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崔健,憑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2022年4月15日,上海封城進入第三週。搖滾歌手崔健在微信平台舉辦首次線上直播演唱會,攝影棚只有工作人員,沒有觀眾。然而這場實況直播,線上觀眾四千六百萬人,按贊一億兩千萬次,打破中國直播演唱會紀錄。換算成實體規模,這場演出的觀眾,大約等於阿妹連辦十二場小巨蛋演唱會觀眾總人數的三百五十倍。


這不只是一場中年人集體懷舊的儀式:四千六百萬觀眾,許多在崔健成名的年代都還沒出生。「娛樂至死」的風吹了這些年,不免令人反胃。時代兜兜轉轉,又把這位搖滾先知推到了風頭浪尖。崔健那些乍看不合時宜的搖滾,居然又變成了這個莫可名狀的時代宣洩集體苦悶的出口。

是的,「老崔」剛滿六十,舊時代的說法是「花甲之年」。距他1986發表「一無所有」倏忽三十六年矣。生於文革前北京「軍區大院兒」,暴紅於改革開放大潮驟起的八十年代,崔健大半生歲月,中國社會劇烈翻騰不知幾世幾劫。同代音樂人,甚至比他年輕十來歲的晚輩,倘若還沒退休韜光養晦,也多半是出來唱唱懷舊金曲,賺賺中年人憶苦思甜緬懷青春的淚水。崔健卻不是這樣:2021年他發行新專輯《飛狗》,磅礡,硬氣,一貫地倔強,一貫地不合時宜。在中國年輕人愈來愈自暴自棄,「內卷」、「躺平」,甚至宣稱「我們是最後一代」的時代,老崔還是繃著一臉的憤怒和不甘心,拒絕向虛無投降。

那場線上演出兩個半月之後,崔健以《飛狗》拿下33屆金曲獎「最佳華語男演唱人」。他寫下真摯洞見的感言「一個新的時代在等待著你,你是否已經準備好了下車!你曾經所有的經歷加上你有過的質疑,會變成一張新的車票,可以登上通往一個更賦有挑戰和質疑世界的音樂列車。」

「你曾經所有的經歷」,這句話蘊藏多少歷史風雨。是的,在這經常令人如鯁在喉、無言以對的時代,崔健總是不願意困在迷茫裡。他從不畏懼新時代撲面而來,從不把臉別開。「挑戰和質疑世界」是六十歲老戰士的自許,卻也有十八歲少年的豪情。

《飛狗》專輯八首歌,曲曲相扣,聲氣綿延相連。儘管樂手編制相對簡單,音場之澎湃,之細膩,之飽滿,仍然令人咋舌。搖滾的核心不是歌詞、不是旋律,永遠是節奏:崔健嘶啞的嗓子是引導一切的動機,帶著樂手前進,時而咬牙切齒,時而低吼輕吟。鼓、貝斯、吉他的主線條相互交織,錯落有致,形成一種量體沉墜、充滿挑釁張力的臨場感。老戰友劉元的薩克斯風和嗩吶,依舊鮮烈勇猛。那樣的律動,大抵來自崔健跟這幫樂手多年玩爵士樂的功底。節奏永遠是活的:在這危機四伏的世界,你得踩穩了,才能奔跑向前。

他的曲式結構仍是大塊寫意,經常歸返藍調的結體,遂能不落痕跡融入黑人福音味道的女聲合唱,以及遙遙呼應八十年代「西北風」民樂氣質的五聲音階。來自馬達加斯加的吉他手艾迪和崔健從「一無所有」的年代一路玩到現在,那是三十幾年一起呼吸的默契。鏗鏗然的藍調木吉他,尤其彈起滑弦(slide),大匠不工,是狂草的飛白,是山鷹盤旋的俯衝和爬升,是颶風前夕的浪頭。我不記得在中文世界聽到過比這張專輯更銷魂的搖滾木吉他。


從前讀西方樂評,對經典樂團的最高禮讚是一組矛盾的形容詞:loose but tight,「既鬆且緊」──默契夠好,才能「滴水不透」。厚積薄發,才能「游刃有餘」。崔健的樂隊,是完美的示範。

崔健的詩句,仍然揉合了國族寓言的「大我」與感官情愛的「小我」,仍然處處閃現「像一把刀子」的鋒芒──他要逆天行走,飛到銀河,擊穿那龐然大物的肚臍眼。他帶我們穿過那撐著場面的鏡子,看見孔雀的屁股,看見無限尷尬的風光。他說你的藉口就是你的自由,卻不知道我也畫天為牢。他說我是黎明前的黑,渴望被大風吹,被大浪推,可海水卻乾燥得像風,風卻柔情得似水。他問我們到底是牛身上流著兔子的血,還是兔子身上流著牛的血?在結束曲「繼續」,他唱出這樣驚心動魄的句子:

現實站起來,像個海綿體
插在你嘴裡,還要你呼吸......

權力高懸起,遮風擋雨
棲身的土地恐懼......

身體站起來,要帶腦袋出去
推翻這牆體,呼吸空氣

大棒子落下,擊打我如雨
你隨我站起,身體顫慄

僅僅是站立,在出生的土地
天空壓下來,考驗我的耐力

你的身體彎曲,為我哭泣
你的心卻要我繼續

能寫出這樣的歌,何須討好年輕人?他仍是睥睨時代的先鋒。老崔畢竟不老,他的心,比我們都年輕。

(寫給《財訊》)

【延伸閱聽】

一、這是我 2014 年連續兩星期紀念崔健 1989 年永遠改變中國搖滾史的專輯《新長征路上的搖滾》25 週年特別節目。在我三十多年的廣播生涯中,這算是自己覺得特別值得紀念的節目之一。


二、這是我在 2016 年為他上張專輯《光凍》做的廣播特輯,《飛狗》的音樂延續、深化了《光凍》開始探索的方向,個人認為是崔健音樂生涯值得大書特書的全新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曾在多年前聽過他唱的“花房姑娘”,沒想到時間的B面也好聽,都旋律中毒了,謝謝推薦XD
avatar-img
馬世芳的沙龍
2.2K會員
1.7K內容數
馬世芳2017年迄今的部落格,2021年遷至方格子。包括音樂文字、廣播節目側寫、隨筆、食譜等。
馬世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11
那把胡士托吉他,始終維護在「可彈奏」狀態,他們也願意出借給身分合宜的樂手彈奏,讓神器繼續創造美麗的音樂──就像三百年前的史特拉瓦底里如今仍然經常上台演奏:「你們可以想想,台灣有誰是彈奏這把吉他的合適人選?」
Thumbnail
2024/09/11
那把胡士托吉他,始終維護在「可彈奏」狀態,他們也願意出借給身分合宜的樂手彈奏,讓神器繼續創造美麗的音樂──就像三百年前的史特拉瓦底里如今仍然經常上台演奏:「你們可以想想,台灣有誰是彈奏這把吉他的合適人選?」
Thumbnail
2023/11/28
這幾天在家工作、開車出門,都在放 remix 版的「紅碟」和「藍碟」,聽那些熟到不能再熟的歌,仍然感動到不能自已。
Thumbnail
2023/11/28
這幾天在家工作、開車出門,都在放 remix 版的「紅碟」和「藍碟」,聽那些熟到不能再熟的歌,仍然感動到不能自已。
Thumbnail
2023/11/22
陳明章和他的音樂無需歌頌禮讚,只需真心體會,這部電影也是。
Thumbnail
2023/11/22
陳明章和他的音樂無需歌頌禮讚,只需真心體會,這部電影也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台灣史上,曾經有一場音樂會是為了電影而拍。 拍的時候,只求圓滿順利。飛碟唱片公司租借的中興法商場地只能容納3千多人,結果來了7千人,多出來的4千多人被擋在門外,但這也無法澆熄他們的青春熱火......
Thumbnail
台灣史上,曾經有一場音樂會是為了電影而拍。 拍的時候,只求圓滿順利。飛碟唱片公司租借的中興法商場地只能容納3千多人,結果來了7千人,多出來的4千多人被擋在門外,但這也無法澆熄他們的青春熱火......
Thumbnail
時間過得很快、三十年多過去了,相信在座的各位,應該都是在我的音樂當中一起成長的對不對,這感覺很棒,沒想到我還可以唱這麼久。
Thumbnail
時間過得很快、三十年多過去了,相信在座的各位,應該都是在我的音樂當中一起成長的對不對,這感覺很棒,沒想到我還可以唱這麼久。
Thumbnail
在中國年輕人愈來愈自暴自棄,「內卷」、「躺平」,甚至宣稱「我們是最後一代」的時代,老崔還是繃著一臉的憤怒和不甘心,拒絕向虛無投降。
Thumbnail
在中國年輕人愈來愈自暴自棄,「內卷」、「躺平」,甚至宣稱「我們是最後一代」的時代,老崔還是繃著一臉的憤怒和不甘心,拒絕向虛無投降。
Thumbnail
1989年的4月,年輕的崔健帶著他一臉不妥協的認真酷味,在台灣發行了《一無所有》。封面是他被醒目的大塊紅布綁住了雙眼,張著嘴,彷彿像他所存在的那個世界底,有口難言的眾生相。 30年過去了,《飛狗》的崔健已經60歲了。 帽子上的五星,最後變成了飛狗,他一邊嘶喊唱著,一邊告訴你,嘿,老子根本沒變!
Thumbnail
1989年的4月,年輕的崔健帶著他一臉不妥協的認真酷味,在台灣發行了《一無所有》。封面是他被醒目的大塊紅布綁住了雙眼,張著嘴,彷彿像他所存在的那個世界底,有口難言的眾生相。 30年過去了,《飛狗》的崔健已經60歲了。 帽子上的五星,最後變成了飛狗,他一邊嘶喊唱著,一邊告訴你,嘿,老子根本沒變!
Thumbnail
從第一張專輯《擁擠的樂園》青澀但誠懇的創作,到年過60仍持續不停的音樂之路,陳昇有許多轉變與突破,歌中也傳達著小至個人、大至土地社會的豐沛情感,四十多張專輯裡無數的歌,或許很難用簡單的規則去定義陳昇的詞曲創作,但我們都無法忽視,他用全部的音樂生涯及個人生命,強而有力地表達了所謂的搖滾精神,即便不是每
Thumbnail
從第一張專輯《擁擠的樂園》青澀但誠懇的創作,到年過60仍持續不停的音樂之路,陳昇有許多轉變與突破,歌中也傳達著小至個人、大至土地社會的豐沛情感,四十多張專輯裡無數的歌,或許很難用簡單的規則去定義陳昇的詞曲創作,但我們都無法忽視,他用全部的音樂生涯及個人生命,強而有力地表達了所謂的搖滾精神,即便不是每
Thumbnail
從二十來歲一路聽陳昇的跨年,終於聽成了四十歲的男人了。 陳昇照例把同一個和弦進行的〈 二十歲的眼淚 〉唱成〈 你怎麼捨得我難過 〉。唱了一半又讓樂隊暫停,說再唱下去,「我的主治醫生要把我認成黃品源了,我可還沒有投共呢。」
Thumbnail
從二十來歲一路聽陳昇的跨年,終於聽成了四十歲的男人了。 陳昇照例把同一個和弦進行的〈 二十歲的眼淚 〉唱成〈 你怎麼捨得我難過 〉。唱了一半又讓樂隊暫停,說再唱下去,「我的主治醫生要把我認成黃品源了,我可還沒有投共呢。」
Thumbnail
金城武差不多是陳昇一手打造出來的,剛出道時,跟劉若英一樣都是在陳昇的音樂工作室裡打雜、跑腿兼磨練,《分手的夜裡》、《只要你和我》、《多苦都願意》等專輯,也是由陳昇擔任製作人,包辦多數詞曲創作,並找來李正帆、黃韻玲等好友擔任編曲或製作,完全就是陳昇的徒弟無誤!
Thumbnail
金城武差不多是陳昇一手打造出來的,剛出道時,跟劉若英一樣都是在陳昇的音樂工作室裡打雜、跑腿兼磨練,《分手的夜裡》、《只要你和我》、《多苦都願意》等專輯,也是由陳昇擔任製作人,包辦多數詞曲創作,並找來李正帆、黃韻玲等好友擔任編曲或製作,完全就是陳昇的徒弟無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