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延聊電影|《法蘭克札帕:從前衛到當代》|將荒謬丟還給世界|院線電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將他生命最後一次的吉他演出作為全片開場,鏡頭定在後台門上貼著「法蘭克札帕」的名字,看著他緩緩走上舞台,僅是幾句問候就掀起台下聽眾的情緒,調一個音就必須當成「一輩子只演奏這一次」的態度,他將夾在手中的菸嵌在了吉他琴頭上,側面看去屢屢地升起飄散空中,好似他不受拘束的靈魂,低沈地叮囑著「永遠保持獨特」。
特別喜愛片中別於傳統紀錄片的敘事手法,透過札帕年輕時迷上的「快速剪接」,拍下家人的生活紀錄與外星飛碟入侵的影像做結合,溫特導演也繼承了札帕的腦內奇想,摻入了黏土人偶動畫與怪物哥吉拉的破壞場面,更是對札帕所愛的致敬。事實上,札帕的人生啟蒙並非音樂,他最先迷上的是化學實驗製造的爆破,因著父親在兵工廠的工作,他六歲就能夠做出炸彈,首次接觸音樂,竟是16歲買了一張評價最糟糕的專輯,他才開始自學吉他,也為音樂界翻開了具影響力的嶄新一頁。
觀影過程,我們都在試圖「定義」札帕的一生,卻體認到他「無法被定義」的生命樣態。音樂上,非搖滾、非爵士、非流行樂,他是個愛寫管弦樂譜的作曲家,更願意花錢請樂團演奏自己的作品(前提是要練到完美),他的音樂時常在激怒他人,實則讓人們對習慣了的環境產生質疑,從而做出改變,他要「訴說世界的荒謬,而我們將荒謬丟還給世界」,他也為了「專輯分級制度」發出反對的聲浪,那是身為一名父親必須捍衛下一代人的言論自由。音樂之外,他成了捷克天鵝絨革命的精神指標,也是他們作為文化商業交涉的使節,從未大紅大紫的獨立音樂人札帕,竟在捷克受到民眾愛戴熱烈歡迎,更將他視為了自由的象徵。
「我們喧鬧,我們粗魯,我們古怪。」像個大男孩叛逆的成長宣言,也是札帕貫徹始終的創作精神,直至女兒給父親一封想跟他好好相處的家書,男人用一曲〈山谷女孩〉做為回禮,從一位被女粉絲環繞的音樂人,回歸了家庭的懷抱,他仍在不停地轉變,剪去了長髮全為了在法庭上能夠理性談判,論述也能被更多人接受,擁有多重身分的他懂得為工作安排先後順序,曾經不懂得親近、擁抱旁人的他,也終於學會了擁抱(即使抱著病痛),《法蘭克札帕:從前衛到當代》就是如此迷人、大膽且驚心動迫,你可聽見他揮起指揮棒敲出了陣陣聲響,由細碎渺小轉為強而有力的節奏,而認識了法蘭克札帕的我,世界也為之動搖了。
延伸聽歌:#康士坦的變化球#餘燼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2會員
393內容數
主要是個人文章放置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延延聊電影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整個故事都是婁導的「戲中戲」,將觀眾放入一個介於虛實的魔幻空間,躲在暗處,仍會被偶然亮起的燈光照到,選擇投向光明,則會被街角的槍彈射殺,這無處可逃的境地,正是女主角的生命寫照,被期待著回報不了的愛,被強推成為巾幗英雄下的影子,在觀眾眼中,她不是這段歷史裡的英雄或是背叛者,僅是個會演戲的人,那就足矣。
派對上截然不同的兩人,因著眼神交會明白了彼此的心意,這是男人翻書預言所說的「一見鍾情」,女孩們也相信著「眼神會洩露心靈」,於是她們相擁緊靠著對方,如《戀愛修課》中的女女朋友塔拉與達西,不在乎旁人眼光地親吻,僅是遵循內心的聲音,交織出的情感線譜與派對歌曲完美融合,形成讓我一聽就愛上的粉色音調。
《經典杯子蛋糕》細心描繪了成年人的愛戀,他們小心地呵護一段關係,真心對待著上班時與下班後的彼此,甜而不膩的互動在同性之間完美展現,也呼應了野末先生的話語:「快樂的重點不在於性別或年齡吧!」重點其實是陪伴在身旁的那個人,替你偷偷點一杯「橘子番茄果昔」,替總是粗心的你多帶一把傘,替你完成想吃煎餅的心願,
《洞》以人類的呼喊聲作為召喚,將牧羊人的身軀與板塊裂縫旁的地洞作連結,打造了一場靈魂的移轉儀式,火燒的雜誌紙頁代表了生死、無常與病痛(義大利女演員與遭槍殺的甘迺迪總統),他們乘著風迴旋落進了深處,昏迷的老者也一同掉進了黑暗中,然而,它所點起的火光卻懷著不同的希望,一者是想探究自然鬼斧神工的志業,另一
《失業風暴》搭起了一座沙灘城堡,由紀錄者與被紀錄者以彼此的信任為基石共同創建,輔以三名男孩童趣的想像裝飾著外觀。這座沙雕城堡的上頭能夠窺見底層人民生活的困窘,那群清晨就得出門極為疲憊的勞動者,在堆砌的過程中竟參與了他們的生活,不只有無助難解的傷悲,更多是彼此照應,撐住彼此將要崩塌的身體,才有了每年四
剝除了紅石榴的鮮紅,將果肉凝縮成汁液,好似朴贊郁導演褪去了暴力血腥的外衣,講述更為深沈內斂的情愫,無論是場面調度或是敘事技法依然讓我驚艷(監視的同時幻想身處同一處)。劇本可拆分成上下兩段,前半段先是以女主角的「不在場證明」擄獲了海俊的心臟,在利益關係下製造出有愛的假象,藉此消除自己的罪證,到了後半段
整個故事都是婁導的「戲中戲」,將觀眾放入一個介於虛實的魔幻空間,躲在暗處,仍會被偶然亮起的燈光照到,選擇投向光明,則會被街角的槍彈射殺,這無處可逃的境地,正是女主角的生命寫照,被期待著回報不了的愛,被強推成為巾幗英雄下的影子,在觀眾眼中,她不是這段歷史裡的英雄或是背叛者,僅是個會演戲的人,那就足矣。
派對上截然不同的兩人,因著眼神交會明白了彼此的心意,這是男人翻書預言所說的「一見鍾情」,女孩們也相信著「眼神會洩露心靈」,於是她們相擁緊靠著對方,如《戀愛修課》中的女女朋友塔拉與達西,不在乎旁人眼光地親吻,僅是遵循內心的聲音,交織出的情感線譜與派對歌曲完美融合,形成讓我一聽就愛上的粉色音調。
《經典杯子蛋糕》細心描繪了成年人的愛戀,他們小心地呵護一段關係,真心對待著上班時與下班後的彼此,甜而不膩的互動在同性之間完美展現,也呼應了野末先生的話語:「快樂的重點不在於性別或年齡吧!」重點其實是陪伴在身旁的那個人,替你偷偷點一杯「橘子番茄果昔」,替總是粗心的你多帶一把傘,替你完成想吃煎餅的心願,
《洞》以人類的呼喊聲作為召喚,將牧羊人的身軀與板塊裂縫旁的地洞作連結,打造了一場靈魂的移轉儀式,火燒的雜誌紙頁代表了生死、無常與病痛(義大利女演員與遭槍殺的甘迺迪總統),他們乘著風迴旋落進了深處,昏迷的老者也一同掉進了黑暗中,然而,它所點起的火光卻懷著不同的希望,一者是想探究自然鬼斧神工的志業,另一
《失業風暴》搭起了一座沙灘城堡,由紀錄者與被紀錄者以彼此的信任為基石共同創建,輔以三名男孩童趣的想像裝飾著外觀。這座沙雕城堡的上頭能夠窺見底層人民生活的困窘,那群清晨就得出門極為疲憊的勞動者,在堆砌的過程中竟參與了他們的生活,不只有無助難解的傷悲,更多是彼此照應,撐住彼此將要崩塌的身體,才有了每年四
剝除了紅石榴的鮮紅,將果肉凝縮成汁液,好似朴贊郁導演褪去了暴力血腥的外衣,講述更為深沈內斂的情愫,無論是場面調度或是敘事技法依然讓我驚艷(監視的同時幻想身處同一處)。劇本可拆分成上下兩段,前半段先是以女主角的「不在場證明」擄獲了海俊的心臟,在利益關係下製造出有愛的假象,藉此消除自己的罪證,到了後半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法蘭克》是一部探討藝術創作與心理健康之間關係的黑色喜劇。透過喬恩的視角,觀眾進入了法蘭克與他獨特樂隊的奇幻旅程,這部電影深入思考藝術創作的意義,挑戰對天才與瘋狂的既定印象,展現了創作過程中的痛苦與反思,最終引導觀眾思考自我認同的價值。影片不僅僅是一段音樂旅程,更是一次關於人性和藝術的深刻省思。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佛利札緩緩張開眼看向聲音傳來的方向,眼前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讓他不敢置信。聲音的主人擁有與路邦修一模一樣顏色的秀髮、白皙的肌膚、紅潤的雙唇,但是看起來是一位成年男性。那個男人停下了腳步,與佛利札四目相對,瞬間安靜下來。 男人似乎也有些疑惑的看著自己,兩個人貌似都有話要說卻又不知該如何開口,直到佛利札
Thumbnail
費亞多,上個世代最後的寶鑽,高齡73歲仍然堅持表演。費亞多的靈魂燃燒著濃濃的北國之魂,琴鍵上總有火似地的表現,帶給人們希望之光。今年六月,費亞多將再度來臺。這次場館從誠品升級國家級規格,在臺北國家音樂廳和衛武營音樂廳各有一場獻給臺灣樂迷的獨奏會。
Thumbnail
 睽違21年,范克萊本鋼琴大賽金獎得主、74歲鋼琴大師弗拉基米爾.費亞多(Vladimir Viardo)在台北舉辦大師班,席間他除了示範演奏,還信手捻來各種音樂小故事,並鼓勵學生「盡信書不如無書」,勇於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想法,「別彈得像是音樂盒一樣精美,這樣沒有靈魂。」 ●音樂如時光、如水流
Thumbnail
當命運選擇了你 你以無畏的眼神回應著 在偌大的世宇 舞動你生命的指揮棒 一任狂狷的髮 滴落你那盡情的汗水 當命運選擇給你一個寂靜深沉的世界 你雖隔離你所厭倦世間紛擾的雜音 卻也隔離你所熱愛天籟動人的樂音 在音樂聖殿中 你放下指揮棒 等待著滿堂賀采際 卻連一絲聲音都不曾 你感到世間的遺棄
Thumbnail
2016年2月11日臺南新營文化中心,迎來世界唯一的Fazioli紀念版鋼琴。這架紅色馬可波羅 308鋼琴由臺灣醫師張兆榮無償捐贈,承襲了神奇的故事和深厚的相遇。文章描述了琴與臺灣音樂家范特捷、陳宏寬教授等深厚緣分的故事,以及琴在臺灣進行音樂會和慈善活動的紀錄。
Thumbnail
話說,從前從前,有一名留著落賽鬍(打錯),是絡腮鬍的捲髮男子,當他緩緩地走上舞台,拿出他的歪又領(VIOLIN),開始演奏時,台下聽眾為之瘋狂尖叫。據說辣個男人之所以有無比精湛的琴藝,是因為和惡魔打過交道,這到底是真實的,還是子虛烏有的謠傳呢?看來只能親自去問他本人了,辣個男人就是怕怕怕……帕帕奇若
Thumbnail
大提琴手果許雖然很認真練習,但琴藝不佳,常被指揮責罵。某個深夜,當他獨自在鄉郊河畔的破舊小家裡練習著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田園」》時,突然傳來敲門聲!究竟是誰來敲門呢?共讀後,可以找找書中出現的曲子來聽聽,然後再讀一次故事,親自感受一下繪本與音樂合奏的魅力喔!
Thumbnail
帕格尼尼就像是到魔咒,你以為擺脫它,實際上它的幽魂轉生為後世任何可能允許的弦樂作品。
Thumbnail
《法蘭克》是一部探討藝術創作與心理健康之間關係的黑色喜劇。透過喬恩的視角,觀眾進入了法蘭克與他獨特樂隊的奇幻旅程,這部電影深入思考藝術創作的意義,挑戰對天才與瘋狂的既定印象,展現了創作過程中的痛苦與反思,最終引導觀眾思考自我認同的價值。影片不僅僅是一段音樂旅程,更是一次關於人性和藝術的深刻省思。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佛利札緩緩張開眼看向聲音傳來的方向,眼前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讓他不敢置信。聲音的主人擁有與路邦修一模一樣顏色的秀髮、白皙的肌膚、紅潤的雙唇,但是看起來是一位成年男性。那個男人停下了腳步,與佛利札四目相對,瞬間安靜下來。 男人似乎也有些疑惑的看著自己,兩個人貌似都有話要說卻又不知該如何開口,直到佛利札
Thumbnail
費亞多,上個世代最後的寶鑽,高齡73歲仍然堅持表演。費亞多的靈魂燃燒著濃濃的北國之魂,琴鍵上總有火似地的表現,帶給人們希望之光。今年六月,費亞多將再度來臺。這次場館從誠品升級國家級規格,在臺北國家音樂廳和衛武營音樂廳各有一場獻給臺灣樂迷的獨奏會。
Thumbnail
 睽違21年,范克萊本鋼琴大賽金獎得主、74歲鋼琴大師弗拉基米爾.費亞多(Vladimir Viardo)在台北舉辦大師班,席間他除了示範演奏,還信手捻來各種音樂小故事,並鼓勵學生「盡信書不如無書」,勇於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想法,「別彈得像是音樂盒一樣精美,這樣沒有靈魂。」 ●音樂如時光、如水流
Thumbnail
當命運選擇了你 你以無畏的眼神回應著 在偌大的世宇 舞動你生命的指揮棒 一任狂狷的髮 滴落你那盡情的汗水 當命運選擇給你一個寂靜深沉的世界 你雖隔離你所厭倦世間紛擾的雜音 卻也隔離你所熱愛天籟動人的樂音 在音樂聖殿中 你放下指揮棒 等待著滿堂賀采際 卻連一絲聲音都不曾 你感到世間的遺棄
Thumbnail
2016年2月11日臺南新營文化中心,迎來世界唯一的Fazioli紀念版鋼琴。這架紅色馬可波羅 308鋼琴由臺灣醫師張兆榮無償捐贈,承襲了神奇的故事和深厚的相遇。文章描述了琴與臺灣音樂家范特捷、陳宏寬教授等深厚緣分的故事,以及琴在臺灣進行音樂會和慈善活動的紀錄。
Thumbnail
話說,從前從前,有一名留著落賽鬍(打錯),是絡腮鬍的捲髮男子,當他緩緩地走上舞台,拿出他的歪又領(VIOLIN),開始演奏時,台下聽眾為之瘋狂尖叫。據說辣個男人之所以有無比精湛的琴藝,是因為和惡魔打過交道,這到底是真實的,還是子虛烏有的謠傳呢?看來只能親自去問他本人了,辣個男人就是怕怕怕……帕帕奇若
Thumbnail
大提琴手果許雖然很認真練習,但琴藝不佳,常被指揮責罵。某個深夜,當他獨自在鄉郊河畔的破舊小家裡練習著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田園」》時,突然傳來敲門聲!究竟是誰來敲門呢?共讀後,可以找找書中出現的曲子來聽聽,然後再讀一次故事,親自感受一下繪本與音樂合奏的魅力喔!
Thumbnail
帕格尼尼就像是到魔咒,你以為擺脫它,實際上它的幽魂轉生為後世任何可能允許的弦樂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