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意識形態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老歐洲的問題是,他們不相信自己的利益比意識形態更重要;並且他們也不真正的相信自己的意識形態值得捍衛。今天在貿易戰的混亂中,來稍微講講一下,我對歐洲的一些問題的看法。

塑造歐洲現狀的意識形態

西歐在二十世紀初期的意識形態可以被認為是,仍然活在十九世紀,但卻強迫自己認為那是二十世紀。他們在二十一世紀初期的意識形態有同樣的問題,仍然活在二十世紀,卻強迫自己認為那是二十一世紀。

歐洲在二十世紀自二戰後的意識形態塑造,可以被歸類為反納粹、世俗化、以及一體化。前面兩者導致了歐洲人對於保衛文明心態的弱化,以德國為中心,大多數歐洲國家的民族主義趨於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基於反啟蒙主義與反西方文明的普世意識形態。

烏克蘭戰爭之所以能夠在媒體產生影響力,在於俄羅斯現在被學術界與精英視為西方文明的一部分,為了阻止西方文明的勝利,所以他們必須反對俄羅斯,即便俄羅斯的敵對對象是更為西方的歐洲與美國,當然這種精神錯亂雖然是歐洲人仍能對外統一發起行動的理由,但是由於本身過於無一致性,無說服力。僅在俄羅斯對於東歐的實質威脅下,被免強接受。但是西中歐大眾對此並不買帳,並且還積極敵視想要讓他們上戰場的學術界精英。而學術界精英的自相矛盾又很大程度的導致了學術界對於政治決策能力的瓦解,並進而導致民粹右翼的能量開始壓過歐洲各國的政治運作。

很快地歐洲大眾對於中右翼政治的拒絕變成了對於任何形式進步主義政治的拒絕,儘管現在歐洲左翼的移民政策以20年前的標準來看無疑是極右翼的,但是他們仍然無法延緩自身的瓦解;這是由於左翼普世主義的價值已經無法適應二十一世紀的挑戰,除了還落後時代的歐洲學術界還在堅持外,沒什麼人相信現在支持歐盟左派的左派意識形態 (那甚至很難算是啟蒙主義!)

共產主義是對的!歐洲無產階級確實比科學家還要更理性、更現實。

共產主義是對的!歐洲無產階級確實比科學家還要更理性、更現實。


這個意識型態的混亂最終影響到了歐洲對於美國與中俄間決策的混亂,以利益來說接受美國的條件仍然優於接受新軸心的條件,以意識形態來說支持美國與川普也有助於延緩歐洲進步意識形態的瓦解,但是他們卻由於左翼意識形態的幽靈繼續傾向於做出對他們不利的決策;不過這個意識形態的不一致性也到頭了,現在即便是最極端愚蠢的歐洲右翼,也比學術界所支持的歐洲左翼來的理性有條理,右翼至少對於移民與人權有清晰的認知,因此新的道德革命無疑會繼續地從大眾淹向學術界,而學術界中的那批學者也只能夠看著自己的意識形態在理性與證據的辯論下不可避免的瓦解,這點值得稱讚,畢竟他們不像是美國的同行那樣,試圖通過摧毀學術空間與自由來阻止這個不可避免的左翼政治瓦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龜兔的沙龍
108會員
172內容數
本專題目的在於介紹德國歷史哲學家史賓格勒,在二十世紀初提出的一個歷史哲學體系,目的在於讓更多人了解更多看歷史的角度,並破除漢字圈對於啟蒙進步史觀的崇拜。
龜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2
最近使用AI分析了一些現象,發現在整理某些實體數據上來說AI確實有用。也順便用AI造了一篇小說。但是也發現了在某些情況下AI不但難以推論一些能正常推論的東西。甚至有可能產生與實質情況差異甚大,甚至毫無邏輯與證據的結果。 以下說說幾個使AI無法產生接近更客觀或是有效資訊/統整的原因。
Thumbnail
2025/03/22
最近使用AI分析了一些現象,發現在整理某些實體數據上來說AI確實有用。也順便用AI造了一篇小說。但是也發現了在某些情況下AI不但難以推論一些能正常推論的東西。甚至有可能產生與實質情況差異甚大,甚至毫無邏輯與證據的結果。 以下說說幾個使AI無法產生接近更客觀或是有效資訊/統整的原因。
Thumbnail
2025/02/22
短暫的20世紀早在1990年代就結束了,現在的世界類似1790年代到1820年代的歐美,或是1910年代到1940年代的世界。 這是一個轉變的時代,舊時代的最後殘餘正在被清除,新的社會型態將在未來幾年內就固化,就像是1940年代的歐洲跟1910年歐洲的差異遠大於1820年代的歐洲跟1900年代的歐洲
Thumbnail
2025/02/22
短暫的20世紀早在1990年代就結束了,現在的世界類似1790年代到1820年代的歐美,或是1910年代到1940年代的世界。 這是一個轉變的時代,舊時代的最後殘餘正在被清除,新的社會型態將在未來幾年內就固化,就像是1940年代的歐洲跟1910年歐洲的差異遠大於1820年代的歐洲跟1900年代的歐洲
Thumbnail
2025/01/11
懷舊的現象有時會發生在,一些事情不能再有更多的突破,而所有的新發展都只會更爛的情況下。人們就會開始追求舊的事物,在電玩界這是一個正在發生的現象。
Thumbnail
2025/01/11
懷舊的現象有時會發生在,一些事情不能再有更多的突破,而所有的新發展都只會更爛的情況下。人們就會開始追求舊的事物,在電玩界這是一個正在發生的現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本文第一段是介紹三位學者在《外交事務》上合寫的文章《全球化安魂曲:為何全世界會懷念歷史上最大的經濟奇蹟》,三位作者認為全球化毫無疑問帶來了巨大的好處,但現在卻基於種種原因,出現明顯的逆轉,那麼這對過去從這一波全球化高潮中獲益甚多的國家絕對影響是負面的。第二大段是同樣在《外交事務》上刊出的相反論點
Thumbnail
本文第一段是介紹三位學者在《外交事務》上合寫的文章《全球化安魂曲:為何全世界會懷念歷史上最大的經濟奇蹟》,三位作者認為全球化毫無疑問帶來了巨大的好處,但現在卻基於種種原因,出現明顯的逆轉,那麼這對過去從這一波全球化高潮中獲益甚多的國家絕對影響是負面的。第二大段是同樣在《外交事務》上刊出的相反論點
Thumbnail
全世界很多國家的人被共產黨誤導的核心問題是,每一個國家的人民因為不斷自我檢討自己國家缺失的過程當中,已存有希望自己的國家不會出現那些缺點跟狀況。然而這樣的誤導謬誤影響了人們對於現有局勢的真實認知,值得我們反思。
Thumbnail
全世界很多國家的人被共產黨誤導的核心問題是,每一個國家的人民因為不斷自我檢討自己國家缺失的過程當中,已存有希望自己的國家不會出現那些缺點跟狀況。然而這樣的誤導謬誤影響了人們對於現有局勢的真實認知,值得我們反思。
Thumbnail
不是只有中國會喊逢中必反,日本當年經濟超強,強到對美國有威脅時,日本本國一樣有類似的口號,台灣其實也有過,只是沒那麼激烈。 為何?
Thumbnail
不是只有中國會喊逢中必反,日本當年經濟超強,強到對美國有威脅時,日本本國一樣有類似的口號,台灣其實也有過,只是沒那麼激烈。 為何?
Thumbnail
中國近代戰敗後,其內政受到列強極大的干預和限制。這被近現代中國人視為極大的恥辱。這帶來兩種主要的對外部世界的反應。一種意識到應該向更發達的國家學習,主要就是向西方國家學習,學習它們先進的技術;以追趕上發達國家,從而擺脫列強對中國事務的干預和影響。這種反應首先表現在清王朝1861年至1895年間開展的
Thumbnail
中國近代戰敗後,其內政受到列強極大的干預和限制。這被近現代中國人視為極大的恥辱。這帶來兩種主要的對外部世界的反應。一種意識到應該向更發達的國家學習,主要就是向西方國家學習,學習它們先進的技術;以追趕上發達國家,從而擺脫列強對中國事務的干預和影響。這種反應首先表現在清王朝1861年至1895年間開展的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舊世界和新世界的軸心國,涵蓋歷史以及目前國際關係的相關訊息,特別強調了中國、俄羅斯、北韓之間的關係和影響。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舊世界和新世界的軸心國,涵蓋歷史以及目前國際關係的相關訊息,特別強調了中國、俄羅斯、北韓之間的關係和影響。
Thumbnail
2024/5/9 歐盟歷來自詡為「規範性強權」,重視能把歐洲的「規範」與「原則」向世界傳佈。但從暖化危機、疫情到上述兩場戰爭以降,這樣的信用遭到「雙重標準」的質疑。許多發展中國家可以辯稱:「共享價值不等於共享優先事項。」西方集團有自己利益的優先事項,南方國家何嘗不能依據本國利益,自己決定優先事項?
Thumbnail
2024/5/9 歐盟歷來自詡為「規範性強權」,重視能把歐洲的「規範」與「原則」向世界傳佈。但從暖化危機、疫情到上述兩場戰爭以降,這樣的信用遭到「雙重標準」的質疑。許多發展中國家可以辯稱:「共享價值不等於共享優先事項。」西方集團有自己利益的優先事項,南方國家何嘗不能依據本國利益,自己決定優先事項?
Thumbnail
在現代文明社會人們已習慣了「國家」這個形式,默認自己屬於某個國籍,在某個被圈定為「國家領土」的範圍內生活,遵守這個國家的法律及習俗。在國際賽事時為自己的國家加油,發生戰爭時為自己的國家出戰。 然而,是什麼決定了你的國籍,讓你成為A國人而非B國人?地域關係嗎?但國家疆土可能改變,AB兩國也可能合併?
Thumbnail
在現代文明社會人們已習慣了「國家」這個形式,默認自己屬於某個國籍,在某個被圈定為「國家領土」的範圍內生活,遵守這個國家的法律及習俗。在國際賽事時為自己的國家加油,發生戰爭時為自己的國家出戰。 然而,是什麼決定了你的國籍,讓你成為A國人而非B國人?地域關係嗎?但國家疆土可能改變,AB兩國也可能合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