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上班族的我為什麼來台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在台灣遇到的人經常問我“你為什麼來台灣“,所以這次我決定寫一寫這個故事。我是2020年1月30日來到台灣,所以已經過了兩年半左右。時間過得怎麼這麼快...。

為什麼我決定從日本改身邊的環境移居台灣。我回頭看看從前的事情,先想寫一下我的故事。

我用Google翻譯寫中文的文章,所以有些地方奇怪,看不懂的部分也有很多。原本日文的文章是這個,如果看不懂下面的中文或對日文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喔。

我想在國外工作的理由

raw-image

原本我畢業大學後,在東京的網站行銷公司工作。三年半工作後在海外漂泊。我出去東南亞環島後,在印度跟斯里蘭卡旅遊。

這旅遊結束後(其實還暫時中斷)我又想了「除非先試試做,否則我永遠不會知道」。如果我沒有出去長期的旅遊,可能會帶著一種渴望結束我的生命。

raw-image

在這樣的旅途中,我遇到了在印度的「班加羅爾」工作的人(這個被稱為印度矽谷的IT城市),他們讓我清楚地感覺到了我的事情。

它是渴望與世界各地的人們交往,不是作為一個消費者,而是作為一個生產者。

從高中開始我就隱約說過,我想成為日本和世界其他地方之間的橋樑,但在我生命的這一刻,我感到有些懷念。彷彿又回到了原點。

只是我將參與什麼和如何參與?我覺得我的心裡好像有一個洞,我找不到它。

這種感覺仍然在我腦海的一個角落裡徘徊,我回到了日本,遇到了許多人。其中,作為 "hyphen "團隊的自由成員的工作經歷,是對我的工作方式產生巨大影響的事件。

raw-image

在2018-2019年,我在日本不同地區生活,製作雜誌,舉辦活動,並有很多時間重新思考我的生活方式。現在我已經完成了這本雜誌,我又開始問自己,我想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做什麼。

出國時帶了什麼?

raw-image

當我離開公司時,我開始更多地參與自由職業者的工作。我開始感到的是,儘管他們有個人的潛力,但沒有多少人能夠擴大自己的可能性並與社會建立穩固的聯繫。

這就是為什麼,在我知道之前,我開始想,我是否可以成為車輪上的一個齒輪,連接個人、公司和社會。在 "hyphen "的活動中,我與自由職業者同事合作,使我意識到自己存在的意義。

當我在一家公司工作時,我的思維和工作方式是100%的用戶至上,解決客戶的問題。然而,我們在hyphen所做的,是創造我們想要創造的東西,以及如何從那裡與社會聯繫起來。

換句話說,我們意識到,對如何連接 "喜歡 "和 "社會 "有一個看法很重要。有時,我們與同行的創作者發生衝突,討論直到我們滿意為止。

這並不限於我們,而是到處都在發生。當它成為一個個人的世界時,對我的要求是理解創造力的能力,同時也要把它很好地傳達給社會。 " 我開始思考。

raw-image

我的使命是培養一種文化,使個人、公司和社會能夠無邊界地聯繫並攜手合作,與此同時,我相信這將導致我自己的快樂。

回想起來,當我在高中時,雖然我渴望成為一個樂隊成員,但我對成為一個能把音樂變成生意的經理人很感興趣,當我在中國留學時,我相信有些時候人們可以通過娛樂的力量把他們的心團結起來。

最後,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可能有一個模糊的想法,我想培養一種文化,讓人們可以用他們喜歡和擅長的東西,以一種無邊界的方式相互聯繫。否則我就無法接受生活。

但在這裡,我終於能夠認為這是我的職業使命。我最近才能夠用語言表達出來。在過去的兩年裡,我感覺自己一直在潛水,現在我終於覺得自己可以重新出海了。

我為什麼決定在台灣工作

raw-image

從這裡開始,那麼我需要考慮我到底要在哪里工作,做什麼,為什麼要工作。我在2019年10月左右開始找工作(但只是DM我真正想工作的公司)。

我已經決定在2019年12月去台灣拍戲,所以我想在那個時候以某種方式完成面試並獲得工作機會。考慮到這一點,我堅定地度過了難關,並獲得了一份工作。我還在YouTube上拍攝了這個地方,如果你想看一下。

其實,我和台灣有關係,最初是在我大學畢業後第一次環台旅行時開始的。那時我遇到的人教會了我很多關於台灣食物和文化的知識,我也越來越愛台灣。

從那裡開始,我多次訪問台灣,但在2018年和2019年,我將第一次去那里工作。那是我第一次能想像到在台灣生活。從那以後,我在2019年結束了在高雄的台灣工作,直接去了台北的一家公司面試,所以也許我有可能被台灣吸引。

現在,作為一名導演/經理,我在工作的同時也做一些拍攝工作,並有內容創作的一面。從現在起,我希望增加我可以發揮積極作用的工作,以期實現獨立。

我在台灣還是完全不認識人,所以我希望能不斷擴大我在台灣的生活區域。

我第一次來台灣時,我還是個大學生。在台南的一家旅店認識了一個朋友。這是從那時候7、8年後我們再次見面的影片。

當時他正騎著摩托車在台灣各地旅行,他帶我去了他在台灣推薦的一家酒吧,我們談了很多事情。因為他現在意識到了我當年的想法,他是一個我非常尊重的人。

我最近想在台灣做什麼

raw-image

我已經在台灣呆了兩年半了。我的中文仍然很差,我沒有多少朋友。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希望更加積極,擴大我的生活範圍。

特別是,自從來到台灣,我一直在YouTube上發布我的日常生活,當我能夠用中文進行更多交流時,我想邀請台灣的藝術家和創作者出現在我的YouTube頻道上。

我自己也通過我所遇到的人,對我所訪問的城市和文化感到著迷。這就是為什麼我想向你展示他們的生活方式的視頻,他們度過什麼樣的日子,他們有什麼樣的假期。

我將繼續主要通過照片和視頻來表達自己,所以如果你喜歡,請在YouTubeInstagram上註冊並關注我。下次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菜有蟲-avatar-img
2022/09/14
你好強歐
avatar-img
Masato的沙龍
14會員
8內容數
Masat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25
2023年7月,我從台灣暫時回到了日本。我和大學時代的朋友攜帶著相機,在奈良進行了一次漫遊。這次我們使用GR III和GR IIIx進行了攝影漫遊,同時也拍攝了YouTube影片,如果方便的話,歡迎觀賞。 在這篇文章中,我想將包括未能在YouTube上公開的照片一同分享。無論是在海外旅行還是回到台
Thumbnail
2023/08/25
2023年7月,我從台灣暫時回到了日本。我和大學時代的朋友攜帶著相機,在奈良進行了一次漫遊。這次我們使用GR III和GR IIIx進行了攝影漫遊,同時也拍攝了YouTube影片,如果方便的話,歡迎觀賞。 在這篇文章中,我想將包括未能在YouTube上公開的照片一同分享。無論是在海外旅行還是回到台
Thumbnail
2023/08/09
標題說明一切如下,我已經辭去了在台灣工作了三年半的公司。雖然我在社交網站上沒有正式發表過,但我之前在一家名為「CAPSULE」的公司工作。 雖然這不是一篇辭職文章,但既然有機會,我想趁此機會總結一下這三年半的工作經歷。 我用AI寫中文的文章,所以有些地方奇怪,看不懂的部分也有很多。原本日文的文章
Thumbnail
2023/08/09
標題說明一切如下,我已經辭去了在台灣工作了三年半的公司。雖然我在社交網站上沒有正式發表過,但我之前在一家名為「CAPSULE」的公司工作。 雖然這不是一篇辭職文章,但既然有機會,我想趁此機會總結一下這三年半的工作經歷。 我用AI寫中文的文章,所以有些地方奇怪,看不懂的部分也有很多。原本日文的文章
Thumbnail
2023/06/30
社會人的第一年即將過去,我在2015年的3月花了大約一個星期去香港拍照。 由於我曾經在中國的北京短期留學,一直想去香港看看。這次我第一次購買了專業單反相機「Nikon D750」和定焦鏡頭「NIKKOR 50mm f/1.4G」,用它們來拍攝香港的街景。 當時我不僅不熟悉相機的使用方法,連快門速度、
Thumbnail
2023/06/30
社會人的第一年即將過去,我在2015年的3月花了大約一個星期去香港拍照。 由於我曾經在中國的北京短期留學,一直想去香港看看。這次我第一次購買了專業單反相機「Nikon D750」和定焦鏡頭「NIKKOR 50mm f/1.4G」,用它們來拍攝香港的街景。 當時我不僅不熟悉相機的使用方法,連快門速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幾年我身邊有不少朋友相繼出國發展, 自己也曾經想逃避一些課題, 試圖待在菲律賓一輩子不回台灣, 後來因先父中年被診斷出罹患漸凍人, 拖到最後一刻我才離職返回台灣。 我前陣子剛跟一個從海外歸國的朋友聊天, 他待過三個國家了, 我蠻佩服他的勇氣, 趁年輕嘗試是好事。 跟他提到有一點我需要克服的是, 我
Thumbnail
這幾年我身邊有不少朋友相繼出國發展, 自己也曾經想逃避一些課題, 試圖待在菲律賓一輩子不回台灣, 後來因先父中年被診斷出罹患漸凍人, 拖到最後一刻我才離職返回台灣。 我前陣子剛跟一個從海外歸國的朋友聊天, 他待過三個國家了, 我蠻佩服他的勇氣, 趁年輕嘗試是好事。 跟他提到有一點我需要克服的是, 我
Thumbnail
一直有很多想紀錄的故事,卻遲遲無法動筆,一來是不希望自己的意見造成別人的偏見,二來是生活周遭優秀的人太多,多少會有自曝其短的顧慮。然而工作上長期 multi-tasking、再加上受到社群媒體影響,思路被切得越來越細碎、難以專注,也許是時候重新開始寫作了。儘管是流水帳也好,希望透過寫作好好重整邏輯並
Thumbnail
一直有很多想紀錄的故事,卻遲遲無法動筆,一來是不希望自己的意見造成別人的偏見,二來是生活周遭優秀的人太多,多少會有自曝其短的顧慮。然而工作上長期 multi-tasking、再加上受到社群媒體影響,思路被切得越來越細碎、難以專注,也許是時候重新開始寫作了。儘管是流水帳也好,希望透過寫作好好重整邏輯並
Thumbnail
在台灣遇到的人經常問我“你為什麼來台灣“,所以這次我寫一寫這個故事。我是2020年1月30日來到台灣,所以已經過了兩年半左右。時間過得怎麼這麼快...。 為什麼我決定從日本改身邊的環境移居台灣。我回頭看看從前的事情,先想寫一下我的故事。
Thumbnail
在台灣遇到的人經常問我“你為什麼來台灣“,所以這次我寫一寫這個故事。我是2020年1月30日來到台灣,所以已經過了兩年半左右。時間過得怎麼這麼快...。 為什麼我決定從日本改身邊的環境移居台灣。我回頭看看從前的事情,先想寫一下我的故事。
Thumbnail
到東京滿三個月後,打工工作也總算是塵埃落定了,在開始每天通勤來回一個半小時、每天工作6小時的生活後,回想起當初在台灣想像自己到日本後的生活,以為是可以輕輕鬆鬆的打個工然後下班可以逛街玩樂的模樣,就覺得真是太天真了!實際生活的模樣根本就是沒有輕鬆的餘裕!!完全是「兩回事」。
Thumbnail
到東京滿三個月後,打工工作也總算是塵埃落定了,在開始每天通勤來回一個半小時、每天工作6小時的生活後,回想起當初在台灣想像自己到日本後的生活,以為是可以輕輕鬆鬆的打個工然後下班可以逛街玩樂的模樣,就覺得真是太天真了!實際生活的模樣根本就是沒有輕鬆的餘裕!!完全是「兩回事」。
Thumbnail
現在的我,還是有點迷惘的! 從學校畢業後就被外派到大陸當PM,五年之間換了一次工作。也還是在大陸!當時的我比起“要不要回台灣”這個問題,更頭痛的是”我想要做什麼?“ 但後來,我還是沒有回來! 就這樣,2018年這一年在商社的每一天都在跌跌撞撞摸索中,正當手頭上的事漸漸上手時,伴侶說,咱們去東京吧?
Thumbnail
現在的我,還是有點迷惘的! 從學校畢業後就被外派到大陸當PM,五年之間換了一次工作。也還是在大陸!當時的我比起“要不要回台灣”這個問題,更頭痛的是”我想要做什麼?“ 但後來,我還是沒有回來! 就這樣,2018年這一年在商社的每一天都在跌跌撞撞摸索中,正當手頭上的事漸漸上手時,伴侶說,咱們去東京吧?
Thumbnail
從日本「逃」回台灣時,曾經覺得像是回家,但卻慢慢成為故土上的旅人。急著離開的那些在日本的一切,則漸漸像是出門後忘了關的電燈,眼不見,但卻總在腦海裡閃閃爍爍。
Thumbnail
從日本「逃」回台灣時,曾經覺得像是回家,但卻慢慢成為故土上的旅人。急著離開的那些在日本的一切,則漸漸像是出門後忘了關的電燈,眼不見,但卻總在腦海裡閃閃爍爍。
Thumbnail
很多人都很好奇,為什麼我當初會選擇來到上海,為什麼又會繼續待在上海的一些原因,他們那時候就問了我很多,關於就是找工作,跟為什麼在這裡工作的問題。
Thumbnail
很多人都很好奇,為什麼我當初會選擇來到上海,為什麼又會繼續待在上海的一些原因,他們那時候就問了我很多,關於就是找工作,跟為什麼在這裡工作的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