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拉斯奎茲密碼:那女孩手上拿著的是?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自1620年代開始,西班牙畫家委拉茲奎茲(Diego Velázquez,1599–1660)擔任菲利普四世(Philip IV of Spain)的宮廷畫家長達三十多年。1656年,委拉茲奎茲完成其繪畫生涯的巔峰之作《Las Meninas》(侍女,1656),呈現如快照般的王室家庭肖像畫。五歲大的公主瑪加麗塔・特蕾莎(Margaret Theresa)優雅地站在畫面中心,而她的父母菲利普四世及奧地利的瑪麗亞納(Mariana of Austria)則是成像於鏡子之中。兩名年輕的侍女站在小公主身旁—這是畫作名稱的由來。在畫面右側,兩名宮廷侏儒站在一隻大型獒犬的後方,她們的面貌與仕女們呈現強烈對比。在兩名侏儒身後,小公主的陪護身穿喪服,向身旁的侍衛訴說著什麼,而後者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在畫面左側,委拉茲奎茲拿著畫筆、畫盤,直挺著腰桿,似乎忙著繪製新作。此外,公主、畫家及年長的侏儒平靜地注視著觀者,彷彿早已預料到我們的來訪。整體而言,委拉茲奎茲巧妙地運用鬆散流動的筆觸,形塑出類似舞台效果的光影變化,並製造錯綜複雜的視覺幻象,例如:他不僅將一面鏡子擺放於畫面之中,也在遠處畫了一扇門,同時將王后的內侍安排在門外,達到延伸觀者視線的作用。

構圖看似簡單的《Las Meninas》讓人越看越糊塗,不禁產生「如果鏡子反射的是國王與王后,那他們真的是站在觀者的視角望向鏡子,還是他們的鏡中之像來自於畫架上的作品?」等等想法。許多學者,諸如喬爾‧斯耐德(Joel Snyder)、斯韋特蘭娜‧艾伯斯(Svetlana Alpers)、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等人,紛紛加入解讀《Las Meninas》的行列,試圖利用圖像分析或哲學式思維破解委拉茲奎茲密碼。然而,很少人提到的一個微小細節,可能將對《Las Meninas》詮釋提供新的思索空間。

raw-image

再看仔細一點,我們會看到特蕾莎公主從仕女手中接過一個盛放在銀盤上的「紅色小陶罐」,該容器的西班牙名稱為búcaro,意思為“水罐”。búcaro原產地為葡萄牙,但到了十八世紀開始由西班牙美洲殖民地製作出產,最後演變為令歐洲收藏家愛不釋手的奇珍異寶。búcaros的功能隨著尺寸大小而有所不同;大型陶罐能貯存水、為乾燥空氣增加濕度,而小型陶罐帶有獨具特色的裝飾,常常成為靜物畫的題材之一。根據美國藝術史學家拜倫‧艾爾斯華思‧哈曼(Byron Ellsworth Hamann)的觀察,特蕾莎公主手中的búcaro具備特殊光澤和明亮的紅色色調,所以它可能出產自墨西哥的瓜達拉哈拉市(Guadalajara)。另外,用於製作búcaros的黏土具備特殊香味,能夠賦予容器中的水清香口感,因此,許多十八世紀的西班牙貴族女性把búcaros當零食吃,而有些人則相信食用búcaros後會使皮膚變得晶瑩剔透。不過,若吃下太多陶罐碎片,反而會減少紅血球製造數量、肌肉麻痺等等不良效果,甚至會使人上癮、出現幻覺。

raw-image

綜合上述所說,《Las Meninas》中的微妙氛圍、模糊不清的背景、特蕾莎公主的飄飄然姿態,是否暗示著我們她已經嚐了侍女遞上的紅色陶罐?巧合的是,委拉茲奎茲的畫筆指向了畫盤上的紅色顏料,對應著散發光澤的紅色陶罐。與此同時,小公主的父母像是幽靈般地浮現在陶罐上方且映照在鏡子裡,為畫面增添神秘的超自然氛圍。

綜觀整幅畫作,《Las Meninas》既是對宮廷生活的愜意概括,也記錄了如花火般稍縱即逝的浮華世界。委拉茲奎茲效力於西班牙朝廷將近三十年,想必也目擊了菲利普四世統治時期的興衰。或許我們可以認為,búcaros不僅象徵了繁榮的西班牙帝國殖民地事業,同時也暗喻著永恆不滅的帝國權力只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好幻象。

參考資料:

Carmen Ripollés. A Still Life of Global Dimensions: Antonio de Pereda’s Still Life with Ebony Chest. Khan Academy. https://www.khanacademy.org/....../a-still-life-of....... (2022.04.25瀏覽)

Kelly Grovier (16, October, 2020). Velázquez’s Las Meninas: A detail that decodes a masterpiece. BBC Culture. https://www.bbc.com/....../20201015-velzquezs-las....... (2022.04.25瀏覽)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et Them Eat Clay!. http://www.vam.ac.uk/content/articles/l/let-them-eat-clay/. (2022.04.25瀏覽)

【此篇文章於2022年4月25號發佈於臺師大藝術史研究所臉書專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煙燻瓶子的沙龍
2會員
7內容數
煙燻瓶子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01
《馬內的象徵革命:藝術場域的誕生》 原文作者:皮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 譯者:陳宗文|年份:2022
Thumbnail
2023/12/01
《馬內的象徵革命:藝術場域的誕生》 原文作者:皮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 譯者:陳宗文|年份:2022
Thumbnail
2022/11/05
圭多・雷尼(Guido Reni, 1575-1642)生於波隆那(Blogona),早期師從活躍於義大利的法蘭德斯畫家丹尼斯・卡爾瓦特(Denys Calvaert, 1540-1619),也隨阿爾巴尼(Francesco Albani, 1578-1660)和多梅尼科・臧皮里(Domenico
Thumbnail
2022/11/05
圭多・雷尼(Guido Reni, 1575-1642)生於波隆那(Blogona),早期師從活躍於義大利的法蘭德斯畫家丹尼斯・卡爾瓦特(Denys Calvaert, 1540-1619),也隨阿爾巴尼(Francesco Albani, 1578-1660)和多梅尼科・臧皮里(Domenico
Thumbnail
2022/08/17
【號稱能看見鬼的清代畫家-羅聘】
Thumbnail
2022/08/17
【號稱能看見鬼的清代畫家-羅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世界知名畫作《蒙娜麗莎》,有人說是達文西自畫像,有人說背後有達文西暗藏的密碼,更有人說這幅畫的女主角會盯著你看!本文介紹其來歷、背後故事,以及她憑什麼成為世界名畫?!
Thumbnail
世界知名畫作《蒙娜麗莎》,有人說是達文西自畫像,有人說背後有達文西暗藏的密碼,更有人說這幅畫的女主角會盯著你看!本文介紹其來歷、背後故事,以及她憑什麼成為世界名畫?!
Thumbnail
蒙娜麗莎的微笑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藝術品之一,也是文藝復興時期大師達文西的代表作之一。 這幅畫作於16世紀初期創作,現藏於法國巴黎的羅浮宮博物館。 蒙娜麗莎的微笑以其神秘和迷人的表情而聞名於世。 這幅畫描繪了一位女性的半身像,她微微地露出一個微笑,看起來既溫柔又神秘。 種微妙的表情使得觀賞者無法
Thumbnail
蒙娜麗莎的微笑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藝術品之一,也是文藝復興時期大師達文西的代表作之一。 這幅畫作於16世紀初期創作,現藏於法國巴黎的羅浮宮博物館。 蒙娜麗莎的微笑以其神秘和迷人的表情而聞名於世。 這幅畫描繪了一位女性的半身像,她微微地露出一個微笑,看起來既溫柔又神秘。 種微妙的表情使得觀賞者無法
Thumbnail
今年 Rijksmuseum (荷蘭國家博物館) 為 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 辦了一場盛大的展覽,難得匯集他的二十八幅真跡,一飽觀眾的眼福。不過在此要特別介紹一位較為一般人不熟悉的畫家:Gerard ter Borch (1617–1681)。
Thumbnail
今年 Rijksmuseum (荷蘭國家博物館) 為 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 辦了一場盛大的展覽,難得匯集他的二十八幅真跡,一飽觀眾的眼福。不過在此要特別介紹一位較為一般人不熟悉的畫家:Gerard ter Borch (1617–1681)。
Thumbnail
假如輪廓線條描繪得模糊,形狀曖昧之處沒入陰影裡,那麼就會留下相當大的想像空間。一開始的時候,達文西的確畫的是一位女士.....
Thumbnail
假如輪廓線條描繪得模糊,形狀曖昧之處沒入陰影裡,那麼就會留下相當大的想像空間。一開始的時候,達文西的確畫的是一位女士.....
Thumbnail
由荷蘭畫家 Johannes Vermeer 繪畫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驚世聞名,畫中少女別過頭來回眸一笑,展現出一個深情而又讓人看不穿的表情,讓人看至入迷。有人認為這幅《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 Johannes Vermeer 最成功的作品,亦有人把此作跟達文西的《蒙娜麗莎》比較,認為兩者齊名。
Thumbnail
由荷蘭畫家 Johannes Vermeer 繪畫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驚世聞名,畫中少女別過頭來回眸一笑,展現出一個深情而又讓人看不穿的表情,讓人看至入迷。有人認為這幅《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 Johannes Vermeer 最成功的作品,亦有人把此作跟達文西的《蒙娜麗莎》比較,認為兩者齊名。
Thumbnail
閱讀時間:2022.8 閱讀媒介:實體書 書籍來源:闕又上抽書活動 出版時間:2021.8.10初版,2022.2.25五刷 ISBN: 9786267012079 #畫家 #傳記 #畫論
Thumbnail
閱讀時間:2022.8 閱讀媒介:實體書 書籍來源:闕又上抽書活動 出版時間:2021.8.10初版,2022.2.25五刷 ISBN: 9786267012079 #畫家 #傳記 #畫論
Thumbnail
有一陣子沒有看傳記小說,這次也很榮幸受到悅知文化邀請,分享這本有關杜莎夫人的作品。老實說,筆者對於杜莎夫人並沒有太多的認識,一開始單純只是因為覺得封面非常精美,沒想到開始閱讀後,馬上就沈浸在故事中無法自拔,其中的附在文字旁的插畫,也讓情境更加寫實。而近600頁的內容原本預計要花超過一週閱讀,最後也只
Thumbnail
有一陣子沒有看傳記小說,這次也很榮幸受到悅知文化邀請,分享這本有關杜莎夫人的作品。老實說,筆者對於杜莎夫人並沒有太多的認識,一開始單純只是因為覺得封面非常精美,沒想到開始閱讀後,馬上就沈浸在故事中無法自拔,其中的附在文字旁的插畫,也讓情境更加寫實。而近600頁的內容原本預計要花超過一週閱讀,最後也只
Thumbnail
被贊為「黃金時代下的珍珠」的畫家維梅爾,傳世作品少,件件珍稀。 他活動於17世紀荷蘭,是台夫特地區的藝術經紀人。 台夫特是荷蘭對亞洲、美洲貿易的中心,在此地可見到中國的瓷器、各地的貿易品。 維梅爾的父親經營藝品店,他將店鋪註冊於「畫家貿易協會」公會之下,暗示自己可能與畫家有所交流。 這可能是維梅爾
Thumbnail
被贊為「黃金時代下的珍珠」的畫家維梅爾,傳世作品少,件件珍稀。 他活動於17世紀荷蘭,是台夫特地區的藝術經紀人。 台夫特是荷蘭對亞洲、美洲貿易的中心,在此地可見到中國的瓷器、各地的貿易品。 維梅爾的父親經營藝品店,他將店鋪註冊於「畫家貿易協會」公會之下,暗示自己可能與畫家有所交流。 這可能是維梅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