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部、胸腔、器官移植,重大手術容易低體溫,積極體溫管理,減少手術併發症,麻醉科醫師解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大量出血是非常危急的狀況,相當具有挑戰性。台灣麻醉醫學會理事長暨臺北榮民總醫院麻醉部鄒美勇醫師回憶,曾經遇過一位大動脈破裂的患者,內出血非常嚴重,送到急診室後便立刻安排緊急手術,手術傷口很大從胸部延伸到腹部。

手術過程中,要不斷輸血維持生命跡象,鄒美勇醫師說,患者的心跳、血壓很不穩定,體溫也降得很低,甚至低到攝氏32度,非常棘手。

「體溫」是一項重要的生命徵象,手術過程中若出現非預期性手術低體溫,可能造成許多併發症,危及病人安全,且影響術後恢復。

容易出現非預期性手術低體溫的因素包括手術時間較長、暴露範圍較大、失血量較多等。心臟手術、胸腔手術、腦部手術、器官移植等重大手術皆須積極預防,避免發生手術低體溫。

容易出現手術低體溫的重大手術

正常的體溫約攝氏36.5度,而開刀房的氣溫大概是攝氏18至22度,兩者溫差很大,容易造成體溫喪失。

常見的心臟外科手術有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先天性心臟病手術等;常見的胸腔外科手術有肺癌、食道癌手術等;常見的神經外科手術有腦瘤、椎間盤突出等;常見的器官移植手術有肝臟移植、腎臟移植等。鄒美勇醫師說,由於手術時間較長、暴露範圍較大、可能需要大量輸血,容易造成手術低體溫。

「曾經遇過長達24個小時的手術,同時進行肝臟、腎臟和其他器官的移植,病人的情況很差、難度又很高,體溫就掉得很厲害。」鄒美勇醫師分享,「因為器官在取下來之後,都會以低溫保存,等到植入受贈者體內,才會重新恢復血液循環。當器官裡冰冷的保存液流入受贈者的血管循環裡,就像把一杯冰水倒入溫水的杯子裡面,溫度會馬上下降,有時候會出現心律不整。器官剛接好,要重新開始運轉的時候,相當有挑戰性,也比較危險。」

raw-image

出現非預期性手術低體溫,在手術過程當中就會對患者造成不良影響,鄒美勇醫師解釋,「最常見的是體溫太低,導致血液的凝血功能異常,而使手術出血量增加。相較於正常體溫,手術低體溫的病人,出血量可能增加達40%以上。」

非預期性手術低體溫對患者的術後復原也有影響,鄒美勇醫師解釋,低體溫的時候,腸胃道的血液循環變差,所以在手術後,腸胃功能的恢復就會變得比較慢,使得噁心、嘔吐、腹脹的情形增加。

raw-image

由於藥物的代謝速度變慢,副作用會比較多,患者甦醒的時間也會延遲更久。

組織的微血管在寒冷的時候會收縮,造成血管阻力增加,血液循環變差,供氧量會受到影響,使得手術傷口感染率增加。

另外,手術低體溫會使心律不整、心肌梗塞、腦中風的風險增加,術後住加護病房的比例會上升,住院天數也會延長,有很多壞處。鄒美勇醫師說,在手術中患者如果一直發抖,外科醫師會受到影響,病人也可能出現胸痛、胸悶等不適。

預防手術低體溫,減少手術併發症!

預防手術低體溫的方式有兩類,鄒美勇醫師說,一類是從身體外面進行,包括蓋被子、照烤燈、使用熱空氣式保溫毯等,還有一類是從體內進行,預先將輸液、血品、吸入式麻醉藥加溫。

傳統使用的棉被屬於被動式保溫工具,無法產生熱能,效果較差,鄒美勇醫師說,目前多會使用主動式保溫工具,主動式保溫工具可產生熱能,較能預防手術低體溫的發生。

當病人的核心體溫降得太低時,傳統加溫設備如烤燈、熱水墊的效果有限,鄒美勇醫師說,熱空氣式保溫毯已是相當普及的保溫工具,可覆蓋在患者身上,經由小孔均勻吹送暖風,製造一個跟外界溫差比較小的環境,就可以減少熱量流失,較不容易失溫。熱空氣式保溫毯為拋棄式,沒有感染的風險。

現在的觀念是要盡量運用多種方法來幫病人保溫,最好是從手術前開始,一直用到手術後,鄒美勇醫師說,因為很多病人在手術後恢復期間都會感到很冷,一直發抖、很不舒服。

raw-image

目前在術前訪視的時候,麻醉科醫師都會跟患者討論手術低體溫的預防,根據手術方式、手術時間,選擇合適的保溫工具。無論是全身麻醉、半身麻醉,都需要積極進行體溫管理。

貼心小提醒

體溫與心跳、血壓皆是重要的生命跡象,鄒美勇醫師提醒,腦部、胸腔、心臟、器官移植等重大手術,出現非預期性手術低體溫的機會較高,必須運用各種保溫工具,積極預防低體溫的發生,才能減少手術併發症!

本圖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腦部、胸腔、器官移植,重大手術容易低體溫,積極體溫管理,減少手術併發症,麻醉科醫師解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照護線上的沙龍
37會員
716內容數
照護線上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2
每年5月5日是「世界肺動脈高壓日(World PH Day)」,這一天是全球關注肺動脈高壓這項隱形致命疾病的重要時刻。肺動脈高壓(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是一種致死率高、進展迅速、早期不易察覺的罕見疾病,在免疫疾病族群中更容易被忽略。
2025/05/02
每年5月5日是「世界肺動脈高壓日(World PH Day)」,這一天是全球關注肺動脈高壓這項隱形致命疾病的重要時刻。肺動脈高壓(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是一種致死率高、進展迅速、早期不易察覺的罕見疾病,在免疫疾病族群中更容易被忽略。
2025/04/30
「那是一位70歲的男士,因為經常頭痛而就醫,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B細胞淋巴瘤,並開始接受一線化學治療。」童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沈俊佑醫師表示,「高劑量化學治療導致多種副作用,讓患者難以承受,腦部腫瘤也持續擴大。」
2025/04/30
「那是一位70歲的男士,因為經常頭痛而就醫,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B細胞淋巴瘤,並開始接受一線化學治療。」童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沈俊佑醫師表示,「高劑量化學治療導致多種副作用,讓患者難以承受,腦部腫瘤也持續擴大。」
2025/04/29
你曾有過持續背痛,休息越久反而越不舒服,甚至因此駝背的狀況嗎?小心,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邱瑩明醫師解釋,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最常見症狀為持續的背部疼痛,但因容易被誤認為一般肌肉疼痛而忽略。
Thumbnail
2025/04/29
你曾有過持續背痛,休息越久反而越不舒服,甚至因此駝背的狀況嗎?小心,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邱瑩明醫師解釋,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最常見症狀為持續的背部疼痛,但因容易被誤認為一般肌肉疼痛而忽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嚕嚕冷到半夜發抖說夢話🤣 #患者的貓很愛來找我但昨晚來診間竟待在籠子裡發抖不出來⛄️ 這個年假實在冷爆🤧 衣櫃裡所有的冬衣保暖配件應該都全出場了吧? 我想起以前在醫院的日子,每到低溫來襲,醫院總會湧進大量心血管、中風的急重症病患,急診室像菜市場一樣的吵雜忙亂。😭 每次我都跟患者說
Thumbnail
#嚕嚕冷到半夜發抖說夢話🤣 #患者的貓很愛來找我但昨晚來診間竟待在籠子裡發抖不出來⛄️ 這個年假實在冷爆🤧 衣櫃裡所有的冬衣保暖配件應該都全出場了吧? 我想起以前在醫院的日子,每到低溫來襲,醫院總會湧進大量心血管、中風的急重症病患,急診室像菜市場一樣的吵雜忙亂。😭 每次我都跟患者說
Thumbnail
溫度變化劇烈常有因心臟病猝死的壯年朋友。的確,心血管疾病與氣溫及氣壓這些天候因變化是息息相關的,因為人為了維持體內的生理代謝作用,必須維持固定的體溫,假如外在環境變化劇烈,人體會透過各種機制,想盡辦法保持固定的體溫。 比如說,天氣太熱時會流汗,用汗水的氣化讓身體降溫;天氣太冷時,會收縮末梢血管,不讓
Thumbnail
溫度變化劇烈常有因心臟病猝死的壯年朋友。的確,心血管疾病與氣溫及氣壓這些天候因變化是息息相關的,因為人為了維持體內的生理代謝作用,必須維持固定的體溫,假如外在環境變化劇烈,人體會透過各種機制,想盡辦法保持固定的體溫。 比如說,天氣太熱時會流汗,用汗水的氣化讓身體降溫;天氣太冷時,會收縮末梢血管,不讓
Thumbnail
多年來心血管疾病一直在十大死因中名列前矛,每當季節交替時,都有許多患者因此住院。 大家曉得寒流來襲時,可能讓心臟病惡化。不過,在天氣炎熱時其實也不能大意。太冷、太熱對心臟功能有什麼影響?又該如保養呢?請心臟科專家來說明白。
Thumbnail
多年來心血管疾病一直在十大死因中名列前矛,每當季節交替時,都有許多患者因此住院。 大家曉得寒流來襲時,可能讓心臟病惡化。不過,在天氣炎熱時其實也不能大意。太冷、太熱對心臟功能有什麼影響?又該如保養呢?請心臟科專家來說明白。
Thumbnail
大量出血是非常危急的狀況,相當具有挑戰性。鄒美勇醫師回憶,曾經遇過一位大動脈破裂的患者,內出血非常嚴重,送到急診室後便立刻安排緊急手術,手術傷口很大從胸部延伸到腹部。 手術過程中,要不斷輸血維持生命跡象,患者的心跳、血壓很不穩定,體溫也降得很低,甚至低到攝氏32度,非常棘手。 貼心小提醒
Thumbnail
大量出血是非常危急的狀況,相當具有挑戰性。鄒美勇醫師回憶,曾經遇過一位大動脈破裂的患者,內出血非常嚴重,送到急診室後便立刻安排緊急手術,手術傷口很大從胸部延伸到腹部。 手術過程中,要不斷輸血維持生命跡象,患者的心跳、血壓很不穩定,體溫也降得很低,甚至低到攝氏32度,非常棘手。 貼心小提醒
Thumbnail
下肢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患者往往沒有自覺。隨著動脈阻塞狀況惡化,供應下肢的動脈血流愈來愈少,使下肢較為冰冷,且漸漸無法滿足肌肉活動的需求,王奇彥醫師說,患者可能在行走50、100公尺後因為疼痛而出現跛行,必須停下來休息,症狀才能夠緩解,但若繼續走路,疼痛又會惡化,稱為「間歇性跛行」
Thumbnail
下肢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患者往往沒有自覺。隨著動脈阻塞狀況惡化,供應下肢的動脈血流愈來愈少,使下肢較為冰冷,且漸漸無法滿足肌肉活動的需求,王奇彥醫師說,患者可能在行走50、100公尺後因為疼痛而出現跛行,必須停下來休息,症狀才能夠緩解,但若繼續走路,疼痛又會惡化,稱為「間歇性跛行」
Thumbnail
「記得很多年前遇過一個90幾歲的老伯伯,本身患有冠狀動脈心臟病,來我們這邊做攝護腺刮除手術,因為攝護腺較大、手術時間較長,手術中出現了低體溫的情況。」臺大醫院泌尿部黃國皓醫師回憶,「術後伯伯意識混亂,還引發心肌梗塞,在加護病房住很久。」
Thumbnail
「記得很多年前遇過一個90幾歲的老伯伯,本身患有冠狀動脈心臟病,來我們這邊做攝護腺刮除手術,因為攝護腺較大、手術時間較長,手術中出現了低體溫的情況。」臺大醫院泌尿部黃國皓醫師回憶,「術後伯伯意識混亂,還引發心肌梗塞,在加護病房住很久。」
Thumbnail
人體保持在正常體溫,各種生理機能才能正常運作。當核心溫度小於攝氏36度時,稱為低體溫。 非預期性低體溫可能導致嚴重副作用,包括:增加手術部位感染、心肌缺血及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機率、增加出血量、藥物作用延長及改變、死亡率增加及麻醉恢復的延遲等。
Thumbnail
人體保持在正常體溫,各種生理機能才能正常運作。當核心溫度小於攝氏36度時,稱為低體溫。 非預期性低體溫可能導致嚴重副作用,包括:增加手術部位感染、心肌缺血及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機率、增加出血量、藥物作用延長及改變、死亡率增加及麻醉恢復的延遲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