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走向終結的經濟體系(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事實證明所有的增長終有停止的一天,正如所有的煤礦與石油也終有採完的一天;而任何想要維持增長持續下去的舉動都會造成泡沫與更多的痛苦,那還不如讓整個經濟體系倒掉再重建。

raw-image

沒有國家能夠承擔世界工廠的重責大任

中國經濟本質上是透過摧毀傳統儒家家族與工會組織,得以創造出一個勞工無法替自己維護權利的環境,在這個基礎下向世界提供許多廉價商品,並以此賺得的利潤來支持自身的軍事野心;但在這個過程中也摧毀了世界對於中國製造的信任基礎,加上人口老齡化,因國際對抗而導致的成本上升,中國製造也在最近隨著全球化終結而畫下了句點。

而現在的問題則是世界上沒有任何地方能夠取代中國在過去30年的世界工廠地位,就連2020年代的中國也不可能。印度本身的內部印度教社會沒有被解構,本身也不向儒家那樣有工作倫理,而工會依舊擁有強大的力量。越南雖然與中國類似,但是越南的體量太小,而越南人也比中國還要重視自家人權。隨著製造廉價商品的企業被迫轉移到世界各地,他們註定會因為找不到如同中國這樣的低人權區域來產生廉價商品。加上世界經濟逐漸因為國際紛爭而像冷戰那樣區域化,非區域經濟聯盟的國家會被課徵關稅,回企業母國生產也比在其他國家生產便宜的情況恐怕會再現。

raw-image

石油-難以替代的缺口

如果說西方文明有什麼特殊之處,那就是西方文明很有可能是第一個利用石化燃料,且藉此得到大量物質成就的文明,從高樓大廈到滿街跑的汽車與隨處可見的塑膠產品都是石油等石化燃料的產物。

然而石化燃料卻有一個問題,即石化燃料本身是有限資源,不像太陽能,在地球上只有有限的數量,挖完就沒有了,而在過去幾個世紀西方文明已經將所有更容易採掘的石油給挖掘或抽出,換句話說,隨著時間的流逝,更多的錢、更多的資源和更多的技術必須重新投入到提取化石燃料的過程中。

當然,這同時也意味著地球上沒有一個國家有足夠的備用石油生產能力來彌補俄羅斯(以及更早之前的伊朗)目前因美國及其日益縮小的西方文明圈之抵制而關閉的石油生產,特別是在拜登與若干西方領導者們因為環境問題而拒絕使用更多的石化燃料的前提下。

raw-image

西方經濟體系能夠運行地區的萎縮

自兩次世界大戰後,西方文明的影響範圍就一直在縮小,進而導致了仰賴成長來運作的金融體系逐漸與有限甚至縮小的資源總量產生矛盾,然而在半導體技術仍指數進步與前共產主義國家與美國體系的整合下產生的新市場,這個矛盾或多或少都在全球化時代被壓了下來。

但隨著逆全球化的出現,摩爾定律的終結;這個矛盾重新出現在西方文明所影響的國家之中。過多的資金因為沒有市場可以擴張,最終導致了通貨膨脹與中產階級的資產縮水,即便俄羅斯-中國-伊朗軸心在數年內瓦解,他們的資源與市場也很大機率不會像全球化時代那樣能夠被美國勢力整合,很多都會像是阿富汗那樣落入當地軍閥的手中,這些軍閥通常反對甚至在政策上拒絕被西方經濟體系整合。也就是說從殖民時代開始的西方利息經濟將要走進其歷史的終章。

raw-image

舊體系注定在十年內走向終結

綜上所述,隨著無人權廉價勞動力的消逝,可用石化燃料資源的下降,以及市場的逆成長;仰賴成長來運作的西方經濟目前已經陷入重大的運作危機,大蕭條之後幾年的偽成長沒有解決根本問題。

而在目前經濟體系的中心-美國,理論上生活在美國的人民會過得很好,但是美國近年來的社會問題卻開始大規模激化,這裡面絕對不能排除目前經濟危機的影響。雖然拜登在許多問題上面確實無能,他的前任川普也天真的相信經濟問題能夠在不動到經濟體系重組的前提下解決,但這個問題本身並非由總統們的決策所造成的,這是二戰後雅爾達體系與美元經濟走到終點撞牆之後的結果,就應對災難的能力來說,想要維持共識的拜登其應對能力奇差,他所有試圖維持經濟體系的政策最終都會變成更大的混亂打在美國上面,而他的災難性失敗很有可能將會導致下一任總統對現行的西方經濟體系主動進行大規模的重組。

這並不是說未來一百年內事情不能變好。事實上,世界經濟在幾年的重組之後將會有所好轉,然後我們可以期待在下一輪危機到來之前再保持幾十年的相對穩定,這是人類歷史的正常節奏。在下一篇我將會討論現在搖搖欲墜的經濟體系將會如何終結,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新經濟型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龜兔的沙龍
109會員
178內容數
本專題目的在於介紹德國歷史哲學家史賓格勒,在二十世紀初提出的一個歷史哲學體系,目的在於讓更多人了解更多看歷史的角度,並破除漢字圈對於啟蒙進步史觀的崇拜。
龜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9
這週寫寫我關於目前國際局勢的一些看法。
Thumbnail
2025/04/19
這週寫寫我關於目前國際局勢的一些看法。
Thumbnail
2025/04/12
老歐洲的問題是,他們不相信自己的利益比意識形態更重要;並且他們也不真正的相信自己的意識形態值得捍衛。今天在貿易戰的混亂中,來稍微講講一下,我對歐洲的一些問題的看法。
Thumbnail
2025/04/12
老歐洲的問題是,他們不相信自己的利益比意識形態更重要;並且他們也不真正的相信自己的意識形態值得捍衛。今天在貿易戰的混亂中,來稍微講講一下,我對歐洲的一些問題的看法。
Thumbnail
2025/04/05
習近平缺乏發動戰爭的能力,其權力正越來越像是名義上的領袖。同時,大量中國精英早已帶著大量的資源抵達了他國,並正在斷開中國的連結,以擺脫他們對於中國的義務。
Thumbnail
2025/04/05
習近平缺乏發動戰爭的能力,其權力正越來越像是名義上的領袖。同時,大量中國精英早已帶著大量的資源抵達了他國,並正在斷開中國的連結,以擺脫他們對於中國的義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全球化的困境最後還是會回到原物料產區,這並非是指製造業邏輯,而是距離。 今天會有全球化的出現,是因為有國際安全,所以海盜國家無法存在,追溯這個全球安定力量,就是美軍。
Thumbnail
全球化的困境最後還是會回到原物料產區,這並非是指製造業邏輯,而是距離。 今天會有全球化的出現,是因為有國際安全,所以海盜國家無法存在,追溯這個全球安定力量,就是美軍。
Thumbnail
電動車真的是汽機車產業減碳的唯一方向嗎? 另一條路,結合世界各國政經局勢的猜想
Thumbnail
電動車真的是汽機車產業減碳的唯一方向嗎? 另一條路,結合世界各國政經局勢的猜想
Thumbnail
西方為推動全球環保、新能源轉型的圍堵局,對外失去了中東、俄國產油國,對內引發高通脹和金融不穩,但因誤算了中共掌控全球的野心和自身基建能力的缺失,可能變成作繭自縛,為中共做嫁衣的困局。更深入了解中共本性、分清中共和中國,能成為破解之道。
Thumbnail
西方為推動全球環保、新能源轉型的圍堵局,對外失去了中東、俄國產油國,對內引發高通脹和金融不穩,但因誤算了中共掌控全球的野心和自身基建能力的缺失,可能變成作繭自縛,為中共做嫁衣的困局。更深入了解中共本性、分清中共和中國,能成為破解之道。
Thumbnail
  COP26 如果沒有具體行動,說了再多的「承諾」,我們實在會打破,不管哪一國的領袖口口聲聲說要在 2030 年減碳多少都沒有意義,不管那數字代表什麼,在 2015 年達成的巴黎氣候協定,誓言要低於攝氏 1.5 度的目標,不能達到最高的攝氏 2.0 度目標,都只是空談。全球排碳大國,如印度、中國、
Thumbnail
  COP26 如果沒有具體行動,說了再多的「承諾」,我們實在會打破,不管哪一國的領袖口口聲聲說要在 2030 年減碳多少都沒有意義,不管那數字代表什麼,在 2015 年達成的巴黎氣候協定,誓言要低於攝氏 1.5 度的目標,不能達到最高的攝氏 2.0 度目標,都只是空談。全球排碳大國,如印度、中國、
Thumbnail
事實證明所有的增長終有停止的一天,正如所有的煤礦與石油也終有採完的一天;而任何想要維持增長持續下去的舉動都會造成泡沫與更多的痛苦,那還不如讓整個經濟體系倒掉再重建。
Thumbnail
事實證明所有的增長終有停止的一天,正如所有的煤礦與石油也終有採完的一天;而任何想要維持增長持續下去的舉動都會造成泡沫與更多的痛苦,那還不如讓整個經濟體系倒掉再重建。
Thumbnail
能源是經濟發展的基石,當能源價格出現劇烈波動,對經濟來說就好像大樓的地基開始損壞,樓上層有再好的石材或裝潢,其價值都將搖搖欲墜,筆者計畫整理幾篇文章,把全球能源供需作個簡單的梳理。
Thumbnail
能源是經濟發展的基石,當能源價格出現劇烈波動,對經濟來說就好像大樓的地基開始損壞,樓上層有再好的石材或裝潢,其價值都將搖搖欲墜,筆者計畫整理幾篇文章,把全球能源供需作個簡單的梳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