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支票時效是多久?過期的支票還有用嗎?

民事案件:支票時效是多久?過期的支票還有用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言

在日常生活中常見取得支票的原因例如有:別人開支票來支付價金、借錢給朋友,朋友開支票作為還款時間跟證明,但是,拿到支票就代表一定可以換到現金嗎?近日有一名網友分享,他在老家挖出好幾張面額1萬多元的支票,年份距今有64年的歷史,讓他好奇是否還能換錢?答案當然是:不行!以下就簡單跟大家分享支票的時效問題,以及逾越時效的支票用處。
(資料來源:老家挖64年前支票!網換算面額驚呆https://www.msn.com/zh-tw/news/living/%E8%80%81%E5%AE%B6%E6%8C%9664%E5%B9%B4%E5%89%8D%E6%94%AF%E7%A5%A8-%E7%B6%B2%E6%8F%9B%E7%AE%97%E9%9D%A2%E9%A1%8D%E9%A9%9A%E5%91%86/ar-AAYcirp?ocid=winp1taskbar&cvid=ce06f9920fc9481eb10026169b5c7a0e)



支票是見票即付性質,具有代替現金的功能,因此衍生出即期支票與遠期支票的概念

按票據法第128條規定:「(第1項)支票限於見票即付,有相反之記載者,其記載無效。(第2項)支票在票載發票日前,執票人不得為付款之提示。」,也就是說執票人在支票發票日這天可以立即去兌現,因此衍生出即期支票與遠期支票的概念:

  1. 即期支票:發票日期和實際開立支票日期是一致的,執票人拿到即期支票就可以馬上去銀行請求兌現。
    (用來代替現金,不用帶著一卡皮箱的錢,只需要一張支票就可以支付價金)
  2. 遠期支票:發票日期是記載未來的日期,與實際開立支票的日期不同,執票人拿到遠期支票需等到支票所記載的發票日這天才可以去請求銀行兌現。
    (例如用來約定借款的還款時間為支票發票日這天、還款金額是支票金額)



執票人要向付款銀行兌現時要注意發票地跟付款地

一、執票人應在付款提示期限內向付款銀行兌現,逾期者銀行可以拒絕付款(退票)

  • 按票據法第130條規定:「支票之執票人,應於左列期限內,為付款之提示:一、發票地與付款地在同一省(市)區內者,發票日後七日內。二、發票地與付款地不在同一省(市)區內者,發票日後十五日內。三、發票地在國外,付款地在國內者,發票日後二個月內。」。
    (注意:中間之例假日也要列入計算喔!)
  • 票據法第132條規定:「執票人不於第一百三十條所定期限內為付款之提示,或不於拒絕付款日或其後五日內請求作成拒絕證書者,對於發票人以外之前手,喪失追索權。」。

二、逾期被付款銀行退票時,(在支票權利時效內)執票人仍可向發票人提示請求付款

如果不小心逾期沒有在付款提示期限內向付款銀行兌現怎麼辦?按票據法第134條規定:「發票人雖於提示期限經過後,對於執票人仍負責任。但執票人怠於提示,致使發票人受損失時,應負賠償之責,其賠償金額,不得超過票面金額。」,執票人還是可以直接向發票人提示支票請求付款。
(備註:如果發票人不付款,執票人可以聲請支付命令)



支票權利時效:一年

一、票據權利的消滅時效:自發票日起算一年

按票據法第22條第1項規定:「票據上之權利,對匯票承兌人及本票發票人,自到期日起算;見票即付之本票,自發票日起算;三年間不行使,因時效而消滅。對支票發票人自發票日起算,一年間不行使,因時效而消滅。」,所以當執票人拿著超過一年的支票向發票人提示請求付款時,發票人是可以拒絕付款的。

二、逾越請求權時效的支票用處:

如同前面所講,支票是具有代替現金的支付工具,日常生活中取得支票都是有原因的(例如:買賣、借款),所以就算支票逾越了1年的請求權時效,執票人仍然可以拿這張支票作為訴訟證據之一來說明雙方原本的債務關係(例如:買賣、借貸),說服法官判對方還錢。

結論

法律有一句名言:法律不保護讓自己權利睡著的人,因而法律設有權利消滅時效制度。又因支票作為支付工具容易輾轉流通涉及數人更應迅速行使票據權利為妥,故票據法特別設計短期消滅時效,所以執票人取得支票務必注意支票發票日時間,記得趕緊去付款銀行兌現,千萬別讓你的權利睡著了!


avatar-img
大家怡起說法律的沙龍
8會員
22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自2022年6月1日起,跟蹤騷擾防治法已經上路,無端監視觀察、尾隨接近、寄送物品等等跟蹤騷擾行為,再也非無法可管,受害者也可依法向警察機關報案,嗣後若加害人仍有跟騷行為時,受害者亦可向法院聲請核發保護令。
餐廳有締約相對人選擇自由,可以選擇要與何人締約、以何種方式締約等等,然而,米其林公司以秘密客的方式,派遣評鑑員至餐廳用餐,用餐完畢後以其主觀心得用正面詞彙撰寫並出版《米其林指南》,係米其林公司之言論與出版自由,應受憲法之保障,縱使以匿名用餐之手段,並無侵害餐廳隻商譽、營業自由。
民眾給予餐廳一顆星或是負評,事實陳述的評論,若為真實或經合理查證可信為真實者,不構成誹謗罪、侵權行為;而意見表達的評論,如為善意發表言論,及所評價之內容為可受公評之事,該評論內容仍應受言論自由的保障,不構成誹謗罪及民事侵權行為。
現今補習班開班型態已從傳統固定時間班別轉變為多元化之教學模式,例如:線上教學、授課錄影等方式替代面授教學,但是傳統的補習班退費機制套用在雲端課程在解釋上就容易會出現退費爭議,以下就用最近發生的案例來跟大家分享消費者保護法有關定型化契約的概念以及各縣市短期補習班管理規則。
以人肉佔車位的行為已經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第78條,檢警機關取締後,得處以新台幣300元之罰鍰。然而,如若駕駛人不願報警,而欲以踩空擋催油門等等的方式逼違法佔位者離開,反而易造成雙方間的碰撞及糾紛,因此不建議以此等方式為之。
前言: 許多人在開(騎)車時,偶爾會心癢癢忍不住想稍微看一下手機訊息、看一眼時間、查一下地圖或資料甚至是外送員接個訂單等等,雖為大眾行車安全著想,希望大家都能停好車再滑手機,但有些情況必須即時接受資訊時,到底在什麼狀況下使用手機會被開罰?又有哪些時候是合法使用呢?以下就跟大家小小分享。
自2022年6月1日起,跟蹤騷擾防治法已經上路,無端監視觀察、尾隨接近、寄送物品等等跟蹤騷擾行為,再也非無法可管,受害者也可依法向警察機關報案,嗣後若加害人仍有跟騷行為時,受害者亦可向法院聲請核發保護令。
餐廳有締約相對人選擇自由,可以選擇要與何人締約、以何種方式締約等等,然而,米其林公司以秘密客的方式,派遣評鑑員至餐廳用餐,用餐完畢後以其主觀心得用正面詞彙撰寫並出版《米其林指南》,係米其林公司之言論與出版自由,應受憲法之保障,縱使以匿名用餐之手段,並無侵害餐廳隻商譽、營業自由。
民眾給予餐廳一顆星或是負評,事實陳述的評論,若為真實或經合理查證可信為真實者,不構成誹謗罪、侵權行為;而意見表達的評論,如為善意發表言論,及所評價之內容為可受公評之事,該評論內容仍應受言論自由的保障,不構成誹謗罪及民事侵權行為。
現今補習班開班型態已從傳統固定時間班別轉變為多元化之教學模式,例如:線上教學、授課錄影等方式替代面授教學,但是傳統的補習班退費機制套用在雲端課程在解釋上就容易會出現退費爭議,以下就用最近發生的案例來跟大家分享消費者保護法有關定型化契約的概念以及各縣市短期補習班管理規則。
以人肉佔車位的行為已經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第78條,檢警機關取締後,得處以新台幣300元之罰鍰。然而,如若駕駛人不願報警,而欲以踩空擋催油門等等的方式逼違法佔位者離開,反而易造成雙方間的碰撞及糾紛,因此不建議以此等方式為之。
前言: 許多人在開(騎)車時,偶爾會心癢癢忍不住想稍微看一下手機訊息、看一眼時間、查一下地圖或資料甚至是外送員接個訂單等等,雖為大眾行車安全著想,希望大家都能停好車再滑手機,但有些情況必須即時接受資訊時,到底在什麼狀況下使用手機會被開罰?又有哪些時候是合法使用呢?以下就跟大家小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