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意識到自己想讀的東西很多,但時間常常太少,於是刻意研究了一些關於閱讀方法的書籍來提升效率。在這之中,《如何閱讀一本書》給了我許多啟發。
閱讀的層次
作者在這本書裡提到,一般人通常到了國小、國中之後,就再也沒有繼續學習「如何閱讀」這件事,但這種閱讀只是看懂字句的「基礎閱讀」。
作者認為,高中生應該至少要具備的是「分析閱讀」的能力,也就是能夠藉著閱讀提升理解,而非只是取得資訊;大學生應該要可以做到「主題閱讀」,就是就一個主題開立書目,去做辯證思考和比較。
然而,根據作者的經驗,很多人都是到研究所時才發現這兩種能力都沒有,有的人甚至一輩子都停留在基礎閱讀的階段,就是像小時候讀故事書那樣讀所有的書,但那其實是一種學習語言的方法,不是學習知識的方法。
檢視閱讀的好處
對於新聞、雜誌、網路文章、書籍帶來的海量資訊,作者也建議我們先運用「檢視閱讀」,先花少一點時間(但用)正確的方法進行略讀和粗讀,再決定值不值得(或需不需要)深讀,這樣效率會好很多,比方說:
- 買書之前可以先花點時間略讀再決定要不要買(避免失心瘋或封面殺)。
- 買書之後可以先粗讀再決定要不要花更多時間,有可能這是一本好書,但和現在自己的目標不太相關,先粗讀之後有個底,等未來會用到時再細讀。
- 還有些情況是,你在略讀和粗讀的過程中,就已經充分取得你所需要的資訊,這樣就可以把節省下來的時間運用到其他地方。
其他有趣的觀點
另外,有一段我覺得有趣的是,作者說一般人看書時,容易花比較多時間在自己看得懂的、同意的地方,然後遇到看不懂的、不贊同的就會快速跳過。但是,如果目的是增加理解(而非尋求認同),其實應該要相反,看得懂的地方可以快速略過,看不懂的地方其實更值得好好思考、研究。就算最後仍然不同意作者的看法,能夠經過完整思考,有理有據的指出反對的理由,對讀者來說也將會有更多的收穫。
最後,這本書裡面有一個篇章是告訴你不同類型的書,比方文學作品、歷史、科學、實用性書籍等,各自適合的讀法。如果把這些閱讀的方法再衍伸一下,就可以類推到閱讀以外,學習各種新技能可以採取的主動學習策略。一般來說,用「先了解架構、再逐漸補足細節」這種螺旋型的方式深入一門學問,可以同時見樹又見林,會比一步一步爬山有效率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