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感想】自轉公轉|女人生命中的課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不愧是Readmoo性別閱讀馬拉松活動的銷售前段班,一開書就停不下來了

不愧是Readmoo性別閱讀馬拉松活動的銷售前段班,一開書就停不下來了


(本文內容微劇透。)

第一次接觸山本文緒時太年輕,無法體會她筆下女人的真實樣貌。事隔多年接觸了《自轉公轉》才曉得,她的書需要走過生命經驗,方能對書中角色面對的人生課題產生共鳴。然而透過這位作家的最後一部作品重新認識她,不免令人覺得遺憾。

很奇妙的是,本書縱使敘事平淡,閱讀途中確實令人情緒陣陣起伏,也許是因為人物太過真實吧。書中這些平凡而寫實的生命課題有難以直視的一面,卻是現代人鮮明的生命軌跡。除了主角與野都的生活、工作、家庭、愛情,也有幾幕視角為主角罹患嚴重更年期障礙的母親。

不過對於這些隨處可見、平淡無奇卻無法避開的困境,山本文緒的筆調就只是輕輕劃過去,節奏輕快,文字輕盈。快速翻頁時,也彷彿看見只能不斷向前走動的人生縮影,或許這也是作家想呈現的一種生命景緻吧。


平凡無奇的主角是你我的剪影

主角與野都是個普通的三十二歲女人,有份不怎麼滿意的工作,有著思慮不周的一面,「連住在家裡或者搬出去獨居」都無法決定。和貫一的相遇有點戲劇性,交往後也繼續自轉公轉,日子忙碌且有點隨波逐流。

誠如男女主角的綽號來自於《金色夜叉》中阿宮和貫一,一開始就預言了男女主角終將在金錢方面和價值上的種種衝突。

「到了緊要關頭,那人肯定比誰都來得溫柔體貼。可是漫長人生中,所謂緊要關頭究竟有多久呢?」

書中有許多質疑,就像這句話。但這些質疑不是充滿情緒性的控訴,而是一個女人對一些既定印象、約定俗成事物所產生的淡漠疑問。然而就算產生質疑又如何?衝突過後的日子還是要過,自己不會成為他人公轉的中心,而是繼續為了別人公轉,並且自轉著。不過人就是面對種種困境,在不斷的自問自答下找出自己能夠接受的答案吧。


母親的病,女人的憂鬱

書中有一些母親視角看待自己的女兒,同時也是病人視角,但沒有藉此強調自己的不幸或痛苦,反倒看見了身邊家人的苦與無奈。唯一把病人情緒放大的,或者說有點不堪的一面,只有母親潮熱時場景的苦。

生病了怎麼辦?除了面對還能怎麼辦?然而唯有實際經歷過的人才知道,家中有一個病人或者老邁的雙親,那種搖搖欲墜,是一種很輕很輕的暈眩感。如果只有一個人肯定摔得粉身碎骨,但家人彼此扶持能夠勉強撐著不直直墜落。然而即使勉強撐著,為人子女的年輕人總會因此浮現一抹對於未來不安。就像小都在父親動手術後,看著醫師切下的部位,茫然想著未來到底誰能夠看著自己手術後切下的部位?

想結婚。想結婚。但是為何總是別人遇到好對象?為何自己只能遇見「貫一」?

人總是習於羨慕他人。感覺其他人的家比較溫馨、其他人的男朋友比較體貼、其他人的工作比較好。不過真的是這樣嗎?書中小都與好友的閒聊的場景,讓我們得知每一種爭取來的生活都各有利弊,重點在於適合自己的是什麼,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小都也曾和高學歷菁英男交往過,但是對方自私的一面讓人看不慣。而有種種缺點的貫一,其溫柔體貼的一面的確深深吸引了她。


呼應經典文學場景的高潮

故事後段,小都和貫一來到熱海旅行。

熱海的衝突,貫一踢了阿宮一腳並痛苦地控訴指責對方的無情,是經典文學作品《金色夜叉》的知名場景。

不過在本書,是身為女人的小都踢了貫一,讓這名習慣逃避的男人正視她的心聲。這個舉動可說是累積下情緒的爆發,但更多的是一種主張:我想要這麼選擇

在故事高潮之前,小都遇見各種問題,有時放棄和貫一溝通,有時被蒙混過去。因為一旦把事情攤開說,就得正視很多現實。不過在這裡滔滔不決地將想法說出口後,反而豁然開朗。即使後面的故事仍有一些轉折,此時此刻,小都的心意已經很明顯了。


倘若《金色夜叉》中勢利的阿宮代表了那個時代女人別無選擇的一面,那麼《自轉公轉》中小都的想法、生活方式和最後做出的選擇,是山本文緒呈現的,活在這個時代的女性最為真實的一面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自在聊創作,偶爾聊翻譯
53會員
20內容數
聊故事創作,聊翻譯工作,偶爾閒聊。歡迎隨時來聊天~
2024/12/15
上一篇很感謝大家按讚,還入選即使精選。其實很久沒回來方格子寫作了,久到我仍在研究這裡的新功能如何操作,實在汗顏。 這次來聊聊我在創作時遇到的困境。
2024/12/15
上一篇很感謝大家按讚,還入選即使精選。其實很久沒回來方格子寫作了,久到我仍在研究這裡的新功能如何操作,實在汗顏。 這次來聊聊我在創作時遇到的困境。
2024/12/07
因為想專心寫長篇小說,離開網路一陣子,好久沒回來方格子了。 幾年前拿到文化部的青年創作獎勵,去年初稿結案,今年繼續修改打磨,十一月底承蒙參加成果媒合會,走到這裡有種「終於做完一件事」的感覺。 來聊聊這件事情。
Thumbnail
2024/12/07
因為想專心寫長篇小說,離開網路一陣子,好久沒回來方格子了。 幾年前拿到文化部的青年創作獎勵,去年初稿結案,今年繼續修改打磨,十一月底承蒙參加成果媒合會,走到這裡有種「終於做完一件事」的感覺。 來聊聊這件事情。
Thumbnail
2023/03/02
2023/03/02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故事的女主角名香子與丈夫結縭二十二年,當丈夫確認自己得到癌症之後,毅然決然地宣布要與喜歡的人共度下半生,摸不著頭緒又極其震驚的名香子感到無所適從,也憶起了過往曾經被悔婚的相似經歷。 到底這一切在哪個環節出了差錯?還是從頭至尾的選擇都只是順應社會規範而完成了結婚生子的步驟,等待任務一切完滿之後,
Thumbnail
故事的女主角名香子與丈夫結縭二十二年,當丈夫確認自己得到癌症之後,毅然決然地宣布要與喜歡的人共度下半生,摸不著頭緒又極其震驚的名香子感到無所適從,也憶起了過往曾經被悔婚的相似經歷。 到底這一切在哪個環節出了差錯?還是從頭至尾的選擇都只是順應社會規範而完成了結婚生子的步驟,等待任務一切完滿之後,
Thumbnail
作者深入的刻劃女性在三十多歲時的徬徨與忐忑。 要結婚不? 要生孩子不? 還是要在工作上拼博? 到底這個男人可不可以結婚? 故事中的小都是一個三十二歲的女性,因為母親得到了更年期障礙的疾病,所以便辭去了東京的工作,回鄉與父親一起照顧患病的母親。 她在暢貨中心做特約店員,賣平價的服飾,與她在東京的生活完
Thumbnail
作者深入的刻劃女性在三十多歲時的徬徨與忐忑。 要結婚不? 要生孩子不? 還是要在工作上拼博? 到底這個男人可不可以結婚? 故事中的小都是一個三十二歲的女性,因為母親得到了更年期障礙的疾病,所以便辭去了東京的工作,回鄉與父親一起照顧患病的母親。 她在暢貨中心做特約店員,賣平價的服飾,與她在東京的生活完
Thumbnail
工作、家庭、戀人全都搖搖欲墜。人生只想躺平的我錯了嗎?腦袋裡只想著自己不行嗎?好友一個個結婚、找到好歸宿,自己卻得繞著身體出狀況的雙親打轉;公司複雜的人際互動及對職涯的迷惘也讓她疲憊不堪。(直木獎得主山本文緒三大獎最後遺作)
Thumbnail
工作、家庭、戀人全都搖搖欲墜。人生只想躺平的我錯了嗎?腦袋裡只想著自己不行嗎?好友一個個結婚、找到好歸宿,自己卻得繞著身體出狀況的雙親打轉;公司複雜的人際互動及對職涯的迷惘也讓她疲憊不堪。(直木獎得主山本文緒三大獎最後遺作)
Thumbnail
小都的日子平平無奇,她對明天沒有太多的企圖心,然而季節交替的步履卻不斷趕著她前進,「幸福」似乎活在社會裡便必須具備某部分條件的成立。 只有中學學歷的貫一、待業中的貫一,每個月要負擔父親療養中心和房租費用的貫一,穿著便宜貨西裝、提特價公事包的他,顯得對日子太不積極... 她真的可以跟他步入婚姻嗎?
Thumbnail
小都的日子平平無奇,她對明天沒有太多的企圖心,然而季節交替的步履卻不斷趕著她前進,「幸福」似乎活在社會裡便必須具備某部分條件的成立。 只有中學學歷的貫一、待業中的貫一,每個月要負擔父親療養中心和房租費用的貫一,穿著便宜貨西裝、提特價公事包的他,顯得對日子太不積極... 她真的可以跟他步入婚姻嗎?
Thumbnail
《自轉公轉》顯然是一本談論愛的小說。不同於辻村深月以尖銳的筆觸辯論愛的傲慢與良善,山本文緒則是透過小都與貫一處理關係的各種挫敗,試圖傳達唯有了解到「自轉公轉」才是生活的常態,降低期待值之後,自然能感受到「破鍋自有爛鍋蓋」就是幸福。
Thumbnail
《自轉公轉》顯然是一本談論愛的小說。不同於辻村深月以尖銳的筆觸辯論愛的傲慢與良善,山本文緒則是透過小都與貫一處理關係的各種挫敗,試圖傳達唯有了解到「自轉公轉」才是生活的常態,降低期待值之後,自然能感受到「破鍋自有爛鍋蓋」就是幸福。
Thumbnail
於是山本文緒走了,留下最後一篇屬於現代女人的故事,而被描述的「我們」還好好的,繼續自轉公轉。
Thumbnail
於是山本文緒走了,留下最後一篇屬於現代女人的故事,而被描述的「我們」還好好的,繼續自轉公轉。
Thumbnail
人生中茫然的時刻很多,妳還記得30歲時的煩惱是什麼嗎?
Thumbnail
人生中茫然的時刻很多,妳還記得30歲時的煩惱是什麼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