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對於那些一個月薪水沒有超過三萬塊的人,真的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活下去的。」有個客人曾這樣對我說過。
出了社會之後,「錢」變的越來越具體,它的轉變不是一瞬間的,是一點一點的滲入,直到抓緊了生活的每個部分。極端點的,甚至蔓延到每個呼吸的間隙之間。有人或許在求學時就已經開始慢慢接受這個現實了,那麼出社會只是給了賺錢一個理所當然的理由而已。 在還沒有畢業的時候,認為出了社會就像是換個牧場繼續生活一樣,並不會有心態上太大的改變,可是剛剛踏入社會的這短短幾個月,那改變連我自己都能察覺出了,不論是看事情的角度或是對待金錢的態度,一切都在朝著以前不曾想像的方向前進著。
當主要的度量衡從「學業」變成了「錢」,22歲(以我自己)先前汲汲營營甚至錙銖必較的紙上數字,在出了社會正式的完完全全可被丟入紙類回收箱,判定成功與否的標準也變成了存摺本最後一行,上限也從100分變成了「沒有極限只有不夠努力」,沒有人在乎你接不接受,最後的那筆尾端的數字,成為了一切參考依據,一個人價值的參考依據。
avatar-img
2會員
7內容數
從事推拿按摩業的紀錄。 在這個行業裏,客人往來,看到的是在這此時當下各種生活著的狀態。對我來說,身體是一個紀錄生活的地方,不論生理心理,牠會為你記下很多被日子和你所遺忘的。而我希望的,就是能去慢慢的讀懂牠所說的,讀懂這個現實社會正在向我說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很多人想靠讀書來翻身,但到了人生下半場才發現徒勞無功。而當你家徒四壁,整天為了錢所煩惱的時候,基本上連選擇下一餐要吃什麼的自由都沒有,更不用說選擇其他東西的自由。 錢,或是說你能動用的價值性訊息交換系統有多龐大,是評估你自由程度的重要基準。我想更詳盡的解釋一下,大多數人印象中讀書比較像是「體制
其實出社會後 體現的不是成績 而是社會大眾的眼光 學歷、經歷、位階、薪資⋯ 根本就不知道實際標準在哪裡 只有工作上的能力才會被看見 我們都還不了解世界怎麼回事 卻已經被搞得身心俱疲了 長大後雖然得到了很多小孩子沒有擁有的特權 可同樣也失去孩童時期很多的東西⋯ 想要保持或偶爾回去那
昨天聽到一句話,蠻有點意境的。 當人們身上的錢,比欲望少一塊時,那就叫做窮;而多一塊錢時,那就是富! 所以標準是因人而不同的。 以前也聽過有人說,一輩子能賺多少錢和能走多少路,都有一定的數字,太早到達額度,那就該回去了,所以不要想一夜爆富,缺多少、賺多少、用多少!步伐不要太快,慢慢走,好好看看
我覺得出社會之後最困難的 好像是去找自己的標準 因為以前的標準是學校給的 範圍就在那裡 離開學校後 可能有人嚮往能力提升 有人追求財富累積 有人關注心靈健康 這些各方各面真的很難拿捏 實際的標準在哪裡 我也是這幾年在想我追求的是什麼 也可能是越想越沒有自己 因為過於偏哪一個項
Thumbnail
發薪日那天心情複雜。這是我第一次真正自食其力,扣掉該負擔的,還剩三萬多一點。看著工資條,盯著那個數字,心裡湧起一股自豪感。這是一個開始,一個自我證明。可是那種欣喜只停留了短短一刻,隨著現實的重擊而消失。我開始算,甚至連不吃不喝,所有錢加起來還不到四萬——瞬間,那股無力感再次襲來,彷彿這一切都是徒勞。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探討了三種不同的職業心態:為收入負責、無償貢獻以及自我實現。透過個人經歷,作者分享瞭如何從單純為薪水工作,轉變為更具價值和意義的職業態度。本文強調了積極承擔責任能夠促進個人成長,以及對社會的貢獻,最終實現職業的全面成功,並不是單純以金錢為唯一標準。
Thumbnail
身為大學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在台北沒有家人,更遑論有台北的房子。我跟大多數的年輕人一樣,剛踏入職場,前兩天剛參與完一檔演出,我說出社會新鮮人面臨的現況,演出完後也被觀眾私下問,「這樣你要怎麼活下去?」 相信我,你能活下去,省一點就好。 這句話很實際,但也很殘忍。
Thumbnail
通膨導致的金錢焦慮,就是生命的根本焦慮。金錢的腐敗,最終走向了倫理的摧毀。
問過一位年輕人,如果一個月只有三萬多塊錢,他會怎麼活? 他說他會很謹慎的計算每一筆支出,絕對不會浪費每一分錢。 而我又很疑惑地問,就算他能活到一百歲,也不過是三萬六千五百個日子!那為什麼沒有很用心地對待每一天呢?他沒有給我答案,甚至連思考都沒有,只是很厭煩地以為,我又在說教了! 我是在說教嗎?
Thumbnail
現實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兩種人,一種是薪水不是很高,但非常節儉,即使月薪3萬,也能存下1萬5。另一種是薪水很高可能月收10萬甚至20萬,但卻存不到錢,入不敷出… 想要有被動收入,讓錢為自己賺錢的第一步就是「你必須先存到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很多人想靠讀書來翻身,但到了人生下半場才發現徒勞無功。而當你家徒四壁,整天為了錢所煩惱的時候,基本上連選擇下一餐要吃什麼的自由都沒有,更不用說選擇其他東西的自由。 錢,或是說你能動用的價值性訊息交換系統有多龐大,是評估你自由程度的重要基準。我想更詳盡的解釋一下,大多數人印象中讀書比較像是「體制
其實出社會後 體現的不是成績 而是社會大眾的眼光 學歷、經歷、位階、薪資⋯ 根本就不知道實際標準在哪裡 只有工作上的能力才會被看見 我們都還不了解世界怎麼回事 卻已經被搞得身心俱疲了 長大後雖然得到了很多小孩子沒有擁有的特權 可同樣也失去孩童時期很多的東西⋯ 想要保持或偶爾回去那
昨天聽到一句話,蠻有點意境的。 當人們身上的錢,比欲望少一塊時,那就叫做窮;而多一塊錢時,那就是富! 所以標準是因人而不同的。 以前也聽過有人說,一輩子能賺多少錢和能走多少路,都有一定的數字,太早到達額度,那就該回去了,所以不要想一夜爆富,缺多少、賺多少、用多少!步伐不要太快,慢慢走,好好看看
我覺得出社會之後最困難的 好像是去找自己的標準 因為以前的標準是學校給的 範圍就在那裡 離開學校後 可能有人嚮往能力提升 有人追求財富累積 有人關注心靈健康 這些各方各面真的很難拿捏 實際的標準在哪裡 我也是這幾年在想我追求的是什麼 也可能是越想越沒有自己 因為過於偏哪一個項
Thumbnail
發薪日那天心情複雜。這是我第一次真正自食其力,扣掉該負擔的,還剩三萬多一點。看著工資條,盯著那個數字,心裡湧起一股自豪感。這是一個開始,一個自我證明。可是那種欣喜只停留了短短一刻,隨著現實的重擊而消失。我開始算,甚至連不吃不喝,所有錢加起來還不到四萬——瞬間,那股無力感再次襲來,彷彿這一切都是徒勞。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探討了三種不同的職業心態:為收入負責、無償貢獻以及自我實現。透過個人經歷,作者分享瞭如何從單純為薪水工作,轉變為更具價值和意義的職業態度。本文強調了積極承擔責任能夠促進個人成長,以及對社會的貢獻,最終實現職業的全面成功,並不是單純以金錢為唯一標準。
Thumbnail
身為大學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在台北沒有家人,更遑論有台北的房子。我跟大多數的年輕人一樣,剛踏入職場,前兩天剛參與完一檔演出,我說出社會新鮮人面臨的現況,演出完後也被觀眾私下問,「這樣你要怎麼活下去?」 相信我,你能活下去,省一點就好。 這句話很實際,但也很殘忍。
Thumbnail
通膨導致的金錢焦慮,就是生命的根本焦慮。金錢的腐敗,最終走向了倫理的摧毀。
問過一位年輕人,如果一個月只有三萬多塊錢,他會怎麼活? 他說他會很謹慎的計算每一筆支出,絕對不會浪費每一分錢。 而我又很疑惑地問,就算他能活到一百歲,也不過是三萬六千五百個日子!那為什麼沒有很用心地對待每一天呢?他沒有給我答案,甚至連思考都沒有,只是很厭煩地以為,我又在說教了! 我是在說教嗎?
Thumbnail
現實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兩種人,一種是薪水不是很高,但非常節儉,即使月薪3萬,也能存下1萬5。另一種是薪水很高可能月收10萬甚至20萬,但卻存不到錢,入不敷出… 想要有被動收入,讓錢為自己賺錢的第一步就是「你必須先存到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