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的秘境: 站上圓山大飯店的屋頂

意外的秘境: 站上圓山大飯店的屋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一個煙雨濛濛的午後,站在圓山大飯店12樓的陽台迴廊,靜看台北市。

一個煙雨濛濛的午後,站在圓山大飯店12樓的陽台迴廊,靜看台北市。

從來沒想過,可以用這樣的高度與角度、觀看自己住了大半輩子的台北。

淡水河彎、大佳河濱公園、一小段松山機場的跑道、信義區、遠遠小小的台北101... 雖然被午後雷雨迷濛成一片,但無損這幅景致壯闊可觀的氣勢

我站在這裡,彷彿君臨天下(不是誇飾)、又有種難以言說的飄飄然,能得此機會真是純屬意外--老友發現一檔期間限定的優惠住宿方案,於是揪我一起來去圓山住一晚。我心想: 哇,別說住進去了、我連冒出「踏進圓山大飯店」的念頭也無。機緣難得、圓山大飯店是個聽過路過卻鮮少有動力走進去過的台北地標、也是深具時代意義的存在;又、好久沒出國玩、我就當作類出國的小旅行過過癮也好。

特惠住房方案附有須事先預約的「西密道」之旅、卻因西密道整修工事尚未完了而臨時喊卡;導覽我們的志工阿伯說,沒關係! 大家別太失望,我們準備好一個更神祕、更限量的行程、來替代這次無緣看到的西密道--我帶你們登上圓山行館那層樓看看,這一區、平常可是不輕易對外開放的喔...

「圓山行館」其實就是圓山大飯店的「總統套房」。適逢飯店創立滿70週年,這間超神祕的「行館」、首度對外界公開。門口上方的圓山行館題字、出自知名嶺南畫派書法家歐豪年之手。

「圓山行館」其實就是圓山大飯店的「總統套房」。適逢飯店創立滿70週年,這間超神祕的「行館」、首度對外界公開。門口上方的圓山行館題字、出自知名嶺南畫派書法家歐豪年之手。

若推開這扇大門,就可窺見並踏進高達280坪、名為「圓山行館」的圓山大飯店總統套房。為慶祝圓山大飯店成立迄今滿70週年,這間曾接待過逾百位世界各國領袖(包含: 美國總統艾森豪--他也是唯一一位於在位期間出訪台灣的美國總統、伊朗王子、菲律賓首相艾奎諾夫人、東加國王、還有住過此套房最多次的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 等等)的總統套房,將首度揭開神秘面紗、以消費滿額抽獎可獲住一晚圓山行館、以及特殊住宿案型或導覽參觀方案等機會,讓民眾有機緣一睹長年高高在上的圓山行館,貴氣顯赫的絕代風華及歷史悠遠的人文底蘊。

圓山行館門外空間一隅,牆上的書法真美!

圓山行館門外空間一隅,牆上的書法真美!

圓山行館之所以改叫「行館」、而不明白著叫「總統套房」,其實是有原因的--因為,若明白地叫「總統」套房,會讓一些來此住宿的「非總統」身分的貴賓,暗暗感到有點尷尬。圓山大飯店自早年創立開始、身負接待重要外國政要名流與富商等貴賓的大任,來訪與來住者非富即貴、身分地位多半非比尋常,會有資格住到12樓(入住這間套房是需要經過嚴密審核的),通常都是一國領袖(或前領袖)等級;倘若接待來自中國大陸的官員或顯要人士,他們若符合入住資格且有意願下榻「總統」套房、恐有僭越領導人之虞,所以若改稱之為「行館」、或許就可以免掉這層顧慮。

這間總統套房共280坪--包含陽台迴廊就有100坪!! 內有六間不同功能與大小的房間,我這次只有站在迴廊一角速速參觀、沒緣入內一看,但已覺很驚喜又過癮!

圓山行館外側的迴廊,相當透方寬敞, 據說總共面積達100坪!據說李光耀每次來住、最喜歡做的就是--清早繞著這個大迴廊(充當跑道)慢跑運動。

圓山行館外側的迴廊,相當透方寬敞, 據說總共面積達100坪!據說李光耀每次來住、最喜歡做的就是--清早繞著這個大迴廊(充當跑道)慢跑運動。

raw-image


迴廊上讓我舉頭看的脖子痠也要堅持多看幾眼的,就是屋簷下、看上去既精密又堅實的這個建築細節...

心頭好的細節、藏在屋簷下,名叫「斗栱」--又有斗拱、鋪作、蓮花托...等許多別稱;日文則叫「組物」(くみもの、組み物),常可見於東亞木構架古典建築中,既有視覺效果繁麗搶眼的裝飾性、也具備支撐屋頂的承重作用。

據說斗栱這個結構,發展到後期、裝飾作用已超過支撐功能,成為凸顯木造宮殿式建築氣勢與華美的、畫龍點睛的存在。圓山大飯店的斗栱,以紅、白、藍、綠、金等色交錯塗製,還是有發揮平衡樑柱的功能、同時也顯露秩序井然的工整美感;而其中卻又因多種顏色規律交織在斗栱表面而不失活潑。站在長廊抬頭遠望過去,一整排的斗栱相當吸睛、展現大器的氣勢。

raw-image

平常站在圓山大飯店建築物外,從它腳底下往上看、是怎樣也看不清楚的--盤踞屋頂上、數來應該有九隻(但願近視又散光、外加老花眼變嚴重的我沒有數錯)的特殊造型物件。導覽志工當時有匆匆說了這九尊的學名、只可惜我當時忙著邊看邊內心讚嘆這景色又要抓緊時間拍照、聽完便慚愧地忘了。後來上網爬梳遍尋,究竟該如何稱呼外型互異但個個做工精緻的它們--應該是要稱呼它們為蹲獸吧、蹲獸九尊一個挨著一個的背、排站在垂脊上。而排在九尊蹲獸後方、固定於正脊與垂脊之間的是鴟尾,雖是裝飾型的建築構件、但據說在中國宮殿式建築裡也扮演充當避雷針的功用。

導覽志工說我們這一組參觀的人非常幸運「我帶迴廊導覽這麼多次,每次上樓來、看到的都是飛機降落... 只有你們這組是看到飛機起飛!」啊~這一個sign~老天可能看到我想飛的心吧,像疫情前樣、如常自在搭機出國旅行的一天,希望早日來到!!

導覽志工說我們這一組參觀的人非常幸運「我帶迴廊導覽這麼多次,每次上樓來、看到的都是飛機降落... 只有你們這組是看到飛機起飛!」啊~這一個sign~老天可能看到我想飛的心吧,像疫情前樣、如常自在搭機出國旅行的一天,希望早日來到!!

「快往那邊看! 有飛機正在起飛~~~」導覽志工阿伯突然大聲提醒我們... 真的,午後大雨滂沱中、松山機場跑道上、一架民航客機正在朝我視線的反方向衝刺加速然後拉起機尾飛向天際--看到這一幕,不禁感慨滿滿。啊! 我多久,沒有搭飛機往外高飛遠行了呢? 疫情鬧騰這世界多久、搭飛機海外遨遊的機會就被中斷多久! 可憎的疫情,到底要糾纏人類到何時方休啊? 雖說與病毒共存是必然、而各國的國門也逐步解封中;但、要像以前那樣自在無拘的說走就走飛國外旅行、歸國後完全不必在防疫旅館閉關加自主觀察的理想狀態,台灣、好像距離這階段,還差一步...

這段意外的圓山大飯店「登高」行程,匆匆但印象深深地結束了。最後,分享圓山大飯店為了成立後的首度開放總統行館而製作的影片。接下來,我得寸進尺地許願今年內參觀完也是很神秘的東、西密道;以及,最好有天大的幸運、有朝一日可以推開行館大門、走進去總統套房裡面大開眼界!! :)



avatar-img
Diane Yang的沙龍
100會員
149內容數
把親自走過、看過的藝文展覽收集起來。 把每一個展場上的感動與震撼記錄下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Diane Y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耳聞感傷唱片行很久了,但一直停留在「久仰大名」的階段。終於、趁假期迎著久違的陽光、走訪久違的台中市區,得以順路將感傷唱片行收進行程,不再只聞其名... "懷舊是時光倏忽回到過去 感傷則是彼時的故事未竟" 感謝在台灣有這麼一家感傷唱片行,把我內心不想結束、以為未竟的青春、得以繼續延長。
今年中秋前夕,我從望海巷漁港的角度、觀看一輪皎潔靜好的夜月。望海巷。基隆最南端漁港之所在、離台鐵八斗子火車站不遠,打從跨海景觀橋落成、正式點燈啟用後,此處無疑成為基隆最浪漫的新亮點...
攝於2019年10月,初抵直島、初見草間彌生南瓜的那一刻。 將近兩年前的秋季,我趕上2019瀨戶內藝術祭的最後一梯,展開期待許久卻從未實踐的跳島之旅。我,與大名鼎鼎,幾乎是整座直島、甚至可以說是整個瀨戶內藝術祭地標物的直島南瓜的初相遇,也就從那一天的雨後日落前展開...
突然! 看到這則報導,驚訝與感傷,突如其來、雙雙襲向我。報導標題是這麼寫的:【台場大摩天輪將歇業! 東京台場大規模整頓,VenusFort、teamLab美術館陸續結束營業】是一個時代的結束。我的時代眼淚、又即將落下又碩大又沉重的一顆...
一個雨後由陰轉晴的假日清早,來走三貂嶺登山步道。這是一趟以認識植物為主題的健行,所以沿途的植物就是我的景點、也是功課。首先路過如雪花般點點遍落在山坡山壁的油桐花--花季來了,這景致看在人們眼底盡是浪漫;但,之於油桐花,花兒落地象徵它生命的終了...
一個浪有點大、天有點陰的假日,我來到台灣北海岸、踏上獅頭山公園步道,遙望了金山八景之一的燭台雙嶼。有人用「神秘」形容獅頭山的步道。何以說它神秘呢?我想,可能是因為,此處從前是軍事基地吧,穿過登山口、開始在有好運道之稱的步道信步走著的時候,仔細往兩邊看、還能瞥見...
耳聞感傷唱片行很久了,但一直停留在「久仰大名」的階段。終於、趁假期迎著久違的陽光、走訪久違的台中市區,得以順路將感傷唱片行收進行程,不再只聞其名... "懷舊是時光倏忽回到過去 感傷則是彼時的故事未竟" 感謝在台灣有這麼一家感傷唱片行,把我內心不想結束、以為未竟的青春、得以繼續延長。
今年中秋前夕,我從望海巷漁港的角度、觀看一輪皎潔靜好的夜月。望海巷。基隆最南端漁港之所在、離台鐵八斗子火車站不遠,打從跨海景觀橋落成、正式點燈啟用後,此處無疑成為基隆最浪漫的新亮點...
攝於2019年10月,初抵直島、初見草間彌生南瓜的那一刻。 將近兩年前的秋季,我趕上2019瀨戶內藝術祭的最後一梯,展開期待許久卻從未實踐的跳島之旅。我,與大名鼎鼎,幾乎是整座直島、甚至可以說是整個瀨戶內藝術祭地標物的直島南瓜的初相遇,也就從那一天的雨後日落前展開...
突然! 看到這則報導,驚訝與感傷,突如其來、雙雙襲向我。報導標題是這麼寫的:【台場大摩天輪將歇業! 東京台場大規模整頓,VenusFort、teamLab美術館陸續結束營業】是一個時代的結束。我的時代眼淚、又即將落下又碩大又沉重的一顆...
一個雨後由陰轉晴的假日清早,來走三貂嶺登山步道。這是一趟以認識植物為主題的健行,所以沿途的植物就是我的景點、也是功課。首先路過如雪花般點點遍落在山坡山壁的油桐花--花季來了,這景致看在人們眼底盡是浪漫;但,之於油桐花,花兒落地象徵它生命的終了...
一個浪有點大、天有點陰的假日,我來到台灣北海岸、踏上獅頭山公園步道,遙望了金山八景之一的燭台雙嶼。有人用「神秘」形容獅頭山的步道。何以說它神秘呢?我想,可能是因為,此處從前是軍事基地吧,穿過登山口、開始在有好運道之稱的步道信步走著的時候,仔細往兩邊看、還能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