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為人類,熬一鍋塑膠濃湯:塑膠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塑膠島。李明愛이명애。蘇懿禎譯。字畝文化。繪本。三歲以上。
我住在一座漂浮在大海中央的小島。我住的那座小島,到處充滿五顏六色的東西。這些五顏六色的東西,透過各種路徑,一點點、一點點的流向大海......
塑膠製品,是雙面刃。
有了塑膠袋、塑膠吸管、塑膠餐具,我們的生活方便很多很多。
一通電話,早餐店阿姨就會幫我把早餐裝袋,我下樓即可付錢拿走早餐,不必在上班前的尖峰時刻等在早餐店,心急如焚。
外食,洗菜切菜,不必自己親力親為,用餐完畢袋子一包,扔進垃圾桶,不留一片雲彩。
塑膠製品,以及其他的人造工具,都帶給人類極大的方便。
但這些人工製品,用畢之後,常常被我們隨手一扔,從垃圾桶到垃圾車,再從垃圾車到垃圾集中場。
即使這些製品,經久耐用,但終有一天會損壞、被淘汰。他們的結局,終究也是垃圾場。
進到垃圾場,經久耐用的優點,即變成了一場惡夢。
因為塑膠無法被分解的特性,所以這些塑膠垃圾,便一再堆積。至終,造成環境的污染。
那沒問題啊,我們將垃圾丟進垃圾桶,沒有到處亂丟,就不會造成環境汙染了吧?
很可惜的,並不是這樣。
即使我們非常守規矩地將垃圾丟進垃圾桶,但這些垃圾常常在運送的過程中,隨風飛揚出來,或是隨暴雨被沖刷出來。這些被遺落的垃圾,隨著水流系統,一點點、一點點的流向大海。
早期,台灣因政治因素,世世代代「背向海洋」,滿心滿眼,著重在耕耘陸上資源。既然海洋在我們的背後,那麼我們不想要的東西,包括垃圾,包括工業廢棄物,那就都倒到我們的背後吧。
故此,不難解釋,許多工業區、廢棄物處理場,都在海邊。
萬物生靈,都是地球的居民。人類啊,為了方便,為了賺錢,將我們的大地、海洋,弄得面目瘡夷。多少陸上海裡的生物,死在人類隨手拋棄的「日用品」之下。
書中畫了鳥類被垃圾纏住的模樣,即使身陷囹圄,眼神仍是清澈乾淨,更顯怵目驚心。
近年不斷有新聞報導,鯨魚屍體中。發現大量塑膠袋。又或者,幾年前一張海龜鼻子插著吸管的畫面,都在在震撼著對塑膠產物習以為常,且大量依賴的人類。
生而為人,有時真的對牠們深深感到抱歉。
人類為了方便,對海洋的傷害,終究會回到我們身上的。
海洋中大量的塑膠,讓海洋充滿了塑膠微粒,這些塑膠微粒,被海洋生物吸收,又隨著魚網、上了船、上了岸、進了市場、進了我們的口腹。
不可能全面禁止塑膠袋、塑膠吸管、塑膠餐具等使用,但我們可以試著減量、試著重複使用,讓漂流在外的塑膠垃圾少一些,讓這些塑膠製品,多一點使用的價值與壽命。
我們是否真的能夠從源頭改變起,決定了我們可以留給孩子們什麼樣的世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1會員
74內容數
有我讀的,也有給孩子讀的。聊聊看過的書,寫寫當下的感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人世界中的「馬路」、「天橋」、「圖書館」等,經不起小雷龍的折騰。社會中的許多規範,往往也不肯接受孩子們的大膽衝撞。
莫里斯喜愛文字。他喜愛故事。他也喜愛書。 他的人生就是一本自己所寫的書,規律的一頁翻過一頁。 每天早上,他翻開那本書, 寫下自己的歡喜和憂傷,寫下他所知道的事,也寫下他的每一個希望。 (摘自《神奇飛天書》內文) 但細咀嚼後,你會發現,不是這樣的。 你是否曾經想過,你的人生,就是一本書? --
世界上 最長卻又最短的東西, 身手快如疾風,卻又慢如龜步, 能分成最小的單位,卻又能拉得最長, 看似最無足輕重,卻又最經常留下悔恨, 要是沒有了它,你只能一事無成。 歡迎光臨「販賣時間的商店」, 此處會傾聽你特別的請求。(摘自內文) 這本封面看似很「奇幻」的青少年小說,其實一點也不奇幻。 --
初次看到這本書名,會以為是溫馨勵志類型的小說。翻開扉頁,仔細瞧了瞧,這才發現,這可不是虛構的小說。 這是真實的人生,是作者誠實的剖白,是一個父親給兒子的深情告白。 成家立業,生兒育女,表面看起來好像是責任、使命,家庭、兒女的狀況如何,可以衡量這個家的父母成熟度如何。 但這都太表面了。 有的!
今天要聊的《海馬先生》,是鼎鼎大名的艾瑞·卡爾爺爺(Eric Carle、1929年6月25日-2021年5月23日)所創作的作品。說到艾瑞·卡爾,大家想必都不陌生,舉世聞名的《好餓的毛毛蟲》也是出自其手。愛書的大小讀者,想必都曾經拜讀過。 那麼,今天的《海馬先生》,又有什麼樣的魅力呢?
一直很慶幸,給禛選擇的幼兒園,是一間重視生活體驗、鼓勵孩子以自然為師的學校。 學校可以讓老師帶著自己的狗去上班,小狗們在校園裡面悠遊散步,與孩子們自然互動。校園中還有野放的孔雀、四處跑跳的貓,孩子們從中學習尊重動物的習性,互不冒犯,是最直接的生命教育。 唉!
大人世界中的「馬路」、「天橋」、「圖書館」等,經不起小雷龍的折騰。社會中的許多規範,往往也不肯接受孩子們的大膽衝撞。
莫里斯喜愛文字。他喜愛故事。他也喜愛書。 他的人生就是一本自己所寫的書,規律的一頁翻過一頁。 每天早上,他翻開那本書, 寫下自己的歡喜和憂傷,寫下他所知道的事,也寫下他的每一個希望。 (摘自《神奇飛天書》內文) 但細咀嚼後,你會發現,不是這樣的。 你是否曾經想過,你的人生,就是一本書? --
世界上 最長卻又最短的東西, 身手快如疾風,卻又慢如龜步, 能分成最小的單位,卻又能拉得最長, 看似最無足輕重,卻又最經常留下悔恨, 要是沒有了它,你只能一事無成。 歡迎光臨「販賣時間的商店」, 此處會傾聽你特別的請求。(摘自內文) 這本封面看似很「奇幻」的青少年小說,其實一點也不奇幻。 --
初次看到這本書名,會以為是溫馨勵志類型的小說。翻開扉頁,仔細瞧了瞧,這才發現,這可不是虛構的小說。 這是真實的人生,是作者誠實的剖白,是一個父親給兒子的深情告白。 成家立業,生兒育女,表面看起來好像是責任、使命,家庭、兒女的狀況如何,可以衡量這個家的父母成熟度如何。 但這都太表面了。 有的!
今天要聊的《海馬先生》,是鼎鼎大名的艾瑞·卡爾爺爺(Eric Carle、1929年6月25日-2021年5月23日)所創作的作品。說到艾瑞·卡爾,大家想必都不陌生,舉世聞名的《好餓的毛毛蟲》也是出自其手。愛書的大小讀者,想必都曾經拜讀過。 那麼,今天的《海馬先生》,又有什麼樣的魅力呢?
一直很慶幸,給禛選擇的幼兒園,是一間重視生活體驗、鼓勵孩子以自然為師的學校。 學校可以讓老師帶著自己的狗去上班,小狗們在校園裡面悠遊散步,與孩子們自然互動。校園中還有野放的孔雀、四處跑跳的貓,孩子們從中學習尊重動物的習性,互不冒犯,是最直接的生命教育。 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看著大海一望無際的景色,深藍色的海水湧起滾滾浪花,浪濤拍打著岸邊的礁石。  浩瀚的大海好像和天空連在一起一樣,直到地平線的那頭。海水,輕輕地拍打著沙灘。我馬上脫掉鞋襪,赤著腳走在細軟的沙灘上,看著海攤上許多的雜物和垃圾慢慢撿起來。」   曾經在日本的沖繩看著藍色的海洋,第一次看到那種清澈透
Thumbnail
文化中心大廳展出幾所小學學生的美勞作品。 介紹珍稀鳥類丹頂鶴,濕地生態的珍貴,以及海洋魚類和生物,因人為過度濫捕,導致魚類減少枯竭,塑膠袋、吸管對鯨魚、海龜、珊瑚礁的危害,塑膠微粒污染海洋環境,進入食物生態鏈,最後受害的也是人。 這些話題都是老生常談,口號喊了二三十年,沒有改善,沒有變得更好,反
Thumbnail
我分享了嘗試減塑生活的經驗,包括在日常生活中攜帶食物袋、保溫瓶、餐具的習慣,消除塑膠袋的使用。並提到在市場購物,如何使用自備包材以及所面臨的困難點。
Thumbnail
❌ 收納塑膠袋的袋子較大,導致不知不覺中蒐集過多。 ​ ❌ 鼓鼓囊囊的大圓形耗費空間,且不美觀。 ​ ❌ 經過時碰到會發出窸窣的噪音。 ​ ❌ 取用時經常會導致其他袋子掉出來。
Thumbnail
身為一個環保人士(?,曾經參加過系上的淨灘活動,大家在淨灘後,立刻購買小攤販的香腸、炸物,製造出紙袋、塑膠袋及竹叉的垃圾。 那是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那這樣淨灘的意義為何?淨灘,當下清理乾淨了,但是垃圾還會源源不絕的沖上岸,因為源頭製造者,還在持續的製造垃圾。 你以為這些垃圾不是你製造的嗎?
Thumbnail
【社會發生什麼事?】系列第六彈 帶你思考什麼是「塑膠」! 地球環保議題,塑膠究竟造成了什麼環境問題? 家長不曉得如何解釋的社會議題,就讓這本書來幫你!
Thumbnail
自從走塑環保政策強制實施後,外賣餐具的質素大幅下降。紙餐具不但有異味,而且用來進食也不方便。政府的走塑措施相當擾民,沒有完善的配套,強制市民必須忍受質素低劣的紙餐具。個人對走塑措施的強制性感到十分不滿,建議給予市民可自行選擇購買即棄餐具與否。
Thumbnail
某間才藝教室師生手作品聯合展出,關於海洋生態。 天天都在宣導愛地球,減少海洋垃圾,塑膠危害海洋生物生存, 一個塑膠袋,一根吸管都能害鯨魚,玳瑁龜喪命。 這個特展用意在提醒,別讓生活在海洋世界的可愛海馬,海龜,鯨魚逐漸減少, 變成只能在圖片裡可看到。 整排作品有黏土、摺紙、拼布、編織、十字繡
Thumbnail
過去曾經有短暫地挑戰過無塑生活,其實並不算困難,只是需要以這項需求來重新規劃生活,例如要帶哪些餐具、要在哪裡洗滌餐具、在哪些餐廳用餐不會製造塑膠垃圾等等;我想有些壓力的地方,是在於我們需要讓店家改變他們的作業SOP,有些店家會因此不滿,但也有許多人會稱讚我們環保,我遇到的經驗是後者居多。
Thumbnail
一、看封面想一想 •主角是誰?•在什麼地方?•發生什麼事? 二、聽故事 三、問題與討論 1.海裡有五顏六色的東西,那是什麼? 2.這些東西怎麼到海裡 3.這些東西對生物造成什麼影響 4.我們現在可以做什麼? 5.ORID討論法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看著大海一望無際的景色,深藍色的海水湧起滾滾浪花,浪濤拍打著岸邊的礁石。  浩瀚的大海好像和天空連在一起一樣,直到地平線的那頭。海水,輕輕地拍打著沙灘。我馬上脫掉鞋襪,赤著腳走在細軟的沙灘上,看著海攤上許多的雜物和垃圾慢慢撿起來。」   曾經在日本的沖繩看著藍色的海洋,第一次看到那種清澈透
Thumbnail
文化中心大廳展出幾所小學學生的美勞作品。 介紹珍稀鳥類丹頂鶴,濕地生態的珍貴,以及海洋魚類和生物,因人為過度濫捕,導致魚類減少枯竭,塑膠袋、吸管對鯨魚、海龜、珊瑚礁的危害,塑膠微粒污染海洋環境,進入食物生態鏈,最後受害的也是人。 這些話題都是老生常談,口號喊了二三十年,沒有改善,沒有變得更好,反
Thumbnail
我分享了嘗試減塑生活的經驗,包括在日常生活中攜帶食物袋、保溫瓶、餐具的習慣,消除塑膠袋的使用。並提到在市場購物,如何使用自備包材以及所面臨的困難點。
Thumbnail
❌ 收納塑膠袋的袋子較大,導致不知不覺中蒐集過多。 ​ ❌ 鼓鼓囊囊的大圓形耗費空間,且不美觀。 ​ ❌ 經過時碰到會發出窸窣的噪音。 ​ ❌ 取用時經常會導致其他袋子掉出來。
Thumbnail
身為一個環保人士(?,曾經參加過系上的淨灘活動,大家在淨灘後,立刻購買小攤販的香腸、炸物,製造出紙袋、塑膠袋及竹叉的垃圾。 那是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那這樣淨灘的意義為何?淨灘,當下清理乾淨了,但是垃圾還會源源不絕的沖上岸,因為源頭製造者,還在持續的製造垃圾。 你以為這些垃圾不是你製造的嗎?
Thumbnail
【社會發生什麼事?】系列第六彈 帶你思考什麼是「塑膠」! 地球環保議題,塑膠究竟造成了什麼環境問題? 家長不曉得如何解釋的社會議題,就讓這本書來幫你!
Thumbnail
自從走塑環保政策強制實施後,外賣餐具的質素大幅下降。紙餐具不但有異味,而且用來進食也不方便。政府的走塑措施相當擾民,沒有完善的配套,強制市民必須忍受質素低劣的紙餐具。個人對走塑措施的強制性感到十分不滿,建議給予市民可自行選擇購買即棄餐具與否。
Thumbnail
某間才藝教室師生手作品聯合展出,關於海洋生態。 天天都在宣導愛地球,減少海洋垃圾,塑膠危害海洋生物生存, 一個塑膠袋,一根吸管都能害鯨魚,玳瑁龜喪命。 這個特展用意在提醒,別讓生活在海洋世界的可愛海馬,海龜,鯨魚逐漸減少, 變成只能在圖片裡可看到。 整排作品有黏土、摺紙、拼布、編織、十字繡
Thumbnail
過去曾經有短暫地挑戰過無塑生活,其實並不算困難,只是需要以這項需求來重新規劃生活,例如要帶哪些餐具、要在哪裡洗滌餐具、在哪些餐廳用餐不會製造塑膠垃圾等等;我想有些壓力的地方,是在於我們需要讓店家改變他們的作業SOP,有些店家會因此不滿,但也有許多人會稱讚我們環保,我遇到的經驗是後者居多。
Thumbnail
一、看封面想一想 •主角是誰?•在什麼地方?•發生什麼事? 二、聽故事 三、問題與討論 1.海裡有五顏六色的東西,那是什麼? 2.這些東西怎麼到海裡 3.這些東西對生物造成什麼影響 4.我們現在可以做什麼? 5.ORID討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