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獨要聞|澳洲中央土地議會:每座山都有故事(兼看故事之話與畫)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各位俱樂部的朋友大家好,今天由【原獨讀冊】為大家介紹澳洲原住民口述歷史《每座山都有故事》,外加一則歷史上的荼毒,和澳洲原住民繪畫與說故事的短片。同時不忘記向夏天倒數:距離夏至還有22天。
  • 所謂口述歷史:從《每座山都有故事》說起
  • 歷史上的荼毒:世界環境日
  • 短片:澳洲中部沙漠原住民說故事
Source: Vladimir Haltakov/Unsplash

所謂口述歷史:從《每座山都有故事》說起

出版於 2015 年的《每座山都有故事》是一本故事書,講故事的共有 127 人,講的都是他們從小聽聞的故事,關於殖民接觸、屠殺、驅逐、控制的故事。我們稱之為故事書,不是因為這些故事裡有虛構的成分,畢竟「故事有別於歷史」並非原住民的概念。在接觸墾殖殖民者之前,多數原住民族沒有文字,因此也沒有以文字書寫過去(=歷史)的概念。原住民對過去的記憶和理解,全都以故事的形式在個人心中組織,在群體與世代之間流傳。
從這個角度來看
說《每座山都有故事》是故事書
而非口述歷史書
更接近原住民的世界觀

Source: Amazon
2015 年 10 月出版
288 頁電子書/Kindle Edition
促成這本書製作出版的是澳洲中央土地議會(Central Land Council),是北領地南部民選原住民代表管理的聯邦機構,書中收錄的也是這裡的故事。
感興趣的人可以到中央土地議會網站聽取故事錄音,也有文字節錄+錄音的組合。

口述傳統的原住民文化裡不存在「故事」與「歷史」的區別,當然也不會認為「口頭講述」和「文字記載」兩這之間,有何者較為真實、何者較為客觀的問題。正如 Nakao Eki Pacidal 去年一篇文章所提到:
物件就是文化,紀錄就是歷史,這樣的想法並非原住民世界的成立方式。對原住民來說,過去只有一個載體,那就是活人的回憶面對面的口傳,而且每一次都必須由活人講述,由活人聆聽,在每次講述中維繫代代相傳的大體,並隨個人而有細微的變動。這偏差是被人性的溫度所熨貼,是每個口述者活過的痕跡,不能被穩固的文字或逼真的影音所替代。
從這個角度來理解,若是我們將《每座山都有故事》裡的各種故事當作一個穩定的版本——亦即可以被無限次照樣引用,一個字眼一個標點都沒有差錯——我們就徹底錯失原住民世界的故事了。
從外人角度來看,《每座山都有故事》的價值在於關於過去的故事被講述出來。這些故事本來是口述,但透過錄音和轉錄文字而被固定下來,從而成探討原住民相關過去的史料,可為任何人運用,再將原住民寫入(可能依舊是他者觀點的)歷史。
出版口述故事有這樣的風險存在,在如今這個年代卻是不得不然,因為原住民的文化正在迅速流失,有可能死亡殆盡,在這樣的陰影威脅下,記錄成為一種保全工作。正如澳洲中央土地議會一名成員所言:「他們〔書中的故事講述者〕已經很老了,我們在跟時間賽跑,要為後代記錄他們深厚的文化和生態知識。」
事實上,影音或文字記錄相對容易,真正困難的是讓一切依循傳統而被繼承,因為現在原住民傳統領域裡的生活很困難,年輕人口嚴重外流,老人空有清楚的頭腦和記憶,他們的記憶卻沒有接手的對象,才是真正的問題。
說來說去
文化問題依舊是土地問題
文化流失起因於土地流失

歷史上的荼毒:世界環境日

①⑨⑦②|⓪⑥|⓪⑤
由於人類對地球造成巨大的傷害(海洋污染、野生動物瀕危、全球暖化等),聯合國大會於 1972 年 6 月 5 日決議,以每年 6 月 5 日為「世界環境日」,希望喚起大眾的環境意識。
「世界環境日」活動在決議後兩年(1974)首度舉行,此後每年舉辦。
人類對地球環境造成巨大傷害是事實,但此等國際性節日往往藉由「人類」的物種概念,將責任打平攤在世界各地差距極大的人群身上。於是在道德上,赤貧無資源的人群被認為要與過度消費的富裕人群負擔同一環境責任,跟野生動物一樣被剝奪棲地的原住民族,也得跟殖民者擔負同等的環境責任,具體表如原住民自然資源近用權(如狩獵)的限制。
Source: Naja Bertolt Jensen/Unsplash

短片:澳洲中部沙漠原住民說故事

透過有趣的動畫短片認識澳洲原住民的圖畫與故事。
111會員
283內容數
多元不是言語,而是實踐,若你不得其門而入,且讓我們充作你的領路人,踏進原住民族的世界,遇見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學習不同的知識和邏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陪你讀書|何為圓滿——《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如何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並提供了很多關於家庭、工作和自我管理的實用建議。
Thumbnail
avatar
哈斯的採購人生
2024-04-18
讀後日記|<我們要如何才能原諒自己>搖俞 這些女人,總是在身為女兒的時候死去,又在身為母親的時候假活了過來,死去,活過來,死去,活過來。 ——截自<我們要如何才能原諒自己>搖俞 (第十六屆林榮三文學獎 佳作) ———————————————————— 整篇小說,圍繞著「要如何原諒自己」,作者雖然在故事最後給個「已原諒自己」
avatar
靜語
2024-04-09
屏東最奢華的手搖飲【金色魔法紅茶】品嚐世界級莊園茶饗宴│熱飲激推巴黎毒藥拿鐵│珍珠寒天QQ好嚼感│外送飲料隨時隨地享受​這天是個炎熱的午後,公司工讀生妹妹問大家要不要訂飲料,下一秒就秀出新收藏的屏東手搖飲店家「G-COLOUR金色魔法紅茶」! ▼金色魔法紅茶的菜單好漂亮,金色搭配奢華墨綠,質感滿滿~~連飲料取名也很有創意,充滿魔幻魅
Thumbnail
avatar
艾薇到處走
2023-12-03
「讀後感」為什麼我要刪IG帳號|《反脆弱》提到資訊過多造成醫源性損傷話說若干年前,IG在我的同溫層非常盛行。如果有緣識一個人,都會去加對方IG。在公事上我們會交換卡片,在交朋友上就是交換IG。為什麼要放棄用來交朋友的社交卡片?點擊閱讀。
Thumbnail
avatar
心寶
2023-09-21
原來數學要這樣用?!《底層邏輯》讀書心得一「學數學到底有什麼用?作為一個普通人,也要學數學嗎?」 作為一個高中之後數學科目就如同春天的雪山一般,分數雪崩式下滑,甚至還質問過數學老師「學這麼難的數學有什麼用?會加減乘除會算錢就夠了不是嗎?」的人,現在看來,實在錯得離譜。
Thumbnail
avatar
地方老師的雜學社
2023-02-21
茉園讀書筆記--新書介紹<我存A股而不是台股>📚茉園讀書筆記--新書介紹<我存A股而不是台股>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最近上市的新書,是<我存A股而不是台股>。
Thumbnail
avatar
茉園生活隨筆
2022-11-05
療癒師的讀書筆記《如果不能怪罪你,我要如何原諒你?》可不可以不要再談那件事了?十月的第二週,《如果不能怪罪你,我要如何原諒你?》終於要在我的粉絲專頁【療癒師的癒兒日誌】、每個月一次的〔愛說書〕直播裡進行分享了! 其實,我在七月底的時候,就已經收到這本書了。 但是,在「推薦書」的這件事情上,我總是堅持「先把書看完,然後再分享」;而且,在閱讀這類型書籍的時候,我會跟著作者的思路,
Thumbnail
avatar
琦琦/心秩序療癒師
2022-10-05
【菜圓日常】一定要讀書嗎?大家對自己自信點! - 我的創作大多以漫畫和幹圖為主 除了FB粉絲團,也有經營IG、Twitter和部落格 最近剛開設NFT項目和籌備Discord頻道 喜歡我的創作歡迎按讚留言,或追蹤我的社群支持 有任何建議和想說的話,也可以在下面留言互相交流
Thumbnail
avatar
菜圓
2022-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