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鹿林道 Bikepacking 裝備清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朋友看了我的遊記,蠻好奇我這些傢俬是怎麼裝上車的。
趁著記憶還是鮮明的時候,為此次行程作個記錄。
基本上我每次去不同的林道野營都會作些裝備方面的調整。
主要是看那個場地能不能玩焚火台或是打算要煮什麼來吃XD
大部份的數據,尤其是重量都不是很精確,僅憑印象跟體感。
供大家參考看看囉~
全副武裝!
這是這次騎大鹿林道的全副武裝狀態,總車重我並沒有去計算。
Checkpoint SL5 2019版本的官方成車數據是9.6kg (56cm),我的車架是54cm,重量應該相去不遠。
自已在扛車的體感是比扛我的登山車輕啦。
Commencal Meta TR 29 (官方數據L號是14.9kg)。
所以我認為應該是沒有超過這個重量。
以上的數據十分的不精確。我騎車現在連Strava都沒開了,你認為我會去計較我的車子有多重嗎?
話雖說如此,我自已平常騎車時,就會帶部份裝備來當作是訓練。
有時候是為了野炊,更多時候是為了讓自已習慣那個重量。
反正搭配的齒比是48x31T+11-34T。
大多數的地方慢慢龜還是可以騎。
重一點也無妨。
反正我都是騎一些那種公路車進不去,登山車騎不到的莫名奇妙路線,這最適合瓜佛車了~
這是某次騎去雙崎部落然後探砂石車便道的裝備。蟲蛹包很滿,因為裡面放了椅子、小桌子、蜘蛛爐(ST-330)。然後上管袋裡永遠放著濾水袋、工具組、小刀跟砧板。然後去雙崎我是爬新社去的。
接下來就一一介紹我這次帶了什麼吧。
首先是龍頭的區域,我沒有買龍頭包。我之前這裡都是掛睡袋,這次也是放睡袋,但是用的是防水袋裝,但是買的防水袋是輕量化款,所以沒有帶子可以讓我卡在副煞把的地方。因此我就拿了迪卡儂的睡袋外袋,來裝這個防水袋。防水袋裡除了睡袋,還有另一個防水袋放燈具。然後我習慣再掛個熊鈴。這個熊鈴是我還沒進自行車產業時買的,因此那時候就在想也許那天我會去山上騎車,可以把熊趕跑。現在則是用來提醒登山客,注意有車來了
睡袋我是用這個牌子,超好收,又好睡。
睡袋的花紋是可愛的山貓(Lynx)。其實我一開始是用迪卡儂的睡袋。但是去野營二次後,就換掉了。因為兩個原因,一是超難收,收到會翻臉的那種。另一個原因是拉鍊一直卡住啊。本著跟生命有關的東西不能省,就馬上去換這個睡袋啦,收起來超小,而且十秒內就能收好。山貓又可愛啊。
前叉包左右兩邊各是帶了露營椅、充氣睡墊跟備用衣物。這裡我儘量不要裝太重的物品,以免影響控車。
這是這次帶的睡墊,十分的輕便,而且還是self inflation的。帳篷搭好後,就放著,等到要睡時再吹個一二口就好。我之前都是用蛋殼睡墊,但是考量到體積與收納問題,這次也決定升級了。睡起來超爽的。本來還蠻擔心收納的,其實真的收起來,也比想像中好收很多;至少比迪卡儂的睡袋好收(怨念很重…)
Leatherman的小工具也是我必帶的,我多裝一個扣環,需要的時候你就會慶幸身邊有這個小玩意。而小工具組裡最常用到的就是剪刀。我想你不會希望在冷的要死的晚上,要煮泡麵時,不小心把調味料包給撕破灑在帳篷裡吧。
蟲蛹包裡裝的是帳篷,這個我待會再說;另外放的就是爐具跟一切炊事相關的收納袋。我這次有揹背包,考慮到不要影響騎乘,我背包裡放的全是食材、還有雨衣、外套。
這是保冷袋,裡面放了牛排,冷凍義大利麵、三杯杏鮑菇調理包、花椰菜米、奶油(剪牛排要用的)跟兩顆大蒜。
調味料方面,我有帶了橄欖油、海鹽、跟牛排調味料。木砧板跟Opinel的九號刀都能選木材,我也特意都選了橄欖樹;因為我覺得這樣子煮起來會比較好吃
另外我還有帶了手磨咖啡機(Snowpeak),攻頂爐(ST-310)。這次捨蜘蛛爐不用的原因,主要也是收納考量。然後為了不想要浪費濾紙,就用mont.bell的濾網囉。
杯子是某年去歐展拿的。
鍋子我帶了兩個,主要都是用mont.bell的不沾鍋來作為主要的加熱、煎煮用。另一個keith的鍋就是拿來裝食物啦。
當天的晚餐,其實完全沒有在考慮輕量化這件事。還特地帶了個小小鑄鐵鍋來當小小炸鍋用。吃牛排一定要配個蒜頭的啊。餐餐吃泡麵跟乾燥飯也很好,但是沒有感覺啊。
再來是燈具的部份,主力燈具是Lighthouse Micro Flash 燈塔營燈,其實很夠了啊。然後為了氣氛還帶了燈條,結果太短啦。另外頭燈是必備的,晚上去廁所很好用。這次沒用到的是燈是Lumena N9,都拿來當行動電源了。
最後是帳篷的部份,其實帳篷是我打算野營時,最先買的裝備,C/P值很高,用起來也很好用,但是後來慢慢了解他的品牌後。(請google "naturehike msr copy") 這頂帳篷就成為了我很想換,但是又最不急著換的裝備。我心中已經有目標帳篷,接下來就看怎麼入手它了。
最後的部份,我的裝備清單供參考,因為每個人的考量點、玩法不同。
我喜歡騎到目的地後,就開始煮東西,耍廢、放空、閒晃。
而有的人是想要騎更多一些。
不同的行程安排,絕對會影響到你的裝備清單。
我這次就是很任性的想要在大鹿林道吃牛排配義大利麵這樣子。
然後因為這個原因,而去升級/輕量化其他裝備。
其實裝備升級的錢絕對夠去吃上一客好的牛排啊。
但是無論如何,在山上吃牛排就是爽啦。
avatar-img
223會員
222內容數
極度樂觀的悲觀主義者 、自行車上的思考家、中二大叔、日商打工仔、狗派兼頑固台獨份子,這些元素構成了我的思維與價值。 歡迎你的到來,如果我的文字能啟發你的任何想法,並且對你是有幫助的話,那就真的太好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馬許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開始Bikepacking後 便開始研究一些戶外活動的服飾 特別是登山方面與野營相關的 我對於戶外活動的服飾了解的其實並不多 只知道北臉跟很貴的始祖鳥 身邊雖然有不少件Northface的衣物 但是其目的都是為了出差時需要一件功能強大的外套或是背心 來適應國外早晚溫差較大的天氣 最早是從後背包來的
最近開始試著用運動攝影機來記錄一些騎乘的過程 好跟車友分享路況 因為我覺得應該有很多人會覺得瓜佛能騎的地方有限 但是只要有心的話 到處都能找到瓜佛的樂趣 而這次拍攝的地點就是傳說中的秘境 人稱雲的故鄉,南投最後一個秘境的武界部落 當天下著陣雨 天氣算是外拍的最差情況 再加上騎乘的路段算是有點顛簸
開始Bikepacking後 便開始研究一些戶外活動的服飾 特別是登山方面與野營相關的 我對於戶外活動的服飾了解的其實並不多 只知道北臉跟很貴的始祖鳥 身邊雖然有不少件Northface的衣物 但是其目的都是為了出差時需要一件功能強大的外套或是背心 來適應國外早晚溫差較大的天氣 最早是從後背包來的
最近開始試著用運動攝影機來記錄一些騎乘的過程 好跟車友分享路況 因為我覺得應該有很多人會覺得瓜佛能騎的地方有限 但是只要有心的話 到處都能找到瓜佛的樂趣 而這次拍攝的地點就是傳說中的秘境 人稱雲的故鄉,南投最後一個秘境的武界部落 當天下著陣雨 天氣算是外拍的最差情況 再加上騎乘的路段算是有點顛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篇文章適合和我一樣有這些旅行興趣的人❤️ 會在旅行中洗衣服 會住有廚房的住宿 有不厭其煩整理物品的習慣 想要穿的漂亮但又不想帶太多衣服 因為通常在歐洲旅行都是坐大眾運輸走跳,雖然想當背包客,但無法做到,只能盡力精簡行李。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旅遊方式,有些人靠著雙腳走遍天下,而我選擇騎車一路走,畢竟走路太慢,搭車太快,騎車剛好。不一定能上山下海,但還可以浪跡天涯。這是我單車環大陸的啟程紀錄,也摘要了旅途上一些有趣露營經驗。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臺灣北部觀霧地區的大鹿林道,包括林道的由來、各部分的特色、開放自行車與電動輔助自行車進入大鹿林道東線以及遊客需要注意的事項。文章內容詳細描述了大鹿林道的主線、東線和西線路線,以及登山和騎乘活動的行程安排和準備物品。此外,也分享了作者個人的探勘經驗,提供了一些警示和建議。
登山的行前準備總是令我興奮,每日盯著天氣預報,反覆檢查裝備有無闕漏,特別是購入新東西時,總會迫不急待到山上驗證實用性。每回登山都是為下一回預備,因此通常一下山立刻開啟檢討會模式,之後根據討論結果奔向登山用品店,或更新或補齊,再期待下次使用。即使登同一座山,也會因為季節、同伴、當下自身狀況而有不同體驗
Thumbnail
跟隨白沙屯媽祖和山邊媽祖往北港徒步進香,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行李打包,打包前要先思考你是徒步走、走幾天、有車輛可以放行李、還是都自己背在身上,這些會關係到行李內容多寡唷!在此跟大家分享徒步進香必備物品~
07/06/2016 山海中的島與峰—理性與感性   會議及採買之後,我們確定了裝備及背包,也因此我們要重新打包了。   這次的打包,要將帶上山和不帶上山的作最後的確認。 帶上山的又要分裝在攜行袋及大背包中。   登山以來,我分類的分式一向很簡單。 與維生相關的就是要帶上山。 與
Thumbnail
誰說越野背包就要看起來很粗曠 背包除了外型要好看外,實用性也要有 如果想要有一個比較接近正統越野硬耐力的背包,市面上有沒有其它選擇呢??? 答案是有的!!! 我就想跟別人不一樣 一開始菜鳥時期,騎車總是背了很多東西 但是當我們騎車的經驗不斷的累積後 我們就會知道什麼東西可以帶,帶什麼
09/27/2010 白雲 秋月 大霸尖 有多久沒有抬頭看看天上的雲了? 走進大鹿林道的入口,有十九公里的路要走,才會走到大霸尖山的登山口。 押隊走在隊伍的後面,走進林道後,重重的背包背在身上。 我還沒有走過大霸呢,看著眼前的林道,感覺著背包的重量,心中卻開始覺到一個安全感。像是又要回到一
02/16/2009 前言 買了公路車,朋友都說新車要寫個開箱文.沒寫過開箱文.不過今天第一次騎大 稻程發生件事,分享出來,我想應該也算是另類的開箱文吧. ---------------------------------- 登山車騎了四五年了.換公路車的想法一直在心理打轉. 當初騎車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篇文章適合和我一樣有這些旅行興趣的人❤️ 會在旅行中洗衣服 會住有廚房的住宿 有不厭其煩整理物品的習慣 想要穿的漂亮但又不想帶太多衣服 因為通常在歐洲旅行都是坐大眾運輸走跳,雖然想當背包客,但無法做到,只能盡力精簡行李。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旅遊方式,有些人靠著雙腳走遍天下,而我選擇騎車一路走,畢竟走路太慢,搭車太快,騎車剛好。不一定能上山下海,但還可以浪跡天涯。這是我單車環大陸的啟程紀錄,也摘要了旅途上一些有趣露營經驗。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臺灣北部觀霧地區的大鹿林道,包括林道的由來、各部分的特色、開放自行車與電動輔助自行車進入大鹿林道東線以及遊客需要注意的事項。文章內容詳細描述了大鹿林道的主線、東線和西線路線,以及登山和騎乘活動的行程安排和準備物品。此外,也分享了作者個人的探勘經驗,提供了一些警示和建議。
登山的行前準備總是令我興奮,每日盯著天氣預報,反覆檢查裝備有無闕漏,特別是購入新東西時,總會迫不急待到山上驗證實用性。每回登山都是為下一回預備,因此通常一下山立刻開啟檢討會模式,之後根據討論結果奔向登山用品店,或更新或補齊,再期待下次使用。即使登同一座山,也會因為季節、同伴、當下自身狀況而有不同體驗
Thumbnail
跟隨白沙屯媽祖和山邊媽祖往北港徒步進香,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行李打包,打包前要先思考你是徒步走、走幾天、有車輛可以放行李、還是都自己背在身上,這些會關係到行李內容多寡唷!在此跟大家分享徒步進香必備物品~
07/06/2016 山海中的島與峰—理性與感性   會議及採買之後,我們確定了裝備及背包,也因此我們要重新打包了。   這次的打包,要將帶上山和不帶上山的作最後的確認。 帶上山的又要分裝在攜行袋及大背包中。   登山以來,我分類的分式一向很簡單。 與維生相關的就是要帶上山。 與
Thumbnail
誰說越野背包就要看起來很粗曠 背包除了外型要好看外,實用性也要有 如果想要有一個比較接近正統越野硬耐力的背包,市面上有沒有其它選擇呢??? 答案是有的!!! 我就想跟別人不一樣 一開始菜鳥時期,騎車總是背了很多東西 但是當我們騎車的經驗不斷的累積後 我們就會知道什麼東西可以帶,帶什麼
09/27/2010 白雲 秋月 大霸尖 有多久沒有抬頭看看天上的雲了? 走進大鹿林道的入口,有十九公里的路要走,才會走到大霸尖山的登山口。 押隊走在隊伍的後面,走進林道後,重重的背包背在身上。 我還沒有走過大霸呢,看著眼前的林道,感覺著背包的重量,心中卻開始覺到一個安全感。像是又要回到一
02/16/2009 前言 買了公路車,朋友都說新車要寫個開箱文.沒寫過開箱文.不過今天第一次騎大 稻程發生件事,分享出來,我想應該也算是另類的開箱文吧. ---------------------------------- 登山車騎了四五年了.換公路車的想法一直在心理打轉. 當初騎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