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美國公佈七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增率 8.5%, 較上月下降了0.6個百分點,市場解讀通膨很有可能已經觸頂反轉,聯準會的升息步伐也有望放緩,然而不論表面定義為何,衰退的疑慮依然存在,只是程度、幅度與長度的差別。聯準會的最佳劇本是以軟著陸取代硬著陸,當然啦~即使所有的政策法寶與心理操縱招式都用上,也不能完全排除事與願違的可能性。
經濟衰退到底有多可怕呢?
說到衰退,無可避免的多為負面聯想,人們會擔心隨之而來的失業、股市下跌、經濟拮据與生活狀態的改變,因而產生恐懼與抗拒。不過,從心理研究的角度來看曾經發生過的事情或許沒有那麼糟。
剛好在《正面思考的假象》書中看到了關於 2008年金融海嘯時的紀錄與研究,在雷曼兄弟破產後,有許多人都意識到自己極有可能失業,不過由於已有徵兆,骨牌效應也並非一夕間突然發生,因此大多數面臨失業的人都有時間提前思考未來的規劃,失業的窘境反而被視為職業生涯的轉機,其中為數不少的人趁機進修、轉換跑道或是重新尋找更好的工作,這種轉化過程不但在衰退時期提供一個重新評估現況的機會也改變了失業者的負面情緒,降低焦慮感的同時也強化了未來的恢復力,也就是說,在面對未來即將發生的逆境事件時,人類的大腦與生存機制是有能力對逆境重新進行評估的。
金融的世界不只是數字的世界,更是情緒與心理的映射。雖然難以掌握聯準會一系列的操作依據,但若將此心理運作的機制納入考量,能成功的用時間換取空間,那麼不論衰退的事實為何,或許目的都已經達到了。
作者: 塔莉.沙羅特 / 譯者: 朱崇旻 / 出版社:今周刊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理查.塞勒重磅推薦 ★ 榮獲英國心理學會圖書獎、亞馬遜4.4星讀者推薦★ TED專題演講超過260萬次點閱★ 《時代》雜誌(TIME)封面故事報導★
本書從心理學、神經腦科學研究出發,深度解讀「樂觀偏誤」這項思維特質,揭露「樂觀」的正反面向,同時結合大量有趣案例分析,層層剝除樂觀的外衣,為當今世代塑造出更為立體、深刻的樂觀新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