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淵》,這本書的一開場就讓我震撼住了!對於一個影像工作者如我來說,這不僅是本小說的開頭,也是部驚悚電影的開場。作者施又熙,以其社工專業和資深小說作者的背景,塑造了血淋淋又驚悚的場面揭開了故事序幕,吸引我展開閱讀,期間數度轉折,吸引著我繼續看下去。而故事走到接近尾聲,我更好奇的是『李桐該如何繼續走下去?』。這個看似虛擬,但又極其可能發生在我們周遭的故事,如此殘忍地擺在我眼前。是的,這些所謂的『故事』,極有可能噩夢成真!
作者將女主角葉敏華設定成一位極其善良、體貼他人的社工,卻又讓她被以最殘忍的方式殺害。讓讀者很難不為女主角抱屈—不公!這世界真的不公!然而,當真相被一層一層地揭開,才發現,原來兇手或許才可能是更值得同情的人!(天哪!我真的不該劇透!)這令我不禁反思:「我們的日常是否都太麻木了?」
就在閱讀此書文字稿、準備寫推薦的同時,我正坐在美容院裡,讓設計師剪著頭髮。當設計師發現我在用手機看著一行行密密麻麻的文字時,她好奇地問我,怎不是在追劇或玩遊戲。我告訴她,這本小說真好看!並且開始跟她說著小說中的故事。設計師默默地聽了兩分鐘後,突然爆出來一句話:「我好擔心我的女兒將來也會心理偏差喔!」原來,設計師也曾有過一段悲慘的婚姻,原來她也是一位必須終日擺盪在諸多情感糾葛之間的單親媽媽。原來,最真實的故事,早已發生在身邊,而我卻渾然不知。直到《寒淵》這本書為我和設計師建立起『今天要做什麼消費』之外的連結…突然警覺,書中的郭警官所說,鄰居和老師真的都該多些警覺心才對,等到警方出動時,絕大多數為時已晚了。但是,若是像吳理仁的父母親那樣,又能從何發現其中的異常呢?
或許,這世界原本就沒有所謂的公平,而當悲劇發生,受傷最深的,除了當下最痛苦的受害者,就是受害者的家屬了—葉楓、李桐都是極痛的。葉楓選擇了一報還一報,但最終心裡還是沒有得到平靜。李桐則是『可以理解,但無法原諒』。究竟何者比較不痛苦?或許就像安達老師所說,活著的人,就算傷口好了,還是會有疤痕。有時,那道疤還會痛。
『修復式正義』,或許在媒體和一般人,只不過是個『值得討論的話題』而已。但對於社會上真實存在的、像葉楓和李桐這樣的受害者家屬而言,卻是個必須面對的課題。不在其中的旁觀者,其實無從置喙建議受害者家屬該怎麼做,因為我不是他們,無法體會他們的痛。看似變態得罪大惡極的吳理仁的父親,說不定是個更嚴重的受害者,是否也該得到原諒呢?而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會不斷自問「我若是葉楓或李桐,我會怎麼做?」
這是一部很挑戰自己善良認知的小說。儘管閱讀過程中,經常被打斷—開會、剪髮、與朋友聚餐…等俗務—但是仍然有空就看(電子書就是方便,笑),兩天看完。因為真的值得一口氣看完它,好看!真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