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觀察,大多數的人工作就是為了維持生計,他們常常考慮自己的時間值不值得這樣的薪水,只衡量雇主付的錢和自己的付出是否划算。這無可厚非,因為除非你出生在家財萬貫的家庭,不然要先為個人的溫飽負責,才有辦法享受自由的生活。
我也是過來人,以前總是用一種精打細算的方式在工作。如果我只領這樣的薪水,那我就做這樣的事,那些比我高薪的人,應該承擔更多的事情,而我只要負責好自己的一畝三分田就好。
不知不覺,幾年後我發現,那些願意主動承擔比自己薪水還高得多的任務和責任的人,升遷特別快,獎金特別高,我才發現,原來我的思考方式錯了。我不該為了現在這點薪水斤斤計較,而應該看這件事情能不能給我帶來成長。
英國管理學大師查爾斯·韓第認為,一個人必須同時從事三種工作,分別是有金錢收入的工作、無償的工作和自我實現的工作。當時我聽了有如醍醐灌頂。我該怎麼找到我的無償工作和自我實現的工作呢?這導致現在我不僅僅有本業工作,還有財金講師和方格子的身份,但這是唯一的解法嗎?後來我發現,更適合我的是,結合大師的想法,自創的一個職業三種心態。
每一份工作都有其基本核心價值,要提供給顧客或企業。我以老師這個職業為例,因為我也是講師,所以我明白我的講師費其實只和我是否有來講課有關係。所以,要有收入,我就需要排課,並且實際上課,不能請假缺席或請人代課,否則講師的鐘點費就不會到我的口袋,而是跑到代課老師的戶頭。
因此,在一份工作中,你必須很明白什麼是你賺錢的基本核心價值。老師就是來上課,外送員就是去接單,工程師就是寫程式。這些事情你不做等於沒收入,沒做好就是飯碗不保,這是面對這樣事務的及格線標準,務必達標。
還是以老師這個職業舉例,老師在上課時間準時出現。他可以選擇拿教科書出版社做好的PPT照念,也可以翻開課本請每個同學輪流念一頁,或者用心備課,找各式各樣的補充教材和相關背景知識,構思生動的比喻,然後用心去上課。
兩個老師在這堂課得到的收入是一樣的,但前者幾乎不需投入時間在準備,而後者卻需要花大量無償時間來準備他的有償工時。你覺得誰賺了?誰虧了?
只用經濟效益來衡量,不認真備課的老師肯定是更划算的。但只要我們用局外人的視角,馬上就知道哪一個對社會有貢獻。要是科技進步,可以VR教學,哪一種老師未來會被淘汰?
剛剛講的老師都還是圍繞在他自己的核心飯碗,那就是教學這件事。但當一個老師,可能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更重要的是,可以成為孩子的好榜樣或一種照顧人的情懷,這些和教學上的專業沒有關係,更多的是我常強調的品格或性格型的自我要求目標。
回想過去教過你的老師,是教得非常好讓你印象深刻更多,還是在某一個時刻給予即時的關懷?或是某一個非常認同的價值觀在輸出給你的時候,讓你特別認同並深遠影響?我自己更多是後者。而當老師知道自己因為關懷或堅持當正能量的輸出者影響學生的一輩子,這樣的成就感不是能用錢來衡量的。
我之所以舉老師這個例子,是因為我們曾經都是學生,更能體會有三種不同職業心態的老師,或同時擁有,三種職業心態的老師對我們影響的差別。進而思考自己在工作上是哪一種心態,然後是不是可以,找到一種工作三種心態,他不僅僅是收入增加的密碼,更是工作幸福的密碼。
每一份工作在入職時都有一個合約,當然不可能鉅細靡遺。但是,你在企業中為這份職位負責,一個一直進步和成長的人,薪水跟不上你的成長的速度是常態。
我倒覺得,當你熱愛挑戰並把事情做好,其實不是自虐,而是因為你對自己的期許不僅僅是為了工作收入,你對職業有素養,對自己和對別人有責任心。
一份工作可以是應付心態,也可以無微不至地貼心。當你盡其所能做到最好時,其實是在幫你的老闆或客戶解決問題。
就像學生不需要一個請同學輪流念課文的老師,而是需要降低學習門檻或提供不同於課本的啟發。就像去餐廳用餐,把菜單介紹好和上菜已經不足為奇,貼心到家的服務才會讓你感到驚喜。
這是最高級、最幸福,也可能是最多錢的心態。當你能看見,這世界上有什麼問題,是非你來解決不可,那真的是幸福感爆棚。
在工作上,你會成為公司或整個行業不可或缺的人物。最成功且台灣人最家喻戶曉的就是張忠謀與黃仁勳,他們看到了半導體產業和晶片設計的問題,徒手解決當時的痛點,三十年磨一劍。
最後,總結一下如何擁有和面對一個職業中的三種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