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電影影評】《不!》:新世代驚悚大師再創顛峰,結合視覺聽覺的極致饗宴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正在追尋的理想,是場醒不過來的夢

新世代驚悚大師全新力作

我很討厭看恐怖片,因為我不喜歡被嚇,更不用說是那種為嚇而嚇、毫無劇情可言的恐怖片。但喬登.皮爾作品往往都能讓我深陷其中,不斷摸索埋藏在劇情底下的深層寓意。換句話說,我願意被喬登.皮爾嚇。從2017年探討種族議題的《逃出絕命鎮》,到2019年闡述分身存在的《我們》,兩部電影皆完美結合了喬登.皮爾的喜劇背景與他對驚悚片的熱愛,並以絕妙的敘事及埋藏的寓意,頻頻帶領觀眾體驗這類別具風貌的驚悚電影,更是屢次以獨特的手法重新定義現代恐怖片。
而《不!》做為喬登.皮爾執導的第三部劇情長片,他以一種創新和非傳統的方式將恐怖片帶入另一個面向。它不是一部傳統的恐怖片,喬登.皮爾將科幻元素、心理驚悚與諷刺喜劇結合,再加入復古西部片的風格。《不!》沒有遵循直截了當的故事情節,相反的,它的劇情本身就是一道謎題。而故事的不可預測性正是本片的主要魅力,不可預測性讓電影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它會不斷的在劇情裡堆疊令人窒息的壓迫感,不斷把觀眾推向恐懼的極端,但你永遠不會知道它什麼時候會爆發,我們也對這顆炸彈毫無主導權,只能任由喬登.皮爾帶領我們前往更深層的心理恐懼。

對奇觀的盲目追求

這次《不!》諷刺的主題顯而易見,那就是人類對奇觀的「沉迷」,甚至將具有危險性的奇觀視為一種娛樂。當主角意識到那片靜止的雲中隱藏著神祕的事物時,他並沒有第一時間警告任何人,也沒有為了生命安全而逃跑的想法。相反的,他與妹妹制定了一個拍攝計劃,以捕捉眾人口耳相傳,卻又不曾目睹的外星生物。這麼一來就能解決海沃家族面臨的財務困境。甚至能上「歐普拉秀」與眾人高談闊論。
除此之外,我們也看到了多年前「高迪之家」的那場意外,不僅有許多工作人員不幸喪生,也讓僥倖存活下來的小朱,在心裡留下了無法抹滅的陰影。但在意外發生之後,小朱不但沒有嚴肅看待這起事故,反倒是將這起事件視為一場「奇觀」。他始終以為能在大屠殺當中倖存,且親眼看見那隻站立的鞋子,是因為神聖力量的眷顧,因此長年自以為是所謂的「天選之人」,能夠憑一己之力馴服、征服萬事萬物。甚至利用自己的商業頭腦,將這起意外留下的碎片打造成紀念博物館,並向有興趣的民眾收取高價門票錢,藉此大撈一筆。
幾乎所有見證外星文明的人都只看到了獲利的機會,發家致富的希望使人們忽略了其中的危險性,他們沒有試圖警告他人和保護人類,也沒有求助於科學家來了解這種生物以以面對這種困境。這些人成為了資本主義的受害者,即便是無辜的旁觀者也陷入了另一個人的貪婪之中。但這已經形成了不可逆的惡性循環,人們渴望目睹奇觀,就有人創造奇觀並從中獲利,就如同在大銀幕前目睹這一切的我們,還不是將電影裡的各種奇觀視為娛樂,興奮的繼續看著這些血腥、驚悚的場面持續發生呢?

感官的極致饗宴

本片是喬登.皮爾迄今為止成本最高的電影,6800萬美元的預算,遠遠超過了《逃出絕命鎮》的 450 萬美元和《我們》的 2000 萬美元。這些資金若不是用在高價聘請他的「勞勃狄尼洛」,那一定是用來聘請諾蘭導演的御用攝影,以拍攝《敦克爾克大行動》和《星際效應》等大片聞名的電影攝影師霍伊特·範·霍特瑪( Hoyte van Hoytema ),來為這部電影創造引人入勝的史詩般畫面,讓在座觀眾無不深受震懾。霍伊特巧妙地結合了從靜態的攝影和動態的捕捉,並利用65mm底片的 IMAX 攝影機拍攝出震懾的場面,從具有挑戰性的夜景到廣闊無邊的山脈,這些浩瀚的影像彷彿穿透了影廳的屏幕,將壯麗的荒漠景觀的嵌入我們的靈魂,讓我們達到極致沉浸、身歷其境的觀影體驗。
除了視覺方面的高規格製作,《不!》在聽覺也有極為亮眼的表現。相較於傳統恐怖片,使用管弦樂製造宏大的恐怖張力,或是利用電子合成樂器呈現讓人感到寒毛直豎的尖銳音效,《不!》則是單憑了無聲息的靜謐,就足以讓觀眾心中湧起強烈的不安。配樂則是聘任合作過去兩部作品的邁克爾·阿貝爾斯(Michael Abels)為電影譜出典型的西部片曲調,他奇蹟般地將懷舊電影的曲風與令人不安的動作冒險樂曲結合在一起,以激進剛直的弦樂、震撼的木管樂器、愜意的口哨交織而成的簡約旋律,搭配上讓人眼眶泛淚的寫實畫面,絕對是《不!》極具情緒張力的關鍵要素。

別試著理解它,去感受它。

作為一部「喬登.皮爾」電影,不但找來了「最佳拍檔」丹尼爾.卡盧亞飾演主角安傑、融入屬於自己的恐怖片風格之外,裡頭當然有不少對現代社會、歷史文化的批判與諷刺。《不!》是一封寫給電影產業的情書沒錯,但其中不僅僅只有人類盲目追求奇觀的亂象,還包括對速食文化的批判、對種族議題的駁斥以及對現代電影產業的譴責,甚至進一步探討人性和獸性的原始本質。
然而,喬登.皮爾並沒有在電影裡直接回答這些問題,也沒有解釋他在整部電影中暗藏的其他謎團。不可否認《不!》最大的問題是電影的資訊量過大,讓許多觀眾在觀影時難以迅速消化,但我們不一定要真正理解劇情,甚至是探索背後隱藏的寓意,這就像諸多電影在結局留下懸念的開放式結尾,沒有提供明確的答案並讓觀眾自行理解,若我們理解了的電影的真實含意,這部電影也可能就變得沒那麼有趣。這些懸而未決的謎題反倒也成為《不!》的一大特點。所以別再力圖釐清本片想探討的社會議題,試著去用心感受喬登.皮爾嘔心瀝血的曠世巨作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2會員
27內容數
正經評論電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非影評】不僅是一封獻給動作電影、特技人的情書,《特技玩家》更是一部純到不行的愛情浪漫電影要說到最驚喜的,莫過於《特技玩家》這部動作電影之餘,竟意外地還是一部純到不行的愛情浪漫電影?!
Thumbnail
avatar
蘇東
2024-04-24
【影評】布萊德利庫柏最新力作 奧斯卡獎提名Netflix電影《大師風華:真愛樂章》《大師風華:真愛樂章》是繼《一個巨星的誕生》之後,布萊德利庫柏再次出任導演的作品。他與曾以《驚爆焦點》獲得奧斯卡原創劇本獎的喬許辛格共同編寫劇本,將萊尼伯恩斯坦生平改編成傳記電影。此片入圍第 96 屆金球獎,包含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以及最佳原創劇本等四大獎!
Thumbnail
avatar
毛起來看電影
2024-01-30
【新竹峨眉】呵呵笑幸福之旅「峨眉湖環湖步道」!一秒到國外坐遊艇、遊生態,平靜心靈!參觀「彌勒殿」、書墨文創、攝影藝術展!帶您前進「快樂路」、逛吊橋飽覽山湖美景,「峨眉湖環湖步道」湖水波光照映最真實的自己;近看「全世界最高的青銅彌勒佛像」,吹散雲煙煩惱;「老街美食」與逗趣彩繪牆!一秒飛國外!電影級湖邊小木屋、搭乘「綠能電動遊艇」,快樂廣場的「彌勒殿」享受高級的心靈饗宴和藝術洗禮,吉祥籤與幸福月光伴您快樂回家。
Thumbnail
avatar
Betty's Jump Diary《貝蒂的跳躍日記》
2023-12-14
釀影評|不在場的恐懼,黑色荒誕的諷刺劇──亞洲電影觀察團推薦獎:《大山來了》整部電影真正的主角是大山,可他始終沒有出場,卻又無所不在。孫杰採用幾段式的敘事結構,層層遞進,加深一環更甚一環的荒誕。黑白畫面,節制講究的鏡頭,嫻熟的場面調度,飽滿的群像,孫杰的首部劇情長片一出手就如此成熟,盡顯導演的銳氣和才華。
Thumbnail
avatar
趙振江
2023-11-22
【職場讀書人看電影】四星半好評!不論續集看了沒都值得重新回味的作品—《蜘蛛人:新宇宙》不只是有別於過往英雄電影的動畫風,緊湊的節奏加上幾乎沒有讓人尷尬的爛梗,就連配樂也非常好聽,即使是千篇一律的英雄成長故事劇情,上述元素結合形成的化學效應,依舊讓《蜘蛛人:新宇宙》值得四星半好評(剩下半顆是哭點拉不夠)!
Thumbnail
avatar
職場讀書人
2023-07-09
電影《世界上最爛的人》千禧世代的我們,能看見的世界很大,卻不知道往哪裡走。電影簡介 活在千禧世代的我們 「我們是痛苦的,因為我們自由。」by沙特 關於工作:想從工作獲得的,不只有薪水和地位。 關於愛情、婚姻與家庭:對於生兒育女與衰老的恐懼。 關於死亡:如果生命終將一死,那我還該追求什麼? 螢幕前的你,又怎麼看待「尋找自己」這件事呢?
Thumbnail
avatar
希文樂見
2022-05-03
威斯安德森電影《法蘭西特派週報》影評:回應這世代五大創作疑問的藝文影像副刊 《法蘭西特派週報》描述期刊創辦人已死,而最終刊的內容+訃聞,進而描繪「創作」的意義與價值,並回應這個世代對於創作的疑問:「創作需要風格嗎?創作可以不管創作者的品性與背景嗎?創作必須感性與理性兼具嗎?任何人都需要創作嗎?創作會有結束的一天嗎?」。電影本身帶點黑色幽默,卻不是強烈的諷刺,而是可愛的嘲弄。
Thumbnail
avatar
今敏木木
2021-12-15
釀影評|宮廷系心理驚悚──《史賓賽》的節制美學與現代觀點補敘《史賓賽》擁有大把時間著墨環境的細節與氛圍,並藉由巧妙安插、串聯的種種意象以及話中有話的台詞交鋒,勾勒出黛安娜細緻的心理狀態,使觀者近乎身歷其境地體會她在那三天所感受到窒息般的壓力。本文以下分別就「心理驚悚」、「台詞技藝」、「視覺意象」、「音樂文本」、「女性反抗」和「後世補拍」等層面論述之。
Thumbnail
avatar
花神沒有咖啡館
2021-12-13
【2021金馬影展】後疫情時代的電影筆記 ── 《電影的故事:新世代》|影評《電影的故事:新世代》完完全全滿足了一個影癡對電影的渴望和珍愛,解釋了為什麼總有一群人甘願榨乾一天二十四小時,把大半生活置放近那個巨大的黑盒子裡,和陌生的一群人享受最「親密」的時刻,一起拊掌大笑;一起默默流淚;一同如進入一個共享的「夢境」,體驗一回自己沒有活過的人生。
Thumbnail
avatar
Catherine
2021-11-20
尋找電影的初衷-《當代名導的電影大師課》譯序其實不管是哪一類觀眾,哪一種導演,面對「創作者──觀眾者」關係時所選擇的態度,都沒有錯。然而,如何處理觀眾面對導演,是個非常微妙的工作。有些材料,觀眾沒興趣知道;有些題目,導演不想講。法國導演/作家勞倫‧帝拉德的著作《當代名導的電影大師課》是一個完美的平衡,呈現創作者與觀眾之間生動而有趣的互動。
Thumbnail
avatar
原點出版社
2021-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