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騎士對我說的一句話 水彩畫
方格精選

自行車騎士對我說的一句話 水彩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去年三級警戒期間,疫情嚴峻,街頭行人稀少,更別說在夏天烈日的河濱公園了。

那天下午,我把車子開到車廠做年度例行保養,等候時間就去車廠後面的河濱公園走走。

沒想到偌大的河濱公園,除了橋下陰涼處看到稀疏幾個人在聊天,其他地方幾乎見不到任何人。其實原因很簡單,夏天下午天氣很熱,公園沒有很多樹,也很少遮陽的亭子。

我頂著驕陽穿過草坪往河邊走去,看到一棵大樹有一片樹蔭,就走過去在樹下休息一下。

遠方有一位男子騎自行車過來,他只戴著黑帽子,上半身赤膊,肌膚黝黑體型結實,下身穿運動短褲。他騎得比較靠近我的時候,目測他大約三十歲上下。

大樹旁邊有一條座椅,再過去有飲水器。騎士熟門熟路停好自行車,走去飲水器喝水,順便擦汗休息片刻。

「天氣這麼熱,你還騎車喔?」我問他。

他回答:「我每天都騎啊!」

「傍晚騎會不會更舒服一點?」我還是不懂。

他聳聳肩:「沒辦法,晚上我上夜班,只有現在有空。」

說完他又去飲水機喝水,喝完他說:「每天不管天熱或是下雨我都騎,我沒有多想,習慣了⋯」

我看著他向他點了點頭,比了一下讚的手勢,他也點一下頭說:「繼續騎囉,bye!」

看著他繼續騎車的背影,我拿出手機拍下照片,照片中有他,也有眼前這棵大樹和遠方的河道。

回家後,我看著照片把這個場景用水彩畫下來,在畫中我把騎士的背影改為他迎面騎來的身影,那是我對他的第一印象,留在腦海記憶清晰。

很多人都聽過「21天就可以養成一個新習慣」,不管這種說法有沒有科學根據,自行車騎士的那句話:「每天不管天熱或是下雨我都騎,我沒有多想,習慣了⋯」為「習慣」做了最好的詮釋。

想做就去做,最好能夠養成習慣持續做,騎車如此,運動如此,我想在方格子寫文章也是一樣的道理。



avatar-img
文青沙龍
11.9K會員
163內容數
維基百科資料顯示,「文青」原指喜愛藝術的青年,經由網路流傳,詞義逐漸模糊,成為自嘲用語。既是自嘲,何妨自嘲徹底一點,「熟齡文青」遂於2022年7月誕生。 只要是傳統「文青」喜歡的題材,比如說藝術、文藝、音樂、電影等等,文青沙龍都可能涉獵其間,歡迎舊雨新知加入沙龍,共品文青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文青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敘述作者因疫情關係更換理髮店,意外發現百元剪髮店裡的理髮師擁有豐富人生故事,每次剪髮的十分鐘都像是一場小型脫口秀,讓作者感到療癒放鬆,從而成為忠實顧客的經驗分享。
文章探討快樂的本質,並以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少比較、少計較」的觀點以及作者自身經驗,說明如何擺脫不快樂。作者藉由自身在職場的瓶頸以及最終的自我覺醒,闡述知足與正面思考的重要,並以一位總是面帶笑容的運動課同學為例,強調快樂來自於內心的選擇與放下。
香氣,或者更廣義來說,氣味,很難用文字形容,然而只要聞過一次,很難不在記憶中存留,以後再聞到同樣的氣息,內存記憶通常可以瞬間觸發。 幼年記憶好像是一段段未經剪輯的影片,這些斷斷續續的模糊畫面時而會浮現腦海,最初的記憶到底是幾歲留下來的,我並不太確定,不過我清楚記得其中有個畫面帶著一陣陣濃郁的香氣。
本文敘述作者因疫情關係更換理髮店,意外發現百元剪髮店裡的理髮師擁有豐富人生故事,每次剪髮的十分鐘都像是一場小型脫口秀,讓作者感到療癒放鬆,從而成為忠實顧客的經驗分享。
文章探討快樂的本質,並以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少比較、少計較」的觀點以及作者自身經驗,說明如何擺脫不快樂。作者藉由自身在職場的瓶頸以及最終的自我覺醒,闡述知足與正面思考的重要,並以一位總是面帶笑容的運動課同學為例,強調快樂來自於內心的選擇與放下。
香氣,或者更廣義來說,氣味,很難用文字形容,然而只要聞過一次,很難不在記憶中存留,以後再聞到同樣的氣息,內存記憶通常可以瞬間觸發。 幼年記憶好像是一段段未經剪輯的影片,這些斷斷續續的模糊畫面時而會浮現腦海,最初的記憶到底是幾歲留下來的,我並不太確定,不過我清楚記得其中有個畫面帶著一陣陣濃郁的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