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與愛的見證/楊翠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原載於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推薦序,作者為楊翠老師
攝影/施又熙
這是一個渴光靈魂的自白,也是痛與愛的第一手見證。關於一對母女,如何面對孤獨、創傷與疾病,如何跋涉苦難,走渡險惡,尋求自我療癒與救贖。
書中最動人的,是母女間的相互疼愛與信靠。單親母女,彼此在場,每一個日常生活的細節,都是人間至美。7歲時,母親節,小女孩以小手遞出她存了好久的750元,請母親吃了節日套餐;11歲時,見母親猶豫不決,芃芃用零用錢與壓歲錢,為母親買下那台二手類單眼;還有母女兩人一起烤蛋糕、吃湯圓的情景,牽手走過每一條街巷。日常,就是最大的幸福。
這個一直在尋找幸運草的女兒,其實就是母親的幸運草。讀到又熙2008年被陷害,以詐欺罪名判刑7個月,即將入監服刑前夕,小四的女兒,看著媽咪打包行李的畫面,不覺落淚。深受孤獨、疾病之苦的母女兩人,相互照顧、依賴,即使是離別相送,也是靈魂緊緊牽繫。這是一幅永恆的畫面。
這樣的母女情愛,更反襯出書中那位前政治犯父親的無情。做為母親的又熙,內心努力蓄養火種,從不吝於為女兒打光、煨暖;然而,做為女兒,她對父親的依戀、渴愛,卻僅僅換來心碎與傷痛,讀來讓人非常不捨。
最深的痛,來自最深的愛。只因渴求父親的愛,卻換來愛的斷絕,父親無情地奪走女兒所有的陽光。我絕不會說,這是因為父親受盡政治黑獄,因而未曾學會愛人的方法。確實,因為政治黑暗,讓女兒失去父親的溫暖照拂;然而,身為父親,失去點燃光熱的能力,絕不能推給政治。
身為台灣最知名的政治受難者之一,他的女兒, 40年來,無論願意或不願意,都只能揹負污名,受盡社會的冷漠與敵視。政治受難者家屬的身分,連想放棄,都不能自主選擇。然而,最後,真正讓女兒陷身黑暗境域,真正取消女兒存在感的,卻不是社會,而是父親本人。書中說,父親「帶走了所有的光線與熱度」,女兒「從此跌入長達六年的黑暗期。」而父親卻因從未細讀過女兒,而誤解怨怪女兒「文革式弒父」。然而,父親,你存在過嗎?你是如何存在的?
這名父親,以各種方式缺席。弔詭的是,在女兒生命中缺席的父親,卻又以另一種鮮明的形象,無時無刻不在女兒的靈魂中,刺痛地在場。一種缺席的在場,一種愛的匱乏的在場,一種愛的剝奪的在場,一種愛的決裂的在場。
父親最大量的缺席與最大量的在場,成為女兒的夢魘,深入靈魂深處,分秒啃噬著她。疾病是一種隱喻。女兒憂鬱症的癥候式閱讀,必須從父親那一頁開始,火線在苦難的歷史源頭就已深埋,而引爆,則在比歷史更森寒的現實裡。
書中說:「父親,是個絕情的人;母親,是個任性的人。」因為父親而受盡人間寂涼的母親,以她自己的方式,愛著一雙女兒。無愛是痛,有時候,愛也會成為一種痛。彷彿隔代輪迴,她的女兒,也以另一種形式,複製了母親的生命,成為單親母親,一樣孤獨、痛楚、自我撕裂,一樣有如被整個世界背棄。
所幸,母女的輪迴夢魘,沒有真正出現,母女的故事,不會是同一齣戲碼。又熙以她的生命韌性,堅決地編寫了自己的劇本,從最荒苦的絕境中,選擇了自己的人生。
書中寫到「放下」那一段,非常深刻。「放下」與否,如人飲水,關乎自身,沒有誰可以輕易地叫誰「放下」。「放下」,也不是單一命題,生命的重量與傷痛,並不是只有揹與不揹、放與不放這兩個二元對立的選項。更多時候,你只能與它協商共處。正如她說,憂鬱症好了會是什麼樣子?這是一個難解、乃至無解的問號;她覺悟到,與憂鬱共存,與創傷共存,與深愛與憎恨共存,吸納所有生命中的暗質,最後吐出清麗的花朵,這種療癒,是一種今生進行式。
當母親陷入憂鬱苦海,女兒不離不棄,陪伴她6年。2011年,女兒病了,換成母親發願,永遠相陪伴。在紅樓創意市集,母親手縫,女兒手繪,母女兩人,通過手作,療癒自身。
這部書,也是療程之一。母親的書,女兒的畫,相互依靠,彼此衍繹。我捧讀再三,感動落淚,突然想起,好多年前,當我的兒子埋頭塗鴉時,我也曾有過「母子之書」的夢,謝謝又熙幫天下母親完成它。
這是一則痛的見證,也是愛的告白。愛與痛,都要學習說出口。所有說出口的,無論傷痛或至愛,都是一種見證,見證生命曾經有過裂縫,見證受傷者的肉身與靈魂,是如何艱苦跋涉,又如何堅定走過最苦寒的生命之冬。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6會員
8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施又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原刊載於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作者為王芃 到底該怎麼說才好呢,我很高興有了第一本書,而且封面還是我畫的,感動十足。 一開始我媽告訴我要不要一起出書是七年前的事,那時我畫畫的技巧尚未成熟,於是一延再延,等到現在,終於出了 !(灑小花)
原登載於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後記 芃芃從小臨睡前我都會去跟她講一個床邊故事,然後蓋上被子,親吻臉頰道晚安許多年從不改變,如今儘管芃芃已經高一了,但是我每晚睡前還是會走進她的房間去看看她,夏日的時候會順便檢查一下房間裡面有沒有蚊子,冬夜裡幫她蓋好毛毯,然後摸摸她的臉,有時是無憂
昨晚被招待去看了《超難搞先生》,湯姆漢克主演,基本上只要是湯姆漢克主演的電影,不用先看預告片,我也一定會去看,他是我最喜歡的演員之一。 這片名一看就知道他在片中很難搞,預告片可能看起來很有趣很好笑,但事實上,這是一部探討「失落」的議題。誠如所有相關於「失落」的議題,隱含其中的就是「如何繼續走下去」
過年期間某日,跟女兒去X北百貨買了個藍色水桶,準備回來權充泡腳桶,哈哈哈,選擇水桶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好收納,居住空間適中而已,盡量不要添購太多不必要又難收納的電器用品。 昨天下午首次啟用這個水桶,女兒跑來跑去的煮水添熱,還滴了兩滴精油,說真的,這樣泡著腳真的好舒服,讓人好想睡啊。 泡完之後,女兒搶著幫
所有的研究過去,都是為了面向未來,沒有未來,過去也將失去意義,我想,更重要的是願意一起走向未來的決心與堅持吧。
在保溫杯裡裝了很多冰塊跟水,沒想到水龍頭開出來的飲用水那種可怕熱度,竟然保溫杯裡的冰塊很快就沒了蹤影,演講到一半播蔡焜霖阿北的《安息歌》給大家聽的時候,保溫杯裡只有冰水,沒有冰塊了,驚!
原刊載於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作者為王芃 到底該怎麼說才好呢,我很高興有了第一本書,而且封面還是我畫的,感動十足。 一開始我媽告訴我要不要一起出書是七年前的事,那時我畫畫的技巧尚未成熟,於是一延再延,等到現在,終於出了 !(灑小花)
原登載於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後記 芃芃從小臨睡前我都會去跟她講一個床邊故事,然後蓋上被子,親吻臉頰道晚安許多年從不改變,如今儘管芃芃已經高一了,但是我每晚睡前還是會走進她的房間去看看她,夏日的時候會順便檢查一下房間裡面有沒有蚊子,冬夜裡幫她蓋好毛毯,然後摸摸她的臉,有時是無憂
昨晚被招待去看了《超難搞先生》,湯姆漢克主演,基本上只要是湯姆漢克主演的電影,不用先看預告片,我也一定會去看,他是我最喜歡的演員之一。 這片名一看就知道他在片中很難搞,預告片可能看起來很有趣很好笑,但事實上,這是一部探討「失落」的議題。誠如所有相關於「失落」的議題,隱含其中的就是「如何繼續走下去」
過年期間某日,跟女兒去X北百貨買了個藍色水桶,準備回來權充泡腳桶,哈哈哈,選擇水桶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好收納,居住空間適中而已,盡量不要添購太多不必要又難收納的電器用品。 昨天下午首次啟用這個水桶,女兒跑來跑去的煮水添熱,還滴了兩滴精油,說真的,這樣泡著腳真的好舒服,讓人好想睡啊。 泡完之後,女兒搶著幫
所有的研究過去,都是為了面向未來,沒有未來,過去也將失去意義,我想,更重要的是願意一起走向未來的決心與堅持吧。
在保溫杯裡裝了很多冰塊跟水,沒想到水龍頭開出來的飲用水那種可怕熱度,竟然保溫杯裡的冰塊很快就沒了蹤影,演講到一半播蔡焜霖阿北的《安息歌》給大家聽的時候,保溫杯裡只有冰水,沒有冰塊了,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如果子女是父母心頭上的一塊肉,孩子的喜怒哀樂都會在他們身上加倍感受,而人生的起伏又是不可避免的,那通往幸福的道路或許便是重拾快樂的能力吧!
Thumbnail
一個關於母親和女兒之間的創傷故事,談一談社會對母親角色的僵化觀念,以及施加在女兒身上的壓力與心靈掙扎。最後是針對震撼國際文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孟若與女兒史金納故事的小感想。
Thumbnail
我對養母的記憶雖然稀少,但她給我的影響卻深遠難忘。透過這篇文章,讓我們一起深入探討家庭暴力所造成的嚴重問題,並反思家庭中成員之間應有的愛與尊重。讓我們從養母的遭遇中學習如何更好地珍惜與父母之間的親情,營造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
Thumbnail
今天是母親節 今天是母親節,即便母親已逝去了四餘年,作為子女,我仍很艱難地說:「我愛我的母親。」我對於母親的感受更能引用作家吳曉樂的文字:「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有的母親為孩子(特別是女兒)帶來的傷害遠大於愛。」去傳達「母親」作為還她存在的過去貫穿到她遠已不在的未來,成為伴隨我一生的課題。
Thumbnail
這本書談及了作者羽茜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關係的深刻思考,並提出對父母和孩子關係的特殊見解。書中提到的關鍵詞包括愛、家庭傷痕、獨立個體等。
Thumbnail
自我有記憶以來,母親就是一個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快速翻篇的人。即使青春期的我叛逆又不容世俗,總是衝撞權威又經不起評判,卡在自己的迴圈動彈不得。但母親從沒有放棄與我溝通,在夜深人靜、獨自啜泣的陽台角落,他總在與我爭執後默默伸出手,理性的分析他生氣的原由,教我做人處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母子之間無法磨滅的情感牽絆,以及母親對於人間痴情的堅持與執拗。文章充滿溫柔的情感、對母愛的讚揚和心靈的沉澱。藉由描述許士林對母親的愛和思念,帶領讀者進入了一段觸動心靈的旅程。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如果子女是父母心頭上的一塊肉,孩子的喜怒哀樂都會在他們身上加倍感受,而人生的起伏又是不可避免的,那通往幸福的道路或許便是重拾快樂的能力吧!
Thumbnail
一個關於母親和女兒之間的創傷故事,談一談社會對母親角色的僵化觀念,以及施加在女兒身上的壓力與心靈掙扎。最後是針對震撼國際文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孟若與女兒史金納故事的小感想。
Thumbnail
我對養母的記憶雖然稀少,但她給我的影響卻深遠難忘。透過這篇文章,讓我們一起深入探討家庭暴力所造成的嚴重問題,並反思家庭中成員之間應有的愛與尊重。讓我們從養母的遭遇中學習如何更好地珍惜與父母之間的親情,營造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
Thumbnail
今天是母親節 今天是母親節,即便母親已逝去了四餘年,作為子女,我仍很艱難地說:「我愛我的母親。」我對於母親的感受更能引用作家吳曉樂的文字:「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有的母親為孩子(特別是女兒)帶來的傷害遠大於愛。」去傳達「母親」作為還她存在的過去貫穿到她遠已不在的未來,成為伴隨我一生的課題。
Thumbnail
這本書談及了作者羽茜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關係的深刻思考,並提出對父母和孩子關係的特殊見解。書中提到的關鍵詞包括愛、家庭傷痕、獨立個體等。
Thumbnail
自我有記憶以來,母親就是一個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快速翻篇的人。即使青春期的我叛逆又不容世俗,總是衝撞權威又經不起評判,卡在自己的迴圈動彈不得。但母親從沒有放棄與我溝通,在夜深人靜、獨自啜泣的陽台角落,他總在與我爭執後默默伸出手,理性的分析他生氣的原由,教我做人處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母子之間無法磨滅的情感牽絆,以及母親對於人間痴情的堅持與執拗。文章充滿溫柔的情感、對母愛的讚揚和心靈的沉澱。藉由描述許士林對母親的愛和思念,帶領讀者進入了一段觸動心靈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