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馴化動物,當生命成為商品、影像再到Spectacl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Netflix上架了喬登皮爾的第三部電影《不》(Nope),既然是喬登皮爾,可以想見作品裡精心放置了許多細節彩蛋、各種隱喻,用以諷刺時事或串連劇情。這部2022年的電影上映後引起不少討論,尤其在自媒體興起的當代,我們很輕易就可以上網查到不同角度的影評分析、七大彩蛋挖掘、三大隱喻說明等等。而在兩年後的今天,關於這部電影還有什麼值得討論的地方?難免讓人覺得難以切入去提出新鮮事。但如果回歸到本片最大亮點:人類如何面對不可名狀的生命。或許可以藉由對當代媒體的思考,來凸顯攝獵恐怖生物時夾雜的機會主義心態以及當下面對肉體破壞恐懼所產生的拒絕,Nope。

電影《不》(Nope)海報

電影《不》(Nope)海報

  我們在當代資本主義世界中不僅僅把生命異化成商品,隨自媒體興起,流量創造財富和地位,我們更進一步將個人所佔有的商品異化成供大眾隨時取用的影像。我們致力於讓手中上傳的影像成為Spectacle,使在無數影像中得以被注意,即使短暫,也想擁有見證並成為歷史的書寫者。

  生命如何被異化成商品,我們可以從「馴化」來看。在片中Spectacle現身之前,電影鋪陳了許多人與動物互動的情節,像是黑猩猩Gordy、馬Ghost、Cloverfield和Luck,甚至以牠們的名字來分段,可以想見其隱喻之重要性。在劇情中這些動物都是被馴化、可與人共處的,透過馴化,人類抹去牠們生命的部分特質,使之成為賺錢的商品。但是我們也看到,牠們終究是無法完全異化的生命,偶時表現為超出人類控制的,如Ghost占地盤嘶叫、Lucky在片場後踢、Cloverfield衝出柵欄,以及黑猩猩Gordy的攻擊事件。而片中的Spectacle,也是人類嘗試馴化的對象,也就是說,這個Spectacle其實是生命,但甚至在最一開始僅僅被當作一種現象來存在(UAP,中文翻作不明異常現象)。


  法國哲學家德博(Guy Louis Debord)將馬克思在《資本論》的句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占統治地位的社會財富,是透過商品的龐大累積而出現的」,改寫為「現代生產條件占統治地位的所有社會活動,是透過奇觀的龐大累積而出現的」(來源)。生產過剩的影像,成為當代控制社會的資本,馴化的動物不僅要成為商品,更要成為影像。於是生命被再一次剝削,異化為更單一、靜止、扁平、無生命力的影像,例如Lukcy在片場不能動、要靜止,才能拍成影像。原先為個人佔據的商品,在再一次異化後變成可供大眾反覆取用的資源。

  眾多影像競爭成為吸引人觀看的Spectacle,又或者應該說是影像企圖成為Spectacle的載體,競爭歷史的見證和存在的證明。不明生物若化作影像,顯然有資格成為Spectacle,上知名電視節目、讓人賺大錢,然而一旦錯過這個機會,很快就會像Jean Jacket一樣被別人奪走。於是人們嘗試馴化這個不明生物,首先是自詡為天選之人的朱佩(黑猩猩Gordy攻擊事件倖存下來的童星),但以付出生命告終;接著是兄妹倆嘗試引誘拍攝,雖然就結果而言是成功的,卻也面對極大的生命威脅和恐懼。或許是前者的自傲把對方視為完全可掌握的,以及後者首先將對方視為生命去互動,心態上的差異導致兩方截然不同的結果。

  生命無法被完全異化和馴化、無法被完全同化為商品和影像,乃至於Spectacle。導演把我們放到一個極端不可名狀、無法掌握的巨大生命面前,去感受肉體破壞的恐懼,並且看到面對此一現實時,人類如何以Nope去無效地拒絕。

  既然我們對生命本身無法脫去的陰性特質感到恐懼,只願承認那些清晰、扁平、靜止、可捉摸、可視化的帶有陽性特質的東西,那麼這些東西便能輕而易舉地被當作歷史唯一的見證。但是這樣的見證這終將因內部矛盾而導致失敗,在影像作為人與人中介的當代,當我們馴化Spectacle後,自己也將成為Spectacle(八卦記者找上門、樂園門口出現許多記者),並且意識到個人生命無法異化的部分。

我必將可憎汙穢之物拋在你身上,辱沒你,為眾目所觀

(I will pelt you with filth, I will treat you with contempt and make you a spectacle.)--《聖經》那鴻書3:6

這或許是Spectacle的反噬,讓我們親自體驗身體的陰性特質,進而反過來思考扁平化的影像的真實性。


  兄妹倆得以倖存是因為拒絕和生物對視,但有沒有可能在對視中保存性命?關於對視和拒絕,電影透露出積極意涵,例如兄妹倆最後逃難的筆劃,或是Gordy與小朱之間的默契,我看著你、你看著我,我們也就保存了彼此立體的生命。




【延伸閱讀】

《可可夜總會》(一):劇情梳理與幾個重要意象

《削瘦的靈魂》:有演出,還能算紀錄片嗎?

《情書》:尋常生活裡存在有許多小小的謎

《少年小趙》:教育現場的神話(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灣女子簡阿貞
25會員
115內容數
關於永續,關於閱讀,一點生活雜談,一點點創作,和哲學世界裡的甲蟲。
台灣女子簡阿貞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於是在「世俗-神聖」、「商品-身體」這兩組二元對立中,隱藏著關鍵的能動身體。呼應Ormrod的觀察,對Pérez而言,黛安娜的神性本身並不是問題;這原本應該是用來賦權女性的。真正的問題在於——當消費主義挪用並扭曲神性時會發生什麼事情。
Thumbnail
2025/04/28
  於是在「世俗-神聖」、「商品-身體」這兩組二元對立中,隱藏著關鍵的能動身體。呼應Ormrod的觀察,對Pérez而言,黛安娜的神性本身並不是問題;這原本應該是用來賦權女性的。真正的問題在於——當消費主義挪用並扭曲神性時會發生什麼事情。
Thumbnail
2025/04/26
  在這三層身體意義下,Pérez筆下的神力女超人分裂出兩種身份:來自天堂島的黛安娜公主,以及作為消費文化品牌的神力女超人。前者是女神,作為完美存在的第一層國家的身體,後者是鐵娘子,在資本主義侵染下被固化為第三層可被戀的身體。至於第二層,則是在兩者之間,使神聖世俗化、消費主義神聖化的能動身體。
Thumbnail
2025/04/26
  在這三層身體意義下,Pérez筆下的神力女超人分裂出兩種身份:來自天堂島的黛安娜公主,以及作為消費文化品牌的神力女超人。前者是女神,作為完美存在的第一層國家的身體,後者是鐵娘子,在資本主義侵染下被固化為第三層可被戀的身體。至於第二層,則是在兩者之間,使神聖世俗化、消費主義神聖化的能動身體。
Thumbnail
2025/04/24
  「神力女超人」究竟是賦權女性?還是加劇對女性的物化?這個爭議也燒到了聯合國。2016年,「神力女超人」原被任命擔任聯合國女權大使,在內部員工抗議連署社會輿論下,最後聯合國撤銷了此一決定。
Thumbnail
2025/04/24
  「神力女超人」究竟是賦權女性?還是加劇對女性的物化?這個爭議也燒到了聯合國。2016年,「神力女超人」原被任命擔任聯合國女權大使,在內部員工抗議連署社會輿論下,最後聯合國撤銷了此一決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近期Netflix挺頭的影集「馴鹿寶貝」中藉助現實中的騷擾案件所拍攝的跟蹤騷擾行為這一話題。通過詳細的心理學和法律方面的討論,幫助指導讀者瞭解該類型的犯罪行為。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近期Netflix挺頭的影集「馴鹿寶貝」中藉助現實中的騷擾案件所拍攝的跟蹤騷擾行為這一話題。通過詳細的心理學和法律方面的討論,幫助指導讀者瞭解該類型的犯罪行為。
Thumbnail
鹿的飲水區在雪地中反射著耀眼的陽光,鹿的腳印踏足至岸邊卻不見其蹤影,若在鹿群行經的路線上設「豪華露營區」,自然「破壞」了當地已達到的平衡,人類也勢必會遭到反撲。電影開場小花如同迷路闖進森林的小鹿,抬著頭望著林間的枝葉不亦樂乎,對比電影最後一幕明明是同樣的景色,卻是小花瀕死欲昏迷前的最後一眼。當幼獸死
Thumbnail
鹿的飲水區在雪地中反射著耀眼的陽光,鹿的腳印踏足至岸邊卻不見其蹤影,若在鹿群行經的路線上設「豪華露營區」,自然「破壞」了當地已達到的平衡,人類也勢必會遭到反撲。電影開場小花如同迷路闖進森林的小鹿,抬著頭望著林間的枝葉不亦樂乎,對比電影最後一幕明明是同樣的景色,卻是小花瀕死欲昏迷前的最後一眼。當幼獸死
Thumbnail
「實驗電影」到底有多可怕?名稱、分類作為一種指稱、系統化的標記,卻反倒模糊了事物的真面目;因為被某種刻板印象所惑,以致於我們在第一時間就與實驗電影產生了距離,而缺乏去觀賞/參與/探究它們的意願。更別提這兩個頗具詩意的片名帶來雪上加霜的效果。
Thumbnail
「實驗電影」到底有多可怕?名稱、分類作為一種指稱、系統化的標記,卻反倒模糊了事物的真面目;因為被某種刻板印象所惑,以致於我們在第一時間就與實驗電影產生了距離,而缺乏去觀賞/參與/探究它們的意願。更別提這兩個頗具詩意的片名帶來雪上加霜的效果。
Thumbnail
✨睜開最深層的眼✨ 任何偉大事物的內在生命都是難以理解的,直到我能發展並深化自己的內在生命。~帕克·帕爾默 今晚我們去看了電影《可憐的東西》,很巧合的,電影的主題十分呼應今天的閱讀主題,探討主角在探索生命和自我認知的旅程中,如何自我發現和身份重塑的深刻故事,它不僅是一次向外的探索,更是一次向...
Thumbnail
✨睜開最深層的眼✨ 任何偉大事物的內在生命都是難以理解的,直到我能發展並深化自己的內在生命。~帕克·帕爾默 今晚我們去看了電影《可憐的東西》,很巧合的,電影的主題十分呼應今天的閱讀主題,探討主角在探索生命和自我認知的旅程中,如何自我發現和身份重塑的深刻故事,它不僅是一次向外的探索,更是一次向...
Thumbnail
狗狗與機器人,是現代社會人際關係的縮影。英文片名「Robot Dreams」顯然更加逸趣橫生,當我們以為主角是寂寞的狗狗時,殊不知被組裝啟動的機器人,或許才是現代人類的象徵。生命是一場夢境,在想像的世界裡,我們得以看見真實。
Thumbnail
狗狗與機器人,是現代社會人際關係的縮影。英文片名「Robot Dreams」顯然更加逸趣橫生,當我們以為主角是寂寞的狗狗時,殊不知被組裝啟動的機器人,或許才是現代人類的象徵。生命是一場夢境,在想像的世界裡,我們得以看見真實。
Thumbnail
這是一部概念很有趣的電影,以科幻的設定帶出一個新生如何從無到有,慢慢發展出自己的人格跟思想,以及這個人如何與這個社會展開互動跟連結,在各種傳統價值觀中展開矛盾跟碰撞 蛻去嬰兒的外表,省略時間的馴化,將人類至今為止的成就和難題全都擺在主角貝拉面前
Thumbnail
這是一部概念很有趣的電影,以科幻的設定帶出一個新生如何從無到有,慢慢發展出自己的人格跟思想,以及這個人如何與這個社會展開互動跟連結,在各種傳統價值觀中展開矛盾跟碰撞 蛻去嬰兒的外表,省略時間的馴化,將人類至今為止的成就和難題全都擺在主角貝拉面前
Thumbnail
結合身體恐怖和青春成長,變成預料不到的異色通俗故事,卻別忘了與生態議題息息相關,一點都不庸俗,甚至希望發展成系列作品。
Thumbnail
結合身體恐怖和青春成長,變成預料不到的異色通俗故事,卻別忘了與生態議題息息相關,一點都不庸俗,甚至希望發展成系列作品。
Thumbnail
呼喚奇蹟的光《all the light we cannot see》,晚上看完影集後,立刻決定買小說回來細讀。 這部迷你影集精彩絕倫,剪接過場或跳不同時間軸都很滑順,即使小說改編成短短四集,敘事也挺完整,故事足夠豐富。 而戰亂時的人性總是最赤裸,最掙扎,劇中呈現出的每個角色都因此更飽滿
Thumbnail
呼喚奇蹟的光《all the light we cannot see》,晚上看完影集後,立刻決定買小說回來細讀。 這部迷你影集精彩絕倫,剪接過場或跳不同時間軸都很滑順,即使小說改編成短短四集,敘事也挺完整,故事足夠豐富。 而戰亂時的人性總是最赤裸,最掙扎,劇中呈現出的每個角色都因此更飽滿
Thumbnail
面對《變種人》的最好方式,正是讓內心代表著愛、憐憫、信任的熊戰勝另者,因為這並不是部贈予成人,抑或是得以審視的英雄動作電影。它的出色,是在導演對於青少年的狀態關懷,是自卑卻愛逞強,無能為力又渴望自由,甚至奢侈的期望愛情、夢想英雄。
Thumbnail
面對《變種人》的最好方式,正是讓內心代表著愛、憐憫、信任的熊戰勝另者,因為這並不是部贈予成人,抑或是得以審視的英雄動作電影。它的出色,是在導演對於青少年的狀態關懷,是自卑卻愛逞強,無能為力又渴望自由,甚至奢侈的期望愛情、夢想英雄。
Thumbnail
有些人的創作是透過臨摹與再造:由過去藝術作品的細節中找尋靈感,重新組合與整裝,融入當代的意識、概念、技術,以及創作者自己的思想、意圖、幽默,製作出屬於新時代的個人之作。喬登.皮爾的《我們》就屬這類臨摹再造作品中的佼佼者。
Thumbnail
有些人的創作是透過臨摹與再造:由過去藝術作品的細節中找尋靈感,重新組合與整裝,融入當代的意識、概念、技術,以及創作者自己的思想、意圖、幽默,製作出屬於新時代的個人之作。喬登.皮爾的《我們》就屬這類臨摹再造作品中的佼佼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