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分享:跟蹤騷擾防治法上路了!(2022年6月1日施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22年6月1日跟蹤騷擾防治法上路

2022年6月1日跟蹤騷擾防治法上路

前言

近年來跟蹤騷擾案件層出不窮,每年約有八千起跟騷案件,從尾隨接近被害人、寄送物品騷擾被害人,甚而演變出強擄殺害案件,例如:2017年世新女大學生遭前男友反覆騷擾並持刀刺傷、2020年長榮大學女大學生在回家路上慘操強擄殺害案件,這些惡行重大案件引發各界關注,立法院因而推動「跟蹤騷擾防治法」法案,並於今年(2022年)6月1日施行。

  • 資料來源:《跟騷法》6/1上路 告別不當勾勾纏!台北婦幼警察隊公布自保訣竅(2022年5月30日)https://tw.news.yahoo.com/%E8%B7%9F%E9%A8%B7%E6%B3%95-6-1%E4%B8%8A%E8%B7%AF-%E5%91%8A%E5%88%A5%E4%B8%8D%E7%95%B6%E5%8B%BE%E5%8B%BE%E7%BA%8F-%E5%8F%B0%E5%8C%97%E5%A9%A6%E5%B9%BC%E8%AD%A6%E5%AF%9F%E9%9A%8A%E5%85%AC%E5%B8%83%E8%87%AA%E4%BF%9D%E8%A8%A3%E7%AB%85-160000191.html

一、跟蹤騷擾行為的八類行為:

跟蹤騷擾防治法第三條規定了屬於跟騷的八類行為,包括:

  1. 監視、觀察、跟蹤知悉特定人行蹤【監視觀察】
  2. 盯梢、守候、尾隨或其他類似方式接近特定人之住所、居所、學校、工作場所、經常出入或活動之場所。【尾隨接近】
  3. 對特定人為警告、威脅、嘲弄、辱罵、歧視、仇恨、貶抑或其他相類之言語或動作。【歧視貶義】
  4. 電話、傳真、電子通訊、網際網路或其他設備,對特定人進行干擾【通訊騷擾】
  5. 對特定人要求約會、聯絡或為其他追求行為【不當追求】
  6. 對特定人寄送、留置、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寄送物品】
  7. 向特定人告知或出示有害其名譽之訊息或物品【妨害名譽】
  8. 濫用特定人資料或未經其同意,訂購貨品或服務【冒用個資】

二、跟蹤騷擾行為的要件:

根據跟蹤騷擾防治法第三條,除了上述行為區分為八大態樣外,這些行為仍須符合以下要件,才可能構成跟騷行為:

  1. 反覆或持續:這些行為是反覆發生,或是具有持續性。
  2. 違反意願:被害人並不願意遇到及接受該等行為。
  3. 與性或性別有關:例如為了追求或表達愛慕之意等行為。另外,加害人跟蹤騷擾被害人的家人時,即便對被害人家人的行為跟「性或性別無關」,也是跟騷法明文禁止的行為。
  4. 使被害人心生畏怖,足以影響日常生活或社會活動:該等行為造成被害人心理上的恐懼,而影響其正常生活或活動。

三、被害者遇到跟騷行為,該如何處理?

遇到上述跟騷行為並符合四大要件時,受害者應向警察機關報案。根據跟蹤騷擾防治法第4條規定,警察機關受理跟蹤騷擾行為案件,應即開始調查、製作書面紀錄,並告知被害人得行使之權利及服務措施。

當警察調查後,發現有跟騷行為的犯罪嫌疑時,根據跟蹤騷擾防治法第5條,警察機關應該依職權或被害的聲請核發書面告誡給行為人。必要的時候,應該採取適當措施來保護被害人。書面告誡為警告加害人的必要手段,且倘加害人在書面告誡後二年內,再有跟蹤騷擾行為,被害人可以向法院聲請保護令

四、跟蹤騷擾之加害人可能面臨哪些刑責?

依跟騷法第18條及第19條:

  1. 實行跟蹤騷擾行為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需告訴乃論】
    檢察官偵查第一項之罪及司法警察官因調查犯罪情形、蒐集證據,認有調取通信紀錄及通訊使用者資料之必要時,不受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十一條之一第一項所定最重本刑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之限制。)
  2. 攜帶凶器或其他危險物品犯之: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下罰金。【非告訴乃論】
  3. 違反保護令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下罰金。【非告訴乃論】

五、結論

自2022年6月1日起,跟蹤騷擾防治法已經上路,無端監視觀察、尾隨接近、寄送物品等等跟蹤騷擾行為,再也非無法可管,受害者也可依法向警察機關報案,嗣後若加害人仍有跟騷行為時,受害者亦可向法院聲請核發保護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家怡起說法律的沙龍
8會員
22內容數
2022/06/19
在日常生活中常見取得支票的原因例如有:別人開支票來支付價金、借錢給朋友,朋友開支票作為還款時間跟證明,但是,拿到支票就代表一定可以換到現金嗎?以下就簡單跟大家分享支票的時效問題,以及逾越時效的支票用處。
2022/06/19
在日常生活中常見取得支票的原因例如有:別人開支票來支付價金、借錢給朋友,朋友開支票作為還款時間跟證明,但是,拿到支票就代表一定可以換到現金嗎?以下就簡單跟大家分享支票的時效問題,以及逾越時效的支票用處。
2022/05/04
餐廳有締約相對人選擇自由,可以選擇要與何人締約、以何種方式締約等等,然而,米其林公司以秘密客的方式,派遣評鑑員至餐廳用餐,用餐完畢後以其主觀心得用正面詞彙撰寫並出版《米其林指南》,係米其林公司之言論與出版自由,應受憲法之保障,縱使以匿名用餐之手段,並無侵害餐廳隻商譽、營業自由。
Thumbnail
2022/05/04
餐廳有締約相對人選擇自由,可以選擇要與何人締約、以何種方式締約等等,然而,米其林公司以秘密客的方式,派遣評鑑員至餐廳用餐,用餐完畢後以其主觀心得用正面詞彙撰寫並出版《米其林指南》,係米其林公司之言論與出版自由,應受憲法之保障,縱使以匿名用餐之手段,並無侵害餐廳隻商譽、營業自由。
Thumbnail
2022/04/12
民眾給予餐廳一顆星或是負評,事實陳述的評論,若為真實或經合理查證可信為真實者,不構成誹謗罪、侵權行為;而意見表達的評論,如為善意發表言論,及所評價之內容為可受公評之事,該評論內容仍應受言論自由的保障,不構成誹謗罪及民事侵權行為。
Thumbnail
2022/04/12
民眾給予餐廳一顆星或是負評,事實陳述的評論,若為真實或經合理查證可信為真實者,不構成誹謗罪、侵權行為;而意見表達的評論,如為善意發表言論,及所評價之內容為可受公評之事,該評論內容仍應受言論自由的保障,不構成誹謗罪及民事侵權行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被性騷擾報可以報警嗎?報警有用嗎?有甚麼法律手段能保護自己?社會上總是會發生跟蹤騷擾的問題,以往法律都要等到憾事發生才能保護受害人,通常都為時已晚,但現在我們有更多元的解決方式了!
Thumbnail
被性騷擾報可以報警嗎?報警有用嗎?有甚麼法律手段能保護自己?社會上總是會發生跟蹤騷擾的問題,以往法律都要等到憾事發生才能保護受害人,通常都為時已晚,但現在我們有更多元的解決方式了!
Thumbnail
「跟蹤騷擾」這個問題不僅讓許多女性擔憂,也困擾著執法機構。在過去,因缺乏相應的法律規範,類似事件不斷發生,卻難以有效制止。即使《跟騷法》上路後,案件數量有所減少,但犯罪分子的手法變得更加狡猾、隱匿。在這樣的情況下,公眾往往無法確定自己是否正在受到「跟蹤」。因此,誠品徵信社結合過去的案例經驗,特別整理
Thumbnail
「跟蹤騷擾」這個問題不僅讓許多女性擔憂,也困擾著執法機構。在過去,因缺乏相應的法律規範,類似事件不斷發生,卻難以有效制止。即使《跟騷法》上路後,案件數量有所減少,但犯罪分子的手法變得更加狡猾、隱匿。在這樣的情況下,公眾往往無法確定自己是否正在受到「跟蹤」。因此,誠品徵信社結合過去的案例經驗,特別整理
Thumbnail
跟騷法還沒施行前,有些騷擾情形確實是現行法律(如家庭暴力防治法、性騷擾防治法、社會秩序維護法)難以處理的範圍。 「家庭暴力防治法」中的保護令規定,只限於家庭成員,至多包括了現有或曾有同居關係的「同居者」;但許多跟騷行為人和被害人間可能並不相識,或跟騷行為人是單方面追求被害人⋯⋯
Thumbnail
跟騷法還沒施行前,有些騷擾情形確實是現行法律(如家庭暴力防治法、性騷擾防治法、社會秩序維護法)難以處理的範圍。 「家庭暴力防治法」中的保護令規定,只限於家庭成員,至多包括了現有或曾有同居關係的「同居者」;但許多跟騷行為人和被害人間可能並不相識,或跟騷行為人是單方面追求被害人⋯⋯
Thumbnail
「跟蹤騷擾防制法」自2022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至今已滿一年。截至今(2023)年4月底,內政部警政署公布已受理2,724件跟騷案件,其中被害人為女性者佔約九成,跟騷行為態樣前三名則為通訊騷擾、盯梢尾隨及監視觀察。 另外,曾「書面告誡」加害人的案件有1,988件,此立法是參考日本實務研究⋯⋯
Thumbnail
「跟蹤騷擾防制法」自2022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至今已滿一年。截至今(2023)年4月底,內政部警政署公布已受理2,724件跟騷案件,其中被害人為女性者佔約九成,跟騷行為態樣前三名則為通訊騷擾、盯梢尾隨及監視觀察。 另外,曾「書面告誡」加害人的案件有1,988件,此立法是參考日本實務研究⋯⋯
Thumbnail
民國111年6月1日我國《跟蹤騷擾防制法》正式實施,許多遭受威脅的被害者終於求救有路。對此,多年催生跟騷法與提供被害人服務的現代婦女基金會,與臺北巿政府警察局共同於跟騷法施行一周年前夕舉辦記者會,發布一年來的觀察及實務成果,期盼鼓勵更多跟騷被害人勇敢對外尋求支持,重獲安全、自在有尊嚴的生活。
Thumbnail
民國111年6月1日我國《跟蹤騷擾防制法》正式實施,許多遭受威脅的被害者終於求救有路。對此,多年催生跟騷法與提供被害人服務的現代婦女基金會,與臺北巿政府警察局共同於跟騷法施行一周年前夕舉辦記者會,發布一年來的觀察及實務成果,期盼鼓勵更多跟騷被害人勇敢對外尋求支持,重獲安全、自在有尊嚴的生活。
Thumbnail
《跟蹤騷擾防制法》自今年6月1日上路以來,光是6月單月就受理394件跟騷案件,截至7月31日為止共受理685件跟騷案件,其中九成的受害者為女性,又以運用網路及數位工具的數位跟蹤騷擾佔大宗,因此現代婦女基金會8月10日召開記者會,公布數位騷擾的四大共通性......
Thumbnail
《跟蹤騷擾防制法》自今年6月1日上路以來,光是6月單月就受理394件跟騷案件,截至7月31日為止共受理685件跟騷案件,其中九成的受害者為女性,又以運用網路及數位工具的數位跟蹤騷擾佔大宗,因此現代婦女基金會8月10日召開記者會,公布數位騷擾的四大共通性......
Thumbnail
分手,無法停止前任的糾纏;拒絕,不能阻止追求者的騷擾。前任、追求者,一直不讓我回歸正常的生活,請問我該怎麼辦才好?本文以下將介紹2022年6月上路的跟蹤騷擾防制法(下稱本法)。
Thumbnail
分手,無法停止前任的糾纏;拒絕,不能阻止追求者的騷擾。前任、追求者,一直不讓我回歸正常的生活,請問我該怎麼辦才好?本文以下將介紹2022年6月上路的跟蹤騷擾防制法(下稱本法)。
Thumbnail
自2022年6月1日起,跟蹤騷擾防治法已經上路,無端監視觀察、尾隨接近、寄送物品等等跟蹤騷擾行為,再也非無法可管,受害者也可依法向警察機關報案,嗣後若加害人仍有跟騷行為時,受害者亦可向法院聲請核發保護令。
Thumbnail
自2022年6月1日起,跟蹤騷擾防治法已經上路,無端監視觀察、尾隨接近、寄送物品等等跟蹤騷擾行為,再也非無法可管,受害者也可依法向警察機關報案,嗣後若加害人仍有跟騷行為時,受害者亦可向法院聲請核發保護令。
Thumbnail
跟騷法目前總共有23條規定,其中比較值得注意的,是跟騷法針對的8項行為,若對方涉及跟騷法所規範的行為,警方受理後應展開調查,認為對方有犯罪嫌疑時給予嫌犯書面警告,並提供受害者保護措施,在書面通知後兩年內再犯,警方可協助當事人向法院申請保護令,以保護令來規範限制對方越矩的行為。而跟騷法所規定的八項行為
Thumbnail
跟騷法目前總共有23條規定,其中比較值得注意的,是跟騷法針對的8項行為,若對方涉及跟騷法所規範的行為,警方受理後應展開調查,認為對方有犯罪嫌疑時給予嫌犯書面警告,並提供受害者保護措施,在書面通知後兩年內再犯,警方可協助當事人向法院申請保護令,以保護令來規範限制對方越矩的行為。而跟騷法所規定的八項行為
Thumbnail
由於數位網路發達,透過數位方式進行跟蹤騷擾的樣態越來越多,根據報導日本眾議院全體會議5/18表決通過「跟蹤狂管制法」修法,新增禁止未經被害人同意,擅用全球定位系統(GPS)等方式取得對方所在位置等行為,也擴大禁止跟蹤狂出沒場所,相關修法內容將於今年8月前分階段實施。
Thumbnail
由於數位網路發達,透過數位方式進行跟蹤騷擾的樣態越來越多,根據報導日本眾議院全體會議5/18表決通過「跟蹤狂管制法」修法,新增禁止未經被害人同意,擅用全球定位系統(GPS)等方式取得對方所在位置等行為,也擴大禁止跟蹤狂出沒場所,相關修法內容將於今年8月前分階段實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