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連續五年都不間斷寫著一些跟金錢有關文章的我,曾經也有被別人問過:「怎麼會這麼愛錢呢?」聽到這樣的問題,其實我是滿意外的。
誠實的說,這個問題真是有夠沒禮貌! 這種問題只有没有好好處理"自己和金錢的關係",而且又有稀缺心態的人,才會提出的詰問。捫心自問一下,這世界上真的有人打從心裡厭惡金錢嗎? 向我這樣提問的人,是希望真的欠了一屁股債來表示自己對金錢的藐視? 還是希望可以跟我一樣對自己的財務狀況很有信心?
喜歡錢不是壞事,不是不道德的事,用正當的方法賺錢、存錢,甚至變得富裕,更不是件應該受到譴責的事情。不過不知道為什麼,如果真的要我大聲的說「我好愛錢」,我也是會覺得哪裡怪怪的。對我來講,愛的定義是「不求回報的付出」,所以我一定否認我很愛錢,因為我對錢,肯定是有付出、也會要求回報的! 我想比較正確的形容詞應該不是"愛",而是"重視",如果形容我是一個重視金錢的人,聽起來就一點也不違和啦。
在社會中廣泛地存在的金錢扭曲的認認識以及仇富的態度,我對這點覺得蠻遺憾的。我們一方面為了得到金錢辛苦的工作,甚至有些人還不得不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但是一方面,又有許多人對於表現出"喜歡錢" 這件事情不屑一顧的樣子。這實在是很弔詭,雖然我也同意有金錢不一定代表很幸福,但是經濟困難絕對是讓生活陷入不幸泥沼的原因之一,應該沒有人一輩子都想要過著手頭拮据的生活,既然如此,重視金錢、喜歡金錢,到底有什麼不對之處?
如果富裕的相反詞就是貧窮的話,那我們應該先來想像一下貧窮是什麼。貧窮是即使有想做的事情,但是因為沒有錢,所以都不能做; 想要退休,但是因為沒有錢,只能繼續工作; 想要給家人好一點的生活品質,但是因為沒有錢,只能有一天沒一天的過日子......論語中: 「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顏回,的確是一個讓人敬佩的人,不過如果可以選擇,我一點都不想過這樣的人生。
台灣人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同處東亞、而且產業類別相近的關係,都很喜歡跟韓國比。看到最近幾個新聞,我其實覺得台灣的大部分的年輕人,比韓國人幸福很多。
今年6月18日,比特幣一度跌破1.8萬美元/枚 ,這對韓國的年輕人造成很大的衝擊,因為每5個韓國年輕人裡,就有1個在炒幣。
據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FSC)統計,20到39歲加密貨幣持有者一共有308萬人,佔韓國這個年齡段人口(1343.1萬)的23%。韓國的年輕人對傳統的奮鬥方式越來越悲觀。
經濟壓力導致年輕人認為,他們的父母所走的傳統幸福之路,結婚、買房和生孩子,現在基本上已經行不通了。
這些年輕人發現,韓國面臨著全球漲幅最高的的房價,即使成為天之驕子,一路奮戰爬到職場頂端的人,僅靠工作收入也買不起房。更何況,2021年,韓國經濟研究院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2020年全年,韓國約有四分之一的青年(15歲至29歲)體感失業,這個成長幅度為歷年最高。而在另一份調查中,超過一半的年輕人表示,如果沒有父母幫忙,他們根本無力購房。
投資加密貨幣,成為了能扭轉年輕人命運的少數選項。一位韓國年輕人在採訪中表示:「我一開始無動於衷,但是同事們的經歷讓我徹底轉變想法了,不去冒險的話,我可能永遠無法買房。」他還這樣表示:「我知道在虛擬貨幣世界,存在很多溢價和泡沫,不過只要有機會能賺到多一點錢,我真的不會太在意這個。」
另外一個令我驚訝的小新聞是: 一名30多歲的公司職員在韓國的經濟新聞下面發了一條留言:「你們40多歲、50多歲的人都在炒房,擾亂我們的國計民生,我們20多歲和30多歲的人投資一下虛擬貨幣怎麼了,(說到炒作泡沫)我們也可以從你們大人那裡學到很多東西呀!」這位年輕的職員諷刺道。這一條充滿嘲諷的留言,在網路上立即收到了20多萬個讚。
韓國的年輕人接觸到的資訊一定不會比台灣的年輕人少,但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人毅然決然的用幾乎用全部資產、甚至使用槓桿投入了風險高到接近賭博的加密貨幣呢? 請注意上面這句話,重點不是加密貨幣,重點是「幾乎全部的資產」。我先生也有買過加密貨幣,可是他用的是不到百分之五的自有資金。
每當我看到這一類的新聞,我就會想到一句老話「本大利小利不小,本小利大利不大」。用這樣子大舉押注的方式,可能是因為看不上長期而言一年只有10%的大盤報酬率吧? 說的也是,100萬要翻三倍才會變成300萬,但請別忘了,3000萬只要一年有百分之十的資本利得,一樣也是300萬。到底是要兩年內賺到300%的報酬率比較容易呢? 還是想辦法讓自己工作的能力配得上足夠高的收入,可以賺到一輩子有3000萬的金融資產,比較有成功達標的機率呢? 對我來說,我一定會選擇後者。
對這個世代年輕人的壓榨,在某個程度上已經變成了全世界共同的問題。我快要40歲了,我很難去定義自己到底是年輕人還是中年人,但是我知道改變自己比改變世界容易,這個道理,不管是對年輕人、還是對中年人,應該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