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故事|製片組記錄|2014年我跟繞舌歌手去環島《Day-2》|地獄之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午餐後導演跟他一位有空拍機的朋友約在蘇花公路上,他打算拍一些車隊行經「蘇花公路」的畫面,那時候空拍機才剛開始在台灣市面上出現不久,器材都非常昂貴,不像現在的價格已經能讓一般消費者都願意買來當作另外台數位相機使用了。我們跟他直接約在進入公路後不久的一處很大面積的避車道,討論好拍攝畫面確認好車隊迴轉路線後大家就上車出發。

「蘇花公路」是惡名昭彰的危險道路,每次經過我都有種心驚膽戰的感覺。二十歲剛滿不久後我第一次去到花蓮工作,那次是去花蓮某個國小拍攝即將畢業的學生畢業影片,我跟兩個初次見面的前輩一起開著「得利卡」廂型車出發。當時的蘇花公路有很長一段路面是土沙石頭沒有柏油路,整段路只能緩慢隨著不平整的地面搖晃前進,路的旁邊就是知名的斷崖,當時應該是「舊」蘇花公路不是後來的蘇花公路,那次光是往返在蘇花公路的時間大約就要三個多小時,去的時候白天還可以清楚看見路面情況,回程時已經天黑沒有路燈,只能靠每輛車的大燈照亮路面,非常危險,但是那兩位前輩卻很處自泰然,不知道現在的我是不是也會給新人這種感覺。

後來的蘇花公路已經不是當年那條只有土沙石頭的公路,而是一條從頭到尾都有柏油路面的蘇花公路,而且也早就加設了整段路燈供應夜間行車照明,可是仍舊非常危險,因為路小、砂石車多、旁邊依然是斷崖,最危險的是山壁經常會有落石掉下來,尤其是下過雨之後隨時都有可能遇到坍方,曾經不止一次發生過車輛行經遇到落石坍方,直接被落石擊中車輛損毀或整輛車直接被推撞摔落斷崖下,所以每次要上去之前我都會在心裡默默祈禱行車平安。

我們在蘇花公路上來回幾次完成空拍畫面,抵達花蓮時將近四點。樂團決定晚上在營區烤肉,我們找到順路會經過的「家樂福」,他們打算在網路公佈消息等等會在家樂福出現,並且會先在一樓平面停車場販賣 T-shirt、簽名當作烤肉預備金。這天的花蓮飄著小雨到處都很濕,是我第一次在花蓮遇到下雨陰天。當他們做這個決定的時候我心裡非常懷疑這種天氣會有人要出門去「家樂福」跟你們買東西嗎?我們兵分兩路行動,一組人跟樂團去「家樂福」,我跟其他人先繼續前進去把營區跟晚上住宿的地方先辦理入住登記。

分開後我們繼續開了將近兩小時才到「石梯坪」露營區,那時候已經晚上接近七點,家樂福那組人傳來訊息回報那裡現場去了差不多 100 位粉絲,T-shirt 也賣完了,他們採買結束抵達露營區時已經晚上九點多,樂團的專車司機看見我非常生氣的對我咆哮:晚餐時間沒有放飯,我只好打哈哈跟他說:「這是頑童,你知道的。」(這是幹話,你知道的。)

今天的行程的確很遠,大家都很累,除了唱片公司跟樂團之外其他的人都返回附近的民宿休息,我跟導演補拍了一些畫面後回房開始剪輯今天的影片趕在 24:00 之前上傳。這天其實很無聊,大部時間都在趕行程,晚上民宿四周完全沒有路燈,距離最近的雜貨店也早就打烊休息,這晚我連啤酒都沒有買到。來到東部的海邊晚上無法坐在街邊喝著啤酒享受當地的悠哉步調真可惜⋯。


這天早上叫醒我們的不是鬧鐘,也不是日出,是地獄之火~

在台北市住久了很難對日出會有特別的想法,我的生活經驗理大部份看到日出的情況是整晚沒有睡覺在某個地方待到早上或是玩到早上的回家路上看到日出,然後心裡想:「幹!這裡日出很漂亮,下次一定要早起來看看。」

五點多我就已經看到房間窗外一大片透紅光還藏在雲後的光暈,於是起身把窗簾拉上回頭繼續躺,這天預計九點出發。半小時後強烈的光線直射進房間的窗戶穿透窗簾照亮整個房間,我轉過身背對著窗戶用薄棉被罩在頭上試圖降低亮度繼續睡覺,陽光發怒把光線當作地獄之火把房間加溫到冷氣也都無法與它對抗。我已經開始流汗跟發昏,起身跑進浴室開冷水對自己全身沖泡,降溫後我決定收拾離開房間去民宿客廳找地方休息等其他人,開門之後發現不只我一人走出房間,原來其他人也都遇到了相同的問題,我們決定提早過去露營區。

我們回到露營區時發現他們也已經收拾完畢早早就起床了,原來這裡角度跟民宿的角度一樣,日出陽光都是直射帳篷。早上六點多他們先是被帳篷外的天空亮醒接著光線直接照射在他們身上而且溫度越來越燙又無處可逃。見到我們的時候他們每個都滿頭大汗六神無主的正躲在樹叢後面閃避光線,我們像是救命英雄一樣的出現把大家帶回有冷氣的車上告訴他們在民宿也發生了一樣的事情,東部日出的浪漫。

raw-image

謝謝您看到這裡,我從事影像幕後工作十九年,四十三歲這年第一天開始一週一篇的紀錄分享這些年的幕後故事,原則上每週一晚上發表一篇新文章(偶而工作無法負擔時會不定時延後),如果您喜歡我的故事,請您按個讚或者小額贊助我甚至是每月30元的月訂都行,對我來說是很大的鼓勵,謝謝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威利創作日記的沙龍
110會員
102內容數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台北人,在這座城市生活了43年,同時也是一名18年資歷的電影幕後工作者,經歷過網路崛起,也見識過電音狂潮,這裡同時記錄我的電影幕後以及我的台北故事。
2024/10/27
早上在 Netflix 上看了一部關於自行車選手的紀錄片「馬克·卡文迪許(Mark Cavendish)」。 馬克·卡文迪許從不到十歲的年紀就開始騎自行車參加比賽,2006年開始到2016年他環法賽的單站冠軍次數已經累積30次… 說了半天現在把故事線拉回我身上。
Thumbnail
2024/10/27
早上在 Netflix 上看了一部關於自行車選手的紀錄片「馬克·卡文迪許(Mark Cavendish)」。 馬克·卡文迪許從不到十歲的年紀就開始騎自行車參加比賽,2006年開始到2016年他環法賽的單站冠軍次數已經累積30次… 說了半天現在把故事線拉回我身上。
Thumbnail
2024/09/14
早安!DJ 接下來的每天我都維持五點半左右起床開始聽歌、排歌、找接點,練習到八點出門上班,下班回家後重複早上的動作到休息。每天都好像前進了一點,但每天又都會覺得哪裡奇怪而重新打散本來排好的歌單順序。 「有沒有想要哪種風格或者指定歌曲?」我問朋友,「90-00的經典,一切交給你,這樣才有驚喜…。
Thumbnail
2024/09/14
早安!DJ 接下來的每天我都維持五點半左右起床開始聽歌、排歌、找接點,練習到八點出門上班,下班回家後重複早上的動作到休息。每天都好像前進了一點,但每天又都會覺得哪裡奇怪而重新打散本來排好的歌單順序。 「有沒有想要哪種風格或者指定歌曲?」我問朋友,「90-00的經典,一切交給你,這樣才有驚喜…。
Thumbnail
2024/09/12
四十五歲的開場 現在已經脫離只能跟著劇組行事曆過日子的生活,但是拍片經驗沒有找到方法套用在其他地方。薪水跟過去拍片收入差了一半以上,暫時是穩定的現金流。拍片二十年後居然沒有其他的選擇。抬頭看天空,太陽卻把我曬到只能卑微在太陽下低頭,留著汗水默默辛苦的工作。放眼望去看不到星空,黑暗把我拉向混沌中。
Thumbnail
2024/09/12
四十五歲的開場 現在已經脫離只能跟著劇組行事曆過日子的生活,但是拍片經驗沒有找到方法套用在其他地方。薪水跟過去拍片收入差了一半以上,暫時是穩定的現金流。拍片二十年後居然沒有其他的選擇。抬頭看天空,太陽卻把我曬到只能卑微在太陽下低頭,留著汗水默默辛苦的工作。放眼望去看不到星空,黑暗把我拉向混沌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環島 day5. 花蓮 → 宜蘭 117km 終於到了心中最擔心的一天,環島前我做了很多功課,可面對陌生的蘇花公路還是感到很擔心,許多人也說最危險的路程無非就是蘇花公路,大部分的腳踏車環島都會跳過這段選擇坐火車,這是環島一定會經過的路段,以砂石車眾多與峭壁落石聞名。 仍然是早上5點半出發....
Thumbnail
環島 day5. 花蓮 → 宜蘭 117km 終於到了心中最擔心的一天,環島前我做了很多功課,可面對陌生的蘇花公路還是感到很擔心,許多人也說最危險的路程無非就是蘇花公路,大部分的腳踏車環島都會跳過這段選擇坐火車,這是環島一定會經過的路段,以砂石車眾多與峭壁落石聞名。 仍然是早上5點半出發....
Thumbnail
這是第二次騎行蘇花公路,今天一行32人分乘遊覽車及保母車,清晨四點從台北出發,穿過蘇花改來到崇德車站,沒有奇蹟般的好天氣,依然下著細雨,再三評估,改由匯德休憩區出發,到達時雖然陰雨綿綿,決定依計畫前行!
Thumbnail
這是第二次騎行蘇花公路,今天一行32人分乘遊覽車及保母車,清晨四點從台北出發,穿過蘇花改來到崇德車站,沒有奇蹟般的好天氣,依然下著細雨,再三評估,改由匯德休憩區出發,到達時雖然陰雨綿綿,決定依計畫前行!
Thumbnail
和平時上班一樣起了個早,只是今天不是上班,要出走,騎上我的重機,出發! 心裏一直在唸著要縱切台灣,趁著目前還有假期,決定來個三天兩夜的探索之旅。出發前夕,卻發現車子的前叉漏油,有點擔心,去了修車廠那裏一趟,目前沒零件可以修,但是修車廠說沒差,車還是可以騎,回來再修;懷著忐忑的心,一直到今天
Thumbnail
和平時上班一樣起了個早,只是今天不是上班,要出走,騎上我的重機,出發! 心裏一直在唸著要縱切台灣,趁著目前還有假期,決定來個三天兩夜的探索之旅。出發前夕,卻發現車子的前叉漏油,有點擔心,去了修車廠那裏一趟,目前沒零件可以修,但是修車廠說沒差,車還是可以騎,回來再修;懷著忐忑的心,一直到今天
Thumbnail
今天早上四點醒來,偷偷摸摸盡量不發出聲音地出門 我要從金崙騎到太麻里千禧曙光紀念園區看曙光 騎在黑矇矇的南迴公路滿刺激的 風又很大,安全帽一直往後腦杓飄移 但還好那時車輛不多,不然其實有點危險哈哈哈哈 終於到了看曙光的地方,坐在平台邊打哈欠邊等待 前一天查了大概是五點十分左右曙光會出現 還有半小時的
Thumbnail
今天早上四點醒來,偷偷摸摸盡量不發出聲音地出門 我要從金崙騎到太麻里千禧曙光紀念園區看曙光 騎在黑矇矇的南迴公路滿刺激的 風又很大,安全帽一直往後腦杓飄移 但還好那時車輛不多,不然其實有點危險哈哈哈哈 終於到了看曙光的地方,坐在平台邊打哈欠邊等待 前一天查了大概是五點十分左右曙光會出現 還有半小時的
Thumbnail
這天早上叫醒我們的不是鬧鐘,也不是日出,是地獄之火~ 在台北市住久了很難對日出會有特別的想法,我的生活經驗理大部份看到日出的情況是整晚沒有睡覺在某個地方待到早上或是玩到早上的回家路上看到日出,然後心裡想:「幹!這裡日出很漂亮,下次一定要早起來看看。」。
Thumbnail
這天早上叫醒我們的不是鬧鐘,也不是日出,是地獄之火~ 在台北市住久了很難對日出會有特別的想法,我的生活經驗理大部份看到日出的情況是整晚沒有睡覺在某個地方待到早上或是玩到早上的回家路上看到日出,然後心裡想:「幹!這裡日出很漂亮,下次一定要早起來看看。」。
Thumbnail
旅遊其實是主動且有意的去碰觸挫折和不適 出發 走縱谷 台東方向進南橫的車不多,但對面車道過來的重機,轎車則不少,重機呼嘯而過,一輛接著一輛…,原來台灣有這麼多的重機啊!我們沿途幾乎都在趕路,路 等候管制通行 竟然驟雨 掙扎著前行,不是才三點多而已嗎?怎麼天已經這麼黑,好像已經是六點多的陰暗黃昏了?
Thumbnail
旅遊其實是主動且有意的去碰觸挫折和不適 出發 走縱谷 台東方向進南橫的車不多,但對面車道過來的重機,轎車則不少,重機呼嘯而過,一輛接著一輛…,原來台灣有這麼多的重機啊!我們沿途幾乎都在趕路,路 等候管制通行 竟然驟雨 掙扎著前行,不是才三點多而已嗎?怎麼天已經這麼黑,好像已經是六點多的陰暗黃昏了?
Thumbnail
日期:2022.02.04 行程:太魯閣-台東市-四重溪-楓港-枋寮 宿點:枋寮八方雲集門口 洗完溫泉澡已是八點,但公園的道路管制仍未解除,想想人多空氣差,疫情肆虐下,乾脆不要夜宿四重溪改到枋寮好了。 10:50抵達枋寮車站,選好今天的夜泊點-八方雲集的門口,喔喔睏了!
Thumbnail
日期:2022.02.04 行程:太魯閣-台東市-四重溪-楓港-枋寮 宿點:枋寮八方雲集門口 洗完溫泉澡已是八點,但公園的道路管制仍未解除,想想人多空氣差,疫情肆虐下,乾脆不要夜宿四重溪改到枋寮好了。 10:50抵達枋寮車站,選好今天的夜泊點-八方雲集的門口,喔喔睏了!
Thumbnail
路途風景不過就是呼嘯而去,在奔向目的地的過程中化為模糊不清的線條。 緊臨北宜的北勢溪與樹林色彩繽紛;蘇花是大自然的大刀闊斧;193 待你閱讀原住民部落、水田,還有突如其來的阿勃勒;台 11 偶爾讓太平洋在你眼前露面;北橫則是高海拔針葉林及大漢溪。 他們不是重點,卻更吸引我的鏡頭。
Thumbnail
路途風景不過就是呼嘯而去,在奔向目的地的過程中化為模糊不清的線條。 緊臨北宜的北勢溪與樹林色彩繽紛;蘇花是大自然的大刀闊斧;193 待你閱讀原住民部落、水田,還有突如其來的阿勃勒;台 11 偶爾讓太平洋在你眼前露面;北橫則是高海拔針葉林及大漢溪。 他們不是重點,卻更吸引我的鏡頭。
Thumbnail
掛上久違的馬鞍破袋,帳篷睡墊整理一番,頭燈、露營燈、躺椅⋯⋯就是忘了給相機電池充電,一路拍的膽戰心驚。 蘇花晃了一半來到南澳,下車扎營,也是三年前環島的第一站,景物依舊嗎?不,多了個禁行機車的省道蘇花改,只可遠觀不可褻玩。 海風徐徐(儘管在帳篷裡並不是如此),繁星點點,浪潮作伴。
Thumbnail
掛上久違的馬鞍破袋,帳篷睡墊整理一番,頭燈、露營燈、躺椅⋯⋯就是忘了給相機電池充電,一路拍的膽戰心驚。 蘇花晃了一半來到南澳,下車扎營,也是三年前環島的第一站,景物依舊嗎?不,多了個禁行機車的省道蘇花改,只可遠觀不可褻玩。 海風徐徐(儘管在帳篷裡並不是如此),繁星點點,浪潮作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