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如果跟台灣一樣與病毒共存會怎麼樣?

中國如果跟台灣一樣與病毒共存會怎麼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3~4月的時候,我在網路上不斷與中國小粉紅、台灣清零派說,按病毒的狀況台灣是不可能一直清零下去,甚至中國也肯定會開始清零

我甚至提出從去年9月開始到4月的中國,我詢問按照中國這種防疫防到毫無人性的狀況,中國都仍然疫情四處傳播,台灣怎麼可能可以一直清零下去。

每個國家都想清零,最終都是倒在清零這條路上,選擇共存。
這句話我講了至少8個月,今天我再次送給中國清零派的中國人們。

那麼我們再來論述假如中國學台灣一樣共存,會怎麼樣?

首先我必須先提醒,奧米克戎是武漢肺炎變異系列當中毒性最低的,而根據病毒學來說,當他們發現他們無法生存時,要麻毒性變得更強,要麻傳播力變得更強

在奧米克戎後面的BA4 、BA5就是開始反轉起來,所以中國如果沒在此刻共存,那就祈禱病毒不要再變異吧。

按照我的觀點,不管你有沒有打疫苗,每個人最少要重覆確診3次以上,體內才會形成一個對抗病毒的機制在,雖然打了疫苗身體有記憶起這病毒

但疫苗講白了也是把病毒打成弱殘的,讓我們人體記錄起跟弱小的病毒如何對抗,當遇到一個正常沒事的病毒時,雖然身體已經從弱殘的病毒對抗中得到一個記憶,但弱殘跟正常的戰鬥力總是有差異阿。

好了,廢話講完,我們來談談中國如果共存會怎麼樣吧
不管中國人承不承認,我都會說肯定會死很多人

台灣這次與病毒共存的階段時,我們台灣在野黨不停的拿出國外比台灣好的低死亡率的數據來罵時,我不經意比對一下發現

這些大都是醫療體系比較好的國家。

換言之,只要醫療資源能到位,確診的人就不需要害怕什麼,而醫療資源不充沛的國家往往會因為確診人數過多,而擠爆自己的醫療體系,最後如同貧困的國家一樣,進行一場[物競天擇]的挑戰賽。

台灣與中國同屬於世界上最會撐的國家,

之前台灣在野黨在狂罵數據的時候,以及執政黨所引用的數據,都是可以戲笑不專業說,因為他們所引用的數據,都是各國針對奧米克戎的數據

可是國外現在的數據都是在比奧米克戎更強的病毒出現時,一些撐不過這場災難的人們已經往生後,大多數的人體內有了類似的抵抗機制後,再來記錄現在對於奧米克戎的數據。
所以台灣在共存這個階段所引用的爭論,其實本來就是兩邊都有毛病的。

在台灣共存的這幾個月中,我們大致上都可以看到幾個答案
1.我們要確保醫療資源足夠,不可以讓確診人數一下子多太多,而擠爆醫院體系。
2.確診人數有9成5大都是輕度、無症狀候群的,只要在家休養就可以,但是仍有0.4%的人是屬於需要就醫的人。
3.台灣施打疫苗的狀況,雖說不是最好的,但大多數的人都有施打過第一劑。
喔,額外話,我還沒打半針疫苗。

如果中國以台灣為例子只計算0.4%那就是一種很大的錯誤,因為如我上述所言,台灣這個數字還是因為確診人數並沒有擠爆到醫療資源體系問題。

而中國在之前香港曾發生一次大確診狀況,其死亡率為0.77%。
我之所以拿香港當舉例是因為兩大原因,其一是因為香港施打的疫苗分別是科興跟輝瑞,其二是香港的醫療體系尚有保障

那麼問題來了,在中國的醫療體系有比台灣或香港好嗎?
中國人確診了,能否提供像台灣這樣子藥物免費、隔離病房免費之類的嗎?

或許輕度或者無症狀都可以丟掉方艙醫院去,可是總有很多需要就醫的人阿,而就算拿台灣的數據當例子,2~300萬人總跑不掉吧,這還是在醫療資源可以應付的階段

但我們又同時知道中國的醫療體系又是那種城市鄉鎮兩極化現象,或許很多人很愛看中國的偶像劇、電影等等,看著影片當中認為中國的醫療體系也不輸歐美日韓各國,但應該也能知道這些影片當中所描述的醫院都是屬於中國頂尖的醫院。

而非什麼2~3線等級的醫院阿。

不過你問我到底會死多少人,我還真不知道,誰叫中國向來有隱瞞真實負面的數據的傳統。




















































































































































































































































































avatar-img
愛瘋言瘋語的狼飄的沙龍
12會員
225內容數
這是一個無法論述對錯的過程,因為每一個人的立場都不一樣,而我反對專制,所以現階段我會比較偏向我們中華民國這邊。我是一個期待中國民主自由的人、也期待中東、非洲各國人民也能卓越成長起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文探討臺灣近期死亡聯署事件,說明其法律背景、政治爭議,以及個人資料被盜用後求償的可能性。文章指出,雖然法律賦予個人權益保障,但實際上要追究責任並獲得賠償卻困難重重,需要投入大量資源和時間,且未必成功。文章也點出臺灣政治文化中存在的潛規則,以及國民黨在此事件中的責任。
本文探討臺灣選舉制度如何保障人民權益,並與中國體制進行比較。選舉制度讓民選官員必須重視民意,才能爭取選票,進而提升社會福利與資源分配的效率。相較之下,中國的官員則較無此誘因,導致社會福利制度發展落後。文中並以臺灣地方派系為例,說明媒體監督的重要性,以及選舉制度在約束權力、保障人民權益方面的功能。
本文比較臺灣高雄與中國主要城市房價,以高雄地上權房產「河堤世界」為例,發現其價格普遍低於中國二線城市。儘管數據粗略,仍顯示在相同土地使用權模式下,臺灣部分地區房價相對較低,但未來地上權房產發展可能改變此現狀。
本文探討臺灣近期死亡聯署事件,說明其法律背景、政治爭議,以及個人資料被盜用後求償的可能性。文章指出,雖然法律賦予個人權益保障,但實際上要追究責任並獲得賠償卻困難重重,需要投入大量資源和時間,且未必成功。文章也點出臺灣政治文化中存在的潛規則,以及國民黨在此事件中的責任。
本文探討臺灣選舉制度如何保障人民權益,並與中國體制進行比較。選舉制度讓民選官員必須重視民意,才能爭取選票,進而提升社會福利與資源分配的效率。相較之下,中國的官員則較無此誘因,導致社會福利制度發展落後。文中並以臺灣地方派系為例,說明媒體監督的重要性,以及選舉制度在約束權力、保障人民權益方面的功能。
本文比較臺灣高雄與中國主要城市房價,以高雄地上權房產「河堤世界」為例,發現其價格普遍低於中國二線城市。儘管數據粗略,仍顯示在相同土地使用權模式下,臺灣部分地區房價相對較低,但未來地上權房產發展可能改變此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