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漸漸地我了解自己是一個不會對當事者,說出自己已感受到憤怒或委曲的人,我知道自己的情緒但我都以為我可以調整的。(事實上那都是毒素的積累)

那些令我憤怒的人事物,我以為就是沒水準而已,不必理會,殊不知因為我沒有表達,所以它們繼續沒水準地繞在我身邊。

那些令我委曲的人事物,我以為就是不必計較,我用心多做即可,殊不知因為我沒有表達,所以它們繼續對我情緒勒索。

所以呢?我知道我仍不會表達,因為這就是我啊,我都是直接離開切斷的,慶幸自己至少有選擇的權利及能力,討厭一個人,報復一個人要花很大力氣及很多時間,而且要比那個人更壞才可能完成。所以根本不必理會那些討厭的人事物,別以為你能出淤泥而不染,要不就被同化成那德性,要不就獨自委屈傷心,何必呢?立馬轉身離開吧,才有無限的可能。

每一次的轉身離開都是在跟過去的自己告別,沒有所謂的捨不得,再耗下去,連最後的一點慈悲都沒有了,那將是更醜陋的場面,所有的一切都是捨得與放下,只要記得曾經的美好即可。

如果你(妳)也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送愛心更歡迎追蹤我,有任何想要交流的意見與想法也都歡迎哦!謝謝你(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文亭硯的沙龍
86會員
200內容數
在繪本中尋找生命省思,決定50+後的人生悠遊於繪本中漫步呼吸,遇見更多美麗的人事物。
文亭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9
什麼時候才會自覺石頭很重,才意識到自己背得很辛苦,所有社會期望及他人目光都像是書中的石頭,從小到大我們或兔或少都背負了自己給自己或是別人給自己的石頭,這些石頭增加的速度往往比放下來得快,也許是不希望辜負別人的期望吧,也許是放不下別人的眼光吧。
Thumbnail
2025/04/19
什麼時候才會自覺石頭很重,才意識到自己背得很辛苦,所有社會期望及他人目光都像是書中的石頭,從小到大我們或兔或少都背負了自己給自己或是別人給自己的石頭,這些石頭增加的速度往往比放下來得快,也許是不希望辜負別人的期望吧,也許是放不下別人的眼光吧。
Thumbnail
2025/04/19
我寫文無酬做志工不算時數…就是想做要做,人生沒有這麼複雜,但順吾心而已。想想從小到大我一直對人對事都是這樣的,勇敢前進,勇敢轉彎,勇敢撤退,說是勇敢不如說就是不喜歡了、不想了,我這樣是理智還是任性呢?唯一確定的是我知道自己此時此刻真實的感受,我知道自己在幹啥?
Thumbnail
2025/04/19
我寫文無酬做志工不算時數…就是想做要做,人生沒有這麼複雜,但順吾心而已。想想從小到大我一直對人對事都是這樣的,勇敢前進,勇敢轉彎,勇敢撤退,說是勇敢不如說就是不喜歡了、不想了,我這樣是理智還是任性呢?唯一確定的是我知道自己此時此刻真實的感受,我知道自己在幹啥?
Thumbnail
2025/04/14
選了一個不怎麼美麗的天氣來去台東,但心情是輕鬆愉快的。14年及18年都是晴天造訪,陽光下的台東適合旅遊,陰雨的台東適合慢居,這次就定點待在金樽
Thumbnail
2025/04/14
選了一個不怎麼美麗的天氣來去台東,但心情是輕鬆愉快的。14年及18年都是晴天造訪,陽光下的台東適合旅遊,陰雨的台東適合慢居,這次就定點待在金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裸辭後免不了被周遭的人"關心" 但其實最難過的了的是自己這一關。 來自別人的"關心"無論是打從心底的同情、同理、憐憫、吃瓜或是看笑話 只要想著這是我的人生,請不要越界,(對我來說)就可以輕易拋開。 但是一個人靜下來的時候,對未來的迷惘是更令人難以承受的。 你敢直面自己嗎?
Thumbnail
裸辭後免不了被周遭的人"關心" 但其實最難過的了的是自己這一關。 來自別人的"關心"無論是打從心底的同情、同理、憐憫、吃瓜或是看笑話 只要想著這是我的人生,請不要越界,(對我來說)就可以輕易拋開。 但是一個人靜下來的時候,對未來的迷惘是更令人難以承受的。 你敢直面自己嗎?
Thumbnail
放了自己,放了回憶 放了那配不上你的傷心…——《放了自己》
Thumbnail
放了自己,放了回憶 放了那配不上你的傷心…——《放了自己》
Thumbnail
年轻时,你是一个脾气暴躁、鲁莽又冲动的人,也曾经和不少人争执地面红耳赤。 還很天真,以為世界非黑即白,當然你亦喜歡打抱不平,嫉恶如仇的个性自然也不怕惡人,因为你相信相信真理,相信公平。 为人坦率,对朋友热心,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这点倒十分值得嘉许。 你终于接受新并习惯成长后的自己。
Thumbnail
年轻时,你是一个脾气暴躁、鲁莽又冲动的人,也曾经和不少人争执地面红耳赤。 還很天真,以為世界非黑即白,當然你亦喜歡打抱不平,嫉恶如仇的个性自然也不怕惡人,因为你相信相信真理,相信公平。 为人坦率,对朋友热心,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这点倒十分值得嘉许。 你终于接受新并习惯成长后的自己。
Thumbnail
沒關係的 你現在放不下 還揪著心的感覺 是因為你曾用心相處 用心對待 也感受到對方的誠心相待 只是 時間過去了 事情改變了 也許無關欺騙 就只是因為對事情的價值觀不同 處理方式不同 可承受程度不同 而造成目前的狀況 就放手吧 也許還會有時看看動態 看看Line 是否有訊息 沒關係的 所以有人說
Thumbnail
沒關係的 你現在放不下 還揪著心的感覺 是因為你曾用心相處 用心對待 也感受到對方的誠心相待 只是 時間過去了 事情改變了 也許無關欺騙 就只是因為對事情的價值觀不同 處理方式不同 可承受程度不同 而造成目前的狀況 就放手吧 也許還會有時看看動態 看看Line 是否有訊息 沒關係的 所以有人說
Thumbnail
每一次的轉身離開都是在跟過去的自己告別,沒有所謂的捨不得,再耗下去,連最後的一點慈悲都沒有了,那將是更醜陋的場面,所有的一切都是捨得與放下,只要記得曾經的美好即可。
Thumbnail
每一次的轉身離開都是在跟過去的自己告別,沒有所謂的捨不得,再耗下去,連最後的一點慈悲都沒有了,那將是更醜陋的場面,所有的一切都是捨得與放下,只要記得曾經的美好即可。
Thumbnail
因為害怕自己沒有朋友,我總是忽略自己的感受以求和他人和平共處,甚至討好別人。
Thumbnail
因為害怕自己沒有朋友,我總是忽略自己的感受以求和他人和平共處,甚至討好別人。
Thumbnail
終於,要轉身了。 這樣說其實並不準確,我還站在分別的路口,靜靜地注視你;同樣的,我無法精確地說,面對的是你淡漠的表情,還是遠去的背影,或者,你根本沒有面目,許多年來,我不過是和自己的意念糾纏。
Thumbnail
終於,要轉身了。 這樣說其實並不準確,我還站在分別的路口,靜靜地注視你;同樣的,我無法精確地說,面對的是你淡漠的表情,還是遠去的背影,或者,你根本沒有面目,許多年來,我不過是和自己的意念糾纏。
Thumbnail
放下,才能重新找回生活,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人。 無論他做了什麼,給了多少的傷害,但你真正要饒過的人,未必是他,最後還是自己。能夠和不適合或不懂珍惜的人分開,當然是痛苦的,卻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會有那麼的一天,你或許未必能感謝他的狠心,可是你會感激老天讓他放了你。
Thumbnail
放下,才能重新找回生活,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人。 無論他做了什麼,給了多少的傷害,但你真正要饒過的人,未必是他,最後還是自己。能夠和不適合或不懂珍惜的人分開,當然是痛苦的,卻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會有那麼的一天,你或許未必能感謝他的狠心,可是你會感激老天讓他放了你。
Thumbnail
幾百種聲音夾帶或許不是本人需要的善意之箭次次正中紅心。 面對千瘡百孔的自己卻又想將他人給予的苦口婆心一一安放,於是開始找不到什麼是「我」;於是厭惡自己沒有更大容量去收受他人投遞給你的意見函。 「成為不了別人,也做不成自己」,這是那段打從心底否定自己的日子裡,反覆擦拭又無法寫下文的大標題。
Thumbnail
幾百種聲音夾帶或許不是本人需要的善意之箭次次正中紅心。 面對千瘡百孔的自己卻又想將他人給予的苦口婆心一一安放,於是開始找不到什麼是「我」;於是厭惡自己沒有更大容量去收受他人投遞給你的意見函。 「成為不了別人,也做不成自己」,這是那段打從心底否定自己的日子裡,反覆擦拭又無法寫下文的大標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