳作。對於喜愛犯罪片的觀眾來說,這部電影無疑是不可錯過的經典之作。
Thumbnail
充滿新舊世代交接感的武打片, 在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場景發生, 算是近期相當不錯的功夫片。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今天去看了九龍城寨之圍城真的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電影,雖然也是在演香港黑社會,但跟以往的古惑仔有點不一樣,這部電影充滿了香港80年代獨有的特色-城寨,現在香港已經沒有這個城寨了,但是他們用電影保留下來,讓我們真正的見識到什麼叫城寨。 九龍城寨是三不管地帶,各式各樣的困難人都會聚集在這個城寨裡面,我們看
Thumbnail
香港曾被稱作「東方好萊塢」尤其盛產動作片,所以武打動作之於這部電影就像寶萊塢的歌舞場面,浩浩蕩蕩給懷舊的重溫,給初見的新眼界......導演鄭保瑞和動作指導谷垣健治讓每一個主要演員都打,而且盡可能將過往武俠作品中的兵器重現。如同金庸世界裡每個角色都起碼有一招半式......
Thumbnail
本片在九龍城寨這片混亂、擁擠的鋼筋水泥中打造了一個如同現代武俠的故事。人與人之間的情義、各種利益間的爭奪與計算,套一句老話,有人在的地方就是江湖,千百年來彷彿都是如此。但總能在這片江湖之中找到能讓自己留下的理由。
Thumbnail
在當代港產電影中,《潛行》的出現可能是對港片的某一種致敬,也是對港式警匪片傳統的一次回味。然而,這部影片也無形中凸顯了香港電影的多重困境和挑戰,以及在數位時代下的文化定位和市場變遷。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武俠電影的文章,講述了通過觀看邵氏出品武俠電影,體會父母童年並產生個人經驗,同時還對電影中的動作設計、劇本及攝影進行指明重點。整體上,這篇文章既是一個人的情懷回憶,也是對武俠電影藝術和技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