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團體修功德中要忍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佛曆2517 年的功德衣法會辦完之後,下午奶奶回北欖寺之前,會先來指導每一位弟子。當時有一位大哥哥會帶領弟妹們一起拜見奶奶,聆聽極具價值的法義。至於比丘僧團則會到三溪中寺的大雄寶殿去。(那時候我們自己還沒有大雄寶殿,必須要去三溪中寺借大雄寶殿來舉辦法會儀式。)

奶奶指導我們的時候,會坐在現在的忉利天殿附近溪邊草地的椅子上。她注視著每一個人,而大部分都是男孩子。注視過後,她說:「你們現在來跟奶奶一起修功德,而你們每個人都曾經跟奶奶一起修過好幾世的功德了,今世我們才能再在一起。奶奶看著你們,可以看透到過去世,看到現在,也能看到未來。可以進去看到你們每個人的功德,出生帶來了多少功德。但是不管怎樣,都必須要不斷一直修功德。要忍耐,忍耐每一件事情;要不斷奮鬥,在戒與法的範圍中奮鬥。是跟自己的煩惱奮鬥,而不是去和別人打鬥。要奮鬥直到成功為止。」

因為大家從不同的家庭過來,所以她教導要忍耐。她的教導有三部份,亦即:

一、使我們愛佛法、愛功德。光只是這一件事情,就能夠讓我們今世和未來生生世世受益。她要我們天天打坐,不要斷缺,如果心細膩了,就會有力量。她知道我們工作累,心容易粗糙,煩惱也就容易佔據心頭,使彼此感到不耐煩。

二、她教導我們要用智慧工作。有力氣時,就盡量用力氣修功德,沒有力氣時,就要用智慧請很多人來幫忙。事情很多,但是幫忙做事的人卻很少,而參加法會的居士本來就很願意幫忙了,只是不知道可以做些什麼,那就請他們一起來整理法會場地修功德,讓每個人都成為寺院的主人。也就是說,當法會圓滿結束了,就在當天把東西收拾好,要盡量這樣子做,我們才不會累。然後也邀請學弟妹們一起來修功德,假使我們沒有把他們拉到修功德的路上,惡業會拉他們到造惡的路上。

三、要一邊執行工作,一邊想到功德,憶念到體內的透明佛像。然後圓滿地發願,能夠有機會修更多的功德,什麼功德也不要欠缺,不要用身口意去造惡業。

我們一直都這樣做。法會圓滿當天就一起收拾東西,把場地打掃好,再將東西送還到各個寺院或是公家機關,有時候要花上一個禮拜的時間。這就是以前舉辦大法會的方式。

第一次見過奶奶之後,我就在心裡想,要怎樣才能再遇到她。我去聽佛學社的學長們談話,談到有關奶奶在北欖寺的事情,我就很想去「法成就之家」,那是第二棟善知識之家,但是我不知道要怎麼去。

我是曼谷人,生在曼谷,住在曼谷,但我只有住在家裡和去學校,不是個喜歡到處玩的人,不曾去哪裡,都直接去學校,所以還不會去北欖寺。我就只能依靠著聽說佛學社學長們什麼時候要去,我就跟著去,記住公車的路線,後來才能自己去,想要自己常常去法成就之家找奶奶。

p28 大學時期的釋心威法師

p28 大學時期的釋心威法師

從那時候開始,週末我就來佛輪修行中心幫忙,有時候平常的日子也利用上課空檔來幫忙,因為想見奶奶,有時候沒有空檔也翹課挪出時間,就是這樣子。當佛學社的學長們恰好有空要去北欖寺,我就會翹課跟他們一起去。大部分的學長都是女的,要去寺院的時候,他們就會買一些食物,例如甜點之類的,作為伴手禮帶去供養寺院的比丘,而奶奶就住在法成就之家那裡。

我會自動幫忙拿東西,成為提東西的人。然後大概早上十點左右,我們就到北欖寺了,大家會先去拜見奶奶。學長提醒我說,奶奶可以知道別人的心裡在想什麼,所以到了那裡要保持身口意的清淨,不可以吵雜,要注意這些。我聽到這樣的提醒,就非常注意自己的身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ukmanee的沙龍
4會員
219內容數
泰國法身寺是全世界最大的佛教寺院, 而法身寺的導師法勝大師是一位修行有成的長老, 他在知名佛教有線電視節目"夢中夢幼兒園''中自稱是不大老師, 而這個專題便是將法勝大師的禪修開示語錄翻譯成中文, 與全世界的華人分享. 翻譯來源取自於泰語書籍แด่นักรบกล้าแห่งกองทัพธรรม 第26-50的禪修開示卡片
mukmane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6/03
佛曆2543年(西元2000年)10月2日星期一 釋心威法師講述 今晚是誦阿毘曇供養老奶奶,功德圓滿的第十六個夜晚。我要藉此機會開示一下老奶奶的品性,作為各位繼續行善的參考指標。
Thumbnail
2022/06/03
佛曆2543年(西元2000年)10月2日星期一 釋心威法師講述 今晚是誦阿毘曇供養老奶奶,功德圓滿的第十六個夜晚。我要藉此機會開示一下老奶奶的品性,作為各位繼續行善的參考指標。
Thumbnail
2022/06/03
不管任何人來拜見老奶奶,那個人必定會跟自己說:「我真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了,如同在佛法中重新誕生了一般,我這一輩子總算是值得了,因為能夠了解生而為人的目的,能夠知道生命的目標為何,能夠遵照奶奶的指導來自我訓練,使得生命朝向最終的目標前進,也就是圓滿正確地到達法的究竟。」
Thumbnail
2022/06/03
不管任何人來拜見老奶奶,那個人必定會跟自己說:「我真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了,如同在佛法中重新誕生了一般,我這一輩子總算是值得了,因為能夠了解生而為人的目的,能夠知道生命的目標為何,能夠遵照奶奶的指導來自我訓練,使得生命朝向最終的目標前進,也就是圓滿正確地到達法的究竟。」
Thumbnail
2022/06/02
封面的由來......大約佛曆2538年的年中,我得以拍攝老奶奶的雙手。 釋心威 講述
Thumbnail
2022/06/02
封面的由來......大約佛曆2538年的年中,我得以拍攝老奶奶的雙手。 釋心威 講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概是從小,老媽常說: 如果我死後,要記得要好好過日子。 呸呸呸 長大後,深思咀嚼, 我想那背後在說的是「留下來的人,要好好過日子。」 我跟道別的關係,是從母親身上傳承而來的。 - 7/31準備離開照顧我好一陣子的單位, 我婉拒哭哭啼啼的方式,因為若再見面, 我會
Thumbnail
概是從小,老媽常說: 如果我死後,要記得要好好過日子。 呸呸呸 長大後,深思咀嚼, 我想那背後在說的是「留下來的人,要好好過日子。」 我跟道別的關係,是從母親身上傳承而來的。 - 7/31準備離開照顧我好一陣子的單位, 我婉拒哭哭啼啼的方式,因為若再見面, 我會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北港媽祖廟的文章,作者分享了他與母親和神的連結。同時描述了一位牧師對於照顧年邁父母的心境,以及她在廟裡為母親祈求庇佑的感人經歷。作者通過他與母親和神的連結,探討了神的存在對照顧者的幫助。文章中也分享了對於慈悲與關愛的深刻領悟。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北港媽祖廟的文章,作者分享了他與母親和神的連結。同時描述了一位牧師對於照顧年邁父母的心境,以及她在廟裡為母親祈求庇佑的感人經歷。作者通過他與母親和神的連結,探討了神的存在對照顧者的幫助。文章中也分享了對於慈悲與關愛的深刻領悟。
Thumbnail
終生都很精勤,戒律都很精嚴。你們家有沒有一位一直到最後都修的?沒有吧?有,就是很少。所以,「能夠終生修行」是上天賜予、佛祖給的恩德,不是所有人有。這個問題,聽起來有點怕「是不是要終生修行來還?」你如果終生修行,真是撿到了!一般人到老年都在煩,煩平輩、煩晚輩;老朋友一個一個病了、走了
Thumbnail
終生都很精勤,戒律都很精嚴。你們家有沒有一位一直到最後都修的?沒有吧?有,就是很少。所以,「能夠終生修行」是上天賜予、佛祖給的恩德,不是所有人有。這個問題,聽起來有點怕「是不是要終生修行來還?」你如果終生修行,真是撿到了!一般人到老年都在煩,煩平輩、煩晚輩;老朋友一個一個病了、走了
Thumbnail
達摩大師在少林寺住了幾年,將要西歸之前,一日,對門人們說: 「吾西歸之日將近,汝等各抒所得!」 道副說:「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皮。」 總持尼道:「如阿難見妙喜佛國,一見不再見,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肉。」 道育說:「四大本空,五蘊非有,無一法可得。」
Thumbnail
達摩大師在少林寺住了幾年,將要西歸之前,一日,對門人們說: 「吾西歸之日將近,汝等各抒所得!」 道副說:「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皮。」 總持尼道:「如阿難見妙喜佛國,一見不再見,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肉。」 道育說:「四大本空,五蘊非有,無一法可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敍述了母親透過觀世音菩薩的信仰度過人生的困境。同時,也描述母女對過往生活的回憶及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敍述了母親透過觀世音菩薩的信仰度過人生的困境。同時,也描述母女對過往生活的回憶及思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