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務實の學習_昆蟲課為什麼要抓蟲?聽巨人老師說明抓蟲的用意_eco-eduction workshop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蝦咪!要抓蟲?」

很多人聽到抓蟲的反應就是OMG,怕都來不及了,還要抓是怎樣 😂!確實,喜歡昆蟲到癡迷的是少數人,這個類群雖然人數不多,而有些人會把昆蟲當成寵物,也有些人會以搜集為樂趣,全台到處跑,四處採集昆蟲,帶昆蟲回家做成標本蒐藏。
暫時先撇開興趣不談,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昆蟲,即便是會怕蟲,覺得昆蟲很恐怖、很噁心,但他/她一定認得昆蟲,因為昆蟲真的是無所不在,所有人都一定碰過昆蟲,被蚊子叮就是最好的證明。再者,好奇心使然,當附近有昆蟲出現,就會有一群想要看”這是什麼”的人,擠也要擠到前面來看,湊個熱鬧。
mosquito_每個人都有被蚊子叮咬的經驗,但卻不知道咬我們的是哪種蚊子?只有少數種類的蚊子會傳播疾病。
對我來說,抓蟲其實是採集 (collection) 昆蟲的口語,我常和好朋友一起到野外,上山抓蟲,有時點燈,有時撿撿路燈 (和點燈一樣,利用昆蟲夜晚的趨光性,換在路燈下看看有哪些昆蟲趨光而來),白天找樹、搖樹 (晃動樹枝,看看有沒有昆蟲受到驚嚇、裝死、掉落下來),或者是隨處看看、找找昆蟲。
把「抓蟲」帶進校園,讓孩子有機會體驗抓蟲的樂趣。
生態課當然要走出教室,實際接觸、觀察真實的東西。這天,我和孩子們一起抓蟲,要來觀察訪花昆蟲,認識、了解哪些昆蟲會受花吸引,說到哪些昆蟲會吸花蜜,待在教室裡,孩子們就只會回答蜜蜂和蝴蝶,頂多猜猜螞蟻,然後. . . 然後就想不到了,這不是巨人老師愛賣弄我很懂昆蟲,而是訪花昆蟲怎麼可能只有這麼一些些?想不到怎麼辦,呆坐在教室裡當然很難想、很難猜,要知道哪些昆蟲有訪花行為,當然要去有開花的地方,找看看花上有什麼昆蟲囉。
observe_樹也會開花,而且會吸引很多昆蟲聚集。
花真的很有魅力,總是有昆蟲在花叢間飛來飛去,不時看到有昆蟲停在花上,還沒等我們看清楚,昆蟲就飛走不見了,這時候抓蟲就顯得非常重要,趕緊揮動昆蟲網,把昆蟲撈進網中,看看剛停在花上的是哪種昆蟲?這一撈才發現,網子裡有好多從沒看過的昆蟲,不只是蜜蜂和蝴蝶會吸花蜜,還有椿象、葉蟬、花蜂、熊蜂、胡蜂、蟻、蠅、虻、癭蚋、金龜子、菊虎、木犀蟲等各種昆蟲 (diversity of insects)。
observe_檢查看看撈到哪些東西,也有可能撈到不是昆蟲的小動物。
observe_沒把蝴蝶撈下來,便不容易看出紋白蝶和黑點粉蝶的差別。
很多昆蟲別說是看過,就連聽都沒聽過呢!如果沒有抓蟲,少了採集的動作,我們便無法得知昆蟲是如此的多樣,不單是種類很多,從花上抓到的昆蟲數量也是多到驚人,透過採集,我們才能得知,看似平靜的操場,其實有許多生物正忙著呢,而且昆蟲訪花不只是吸花蜜、採花粉,我們也抓到像是螳螂、獵椿、瓢蟲、螳蛉、蜘蛛等掠食動物,經由我們這麼一抓,校園的昆蟲名錄 (insect species list) 立馬爆表,洋洋灑灑便能列出30種以上的昆蟲。
observe_能看出苦楝樹花上有幾種、幾隻金龜子嗎?想像一下,如果是站在樹下,應該連花上有什麼昆蟲都不一定看得到吧!
observe_不抓蟲怎麼可能發現花上的台灣姬長腳金龜 Ectinohoplia formosana formosana
observe_樟樹開的花也很吸引昆蟲。
observe_從花上撈到螳螂,很明顯螳螂是在花上伺機捕食小昆蟲的。
抓蟲是第一步,比對才是真功夫,既然是不曾看過的昆蟲,我們怎麼知道牠是誰?我們先把看不懂的昆蟲裝起來,再來比對圖鑑,甚至是現場直接觀察、記錄,試著把昆蟲外型描繪下來,再看看昆蟲身上有沒有特別的東西,像是特殊的花紋、奇特的構造等,再將這些描述轉換成關鍵字 (keywoyd),幫助我們聚焦、方便索引,多練習比對,累積經驗,筆記會越來越豐富,不曾看過的昆蟲也就會越看越眼熟,逐漸看得懂昆蟲的類別。
observe_把昆蟲的樣子畫下來,便能觀察到很多細節,有助於接下來比對資料、種類鑑定。
observe_反覆練習很快就能上手,常見的種類會越看越能直接辨識,再遇上看不懂的昆蟲便有可能是更具生態意義的觀察記錄。
抓蟲對於學習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個過程,少了抓蟲的環節,我們就只能接受第二手訊息,就算科普書上說的是對的,書也無法全面、鉅細靡遺寫給我們閱覽,適當的採集,往往可以抓到很多書本上沒有介紹到的資訊,最重要的是,採集、觀察、描述、比對、記錄更是學習的過程,只有親身參與,實際動手才學得到解決問題的能力。Learning by doing.

做中學~邊抓蟲邊學!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外來入侵生物已淪為呼籲的口號嗎? 和孩子們分享外來種議題該用投影片? 看看巨人老師如何用真實的東西做教材 讓孩子參與一場有感的生態體驗!
抓爬蟲也算抓蟲嗎 🤣 巧遇百步蛇令人又驚又喜, 趕緊和巨人老師一起欣賞這種美麗的生物! ps:抓是口語不是真的抓蛇唷
獨角仙季節過了還可以觀察甲蟲嗎? 只有光蠟樹對昆蟲才有吸引力嗎? 定點觀察也會有驚奇的發現喔!
昆蟲觀察第一步:找蟲! 哪些地方容易發現昆蟲呢? 看到昆蟲如何留記錄? 跟著文章一起學,每個人都能找到有趣的發現!
滑IG也能滑到新蟲點! 和巨人老師一起探路, 看看新地點有沒有台灣深山鍬形蟲。
森林這麼大,要去哪裡找台灣角金龜阿? 先找樹再找蟲,如果能靠自己找到甲蟲,興奮感將無可取代!
外來入侵生物已淪為呼籲的口號嗎? 和孩子們分享外來種議題該用投影片? 看看巨人老師如何用真實的東西做教材 讓孩子參與一場有感的生態體驗!
抓爬蟲也算抓蟲嗎 🤣 巧遇百步蛇令人又驚又喜, 趕緊和巨人老師一起欣賞這種美麗的生物! ps:抓是口語不是真的抓蛇唷
獨角仙季節過了還可以觀察甲蟲嗎? 只有光蠟樹對昆蟲才有吸引力嗎? 定點觀察也會有驚奇的發現喔!
昆蟲觀察第一步:找蟲! 哪些地方容易發現昆蟲呢? 看到昆蟲如何留記錄? 跟著文章一起學,每個人都能找到有趣的發現!
滑IG也能滑到新蟲點! 和巨人老師一起探路, 看看新地點有沒有台灣深山鍬形蟲。
森林這麼大,要去哪裡找台灣角金龜阿? 先找樹再找蟲,如果能靠自己找到甲蟲,興奮感將無可取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談到蚊子時,多數人都會想到他們叮咬人類的經歷,但其實蚊子的目標還包括青蛙。本文探討了蚊子對青蛙的吸血行為。透過對不同青蛙的研究,我們發現蚊子能夠根據青蛙的叫聲、皮膚特性等因素,選擇最佳吸食點。此外,瞭解蚊子與青蛙之間的關係也幫助我們認識潛在的疾病傳播途徑。這揭示了生態系統中生物間的相互聯繫。
Thumbnail
不出我所料,蚊子、蟑螂、蒼蠅、螞蟻、蛆、蜘蛛、壁虎這些好殺的,我都來了一回…… 蛆的時候最辛苦,要引起她的注意不容易,客廳地板來來回回蠕動爬行了好幾回,才被她用衛生紙捏死。 其他的,附身後,我都懶得躲,大大方方地現身,乖乖地讓她殺。
Thumbnail
吳明益老師的小說《單車失竊記》故事中提到的蝶畫,在南投木生昆蟲博物館看得到!用蝴蝶翅膀所拼成的畫,可以說是一種拼貼藝術,然而,在實際看過蝶畫之後,我認為這樣的表現更貼近後印象主義藝術家秀拉「點描法」的概念,蝴蝶翅膀上的色彩經過工藝師的剪、黏、拼、湊,在觀者的腦中「融合」,增添色彩和對比色的豐富。
Thumbnail
學校的夜間生態課 本來以為要觀星 結果有點下雨 就走步道找找探探 雨蛙、蟾蜍、飛鼠、蚯蚓、黑冠麻鷺 探險完一起認識老師帶來的蛇蛇們 無毒的可以親密接觸 有毒的在罐子裡讓大家近距離觀察 第一次摸蛇蛇 居然不是以為的溼滑觸感(刻板印象) 是乾爽絲滑的 超~級好摸 眼睛圓圓意外的可
Thumbnail
趁著好天氣,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戶外靜坐時的一些心得與感受。作者在靜坐前檢查了周圍是否有蚊蟲,並意識到過去被蚊蟲叮咬的經驗造成的心理作用。透過觀察身邊的蚊蟲,作者得出了對生命與共處的感悟。
這篇文章描繪了作者對生活中的驚奇與思考,從質疑蚊子的存在,到在泰國洗菜時發現菜蟲,再到對出租屋的描述,都充滿了作者對生活的獨特見解。
Thumbnail
當你外出踏青時,你是否曾看過有些植物的葉片上出現奇怪的東西呢? 植物出現奇怪的塊狀物有時是由病毒、細菌、真菌等的感染造成,有時線蟲或節肢動物如昆蟲也能讓植物身上跑出令人匪夷所思的物體。其中,昆蟲讓植物產生的塊狀物最吸引大家的目光,因為它們的形狀與種類五花八門,有的可堪稱美麗,而這些塊狀物稱作蟲癭
Thumbnail
         縫葉鶯,是鳥界縫紉高手,他會去跟好朋友蜘蛛借一些蜘蛛絲來把葉子縫成圓筒狀,當成鳥巢,有時候也會使用植物纖維,由於需要承受幼鳥的重量,所以不會選用枯葉,蜘蛛人真的很好,當縫葉鶯肚子餓了還會讓縫葉鶯把他當食物,蜘蛛不僅幫縫葉鶯照顧孩子還照顧肚子,這樣的朋友誰不愛呢?    
Thumbnail
科博館課程這次講昆蟲的口器和石虎 學到的酷知識是 蚊子🦟的那根吸血針 不吸血的時候 外面是有一個像劍鞘的套子包起來收著的 要亮劍吸血的時候才打開 然後那針 其實有6根!!6根!!! (請看圖中間那顆頭) 兩根劃開皮膚 兩根有倒勾刺的撐開有彈性的皮膚避免回彈 一根最
Thumbnail
大家心裡都明白,害蟲殺不光。 因為...生態消長,A蟲走了會換B蟲來, 因為...藥沒有萬靈丹,但可能有抗藥性, 因為...噴藥的時間和鄰田不一樣,而蟲會逃, 因為...各種的因為。 但我們可以做到預防勝於治療,我們可以學習害蟲的弱點,我們可以觀察什麼條件會增加族群數量,我們可以做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談到蚊子時,多數人都會想到他們叮咬人類的經歷,但其實蚊子的目標還包括青蛙。本文探討了蚊子對青蛙的吸血行為。透過對不同青蛙的研究,我們發現蚊子能夠根據青蛙的叫聲、皮膚特性等因素,選擇最佳吸食點。此外,瞭解蚊子與青蛙之間的關係也幫助我們認識潛在的疾病傳播途徑。這揭示了生態系統中生物間的相互聯繫。
Thumbnail
不出我所料,蚊子、蟑螂、蒼蠅、螞蟻、蛆、蜘蛛、壁虎這些好殺的,我都來了一回…… 蛆的時候最辛苦,要引起她的注意不容易,客廳地板來來回回蠕動爬行了好幾回,才被她用衛生紙捏死。 其他的,附身後,我都懶得躲,大大方方地現身,乖乖地讓她殺。
Thumbnail
吳明益老師的小說《單車失竊記》故事中提到的蝶畫,在南投木生昆蟲博物館看得到!用蝴蝶翅膀所拼成的畫,可以說是一種拼貼藝術,然而,在實際看過蝶畫之後,我認為這樣的表現更貼近後印象主義藝術家秀拉「點描法」的概念,蝴蝶翅膀上的色彩經過工藝師的剪、黏、拼、湊,在觀者的腦中「融合」,增添色彩和對比色的豐富。
Thumbnail
學校的夜間生態課 本來以為要觀星 結果有點下雨 就走步道找找探探 雨蛙、蟾蜍、飛鼠、蚯蚓、黑冠麻鷺 探險完一起認識老師帶來的蛇蛇們 無毒的可以親密接觸 有毒的在罐子裡讓大家近距離觀察 第一次摸蛇蛇 居然不是以為的溼滑觸感(刻板印象) 是乾爽絲滑的 超~級好摸 眼睛圓圓意外的可
Thumbnail
趁著好天氣,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戶外靜坐時的一些心得與感受。作者在靜坐前檢查了周圍是否有蚊蟲,並意識到過去被蚊蟲叮咬的經驗造成的心理作用。透過觀察身邊的蚊蟲,作者得出了對生命與共處的感悟。
這篇文章描繪了作者對生活中的驚奇與思考,從質疑蚊子的存在,到在泰國洗菜時發現菜蟲,再到對出租屋的描述,都充滿了作者對生活的獨特見解。
Thumbnail
當你外出踏青時,你是否曾看過有些植物的葉片上出現奇怪的東西呢? 植物出現奇怪的塊狀物有時是由病毒、細菌、真菌等的感染造成,有時線蟲或節肢動物如昆蟲也能讓植物身上跑出令人匪夷所思的物體。其中,昆蟲讓植物產生的塊狀物最吸引大家的目光,因為它們的形狀與種類五花八門,有的可堪稱美麗,而這些塊狀物稱作蟲癭
Thumbnail
         縫葉鶯,是鳥界縫紉高手,他會去跟好朋友蜘蛛借一些蜘蛛絲來把葉子縫成圓筒狀,當成鳥巢,有時候也會使用植物纖維,由於需要承受幼鳥的重量,所以不會選用枯葉,蜘蛛人真的很好,當縫葉鶯肚子餓了還會讓縫葉鶯把他當食物,蜘蛛不僅幫縫葉鶯照顧孩子還照顧肚子,這樣的朋友誰不愛呢?    
Thumbnail
科博館課程這次講昆蟲的口器和石虎 學到的酷知識是 蚊子🦟的那根吸血針 不吸血的時候 外面是有一個像劍鞘的套子包起來收著的 要亮劍吸血的時候才打開 然後那針 其實有6根!!6根!!! (請看圖中間那顆頭) 兩根劃開皮膚 兩根有倒勾刺的撐開有彈性的皮膚避免回彈 一根最
Thumbnail
大家心裡都明白,害蟲殺不光。 因為...生態消長,A蟲走了會換B蟲來, 因為...藥沒有萬靈丹,但可能有抗藥性, 因為...噴藥的時間和鄰田不一樣,而蟲會逃, 因為...各種的因為。 但我們可以做到預防勝於治療,我們可以學習害蟲的弱點,我們可以觀察什麼條件會增加族群數量,我們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