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與西藏佛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文成公主像

文成公主像

前情提要:上一篇我們提到了唐太宗的和番政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貞觀十五年文成公主出嫁吐蕃(西藏),將唐朝的文化以及佛教帶入西藏,改善了西藏人民的生活,也種下了佛教在西藏的種子。


文成公主的貢獻

文成公主對西藏的貢獻和影響,略舉以下幾項:
一、引進了許多植物種子與各種工匠,促進了吐蕃農業、手工業的發展;
二、改善飲食用具之陶瓷、居住房屋、衣料穿著等生活習俗;
三、傳入各式音樂樂器、中原詩書文化與佛教信仰;
四、促使吐蕃創作文字、改良曆法;
五、加強大唐與西藏政治與文化交流。

西藏一直以來都帶著神祕的色彩,特別是藏傳佛教對大部分的人而言,了解似乎不是哪麼深,只大概知道「藏密」、「喇嘛」、「天葬」等等,讓我們透過接下來兩篇的文章,給大家一個基本的概念。

西藏的信仰

首先我們來了解西藏的宗教基礎,據西藏人的傳說,認為他們的祖先,是觀世音菩薩化身的猴子,他攀越過喜馬拉雅山,於雅魯藏布江畔,跟一個女魔結了婚,他們的後代便是西藏人。因此,藏人將其古代的名王以及現在世世轉生的達賴都視為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觀音本住於印度南方的普陀洛迦山,故將他們的政教中心名為布達拉宮,即是普陀洛迦的轉音,他們以為西藏是一朵蓮花,布達拉宮即是蓮花中心的蓮台,住的就是觀音的化身。不過這個傳說的出現,當在佛教盛行之後。

西藏一開始的宗教信仰,是屬於原始宗教「巫」的信仰,是集幻術及符咒的大成,它有巫的功能,也有中國道術的威力;它能治療疾病、占卜休咎、祓除邪祟、求雨禳災。西藏的原始信仰稱為苯教,即是蒙古語巫師的意思,在佛教初盛於西藏不久,即由於苯教徒的嫉妒,而有信奉苯教的朗達磨王毀滅佛教,時間發生在唐武宗會昌元年(西元840年),西藏佛教便以此為分界點,朗達磨王滅佛前稱為「前傳」,法難之後稱為「後傳」。後來佛教復興,苯教歸化於佛教,以佛教充實苯教,便成了黑教;佛教同樣也吸收了苯教的成分,成為喇嘛教的特色

藏傳佛教

西藏佛教傳入初期,雖有從印度移入及中國移入兩個源流,但之後中國系的從西藏退出,唯印度系的一枝獨秀。印度佛教也分有原始、小乘、大乘的三個階段,大乘佛教又分有早、中、晚的三期,所以,同為傳自印度的佛教,中國系的是中期大乘為中心的大乘顯教,西藏系的則是以晚期大乘為主幹的大乘密教。因在中期大乘之世的印度,密教尚未開展,密教的隆盛,主要是在波羅王朝偏安期間(西元600-1139年),晚期大乘,相當於中國自東晉直到南宋,歷時約八百年之久。

前文提到藏王棄宗弄贊娶了文成公主以及尼泊爾國王女波利庫姬,他接觸到了這兩國崇高的宗教和文化,尤其是佛教,給他的感化力最強。所以他依據佛教的思想,頒訂了十善及十六要律的民眾守則。所謂十善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兩舌,六不惡囗,七不綺語,八不貪欲,九不瞋恚,十不邪見。棄宗弄贊王的晚年,雖然極力弘揚佛法,但在當時的西藏,尚為半開化的狀態,一般人對於含有高深哲理的佛法,很不容易了解和接受,縱然是藏王的近臣們,也多半是由於王的意志而表面崇信,何況苯教的潛在勢力根深柢固,故到棄宗弄贊駕崩後,佛教在西藏的發展,便停滯了。

蓮花生大師

佛教的復興,是由唐中宗宗室之女,金城公主與藏王所生的兒子赤松德贊所推動的。他即位後特別派人到印度禮請蓮花生大師入藏,蓮華生大師是一位密教的大成就者,他為西藏帶來陀羅尼及真言儀軌,以神咒降伏惡魔妖魅,神通廣大,所向無不敬服,這也正好投合西藏原始信仰的囗味。他不反對苯教,卻為民間的疾苦以神通來解救;當其施救之後,仍不自炫恩德,使民眾自然產生對佛教的敬仰之心。他對藏人施恩,對藏境作惡的鬼靈加威。所以他以神通威力摧伏外道,護持佛法,厥功甚偉。

一般多以蓮華生大師為西藏古派密教的初祖。所謂古派,便是紅教的寧瑪派,又稱為古舊派或大究竟派,這是由前傳蓮華生以來的密乘,加上後傳密乘新派,合而為一的通稱;這是密教與苯教混合的佛教,所以不重戒律,專持密咒,以無上瑜伽為其究竟;不如阿底峽以後的密乘那樣重視顯教,故其崇拜法身佛普賢

神異事蹟

蓮華生既是一位神通廣大的大師,因此有關他顯示神通的記載很多,略舉如下

一、當他初入藏境,在堆隆谷地方,大臣及許多人來迎接拜謁,因為該地缺水,蓮華生大師以杖拄地,地下便湧出了清泉。

二、一日蓮華生遊行某地,遇一厲鬼,獰惡無比,飛遣兩座高山,要將大師壓殺於山峽之間,師以神通飛越,超過山谷之上,並誦真言,將鬼制伏,不復為患。

三、又有一次,遇到一鬼,以種種輪杵等的兵器,挾著陣陣的大雪,打擲大師,師乃作法,化積雪為一湖,鬼失託足之所,便落湖中,還想竭力逃脫,師又使湖水沸騰,厲鬼的骨肉因此糜爛不堪,但他尚要逃遁,大師又用金剛杵擊傷鬼眼,鬼乃皈命哀求,師為說法之後,才放他向空而去。

徠巴贍王

由上可知,赤松德贊王時代,佛教雖已壯大,但仍為草創階段,例如傳譯經籍,多恃口傳而無寫本,改易脫落,勢所難免,有待改訂之處甚多。但是這位藏王,對佛教的貢獻之大,及其武功之盛,已超過前代諸王,故為西藏人奉為轉輪聖王,且以為是文殊菩薩的化身。不過,再傳三世,到徠巴贍藏王之際,始臻於前傳佛教的巔峰。當他即位之初,嘗寇中國邊境而獲勝利,漢藏雙方曾結盟立碑,所立的「甥舅合盟碑」,是唐穆宗長慶元年(西元821年)。當時所立石碑,現仍存於拉薩,唯以年代久遠,字跡已剝蝕不可辨認。

徠巴贍王之世,將出家僧區分為師弟三等,自上而下是喇嘛、禪修、弟子。師弟三等,均由政府供養,規定民間:「以五戶之租歲給一僧,俾得安心修道,不事旁務,而僧伽律儀自趨整肅。」如此供僧的規定,固見藏王的虔敬,但也不難窺知人民的負荷之重。

朗達磨王滅佛

徠巴贍王以優渥的條件供養僧,使得出家僧人數激增,民間無不苦於重稅,影響生計,怨恨不平,對於佛法遂起反感。王之左右,於信佛大臣病逝後,便要求國王,停止養僧,阻撓弘法,王乃鬱鬱而終,一說係為其弟朗達磨的黨羽所弒。

接著繼承王位的,便是朗達磨王,他是一位苯教徒。當他即位後,藏土發生饑饉,獸瘟天災,相繼出現。朗達磨王藉此機會,利用民間怨恨僧侶的心理,便將一切災禍的原因,悉數歸咎於佛教,因對三寶展開殘酷的大迫害:禁止翻譯、焚毀經典、摧破佛寺佛像、勒令僧侶還俗、強迫成為屠夫及獵戶,凡不從命者,均遭屠殺。幾將百年以來之培養,及徠巴贍王二十載之盛業,毀於一旦。

當時的僧侶,聞風而逃避鄰國他鄉,就中較有名如有逃往敦煌的法成,他仍然從事譯經工作,由梵文譯成藏文的有《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另由漢文轉譯藏文的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等;又為談迅、福慧等人,弘講《瑜伽論》;法成自己也著有《釋迦牟尼如來像法滅盡之記》,稱藏土為「赤面國」,歷記西藏佛教的史事興衰。

朗達磨王的滅佛運動前後共五年,至唐武宗會昌二年(西元842年),即為喇嘛吉祥金剛刺死。無獨有偶的,在唐武宗會昌年間,唐朝也進行滅佛行動,於會昌五年(西元845年)達最高峰,例如除指定寺院外,所有寺院全部摧毀,僧尼皆令還俗,所有廢寺銅鑄佛像、鐘磬全部銷熔以鑄銅錢,鐵鑄的器具交州府銷熔,鑄為農具等等。會昌六年,武宗逝世,篤信佛教的唐宣宗即位。宣宗即位後雖立即廢止武宗的滅佛政策,但中土佛教也因此而走向衰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江海昇的沙龍
94會員
141內容數
過去在求學的過程中,魏晉南北朝的歷史總是被極短的篇幅帶過,而介紹不外乎魏晉南北朝是個分裂又黑暗的時代,因此士大夫開始清談,結果導致亡國。直到後來接觸了魏晉南北朝史,才發現原來以前學的是那麼的偏頗。此系列文章的目的之一,便是想讓大家了解魏晉南北朝其實是非常有趣的一段歷史。
江海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06
1.則天皇帝禮遇高僧 2.禪宗五祖 3.神秀禪師
Thumbnail
2023/01/06
1.則天皇帝禮遇高僧 2.禪宗五祖 3.神秀禪師
Thumbnail
2022/12/23
1.為稱帝鋪路 2.文字改革 3.女身當王國土
Thumbnail
2022/12/23
1.為稱帝鋪路 2.文字改革 3.女身當王國土
Thumbnail
2022/12/09
1.巡幸東都 2.高宗駕崩 3.廢立兒皇
Thumbnail
2022/12/09
1.巡幸東都 2.高宗駕崩 3.廢立兒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2022年10月「日本史」課堂關鍵字報告,選定關鍵字:隋煬帝、聖德太子、蘇我氏、佛教文化。 主旨:簡略探討生在相同時代、同樣出身皇室的隋煬帝楊廣(569~618)和聖德太子(574~622)兩者接觸佛教文化之淵源,以及兩者對於佛教之建樹。 楊廣與佛教的關係 佛教自東西漢之際傳入中國,至魏晉南北
Thumbnail
2022年10月「日本史」課堂關鍵字報告,選定關鍵字:隋煬帝、聖德太子、蘇我氏、佛教文化。 主旨:簡略探討生在相同時代、同樣出身皇室的隋煬帝楊廣(569~618)和聖德太子(574~622)兩者接觸佛教文化之淵源,以及兩者對於佛教之建樹。 楊廣與佛教的關係 佛教自東西漢之際傳入中國,至魏晉南北
Thumbnail
【蓮花生大士 藏密第一代祖師 】本師 釋迦牟尼佛:「我於此界圓寂後,又復經過八年時,鄔金國境西北隅,達賴郭嘯海洲中,蓮花梗莖花胚上,超勝於我士夫出。」蓮花生大士是為阿彌陀佛身、觀世音菩薩語、釋迦牟尼佛意—身語意三密之金剛應化身,代表三世諸佛度化眾生。凡具信的佛弟子至誠祈請蓮師,必定會賜與迅速的加持!
Thumbnail
【蓮花生大士 藏密第一代祖師 】本師 釋迦牟尼佛:「我於此界圓寂後,又復經過八年時,鄔金國境西北隅,達賴郭嘯海洲中,蓮花梗莖花胚上,超勝於我士夫出。」蓮花生大士是為阿彌陀佛身、觀世音菩薩語、釋迦牟尼佛意—身語意三密之金剛應化身,代表三世諸佛度化眾生。凡具信的佛弟子至誠祈請蓮師,必定會賜與迅速的加持!
Thumbnail
西藏,藏傳佛教的世界,大唐與尼泊爾公主攜來佛像使藏民放下了藏刀,五體投地在佛前頂禮膜拜,喇嘛以上人般的智慧徹底改造了西藏。「青藏鐵路」跨越靜謐凍土,深入雪域高原。海拔3,600多公尺的拉薩,天彷佛一伸手就可觸碰,不曉得是拉薩的美還是高原反應,總之我有些暈眩。
Thumbnail
西藏,藏傳佛教的世界,大唐與尼泊爾公主攜來佛像使藏民放下了藏刀,五體投地在佛前頂禮膜拜,喇嘛以上人般的智慧徹底改造了西藏。「青藏鐵路」跨越靜謐凍土,深入雪域高原。海拔3,600多公尺的拉薩,天彷佛一伸手就可觸碰,不曉得是拉薩的美還是高原反應,總之我有些暈眩。
Thumbnail
1.則天皇帝禮遇高僧 2.禪宗五祖 3.神秀禪師
Thumbnail
1.則天皇帝禮遇高僧 2.禪宗五祖 3.神秀禪師
Thumbnail
1. 阿底峽大師 2. 紅黃白黑四大派 3. 本性金剛乘
Thumbnail
1. 阿底峽大師 2. 紅黃白黑四大派 3. 本性金剛乘
Thumbnail
1.文成公主的貢獻 2.西藏的信仰 3.藏傳佛教 4.蓮花生大師 5.神異事蹟 6.徠巴贍王 7.朗達磨王滅佛
Thumbnail
1.文成公主的貢獻 2.西藏的信仰 3.藏傳佛教 4.蓮花生大師 5.神異事蹟 6.徠巴贍王 7.朗達磨王滅佛
Thumbnail
近代佛學界有所謂的回歸印度之說与行動,但指回到印度早期的佛教文獻,卻沒回歸釋尊成佛及傳法的實質~三轉法輪及三藏十二部,一以貫之的是親證与智慧,也就是諸佛出興於世的大事因緣~因此,應以實證為重而回歸正法。
Thumbnail
近代佛學界有所謂的回歸印度之說与行動,但指回到印度早期的佛教文獻,卻沒回歸釋尊成佛及傳法的實質~三轉法輪及三藏十二部,一以貫之的是親證与智慧,也就是諸佛出興於世的大事因緣~因此,應以實證為重而回歸正法。
Thumbnail
西藏第一座佛堂/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曾在此居住
Thumbnail
西藏第一座佛堂/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曾在此居住
Thumbnail
摘 要 近二十多年在台灣街頭經常會看到身著紫紅色袈裟,腳著夾腳拖的藏族喇嘛,而且還經常有本地女性陪同充當翻譯,給人直覺上似乎不夠端莊,而且也是近年來把喇嘛教稱為「藏傳佛教」,不但創造了此一名詞,連帶的也把原來流傳已久的「北傳佛教」改稱為「漢傳佛教」,實有加以釐清之必要。 一、佛教之誕生及其基本戒律
Thumbnail
摘 要 近二十多年在台灣街頭經常會看到身著紫紅色袈裟,腳著夾腳拖的藏族喇嘛,而且還經常有本地女性陪同充當翻譯,給人直覺上似乎不夠端莊,而且也是近年來把喇嘛教稱為「藏傳佛教」,不但創造了此一名詞,連帶的也把原來流傳已久的「北傳佛教」改稱為「漢傳佛教」,實有加以釐清之必要。 一、佛教之誕生及其基本戒律
Thumbnail
- 以《洛陽伽藍記》所載胡僧為例 上一篇:佞佛與滅佛 四、西域佛僧善幻術 諸胡列國南北朝時,來華之西域佛僧,大多身懷炫幻之術,以此招徠信徒.  上文所舉佛圖澄,鳩摩羅什可為明證。 北魏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時,即開鑿雲崗石窟,其中五尊大佛,相傳就是以北魏早期五位皇帝像貌為樣本而雕
Thumbnail
- 以《洛陽伽藍記》所載胡僧為例 上一篇:佞佛與滅佛 四、西域佛僧善幻術 諸胡列國南北朝時,來華之西域佛僧,大多身懷炫幻之術,以此招徠信徒.  上文所舉佛圖澄,鳩摩羅什可為明證。 北魏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時,即開鑿雲崗石窟,其中五尊大佛,相傳就是以北魏早期五位皇帝像貌為樣本而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