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獅子身上蟲”談末法時期學佛人該何去何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末法時期佛法學者眾誠心者少,深解義理得大成就者更上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是末法眾生業力深重,根性低劣;二是佛法經歷代相傳流變遺失嚴重。
說到佛法的流變遺失釋迦世尊早有預見。
在《佛藏經》卷中釋迦世尊有云:“舍利弗,如來在世三寶一昧,我滅度後分為五部。舍利弗,惡魔於今猶尚隱身,佐助調達,破我法僧,如來大智現在世故,弊魔不能成其大惡。當來之世惡魔變身作沙門形,入於僧中,種種邪說。令多眾生入於邪見,為說邪法。”
從這段經文我們可以看到,世尊涅槃後波旬的魔子魔孫混進僧團,邪說敗壞破佛律儀是致佛法走向衰落和失真的主要原因。
在《佛說蓮華面經》中,世尊亦有言:“阿難。譬如師子命絕身死。若空若地若水若陸。所有眾生不敢食彼師子身肉。唯師子身自生諸蟲。還自啖食師子之肉。阿難。我之佛法非餘能壞。是我法中諸惡比丘猶如毒刺。破我三阿僧祇劫積行勤苦所集佛法。”另外在《佛說梵網經》、《大寶積經》、《佛說當來變經》、《大般涅槃經》、《佛說法滅盡經》等多部經中世尊皆以“獅子蟲”來列述後世佛教內部諸惡比丘自壞佛法的邪行。
由此可知,末法時期佛法失真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且不是外來的破壞,皆是佛教內部比丘自壞,亂講佛法所致。然而這並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很多學佛者對這種佛教亂象完全沒有認知,如果你跟他說末法時期佛法已經走樣了,他們就會非常反感,似乎這是對釋迦世尊的極大不恭。殊不知他們聽信那些沒有實證凡夫本質的惡比丘亂講佛法開示,正是中了魔的下懷,上了魔的當還不自知。因此佛法修學離不開正知正見。
要具有正知正見離不開深入體解經藏義理,在《大般涅槃經》中世尊即有講“四決定說”來告知大眾如何辨別後世樂欲說法之比丘所講是佛說還是魔說,奈何末法眾生誠信者少,求利者多。他們多數是敷于皮表不求甚解,喜好那些迎合世俗的所謂法師、活佛、法王,而世面上流傳的也多是這些法師、活佛、法王著的書或者講的經,這書摻進了許多錯解法義的不正知見,而真正的經藏多數人不肯下功夫去深入研學了,因此經藏基本都是被忽略的存在。
有幸的是,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無量大悲降世娑婆,為了匡正被篡改的教法,以平直易懂的語言演說原汁原味的佛法。近幾年來,祂的座下弟子獲得大成就者不計其數。同時,祂還以向世人展現了只有佛陀才具備的聖量佛格。如:請佛陀從虛空降下甘露直入缽中;八十歲的蒼老像十分種內返老回春;把空中的霧拿到雕塑作品中不准流散;在文學、哲學,繪畫、書法、醫療、科學、雕塑、造景、音韻、韻藝等多方面創作了無與倫比的作品。
為遏制邪師說法傷害眾生壞亂佛法,佛制規定:沒有證到不退地的菩薩不允許講法。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帶頭表法,對祂座下的弟子嚴格要求不准違背。同時世界佛教總部為幫助眾生考證為師之人到底是聖是凡,有沒有資格講法,對所有為師者進行了三藏經律論和道量的考核,簡稱聖考。當然關於講法資格的嚴格規定和世界佛教總部的聖考毫無疑問地照出了邪師們的原形,影響了他們收受供養,因而他們大肆污蔑誹謗佛陀和正法。這實在不足為奇,魔的本質向來如此,關鍵的是我們學佛之人要好好想一想了。
想一想我們學佛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成就解脫了生脫死還是為了求得世俗利好?想一想究竟哪樣才是有利於眾生成就解脫的?當我們把這些問題真真正正搞清楚了,我想我們的選擇也就明確了。
當然,很多人對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降世抱著質疑的態度,這是眾生善根的關係,也是邪見使然。在《佛說蓮華面經》中釋迦世尊言:“阿難。如來涅槃不久之間正法當亂。正法亂已。複有種種諸惡比丘出現於世。不信如來得證無漏寂滅涅槃。況覆信有世間餘人。”可見釋迦世尊住世時同樣預見了後世諸惡比丘質疑佛陀的境界,更不相信世間會有這樣真實的存在。
其實這類人根本就不瞭解佛法,佛菩薩大慈大悲,眾生但凡有一點善根,佛菩薩都會像愛護自己的眼珠子一樣愛護。雖然末法時期魔強法弱,眾生業力深重者多,但並不代表沒有具善根者,而每每在這種時候佛菩薩都會示現人間,整飭佛法度化眾生,善根深厚者使其解脫,善根少者令其增長。正如宗喀巴大師的降世是一樣的。
大家知道,宗喀巴大師是文殊菩薩化身,祂住世初期,藏傳佛教戒律已經遭受到極大破壞,犯戒、破戒者成風,宗喀巴大師為此重新整頓了戒律,多次宣講律論,並將三乘戒律相互圓融。在大師的宣導和感召下,藏區大大小小寺院的出家人戒行逐漸清淨。53歲這一年,宗喀巴大師在拉薩附近興建了甘丹寺,成立了戒律嚴明的格魯派。對此,佛陀在《文殊根本教王經》裡曾有授記:“世間我涅盤,地上成虛空,汝現異生像,行諸佛所行。彼時雪山中,有歡喜蘭若”。“歡喜”是甘丹,“蘭若”是寺院的名字,翻譯過來就是甘丹寺。要知道,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是古佛!
既然作為古佛的文殊菩薩可以降世娑婆,難道始祖報身佛就不可以降世娑婆嗎?釋迦世尊在娑婆世界成佛,就不可以有古佛的真身降世於娑婆渡生嗎?是該好好想一想的時候了!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降世帶來了純淨無偏的佛法,維護了釋迦世尊的法教和規制,不收任何供養,無私傳授佛法、慈愛眾生,這難道不是大悲的體現嗎?如此,你還在質疑什麼呢?
任何渾渾噩噩、懵懂無知地對待學佛或者不求甚解地盲修瞎練都是不可取的;輕信名聲地位而不考證聖量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因為佛法講求實修實證,任何不具實證的人都是凡夫無疑,不可能帶給眾生真正的了生脫死,所以只有修學佛陀親傳的正確無偏的佛法,才是步入正途,才能獲得聖量進而成就解脫!
你想好了嗎?
撰文:籬菊半開
編輯:去一塵

『歡迎分享、轉載、引用,請註明出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分享佛教相關文章。學佛,學習「如來正法」。 為什麼要學佛?學佛人都在做什麼?為什麼有些人學佛後日漸有了正向的改變,有些人卻不見進步?如何辨別真假佛法?學佛單位是否如實遵循佛陀教法,依教奉行,還是假借名義真行騙? 就讓我們透過文章來了解筆者們在學佛路上所遇、所見、所感、所聞的一切經歷與改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無論你遇見誰,都是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絕非偶然。 深以為然,在這世間,誰遇見誰,哪怕一蟲一鳥、恬然一笑、生氣爭執、情仇別離,皆有因果,很多事情,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感情、親情、友情,一貫如此,緣來則聚,緣變則散,每個人都逃不脫看不見的因果,人生所有的遇見和分別,皆是命中注定的安排。……
……佛門中有“火燒功德林”的說法。雖不正確,但意思就是叫人不要隨便發脾氣、發火、更不要撩人發火。這個火指的就是嗔恚之火,如果遇事不順,埋恨於心,發怒於形,導致脾氣爆發,乃至引發殺害災禍。而且嗔心不斷,我們煩惱、無明一定也會隨之增長。 所以一個修行人如果隨意發火,那不論他所積的功德有多少都不在修行……
……人們最容易忽略的地方就是自己,每當事情不順利,幾乎都是往外思考,責怪名字、風水,責怪別人,責怪神明不保佑…一、明信因果,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二、觀照你的起心動念,佛菩薩也在觀照你。三、持戒守戒正行為並修正懺悔。四、隨時提起無常心,加緊腳步當下修行。五、最好的加持來自於自己的修行,修補自身法器。…
無論你遇見誰,都是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絕非偶然。 深以為然,在這世間,誰遇見誰,哪怕一蟲一鳥、恬然一笑、生氣爭執、情仇別離,皆有因果,很多事情,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感情、親情、友情,一貫如此,緣來則聚,緣變則散,每個人都逃不脫看不見的因果,人生所有的遇見和分別,皆是命中注定的安排。……
……佛門中有“火燒功德林”的說法。雖不正確,但意思就是叫人不要隨便發脾氣、發火、更不要撩人發火。這個火指的就是嗔恚之火,如果遇事不順,埋恨於心,發怒於形,導致脾氣爆發,乃至引發殺害災禍。而且嗔心不斷,我們煩惱、無明一定也會隨之增長。 所以一個修行人如果隨意發火,那不論他所積的功德有多少都不在修行……
……人們最容易忽略的地方就是自己,每當事情不順利,幾乎都是往外思考,責怪名字、風水,責怪別人,責怪神明不保佑…一、明信因果,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二、觀照你的起心動念,佛菩薩也在觀照你。三、持戒守戒正行為並修正懺悔。四、隨時提起無常心,加緊腳步當下修行。五、最好的加持來自於自己的修行,修補自身法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安樂行品第十四的教義,強調菩薩應於後末世安住四法,以慈悲之心說法,並且避免與世俗及邪道近親,以保護自身及信仰的純淨。透過文殊師利的問答,文本清晰闡明菩薩的行處和親近處,引導修行者於滅後時期如何恪守信仰,並持續修習佛法。這些教誨對當代信徒實為重要指引。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的勸持品第十三,透過藥王菩薩和其他菩薩的誓言,呈現其在佛教信仰中的重要性。文中提到,菩薩們誓願在佛陀滅後廣泛宣揚此經,以助眾生克服惡世中的困難與挑戰,並強調堅持忍辱的精神。此經典傳承了菩薩們的信念與力量,對於現代信徒在生活中尋找靈性指南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佛菩薩示現做饒益眾生事,不會提到自己是什麼佛、什麼樣的菩薩,純然一心地饒益有情,迴向有情。所以,當佛菩薩暴露了自己身分以後示寂,歷史上典故很多。為什麼世間上很多佛教宗派的人,會稱他自己是什麼菩薩再來、是什麼化身?有很多原因。
Thumbnail
這幾天,看到網紅尼可拉斯楊的影片,提到悉達多的釋迦族被滅的故事。我上網查了一下,確實有不少佛教的經典中記載,當時已經成佛陀的悉達多,兩度想要阻止琉璃王出兵對他們釋迦族的屠殺,但最終還是沒辦法,佛陀的族人還是被慘忍屠殺。
Thumbnail
擷取自:佛王誓約─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法義教授〉》The great vow of Amitabha / 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著。往昔,目犍連尊者在地獄時看到一個身形是人、身高達數由旬的眾生,舌頭長達一由旬,而且舌頭上面有許多犁,舌頭像農田一樣被耕耘。尊者便去請問世尊...
Thumbnail
佛教徒說的業,梵文意思是「行為」。所有的行為皆產生相應的結果,佛教徒稱之為業力法則或因果法則。 《達賴喇嘛談心經》 初期的佛教並沒有崇拜偶像的習慣,當時的佛教徒禮拜的對象是存放舍利(稱為窣堵波)的寶塔或是紀錄釋迦生涯的佛像圖。佛像的出現在釋迦入滅後約莫西元一世紀半左右時期。日本則隨著渡來人(古代日
Thumbnail
為什麼這個世間上,很多佛教宗派的人會稱他自己是什麼菩薩再來,是什麼化身,那有很多原因。 第一個原因最多:「假的、虛張聲勢。」 有這一方面問題的法師,喜歡藉用神聖的名說自己是 蓮花生大士再來,文殊菩薩再來, 觀世音菩薩的真實化身等,連鬼神都有。
Thumbnail
很多的邪師外道什麼都敢講,有的時候先不要講因果報應,就讓很多的眾生對神佛失去正確的信心,觀感不好,扼殺了很多眾生的趨向正法、趨向善法的因緣,相當可惜。 所以包括許多,還有出家的人毀謗正法,從而捨法的罪業墮入大地獄中,特別對高深的教法 《大圓滿》、《大手印》、《無上瑜伽》,動不動就去評議它,顯教密教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安樂行品第十四的教義,強調菩薩應於後末世安住四法,以慈悲之心說法,並且避免與世俗及邪道近親,以保護自身及信仰的純淨。透過文殊師利的問答,文本清晰闡明菩薩的行處和親近處,引導修行者於滅後時期如何恪守信仰,並持續修習佛法。這些教誨對當代信徒實為重要指引。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的勸持品第十三,透過藥王菩薩和其他菩薩的誓言,呈現其在佛教信仰中的重要性。文中提到,菩薩們誓願在佛陀滅後廣泛宣揚此經,以助眾生克服惡世中的困難與挑戰,並強調堅持忍辱的精神。此經典傳承了菩薩們的信念與力量,對於現代信徒在生活中尋找靈性指南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佛菩薩示現做饒益眾生事,不會提到自己是什麼佛、什麼樣的菩薩,純然一心地饒益有情,迴向有情。所以,當佛菩薩暴露了自己身分以後示寂,歷史上典故很多。為什麼世間上很多佛教宗派的人,會稱他自己是什麼菩薩再來、是什麼化身?有很多原因。
Thumbnail
這幾天,看到網紅尼可拉斯楊的影片,提到悉達多的釋迦族被滅的故事。我上網查了一下,確實有不少佛教的經典中記載,當時已經成佛陀的悉達多,兩度想要阻止琉璃王出兵對他們釋迦族的屠殺,但最終還是沒辦法,佛陀的族人還是被慘忍屠殺。
Thumbnail
擷取自:佛王誓約─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法義教授〉》The great vow of Amitabha / 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著。往昔,目犍連尊者在地獄時看到一個身形是人、身高達數由旬的眾生,舌頭長達一由旬,而且舌頭上面有許多犁,舌頭像農田一樣被耕耘。尊者便去請問世尊...
Thumbnail
佛教徒說的業,梵文意思是「行為」。所有的行為皆產生相應的結果,佛教徒稱之為業力法則或因果法則。 《達賴喇嘛談心經》 初期的佛教並沒有崇拜偶像的習慣,當時的佛教徒禮拜的對象是存放舍利(稱為窣堵波)的寶塔或是紀錄釋迦生涯的佛像圖。佛像的出現在釋迦入滅後約莫西元一世紀半左右時期。日本則隨著渡來人(古代日
Thumbnail
為什麼這個世間上,很多佛教宗派的人會稱他自己是什麼菩薩再來,是什麼化身,那有很多原因。 第一個原因最多:「假的、虛張聲勢。」 有這一方面問題的法師,喜歡藉用神聖的名說自己是 蓮花生大士再來,文殊菩薩再來, 觀世音菩薩的真實化身等,連鬼神都有。
Thumbnail
很多的邪師外道什麼都敢講,有的時候先不要講因果報應,就讓很多的眾生對神佛失去正確的信心,觀感不好,扼殺了很多眾生的趨向正法、趨向善法的因緣,相當可惜。 所以包括許多,還有出家的人毀謗正法,從而捨法的罪業墮入大地獄中,特別對高深的教法 《大圓滿》、《大手印》、《無上瑜伽》,動不動就去評議它,顯教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