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我的閱讀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偶然在網上看到一個叫「交替閱讀法」的閱讀方法。

這閱讀法的大意是,不要在一個時期只看一本書,而是同時間看幾種不同類別的書藉,文中還教人每本書只閱讀五頁,就換過另一本書。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閱讀更有成功感,因為對一個初閱讀的人來說,目標是閱讀完一本書,然而,當看到書本這麼厚,就覺得這個目標有點難矩。

但是,如果將目標換成每天只讀五頁,這就很容易成功,成就感可以讓我們持續的閱讀下去。

為何要轉換不同類別的書呢?

試想,如果那本書不是你感興趣的書藉,要你持讀的閱讀,是有點痛苦的。

我個人的閱讀興趣是看小說,但因為出自想讓自己學習成長,我跨出舒適圈,去讀一些自我成長的書藉,我很記得我讀的第一本是關於習慣模式的書藉《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對當時的我來是有點難以閱讀,有點悶,讀來不那麼暢快,每天都在逼自己讀一點。

後來,因為買了很多書,對每本書都有興趣,我往往在還未閱讀完一本書,就會看另一本書,又因為懶惰,我會在客廳放一本書,房間放一本書,方便隨手就能拿到書看,而上街就會看電子書,因為比較輕便。

誤打誤撞的,原來我一直都用著交替閱讀法,而且發現這種方法能讓閱讀保持趣味性。

比較艱深的書,我會在早上閱讀,因為這時腦袋最為清醒,能將這些內容很好的理解。平常中午或在顧孩子時,會看一些輕鬆的書,如自傳和小說。晚間很累時,就會閱讀心靈書藉,心靈書藉的語調都是很輕柔及撫慰人心,能將一整天遇到的煩惱解開,而且常常讀著讀著就會很想睡,絕對是失眠者佳品。

同時閱讀不同的類別的書藉,會有什麼好處?

你對書本內容的趣味性和好奇心會延續,因為在讀了少許內容後,你必須要停止閱讀,而去閱讀其他的書藉,這樣,你對書中的內容不容易產生沉悶或生厭。而且,常常切換不同的語感,不同的內容,腦袋更容易吸收,不會產生怠倦感。

我亦聽過有些人反映,不能同時閱讀超過一本書,因為會對內容產生混淆。所以,我建議在選書時,記得選一些完全不同的類別。例如同一時間,不會看兩本小說,不會看兩本心理書藉,儘量挑選不同的類別,這就不容易有內容的混淆。

另外,與大家分享一些我的閱讀心法。

不要在意讀了多少本書

剛開始閱讀的人,看到閱讀分享群組,常常看到有些人分享兩天讀完一本書,一年讀54本之類的分享文,可能對閱讀新手來說會覺得很挫敗,為何我一年只讀了十本書?

一直覺得,閱讀是一項非常個人的自我修養,每個人閱讀的習慣,閱讀目的都不盡相同,真的無須比較或作一種心理競賽。

有些人更會設定目標,要讀完多少本書。對我而言我從來不設定自己要讀多少本書,剛剛算了一下,我2021年讀了約20本書。有些小說類是一冊有四本或三本,還有很多讀到一半就沒有再讀下去的書。

閱讀最重要的是,你從書中得到了什麼?你享受閱讀的過程嗎?如果只為追趕進度,閱讀會不會成為了你的負擔呢?

為什麼會說這些呢?因為我也曾經在追趕閱讀,剛開始寫作時,我以寫書評為主,希望能在一星期寫一篇,所以總希望能在期限內看完一本書,後來發現成為了一種焦慮,幸好,我最後放棄了寫書評,將閱讀變為了一種消閑與更深層次的自我學習。

不要覺得必須把一本書的內容全部吸收

在閱讀一些跨出舒適圈的讀物時,或者第一次接觸的書藉時,有很多專有名詞是看不懂的,例如在我看《科學證實你想的會成真》這本書有大量的腦部化學物的專有名詞,我讀的時候猶如在霧裏看花,雲裏霧裏,我曾試過要搞懂這些名詞,卡住了很久,最後我還是放棄了,之後終於將書看完,雖然看不懂細節,但我還是明白書中想傳達的大意。

很多時在看學習類的書藉時,我們會做筆記,不明白的地方會重複看幾遍,直到搞明白為止,又或者覺得書中所有的想法、做法、觀念等都非常有用,很怕有遺漏的一一記下,怕錯過了這麼有價值的內容。

但是,原來我們的腦袋是有記憶容量的限制,每天能記下的東西有限,不能將所有的東西都塞進腦袋。

因此,在一本書中,只要記下最印象深刻的幾點就可以了。因為,我們還可以在其他的書本中再次看到相同的觀點。

我閱讀另一個重要的方法是「主題閱讀」

主題閱題的意思就是在一段時間內,看同一類的書藉,例如有一段時間,我一直在看自我成長類的書藉,在看第一本時,會發現有大量的觀點對我而言是很新的,很有助益的,但是當看到第三、四本時,就會發現這些觀點會一再重復的出現。

這是不是同一個主題的書只能看一本就夠嗎?並不是,而是主題閱讀的目的,就是深化我們閱讀的知識,能橫向與縱向的將該主題理解得更為更深。

我比較有印像兩本非常類同的自我成長書藉是《大器可以晚成》和《黑馬思維》,兩本書都是在講自我實現,卻從不同的角度切入。

《大器可以晚成》是從上了年紀的人還可以追求理想嗎?

《黑馬思維》是你對現在的工作或生活滿意嗎?

內容有很多相似卻又有不同,卻讓我對這個主題的理解有了非常深刻的記憶。

這就是主題閱讀的好處。

不同的閱讀目的,可以有不同的閱讀速度

關於閱讀速度的討論,究竟看書快還是看得慢好呢?

我覺得這要視閱讀的目的,例如同樣看小說,如果只是為了消閒娛樂,可以看得很快。但如果是為了研究寫作手法,則會看得很慢。

我以前看小說超級快,一本十萬字的書,一天就可以看完。因為我只追劇情,不太留意作者怎樣寫。

後來到自己要寫小說時,總覺得已經看了十幾年的小說,要寫一本有多難,結果是腦袋常常處於當機狀態,完全想不到怎樣描寫,這時才發現,我因為讀得太快,根本沒有留意作者怎樣描寫和舖陳。現在,我看得最慢的書就是小說,因為我要學習研究。反而,其他類型的書藉只是吸收知識,不用留意句法,反而看得很快。

所以閱讀速度也是因個人的閱讀需求而定,沒什麼快與慢之說。



多寫閱讀筆記

讀完書,寫一篇閱讀心得,絕對是非常得益,因為閱讀是輸入,知識到了腦袋,就這樣存放著,有時雜亂無章,有時很快會忘記。

寫作閱讀筆記,就是整理腦袋內吸收到的知識經過整理再輸出,記憶會更加鮮明。我常常看回自己的閱讀筆記,久遠的記憶就會被喚出來。

以前我一想到寫閱讀筆記就很頭痛,因為網上大神寫的筆記實在太精彩又詳盡了,根本看了就像將一本書的精華都全部吸收了,已經不需要買書了(誤⋯⋯)

然而,要我寫這樣的閱讀筆記,可以說是非常的困難,因為我讀書不會一直做筆記。後來發懶的我,決定只寫感受為主,和閱讀中覺得最印刻和最受用的幾點,而我最希望的,還是因為想讀者看了我的推薦,而去找這本書看,而不是覺得已經滿滿的受用。

親手抄寫

不知道大家還會不會記下美妙或精警的句子。我喜歡抄下一些喜歡的文句,雖然電子書很方便畫線,但我還是喜歡手抄下一些句子,收集在一本美美的筆記本中。

然後發現,用手抄寫一些一直看不明白句子時,忽然間就會明白這個句子的意思,這是很神奇的一剎,猶如醍醐灌頂。後來讀了一些書,發現了手抄的好處,這是因為是在同一時間,用了手眼腦幾個感官,極度專注的在做同一件事,所以就忽然間通達了。所以長年抄佛經的,也是有這樣的用處。

閱讀經典

忘記看了哪一本,還是很多本關於如何閱讀的書,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點一直重覆,就是請剛開始閱讀的朋友,去閱讀經典,不要只看最新和暢銷。

這一點對我而言非常的重要,所以我一直慬記至今,畢竟時間有限,書海無限,選書真的很重要。

一本書能經過時間的洗禮,成為經典,必定有其值得學習與魅力,我近年的轉看的比較多的是文學經典,確實在寫作上真的有很大的助益。

到底應該將書看完,還是果斷放棄?

在看教人閱讀的書藉時,常有這樣一個問題,當遇到一本很難讀的書時,到底應該讀下去,還是中途放棄呢?

我讀過兩種說法,一是請堅持讀下去,因為如果每次都讀到艱深的地方就不讀下去,第一是無法跨出舒適圈,第二是以後每遇到讀不懂的就很容易放棄。

第二種說法是,果斷放棄,不適合就不要勉強,還有很多書在等著,而且時間寶貴。

我認為這兩種說法都合理,關鍵在於閱讀的年資。

第一種說法,是給剛開始閱讀的朋友,如果一開始便常常無法閱讀完一本書,很容易有挫敗感,就會常常的放棄,不願意學習新的事物。

第二種說法更像給一些已有一定閱讀習慣的人,這類人已能分辨出什麼適合自己閱讀什麼不適合,什麼是好書,什麼是雷書,所以如果覺得不好的書,就算在別人盛讚不已,也不要勉強去讀完。

以上純粹是我個閱讀的一些分享,每個人閱讀的方法和目的都不同,找到最舒適最合自己的閱讀習慣就好,最重要的還是能從閱讀中有所得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小太陽-avatar-img
2023/08/31
感謝分享 很棒的閱讀方式
淡淡晴空-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31
小太陽 不客氣~
晏姊莎曼莎-avatar-img
2022/06/17
我也是會同一個時候看好多本書,這跟蔡格尼效應有關係
淡淡晴空-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6/19
原來如此~
淡淡晴空-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6/14
對啊~
深邃月光-avatar-img
2022/06/11
小說的確要慢慢看,以學習作者的鋪陳技巧!
avatar-img
七里浮香
87會員
120內容數
分享我的閱讀心得。閱讀類型大多是:小說、育兒、自我成長、經濟、歷史、成功學、寫作教學、身心靈等等。不過閱讀速度緩慢,也不一定每一本都寫讀後心得,這裏只分享讀過覺得好的才寫下來。
七里浮香的其他內容
2025/03/07
《仙台有樹》在你夜歸時 為你留下一盞燈 《仙台有樹》由鄧為和向涵之主演,男主角在《長相思》認識,非常喜歡,女主角完全不認識。 鄧為在《長相思》第一季中,受到矚目,但到第二季因為角色被明顯弱他,有幾場重要的戲,演技也被批評得體無完膚。
Thumbnail
2025/03/07
《仙台有樹》在你夜歸時 為你留下一盞燈 《仙台有樹》由鄧為和向涵之主演,男主角在《長相思》認識,非常喜歡,女主角完全不認識。 鄧為在《長相思》第一季中,受到矚目,但到第二季因為角色被明顯弱他,有幾場重要的戲,演技也被批評得體無完膚。
Thumbnail
2024/12/17
上兩個星期不停被這套劇的短片洗板,洗到我都知道大部分劇情了,本來想著等播完再看,畢竟追ON 檔的劇真的很辛苦,可是不停被爆雷後,真的無法不追了。 一連看了四集,最近的新播的兩集先忍住,聽說第六集停在一個非常抓心的點上,那我就不看了。 剛開始留意是板上的網友說是中國霸道總裁的精緻高級版。 看了幾
Thumbnail
2024/12/17
上兩個星期不停被這套劇的短片洗板,洗到我都知道大部分劇情了,本來想著等播完再看,畢竟追ON 檔的劇真的很辛苦,可是不停被爆雷後,真的無法不追了。 一連看了四集,最近的新播的兩集先忍住,聽說第六集停在一個非常抓心的點上,那我就不看了。 剛開始留意是板上的網友說是中國霸道總裁的精緻高級版。 看了幾
Thumbnail
2024/12/13
這幾天不期然的一直看到這個討論,忍不住想分享一下。 我從小就喜歡看小說,後來在中學也嘗試了寫小說,那時的寫作教學資源是沒有的,寫小說完全是自己探索,當然我也不知道有寫大綱這回事。 所以,寫的小說往往寫了個開章,就無法寫下去。 後來真正開始寫小說,大概是在2018年,寫了好多部都繼續爛尾,因為沒
Thumbnail
2024/12/13
這幾天不期然的一直看到這個討論,忍不住想分享一下。 我從小就喜歡看小說,後來在中學也嘗試了寫小說,那時的寫作教學資源是沒有的,寫小說完全是自己探索,當然我也不知道有寫大綱這回事。 所以,寫的小說往往寫了個開章,就無法寫下去。 後來真正開始寫小說,大概是在2018年,寫了好多部都繼續爛尾,因為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段時間意識到自己想讀的東西很多,但時間常常太少,於是刻意研究了一些關於閱讀方法的書籍來提升自己的閱讀效率。在這之中,《如何閱讀一本書》給了我許多的啟發。
Thumbnail
這段時間意識到自己想讀的東西很多,但時間常常太少,於是刻意研究了一些關於閱讀方法的書籍來提升自己的閱讀效率。在這之中,《如何閱讀一本書》給了我許多的啟發。
Thumbnail
約莫一個月前,我開始參加了人生第一場讀書會,每週都會分享一本書, 也可以聽聽別人怎麼說。 有一次被問到「大家都怎麼閱讀」 我覺得是很棒的問題~ 當然,如何閱讀這件事本身沒有標準答案,我也嘗試過許多方法, 以下是我自己的閱讀方式,提供給大家參考: 【1.同時看很多本書】 自從用了電子書閱讀器,看書時間
Thumbnail
約莫一個月前,我開始參加了人生第一場讀書會,每週都會分享一本書, 也可以聽聽別人怎麼說。 有一次被問到「大家都怎麼閱讀」 我覺得是很棒的問題~ 當然,如何閱讀這件事本身沒有標準答案,我也嘗試過許多方法, 以下是我自己的閱讀方式,提供給大家參考: 【1.同時看很多本書】 自從用了電子書閱讀器,看書時間
Thumbnail
但我們重視閱讀,其實也是希望閱讀可以輔助我們,無論是在提升學習技巧,或是拓展學科領域知識,甚至解決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困擾,我們都可以在書中找到方法,進而實際應用在生活中。因此,讓自己習慣多方閱讀各領域書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Thumbnail
但我們重視閱讀,其實也是希望閱讀可以輔助我們,無論是在提升學習技巧,或是拓展學科領域知識,甚至解決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困擾,我們都可以在書中找到方法,進而實際應用在生活中。因此,讓自己習慣多方閱讀各領域書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Thumbnail
其實,這是我第一次看關於「閱讀法」的書籍,即便在此之前已經有各式各樣的閱讀法相關書籍出版,但身為一個精讀與嗜讀者,我的閱讀目的一直很明確,我不只是要從書中獲取實用的資訊而已,而是想要去體會作者優美的文筆與敘事方式,所以一直以來我是單純以封面設計、作者、書名來挑書,至於書籍簡介及目錄則是幾乎不看,就像
Thumbnail
其實,這是我第一次看關於「閱讀法」的書籍,即便在此之前已經有各式各樣的閱讀法相關書籍出版,但身為一個精讀與嗜讀者,我的閱讀目的一直很明確,我不只是要從書中獲取實用的資訊而已,而是想要去體會作者優美的文筆與敘事方式,所以一直以來我是單純以封面設計、作者、書名來挑書,至於書籍簡介及目錄則是幾乎不看,就像
Thumbnail
偶然在網上看到一個叫「交替閱讀法」的閱讀方法。 這閱讀法的大意是,不要在一個時期只看一本書,而是同時間看幾種不同類別的書藉,文中還教人每本書只閱讀五頁,就換過另一本書。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閱讀更有成功感,因為對一個初閱讀的人來說,目標是閱讀完一本書,然而,當看到書本這麼厚,就覺得這個目標有點難矩。
Thumbnail
偶然在網上看到一個叫「交替閱讀法」的閱讀方法。 這閱讀法的大意是,不要在一個時期只看一本書,而是同時間看幾種不同類別的書藉,文中還教人每本書只閱讀五頁,就換過另一本書。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閱讀更有成功感,因為對一個初閱讀的人來說,目標是閱讀完一本書,然而,當看到書本這麼厚,就覺得這個目標有點難矩。
Thumbnail
書的價值,會隨著你當下的心情和目的改變。你要重視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被動吸收知識。—p.126 在我尚未建立穩定的閱讀習慣時,雖然很喜歡買書,但看書的速度很慢。不是容易分心,否則就是抓不到重點,看過的書總是過目即忘。 以下我將會介紹書中「三次閱讀法」的概念,與建立閱讀習慣的六個要點。
Thumbnail
書的價值,會隨著你當下的心情和目的改變。你要重視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被動吸收知識。—p.126 在我尚未建立穩定的閱讀習慣時,雖然很喜歡買書,但看書的速度很慢。不是容易分心,否則就是抓不到重點,看過的書總是過目即忘。 以下我將會介紹書中「三次閱讀法」的概念,與建立閱讀習慣的六個要點。
Thumbnail
(本篇是《間歇高效率的三次閱讀法》的讀書心得) 標題新穎,然而內容再簡單不過。作者以大量閱讀的經驗,用淺白易懂的文字破除「好好閱讀一本書」的刻板印象和成見,並傳授讀者運用閱讀技巧來選書、讀書、和說書。
Thumbnail
(本篇是《間歇高效率的三次閱讀法》的讀書心得) 標題新穎,然而內容再簡單不過。作者以大量閱讀的經驗,用淺白易懂的文字破除「好好閱讀一本書」的刻板印象和成見,並傳授讀者運用閱讀技巧來選書、讀書、和說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