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僵硬、難走路,正面迎戰髖關節難題,若需手術不能拖,醫師圖解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髖關節是人體最大關節,活動度很大,當髖關節受損時,行動會受到限制,生活品質也大受影響。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骨科洪誌鴻醫師指出,髖關節受損時,最常見的表現是活動角度會受限且沒辦法負重。
「當膝關節出問題時,患者的膝關節不太能彎曲,但是可以坐或站,」洪誌鴻醫師說,「但當髖關節出問題時,就很麻煩,由於髖關節旋轉角度受限,使得患者無論坐或站都很不方便,對日常生活的影響更為嚴重。」
髖關節受損最常見的原因是年紀大導致關節退化、軟骨磨損,另外還有創傷和股骨頭壞死。髖關節是由髖臼與股骨頭所構成,股骨頭像顆圓球,裝在髖臼裡。當股骨頭的血液循環變差,股骨頭可能壞死。壞死之後的股骨頭會漸漸被身體分解、吸收,而漸漸變軟、崩塌,無法支撐體重。
股骨頭壞死的危險因子有很多種,包括飲酒過量、長期服用類固醇、紅斑性狼瘡、潛水夫病、骨折等,但是也有部分患者無法找到明確的原因。洪誌鴻醫師說,「年輕人也可能出現股骨頭壞死喔,我曾經替二、三十歲的患者換過人工髖關節,非常年輕。」
髖關節受損,不能單靠止痛藥,建議及早治療
髖關節受損時的治療方式有藥物、復健、手術。洪誌鴻醫師解釋,因為患者容易疼痛,所以會使用消炎、止痛藥物。復健的部分主要針對功能性問題,例如髖關節活動角度受限、沾黏,可以利用復健幫助關節伸展。
如果髖關節的結構出現變化,骨頭明顯損壞或崩塌,關節無法順利滾動,就要考慮動手術換人工髖關節。
「部分患者常會問說,能不能吃止痛藥,勉強能過日子就好?」洪誌鴻醫師說明,「千萬別以為吃吃止痛藥就好,因為股骨頭受損變形後,若在髖臼裡轉動,會持續磨損、造成破壞。髖臼的骨頭其實很薄,如果一直磨、一直磨,就會越磨越深,可能影響未來手術的進行,甚至磨穿骨頭。患者最好能與醫師好好討論,若須手術不能拖,要及早接受治療。」
疼痛較少、恢復較快的前側入路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
髖關節的活動度很大,其周圍被層層肌肉所圍繞。傳統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會先將肌肉切斷,然後把附著在骨頭上的軟組織剔乾淨,露出骨頭,接著將髖關節裡的股骨頭脫臼出來。截斷損壞的股骨頭,並替換人工股骨頭後,再裝入髖臼裡。最後需要一一縫合截斷的肌肉,把傷口關起來。
洪誌鴻醫師說,「截斷這些肌肉,對患者而言是種傷害,術後疼痛比較厲害。」近年來發展出來的前側入路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Direct Anterior Approach),是在皮膚劃開看到肌肉後,不要直接切斷肌肉,而是把肌肉撥開,利用縫匠肌與闊筋膜張肌之間的縫隙,進行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過程中,醫師盡量減少對肌肉、韌帶等軟組織的傷害。
和傳統手術相比較,前側入路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的傷口較小、術中失血量較少、術後需輸血的比例較低,且術後疼痛較輕、恢復期較短、住院天數較少,行走步態也較為穩定。
洪誌鴻醫師解釋,因為患者術後能夠較早下床活動,可以開始進行復健,也能預防因為長期臥床所衍生的併發症,諸如下肢深部靜脈栓塞、肺栓塞、褥瘡、肺炎等。下肢深部靜脈栓塞可能導致肺栓塞,讓患者忽然喘不過氣,是相當致命的併發症。
傳統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是讓患者側躺,因為另一隻腳處於彎曲的狀態,換上人工關節後,不容易比較雙腳的長度,術後可能出現長短腳;前側入路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是讓患者平躺,較容易評估雙腳的長度。
除了需要進行骨移植或病態性肥胖的患者,絕大部分病人都可以使用前側入路來進行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術後有人可能出現大腿前側麻木的現象,但一段時間後會漸漸恢復。
「我昨天剛替一位83歲的患者做前側入路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麻醉恢復之後,就開始下床活動。」洪誌鴻醫師分享,「今天早上查房,患者自己說,『好像沒什麼事,可以回家了!』」
「部分患者會因為擔心術後疼痛而遲遲不願意接受手術,但一直延誤治療,反而可能造成更多問題。」洪誌鴻醫師說,「例如損壞的髖關節若持續磨損,骨頭磨掉了,患者就會出現長短腳。另外是髖臼的部分,若磨損嚴重,也會影響手術進行。因為術中需要用器械將髖臼打磨成一個真圓,才有辦法裝入髖臼杯。患者髖臼越圓,就能在損失最少骨頭的狀況下完成;當患者的髖臼磨損嚴重,便需要磨掉更多骨頭,髖臼也較容易鬆脫,這些都是拖太久、延誤治療所造成的問題。」
貼心小提醒
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已有數十年歷史,是相當成熟的治療方式,洪誌鴻醫師強調,各種器械與前側入路手術技術的發展都是為了提升治療品質與患者的預後。
患者最好能與醫師詳細討論,及早治療,若需要手術就不要一直拖延,假使延誤治療,等到髖關節都磨壞了,可能影響手術進行,也會增加併發症的風險!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2會員
61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疼痛基地:順其年齡的本真我覺得有些文字,只有年輕的時候寫得出來。某些部份是會隨著年紀退化的。 一直記得某位讀者給過我的留言反饋,但就因為當時身在那年輕當中,無法體會什麼是所謂的「只有年輕才寫得出來的文字」。
Thumbnail
avatar
有理化
2024-04-22
疼痛基地:痛楚好像有點可悲,關於那些日子的歡愛,關於夢境所遺留下來漫長的痛楚,痛楚蔓延開來,別無他人,仍是痛楚。
Thumbnail
avatar
有理化
2024-04-16
疼痛基地:恐懼的奴僕想起莫約十年前醫生曾經問我,什麼事情或東西最讓你感到害怕。那東西本身並不可怕,而是我為著某種原因而恐懼。
Thumbnail
avatar
有理化
2024-04-15
疼痛基地:大人的感情世界,在愛與欺瞞之間我獨自查看母親和陌生男人聊天記錄的那段時間。 關於殘酷的真相與善意的謊言,哪個我比較能夠接受? 並非活得長久就必然有學問,而是經驗所使。 你有自信能成為一個對孩子誠實,且坦然無懼的大人嗎?
Thumbnail
avatar
有理化
2024-03-25
閱讀心得-改善脖子僵硬,身體90%的疼痛都會消失 作者是三井弘,骨科醫師,作者發現以往就診的病人大多數都是因為隨著年紀增長而出現疼痛問題的年長者,最近病患有年輕化的現象,現在科技產品容易讓我們長時間固定在同一個姿勢下不動一陣子,時間久了,脖子就容易出現問題,如果輕忽身體一開始發出的警訊,到了後期就無法挽回了,作者教導了如何保護脖子
avatar
楊晨寶
2023-11-01
疼痛為什麼不會好3 ~關節排列不良今天我們要來談談肌肉痠痛不會好的第三個可能原因 就是你的肌肉在不正確的位置出力 今天如果你是一個辦公室族群 可能多多少少會聽說你的桌子高度該有多高 你的螢幕與視線相對位置應該要如何擺設才可以預防你產生肩頸痠痛 當你的桌子或是電腦螢幕過低時就會造成你的身體處在不恰當的工作姿勢而容易產生痠痛問題 這是以
Thumbnail
avatar
修物誌
2023-01-17
疼痛為什麼不會好這當然是很大的一個題目 這裡就我所知道的部分討論肌肉與肌腱為什麼很難好 肌肉與肌腱使我們的身體可以活動 但是每條肌肉做的動作並不相同 以舉啞鈴的肌肉為例,這條肌肉就是使我們產生舉啞鈴的相關動作 肌肉肌腱纖維就會沿著舉啞鈴的動作方向排列以拉動手臂 當肌肉肌腱受傷時,本來完整的纖維會有部分被撕裂
Thumbnail
avatar
修物誌
2023-01-03
疼痛噴射自神經傳導針刺進皮肉注射藥劑 疼痛噴射自神經傳導 深吸氣達到極限 全身筋骨用力 一次又一次讓肌肉痠軟 關節幾乎僵硬成磚頭 昏厥才能放鬆所有器官 仍會醒來承受這些只因為活著 善良也沒用 老鼠在鐵籠子裡
avatar
李四郎
2022-08-28
疼痛是一個蛹我突然感受到所謂受疼痛折磨的患者,身心交瘁之劇烈。如果說我偶發性的劇烈腹痛,都讓我陷入了一種如蛹的狀態——難以分神去應付日常;那麼,在劇中那些來疼痛醫學科求診的人們,難道不更是「支離破碎」?
Thumbnail
avatar
Abun
2021-09-28
疼痛指数詩篇34:18-20 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 19 義人多有苦難.但耶和華救他脫離這一切.20 又保全他一身的骨頭、連一根也不折斷 想必每一个人都有过一种疼痛的经验:指甲旁边的肉刺。最近小拇指旁长了一个不到0.1mm的肉刺。如果我不去碰它,与他和平相处,一切都没事。如果我刻意去碰它,
Thumbnail
avatar
圣经就是生活
2021-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