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產業發展的當務之急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經過數年的醞釀、籌劃、協調、立法和人員招募,相關產業引領企踵的數位發展部終於姍姍來遲,預計在未來兩個月內正式成立開始運轉。雖然數位發展部的業務涵蓋國家數位基礎設施的建設,包括資安防護、通訊傳播、政府數位轉型等,但社會最最期望的是它能運用部會級的高度和力道,有效促進台灣體質羸弱、國際競爭力較弱的數據、資服、軟體和媒體內容產業的成長。

數據

資料經濟(data economy)的口號從蔡總統第一任初期就震天價響,然而具體成績至今仍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期間政府也作了不少的努力,包括保護個人隱私、開放政府資料、規範共享資料格式等。但如今,資料共享仍然困難重重,主因是: 當資料被共享運用時,如何保障資料所有者的權益,仍然莫衷一是。具體來說,當幾家醫院決定是否把自家的病歷庫拿出來共享共用時,他們有兩大疑慮: (1)在過程中如何確保數據所有權, 意即資料不會被盜;(2) 如何公平衡量自家資料對合作成果的貢獻比率,以作為未來分潤的依據。

近年來有所謂聯邦式學習的技術,只能解決疑慮(1)的一部份問題但非全部,因為即使資料沒有離開所有者,駭客仍有可能在使用這些資料訓練AI模型的過程中,將原始資料夾帶於輸出模型竊出。疑慮(2)的狀況更糟,至今尚無實際可用的解決方案。政府應善用其具公信力的定位,儘快建置能徹底排除這些疑慮的數據共享平台,才能加速資料經濟的開展。

資訊服務

自2016年以來,美國的三大公有雲服務商: 亞馬遜、微軟、谷歌席捲中國以外私人企業與政府機關的IT服務市場,新世代軟體幾乎都直接以雲端服務的型式交付。台灣的雲端產業主要聚焦於資料中心硬體的ODM,包括運算服務器、儲存服務器、網路交換機、電力輸配與散熱設備等,近10年來,這些硬體ODM公司與中美兩國的公有雲服務商直接作所謂白牌生意,進而成就巨大的商業成功。

然而,這些資源豐富的跨國公有雲商,對台灣原本就弱勢的在地資訊服務業,形成生死交關的威脅,因為他們的既有生意可能因其顧客轉用公有雲服務而消失。如何輔導資服業者因勢利導,圍繞三大公有雲商的生態系統,提供能解決公有雲使用痛點的方案,或開發具附加價值的客製服務,以維持其原有客戶群,乃當急要務。可能的公有雲加值服務包括可降低不必要公有雲消費的調控工具,能讓用戶經由單一管理介面調用不同公有雲和私有雲的運算資源,或是能讓同一應用軟體在不同公有雲上無縫運行之中介軟體等。

軟體

2021年台灣軟體業產值不到整個資訊電子業產值的5%,這樣的比重在過去10年中變化不大,完全坐實了台灣 『硬體巨人、軟體侏儒』的稱號。世界上成功的軟體公司幾乎都聚焦於開發具世界級競爭力的產品,以競逐國際市場。但台灣軟體公司以現有體質,如何能朝這樣的方向成長?


積極擁抱開源軟體可能是一條終南捷徑。更具體的說,政府應大力鼓吹獎勵產官學研投入開源軟體,使他們能從現狀: 不太有貢獻的使用者,進化到能深入理解開源軟體的系統架構、核心演算法及程式邏輯,進而參與錯誤排除與新功能開發。如此或可造就許多圍繞特定開源軟體的建置支援服務公司,或提供功能優化、客製與新增的公司。這些公司藉由在開源軟體社群的耕耘,挖掘用戶需求與痛點、建立人脈關係、開創市場商機,進而逐步茁壯、佔得一席之地。

媒體內容

2021年美國數位行銷市場營收的百分之六十四由谷歌、臉書和亞馬遜三家公司瓜分。谷歌與臉書兩者在近兩年台灣數位廣告市場的市占率更是驚人,高達八成以上,如此扭曲的寡占性對國內媒體內容產業的打擊可想而知。然而,本地數位廣告商在台灣誠實繳稅,這兩家跨國公司在美國也照章納稅,但它們卻無需對台灣政府繳稅。

歐盟的數位服務稅 (DST, digital services tax) 主張數位商品消費端的政府也有對數位商品營收課稅的權利,YouTube最近宣布將為美國政府對台灣籍YouTuber從美國市場獲得的收入徵稅,這代表美國政府與Google都認同數位服務稅中消費端政府有權課稅的說法。類似DST精神的數位稅法已在英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土耳其、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實施。政府應該朝聞夕死、急起直追,以數位服務稅為範本,加速落實對國際數位廣告巨擘的課稅,並將所得稅款全數作為振興國內媒體內容產業的基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三家村語的沙龍
1會員
24內容數
三家村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09
李喜明將軍在其近作「台灣的勝算」大力推廣他在參謀總長任內極力主張、但後續漸被捨棄的「整體防禦構想」(Overall Defense Concept, ODC)。ODC有幾個主要原則: (1) 以拒止中國掌控台海區域,而非宰制台海區域為戰略目標;(2) 運用不對稱作戰軍力設計以小博大,極大化台灣軍事投
Thumbnail
2022/10/09
李喜明將軍在其近作「台灣的勝算」大力推廣他在參謀總長任內極力主張、但後續漸被捨棄的「整體防禦構想」(Overall Defense Concept, ODC)。ODC有幾個主要原則: (1) 以拒止中國掌控台海區域,而非宰制台海區域為戰略目標;(2) 運用不對稱作戰軍力設計以小博大,極大化台灣軍事投
Thumbnail
2022/10/09
於今年8月27日掛牌上路的數位發展部,配置有「資通安全署」與行政法人「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這兩個單位的定位分別是強化政府與民間資安的建設及提升整體資安防護的研發能量,其成敗完全取決於進駐人員的專長與素質。首屆數發部部長唐鳳表示將打破現有公務員聘僱制度,運用彈性約聘的方式招募部內半數以上的人員,以大
Thumbnail
2022/10/09
於今年8月27日掛牌上路的數位發展部,配置有「資通安全署」與行政法人「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這兩個單位的定位分別是強化政府與民間資安的建設及提升整體資安防護的研發能量,其成敗完全取決於進駐人員的專長與素質。首屆數發部部長唐鳳表示將打破現有公務員聘僱制度,運用彈性約聘的方式招募部內半數以上的人員,以大
Thumbnail
2022/10/09
公認對台積電的半導體製程能位列世界前沿有卓越貢獻的前台積電研發大將蔣尚義,最近完成美國計算機歷史博物館(Computer History Museum)口述計畫所安排的訪談。除了對退休後應聘大陸中芯半導體的決定深表後悔以外,其中大部分的訪談篇幅著墨於他在台積電任職期間,所作的幾個重大研發策略決定及其
Thumbnail
2022/10/09
公認對台積電的半導體製程能位列世界前沿有卓越貢獻的前台積電研發大將蔣尚義,最近完成美國計算機歷史博物館(Computer History Museum)口述計畫所安排的訪談。除了對退休後應聘大陸中芯半導體的決定深表後悔以外,其中大部分的訪談篇幅著墨於他在台積電任職期間,所作的幾個重大研發策略決定及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微軟Azure在台灣首座資料中心即將落地桃園,今年第四季到明年第一季完工,到時將使政府、金融、醫療產業上雲的意願增加。此外,雲端結合生成式AI的產品正逐步發酵,而微軟在台在大服務商是誰呢? 正是今天的主角 - 精誠。 公司簡介 精誠為台灣系統整合龍頭,提供客戶前期規劃、中期建置、以及後期維
Thumbnail
微軟Azure在台灣首座資料中心即將落地桃園,今年第四季到明年第一季完工,到時將使政府、金融、醫療產業上雲的意願增加。此外,雲端結合生成式AI的產品正逐步發酵,而微軟在台在大服務商是誰呢? 正是今天的主角 - 精誠。 公司簡介 精誠為台灣系統整合龍頭,提供客戶前期規劃、中期建置、以及後期維
Thumbnail
以前在看台灣的新創公司時也曾經有個迷思,覺得好的公司就是要像北美那些科技新創一樣要有很強的獨門技術或是商業模式,像 Google 這種 A 咖才行。但看久了也慢慢接受一件事:也許這就是以台灣為主要市場的新創公司宿命吧,代理國外產品沒什麼好丟臉的,關鍵時刻要 Pivot 並且活下去、產生營運現金流量才
Thumbnail
以前在看台灣的新創公司時也曾經有個迷思,覺得好的公司就是要像北美那些科技新創一樣要有很強的獨門技術或是商業模式,像 Google 這種 A 咖才行。但看久了也慢慢接受一件事:也許這就是以台灣為主要市場的新創公司宿命吧,代理國外產品沒什麼好丟臉的,關鍵時刻要 Pivot 並且活下去、產生營運現金流量才
Thumbnail
經歷了一些國家的工作經驗回到台灣後,覺得台灣市場有一個比較不一樣的思維,就是把「成本控制」做為非常重要甚至是首要的企業發展核心,而把「對未來的投資」放在相對後面的位置。無論市場好壞、收入增減,「控制並壓低成本」似乎都是多數企業的首要課題。這樣的企業難以進步與成長,更遑論轉型。
Thumbnail
經歷了一些國家的工作經驗回到台灣後,覺得台灣市場有一個比較不一樣的思維,就是把「成本控制」做為非常重要甚至是首要的企業發展核心,而把「對未來的投資」放在相對後面的位置。無論市場好壞、收入增減,「控制並壓低成本」似乎都是多數企業的首要課題。這樣的企業難以進步與成長,更遑論轉型。
Thumbnail
2021年台灣軟體業產值不到整個資訊電子業產值的5%,這樣的比重在過去10年中變化不大,完全坐實了台灣 『硬體巨人、軟體侏儒』的稱號。世界上成功的軟體公司幾乎都聚焦於開發具世界級競爭力的產品,以競逐國際市場。但台灣軟體公司以現有體質,如何能朝這樣的方向成長?
Thumbnail
2021年台灣軟體業產值不到整個資訊電子業產值的5%,這樣的比重在過去10年中變化不大,完全坐實了台灣 『硬體巨人、軟體侏儒』的稱號。世界上成功的軟體公司幾乎都聚焦於開發具世界級競爭力的產品,以競逐國際市場。但台灣軟體公司以現有體質,如何能朝這樣的方向成長?
Thumbnail
以經濟發展為前提的商業行為,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墨守成規的,尤其在今日這個以網路為發展平台的數位經濟,幾乎是每年都會產生「創破壞式的創新」,一個又一個新創的產業模式,正不斷的挑戰著各國政府的管理能力與發展實力。
Thumbnail
以經濟發展為前提的商業行為,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墨守成規的,尤其在今日這個以網路為發展平台的數位經濟,幾乎是每年都會產生「創破壞式的創新」,一個又一個新創的產業模式,正不斷的挑戰著各國政府的管理能力與發展實力。
Thumbnail
全球的科技業最近意外頻頻,Facebook、Google、Apple、Amazon在世界各地陸續吃上壟斷市場、美帝獨大的官司,而同時中國也推出攘內政策,滴滴出行在美國下市,騰訊旗下的遊戲產業遭評為精神鴉片,面臨全面抵制。前浪未退,9月初中國主席習近平又高喊「共同富裕」,第一輪打擊的目標正是科技業。
Thumbnail
全球的科技業最近意外頻頻,Facebook、Google、Apple、Amazon在世界各地陸續吃上壟斷市場、美帝獨大的官司,而同時中國也推出攘內政策,滴滴出行在美國下市,騰訊旗下的遊戲產業遭評為精神鴉片,面臨全面抵制。前浪未退,9月初中國主席習近平又高喊「共同富裕」,第一輪打擊的目標正是科技業。
Thumbnail
坊間比較常見的是從政治經濟的視角看共同富裕的議題,那網路世界的維度呢?網路世界有可能共同富裕呢?
Thumbnail
坊間比較常見的是從政治經濟的視角看共同富裕的議題,那網路世界的維度呢?網路世界有可能共同富裕呢?
Thumbnail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這大概就是近期中國科技巨頭們的感受。多數企業的經營只要合乎法規即可,但在中國擁有巨大影響力的民營企業,監管法規是可以一夕丕變的。合法與否全看黨說了算。當資本市場擔心是不是會擊垮這些科技巨獸,那肯定是小看了這些科技巨頭們,在艱困環境中求生存的強韌意志。
Thumbnail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這大概就是近期中國科技巨頭們的感受。多數企業的經營只要合乎法規即可,但在中國擁有巨大影響力的民營企業,監管法規是可以一夕丕變的。合法與否全看黨說了算。當資本市場擔心是不是會擊垮這些科技巨獸,那肯定是小看了這些科技巨頭們,在艱困環境中求生存的強韌意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