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會計角度看企業的一般營運模式

小新讀book
發佈於小新的閱讀筆記 個房間
2022/06/16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不管是個人或家庭的財富累積或是企業的經營都有其通常的營運模式,我們可以透過資產負債表的組成內涵與會計分錄簡單地了解企業的一般營運模式。企業的運作其實是一連串動態活動的組成,我們可以進一步地將它拆分成更小的單位,也就是下面要介紹的:進貨循環、銷售循環、盈餘創造、盈餘再投資。
圖1:從會計報表看企業營運流程。 來源:小新自製

進貨循環

以一般的製造業為例,若想要製造出某種可供銷售的商品,就必須要有相關的料件、設備與人工,因此,我們會尋找特定廠商以提供製造所需料件,當廠商依訂單提供相關料件後,我們當然可以選擇馬上支付貨款,但一般不會這麼做,通常的情況是會與廠商約定一個支付期限,因此就產生了一項支付廠商的義務,這也成為資產負債表上的應付帳款,屬於公司的負債。
上述個過程其實就是一項交易,而交易往往則是涉及等價交換的過程,等價交換的意思是你會取得某樣東西,但你也會付出對等的代價。以上面購料的例子來說,公司取得了料件(資產),但同時承擔了未來要支付款項的義務(負債),而將上述交換的得與失「分」別記「錄」的過程,就形成了以下「分錄」
借:原物料(資產科目) XXX
貸:應付帳款(負債科目) XXX
透過上述的描述,我們可了解企業經由採購、進貨、產生應付帳款、支付貨款的一連串過程構成了一組「進貨循環」,如圖1(A)所示。若對於資產、負債與權益科目的借貸方觀念不清楚的話,可以參考這篇文章:會計中的正常餘額

銷售循環

當我們手上有了原物料後,就可以開始加工的程序,進而完成為商品以供後續銷售,一旦順利將商品賣出,就可以獲得現金或是取得未來對客戶收款的權利,即應收帳款,屬於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過程中所取得的現金或是應收帳款就是企業的收入,而其中需付出的對等代價就是那樣商品的成本,會計上在記錄收入的同時,也必須有對應的成本與之配合,這也就是所謂的「配合原則」。而將上述交換的得與失分別記錄,就形成了以下的分錄:
借:應收帳款(資產科目) XXX
貸:銷貨收入(損益科目) XXX
借:銷貨成本(損益科目) XXX
貸:商品存貨(資產科目) XXX
因此,從收到原物料後,經過加工、出售、產生應收帳款、最後收取款項的過程就形成了一組「銷售循環」,如圖1(B)所示。一般製造業整個進貨與銷售循環可再依時序呈現如下圖2。
圖2:依時序呈現進貨與銷售循環。

盈餘創造

在上述出售的過程中涉及四個科目,分別是應收帳款、銷貨收入、商品存貨與銷貨成本,其中應收帳款與商品存貨是資產科目,性質屬於實帳戶;而銷貨收入與銷貨成本則是損益科目,性質屬於虛帳戶
「實」帳戶,顧名思義是會確實存在並遞轉下期的帳戶,它是屬於資產負債表中的科目,是一種「存量」的概念。舉例而言,假設期初的應收帳款餘額是200元,當年度賣掉商品而產生的應收帳款是100元,到了期末的應收帳款就變成了300元(200+100)。若單看期初與期末的應收帳款餘額變化,我們只能知道它相對於期初增加了100元,但卻不知道這增加100元的原因是甚麼,此時就要透過虛帳戶才能讓我們了解其中的原因
「虛」帳戶,顧名思義是一種並非恆常不變,僅是暫時存在的帳戶,它僅會在一段會計期間中(通常是一年)出現,呈現的是這段時間的「流量」變化,到了會計期間結束後(通常是年底),則會結清轉到「保留盈餘」此實帳戶中。
以上面的例子來說,當年度因賣掉商品而產生的「銷貨」收入是100元,另外假設賣掉的這項商品的相關成本是50元,我們就知道在此會計年度中,透過銷售商品交易而獲得的利潤是50元(收入100-成本50),而這50元的利潤將於年底結清轉為保留盈餘中,於此我們便知道應收帳款增加的100元,其原因是來自於銷售貨品的收入;而商品存貨則同時減少了50元,收入減成本的差額所彰顯的就是這段會計期間內創造的盈餘,這也代表企業努力了一年的成果,如圖1的(C)所示。

盈餘再投資

以前年度的經營成果會轉變為盈餘形式,累積於資產負債表中的保留盈餘中,而企業的管理階層會判斷未來的前景,以決定帳上保留盈餘該如何運用。保留盈餘與股本、資本公積一樣屬於股東權益的科目,股本與資本公積-股本溢價是股東們依市價注資予公司,使公司獲得可運用的資金,因此這些資金就象徵著股東們的投入,會計上我們便以股本與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來顯示並提醒自己屬於股東投入的數額。保留盈餘也是一樣的道理,保留盈餘會以現金或其它資產的形式存在,只是我們會透過保留盈餘科目的餘額提醒自己,經由以前年度經營結果所累積的利潤究竟剩多少。
若企業認為未來的經營前景黯淡,無法有效運用手上盈餘創造更多報酬時,就會將去年所賺得的盈餘以股利的形式分派給股東,股東才能將這些股利投入其它能夠產生更多報酬的地方。假設企業是以現金分派股利,其相關分錄如下:
現金股利經股東會通過日
借:保留盈餘(權益科目) XXX
貸:應付股利(負債科目) XXX
現金股利發放日
借:應付股利(負債科目) XXX
貸:現 金(資產科目) XXX
若企業認為未來經營仍然有大利可圖,則會傾向於將盈餘保留於公司,購買更多的相關設備、建置廠房,以期在未來能帶來更多的現金流入與利潤,如圖1的(D)所示。相關分錄如下:
借:廠房設備(資產科目) XXX
貸:現 金(資產科目) XXX
從上面這個分錄可發現,並沒有借記保留盈餘,也就是保留盈餘並未減少,企業仍然將盈餘保留於公司,只是將它由現金形式轉變為其它可生財的有形資產形式而已。
從盈餘轉換為資產,再由資產創造更多盈餘的過程,除了需要時間的等待外,也同時考驗經營階層的眼光,因為他們判斷的是未來的事,認為未來會如何,因此在當下必須展現對應的作為,所以盈餘再投資的行動總是具有相當的不確定性,但是這些不確定性與風險正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所必須承擔的。

小結

經過上面簡單的介紹,我們就能透過資產負債表的架構、分錄的形成,了解企業運作的雛型,而企業的運作有起點與終點,整個過程始於進貨循環,中間經過銷售循環,若經營有成則可轉化為實質盈餘,這些盈餘又可以繼續投入買原物料或廠房設備,重新進入另一輪新的循環,一旦循環出現問題,企業經營就會停滯與衰敗;只要循環仍然持續往復,企業就能在生生不息的輪轉之中,繼續生存與壯大。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一點幫助,請幫我點愛心與拍拍手五下(下方),這將是我繼續分享的動力,謹獻上最誠摯的感謝。
我喜歡閱讀,希望可以透過這個專題,將自己閱讀過程中產生的心得與想法記錄下來,因為確實寫下這些想法,才代表自己已深入理解書中的內容,此外,這些寫下來的內容也可以跟大眾分享、交流,或許也能對讀者產生小小的幫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