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章,江湖人生醍醐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陪爸媽去看了林正盛導演、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長片的陳明章《撼山河,撼向世界》。家父不認識陳明章,看完非常喜歡,說了句十分要得的評點:「這個陳明章,就是所謂『正港的台灣人』吧!」

片中的阿章始終像個浪人,很多鏡頭是我們盯著他的後腦勺,跟著他在北投的公園、郊山、街巷一跨一拐地漫步,一面聽他絮絮叨叨,時不時像彌勒佛那樣哈哈哈大笑。話說阿章走路的模樣真是耐看,那就是一種「走江湖」的步態。

其實三十多年前,家母就訪問過陳明章。中廣還在仁愛路舊址,電台戒備森嚴,兩重警衛關卡。穿著拖鞋的阿章被當成流浪漢,擋在門口不讓進,惹出一番小麻煩。我認識阿章,大抵也在那段時間:一九八九年阿章加入「黑名單工作室」,《抓狂歌》掀起「後解嚴」時代「新台語歌」大浪。那幾年阿章揹著吉他走唱校園,在「水晶唱片」發了兩捲實況專輯(「水晶」窮得沒錢做錄音室專輯,老闆任將達索性帶器材去校園錄實況,直接發行新專輯,就這樣創造了經典)。阿章總是邊喝邊唱,琴弦撥響,就把全體觀眾帶進一場夢。

我對他的獨門吉他調弦法深深著迷,跑去「台灣e店」聽他講演,仍是霧嗄嗄(bū-sà-sà)。如今我知道:阿章的創作或許可以拆解、分析,但是幾乎不可學。大家都知道他的音樂律動是「呼吸導向」而非「節拍導向」,乃能廣納山風海雨,創出足以安撫整座島嶼的樂聲。但「呼吸」如何學得?那背後是一整套世界觀,就像你得先活成一個bluesman,才有可能奏唱真正的blues,而非相反。

說起來,阿章在主流樂壇也是「風神」過一陣的:上世紀末他替金門王李炳輝和黃妃做唱片,加起來賣了一兩百萬張。世界級導演從侯孝賢到是枝裕和紛紛找他做配樂(片中短短幾段名導鏡頭,就能讓我們深切感受這些大導演何以為他傾倒)。但是一來喝酒壞了身子(也不免誤事,片中吳念真透露當年阿章答應做《多桑》配樂又放他鴿子,我們隱約知道阿章大概有過不足為外人道的失控和辜負),二來沒過幾年,台灣唱片工業說垮就垮,聳鬚(tshàng-tshiu)的日子很快青黃不接。他幾乎歸零、一無所有,跑去恆春投奔老藝師學月琴,竟一路發展出後半生進一步融匯台灣民樂的創作手法。若非這番轉折,阿章或已活活喝死,也可能一蹶不振、變成廢人。是早年初聽陳達的震撼喚醒了他,並且,救了他一命。

關於人生的低谷,如何親睹如臨深淵的凶險、嘗到傷害與後悔的滋味,《撼山河,撼向世界》淡淡著墨,並未深究,導演的眼睛始終是溫柔的。電影也不依照慣習手法回溯傳主成長歷程,而是以現場演出串起音樂人生的重要主題,沒有半幀青春童年老照片,音樂作品也以近年實況為主。儘管講了很多往事,全片仍有強烈的「現在感」。

現在的阿章,年逾六旬,鬢髮飛霜,仍是一臉童真。我很慶幸林正盛導演沒有把傳主「大師化」、「神話化」,尤其喜歡幾段阿章流淚的畫面(他抹眼淚的動作,也像個孩子)。衛武營排練前踏上舞台,全場工作人員鼓掌,他感激掉淚。另一次聊到「黑名單工作室」,數著一個個老友的名字,便不禁哽咽。還有一次,他近看一群老藝師彈唱(那段音樂極厲害),鏡頭轉到阿章面部特寫,我們看他漸漸把持不住,終於落淚。朋友都知道阿章感情豐沛,哭點笑點都很低。導演這幾個鏡頭,用得正好。

林正盛和阿章是樓上樓下鄰居,喝酒抬槓極是方便。好幾個鏡頭是在導演家飯桌,阿章叼著一隻蝦,一面極有滋味地嚼著,一面說故事,旁邊伺候一瓶酒。說來這部片的起點,便是那張酒桌。我想阿章的故事,一定也讓導演想到自己曲折的人生路。許多地方導演自己入了鏡:光頭鬍鬚胖身材,一身寬布衣,根本跟阿章是同一國的赤腳大仙。(想起〈紅目達仔〉歌詞:是啥麼款的日子,是汝生活的滋味?是蓮心的苦,佮甘蔗的甜......)。

導演說他這幾年跟拍阿章,拍了上千小時的素材,好不容易找到說故事的結構,剪成一一○分鐘的成品。最終的節奏就像阿章的步態,一跨一拐,柳暗花明,一路說了幾十年份的故事,卻無濃縮跳躍之感。驚喜的鏡頭很多,家人三代都精彩:阿章九十多歲的母親仍然光芒四射(難怪生出這麼突梯的兒子),么兒阿祐(片中記錄他從孩童到少年的歷程)自小彈一手十分「將才」的好琴,父子二人在瑞芳雙吉他合奏《戀戀風塵》主題曲,實在動人。「工作室CEO」阿瀅直到拍攝最後階段才同意入鏡,導演問她當初看到阿章有何感想,她欲語還休,畫面切到教著月琴的阿章的短褲胖腿,全場會心大笑。啊,都是真愛。

陳明章和他的音樂無需歌頌禮讚,只需真心體會,這部電影也是。我幾度莫名溼了眼眶,同時知道導演實在沒有要煽情的意思——那都是江湖人生的醍醐味呀。

(觀後速記略事伸展,寫給《財訊》)

avatar-img
2.2K會員
1.7K內容數
馬世芳2017年迄今的部落格,2021年遷至方格子。包括音樂文字、廣播節目側寫、隨筆、食譜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馬世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只有台灣獨特的歷史場景,才有可能淬鍊出沈文程這樣獨特的歌手,恐怕也只有他能編出如此「多元混血」的演唱會曲目。
在中國年輕人愈來愈自暴自棄,「內卷」、「躺平」,甚至宣稱「我們是最後一代」的時代,老崔還是繃著一臉的憤怒和不甘心,拒絕向虛無投降。
我在台科大「文藝發展與流行音樂文化」課堂循例請同學以「最能代表我們世代的一首歌」寫期中作業,限十年內發行作品,不限國籍語種。這是一份從2012年開始統計的作業,這個學期共收到 107 份,結果如下。這班同學幾乎都是2000年之後出生。
首先我們以前沒有人講什麼「黑膠唱片」,唱片就是唱片。其次我不覺得你非要弄一台唱機不可,除非你很閒,或者下定決心要「跳坑」。
三個小伙子組了樂團,從故鄉挪威來到英國倫敦打天下。他們把所有積蓄都投資在demo錄音,花光了存款,卻屢屢被各家唱片公司和經紀人拒於門外。他們窮得有一頓沒一頓,甚至挖過街邊垃圾桶裡的東西吃。
文夏的歌,便是那熱熱鬧鬧的「世俗」,勾連、反映、煽動著千萬百姓的情感。
只有台灣獨特的歷史場景,才有可能淬鍊出沈文程這樣獨特的歌手,恐怕也只有他能編出如此「多元混血」的演唱會曲目。
在中國年輕人愈來愈自暴自棄,「內卷」、「躺平」,甚至宣稱「我們是最後一代」的時代,老崔還是繃著一臉的憤怒和不甘心,拒絕向虛無投降。
我在台科大「文藝發展與流行音樂文化」課堂循例請同學以「最能代表我們世代的一首歌」寫期中作業,限十年內發行作品,不限國籍語種。這是一份從2012年開始統計的作業,這個學期共收到 107 份,結果如下。這班同學幾乎都是2000年之後出生。
首先我們以前沒有人講什麼「黑膠唱片」,唱片就是唱片。其次我不覺得你非要弄一台唱機不可,除非你很閒,或者下定決心要「跳坑」。
三個小伙子組了樂團,從故鄉挪威來到英國倫敦打天下。他們把所有積蓄都投資在demo錄音,花光了存款,卻屢屢被各家唱片公司和經紀人拒於門外。他們窮得有一頓沒一頓,甚至挖過街邊垃圾桶裡的東西吃。
文夏的歌,便是那熱熱鬧鬧的「世俗」,勾連、反映、煽動著千萬百姓的情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7RSUG1zib0  這首《倆忘煙水裡》是電視劇「天龍八部」的片尾曲。   由霑叔作詞,顧嘉煇先生譜曲,是當年膾炙人口的劇集,當然,這首曲子也成為當年的大熱。   啊?   問我怎麼放這首?而不是香港精神《獅子山下》?   
  若說一首歌,曲是皮,那詞就是骨了。   前幾天看見脆友介紹的「如髮」正是香港著名填詞人--周耀輝的作品,故事是講述一名雛妓過盡千帆,最後,走上了青燈古佛為歸屬。   空靈,雅緻。   話不多說,就來聽聽這首盧凱彤與麥浚龍的歌曲。   噢,個人偏心,所以只放盧凱彤現場版,請不要揍不專業介
Thumbnail
🌿「著名的水滸英雄花和尚,誰知他一生想望,竟不是奮戰沙場? 」 來賓介紹👏👏👏 -- 導演:蔡格爾 -- 京劇演員:劉育志 🏹從舊有文本中找尋自我定位,曲藝與京劇的跨界碰撞🔥
Thumbnail
張敬軒(Hins Cheung)是香港樂壇的音樂大師,不僅聲音出眾,外型一流,更擅長跳唱,精通不同音樂風格。文章詳細描述了他的音樂成就和在樂壇上的樂趣,還有他的視覺表演和樂器合作的精彩瞬間。敬軒的音樂作品豐富精彩,是香港樂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Thumbnail
陳一郎,本名陳銘農,屏東縣新園鄉五房村人,有「酒國歌王」稱號。知名歌曲有《阿郎阿郎》、《行船人的純情曲》、《紅燈碼頭》、《流浪的歌聲》等。  陳家於五房村屬當地望族。家中本從事漁業,但陳一郎身體屬易暈船體質,因此改以修理腳踏車與摩托車為業。 
Thumbnail
「風雨千年路 江山萬里情 秦觀月 楚天雲,無處不是故園情 」這是中視長青節目「大陸尋奇」主題曲,認識老牛時,發現他是「大陸尋奇」忠實觀眾,雖然了解他本是老派之人,看大陸尋奇更像個老頭會做的事,心想他的興趣真特殊,久而久之,自己也漸漸受到薰陶,開始對大陸的大山大水和歷史古蹟產生共鳴,是種另類潛移默化。
Thumbnail
綠光劇團的「台灣文學劇場」,一直是我的心頭好,去年改編小說家鄭清文的作品《清明時節》,尤其難忘金鐘視帝游安順的演出。游安順飾演看似內斂的已婚中年男子,實則內心藏著一座一觸即發的火山,當他發現自己承擔不了責任,也無法一輩子在美夢之中,選擇讓自己消融在自造的岩漿之中再無法返還。游安順的精彩,在於明明不是
Thumbnail
說我是聽沈文程先生的歌長大的完全不是誇飾。臺語金曲是我童年的很大一部分,我大概在認識沈哥(亂叫人)的名字之前就已經聽過他的很多首歌了。以前家人常播的電台與喜歡開車時播的音樂,有許多都是沈哥的作品,因此今天能看到本人、聽到現場表演,真的很開心❤️ 以下將分享參加演唱會的一些感想。   一
國中的時候,歌神張學友正席捲亞洲,每一次的歌聲都能燎原,即使沒談過戀愛,也幻想過吻別的場景,如果說想和你去吹吹風,絕對不是因為我愛看海,是因為我喜歡張學友那首歌。其實也不只張學友。 那時候彰化的「山海山」唱片行是一種品味圖騰。下課要去搭彰化客運前,應該要去山海山走走逛逛
Thumbnail
「你都不唱一首給我們聽?《孤勇者》你沒有聽過嗎?陳奕迅的呢,台灣連小學生都會唱呢。」蛤,真的沒聽過。等,慢着,這歌詞和旋律有點熟,搞不好聽過,可是陳奕訊的聲音我不可能認不出來啊! 過年期間如常跟着企業旅行團拍照,過去的行程混雜會議商務,今趟春節純旅行團還是第一次。在台灣,本島旅行稱為國旅,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7RSUG1zib0  這首《倆忘煙水裡》是電視劇「天龍八部」的片尾曲。   由霑叔作詞,顧嘉煇先生譜曲,是當年膾炙人口的劇集,當然,這首曲子也成為當年的大熱。   啊?   問我怎麼放這首?而不是香港精神《獅子山下》?   
  若說一首歌,曲是皮,那詞就是骨了。   前幾天看見脆友介紹的「如髮」正是香港著名填詞人--周耀輝的作品,故事是講述一名雛妓過盡千帆,最後,走上了青燈古佛為歸屬。   空靈,雅緻。   話不多說,就來聽聽這首盧凱彤與麥浚龍的歌曲。   噢,個人偏心,所以只放盧凱彤現場版,請不要揍不專業介
Thumbnail
🌿「著名的水滸英雄花和尚,誰知他一生想望,竟不是奮戰沙場? 」 來賓介紹👏👏👏 -- 導演:蔡格爾 -- 京劇演員:劉育志 🏹從舊有文本中找尋自我定位,曲藝與京劇的跨界碰撞🔥
Thumbnail
張敬軒(Hins Cheung)是香港樂壇的音樂大師,不僅聲音出眾,外型一流,更擅長跳唱,精通不同音樂風格。文章詳細描述了他的音樂成就和在樂壇上的樂趣,還有他的視覺表演和樂器合作的精彩瞬間。敬軒的音樂作品豐富精彩,是香港樂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Thumbnail
陳一郎,本名陳銘農,屏東縣新園鄉五房村人,有「酒國歌王」稱號。知名歌曲有《阿郎阿郎》、《行船人的純情曲》、《紅燈碼頭》、《流浪的歌聲》等。  陳家於五房村屬當地望族。家中本從事漁業,但陳一郎身體屬易暈船體質,因此改以修理腳踏車與摩托車為業。 
Thumbnail
「風雨千年路 江山萬里情 秦觀月 楚天雲,無處不是故園情 」這是中視長青節目「大陸尋奇」主題曲,認識老牛時,發現他是「大陸尋奇」忠實觀眾,雖然了解他本是老派之人,看大陸尋奇更像個老頭會做的事,心想他的興趣真特殊,久而久之,自己也漸漸受到薰陶,開始對大陸的大山大水和歷史古蹟產生共鳴,是種另類潛移默化。
Thumbnail
綠光劇團的「台灣文學劇場」,一直是我的心頭好,去年改編小說家鄭清文的作品《清明時節》,尤其難忘金鐘視帝游安順的演出。游安順飾演看似內斂的已婚中年男子,實則內心藏著一座一觸即發的火山,當他發現自己承擔不了責任,也無法一輩子在美夢之中,選擇讓自己消融在自造的岩漿之中再無法返還。游安順的精彩,在於明明不是
Thumbnail
說我是聽沈文程先生的歌長大的完全不是誇飾。臺語金曲是我童年的很大一部分,我大概在認識沈哥(亂叫人)的名字之前就已經聽過他的很多首歌了。以前家人常播的電台與喜歡開車時播的音樂,有許多都是沈哥的作品,因此今天能看到本人、聽到現場表演,真的很開心❤️ 以下將分享參加演唱會的一些感想。   一
國中的時候,歌神張學友正席捲亞洲,每一次的歌聲都能燎原,即使沒談過戀愛,也幻想過吻別的場景,如果說想和你去吹吹風,絕對不是因為我愛看海,是因為我喜歡張學友那首歌。其實也不只張學友。 那時候彰化的「山海山」唱片行是一種品味圖騰。下課要去搭彰化客運前,應該要去山海山走走逛逛
Thumbnail
「你都不唱一首給我們聽?《孤勇者》你沒有聽過嗎?陳奕迅的呢,台灣連小學生都會唱呢。」蛤,真的沒聽過。等,慢着,這歌詞和旋律有點熟,搞不好聽過,可是陳奕訊的聲音我不可能認不出來啊! 過年期間如常跟着企業旅行團拍照,過去的行程混雜會議商務,今趟春節純旅行團還是第一次。在台灣,本島旅行稱為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