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專欄-台指期長抱多單策略與績效-23年累積獲利16879點(1)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聲明:
一、本研究非任何投資建議,亦不為任何人負投資盈虧責任。
二、本研究沒有盡頭,永遠有進步空間。
壹、研究起始
我對於網路上流傳的幾句話,始終想要求證:
一、200萬做1口大台,每月多單轉倉不要管他。
二、期指就某些角度而言,比個股還安全。
三、有些基金經理人,操盤績效連大盤都不如。
四、巴菲特:建議買進指數ETF。
五、期權是零和交易,大部分人在最終出場時,績效都是負的。
六、一個交易系統,是否能夠通過市場長期的考驗?證明這個系統長期是有效的?長期,那是多長?曾經有人針對一個系統做過多久的回測?
在漫長的期權交易生涯中,短中長期如何界定?1分鐘?10分鐘?1個月?
1年?3年?5年?10年?
期權交易系統甚多,績效好壞如何評定?每日當沖穩定獲利30點?波段每月賺200點?
某系統,用多少錢,在多少時間內能賺多少點?到底如何比較?尋尋覓覓,決定以大盤指數績效做為衡量標準,也就是共同基金廣告經常掛在嘴上的:「操盤績效是否打敗大盤」。
任何系統在1年、3年、5年、10年的績效,都可能被批評有侷限性,某系統只在某區間有效,其他區間無效,無效原因很多,市場環境規則也一直在變化,因此以台指期自1998年上市以來做20年完整回測,希望全盤了解。
長抱多單轉倉法是每月結算日收盤時進場多單,之後不管它,放到結算,由每月結算價來決定賺賠。結算時再進下一個月的多單,如此完成長抱多單轉倉。
台指期於1998年7月21日上市,到1998年9月17日才有第1個結算價7036,因此就以9月17日台指10月的收盤價6906做為第1個進場點。
其中經歷2000年網路泡沫、2004年319二顆子彈、2008年金融海嘯,2011年歐債風暴,2015年人民幣TRF風暴、2018年中美貿易戰、2020年新冠肺炎等大空頭。
台指期長抱多單轉倉,經歷了上述的考驗,到2021年12月合約結算日止,累積23年3個月,共計279個結算價,繳出每口累積獲利16879點,平均每年獲利7百餘點,每月獲利60點的成績。
依零和賽局理論,這個績效已經打敗95%以上的期權交易人,如果你進場交易期權至今,總績效仍是負的,你連大盤也不如。
細節如何,後續分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27會員
829內容數
強勢及關鍵分點波段操作 (※此系統沒有完成的一天,永遠有進步空間) 一、每日挑選強勢股。 二、不看基本面、消息面。 三、基本面、消息面是落後指標。 四、只看價格、籌碼及技術面。 五、嚴格執行汰弱留強。 六、分散風險,持股約3~10檔。 五、資金控管,不重押單一股票。 餘詳專題文章內容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